6招预防耻骨联合分离疼痛 为何会发生耻骨联合分离疼痛
6招预防耻骨联合分离疼痛 为何会发生耻骨联合分离疼痛
耻骨联合分离疼痛发生原因有很多,分别为经产妇、胎头与骨盆大小不对称、少于三小时的急产或第二产程太快。
子宫收缩太强、以前骨盆曾受过伤、使用催产素催生引产、硬膜外麻醉、胎位不正、胎儿过大、产程迟滞、真空吸引或产钳等器械辅助生产、使用催产素引产等。
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孕妇,在孕期各时期发生的比率为,第一孕期(1至3个月)9%,第二孕期(3至6个月)44%,第三孕期( 6至9个月)45%,产后2%左右。
虽然在有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孕妇中,产后疼痛的比例只有2%,但耻骨联合的疼痛与压痛,在自然产后会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情况,譬如下半身行动困难,痛到不良于行,需要他人扶助长达3至5个月之久,必须小心。
耻骨联合疼痛怎样被诊断
现在越来越多的全科医生、产科医生和助产士都在了解耻骨联合疼痛。医生根据你对症状的表述,为你进行一系列耻骨关节稳定性、移动程度和疼痛程度的检查,然后做出诊断。在接受医生检查时,你会感到在耻骨联合处有明显的压痛感。
怎样治疗耻骨联合疼痛
使用骨盆支撑带固定耻骨联合,减少活动时移位,经常可以迅速缓解骨盆疼痛。你可能需要接受髋部、背部或骨盆的理疗,来矫正潜在的运动功能障碍。锻炼,尤其是腹肌和骨盆底肌肉的锻炼,这也是预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目的是增强骨盆和背部的稳定性。(但如果你患上耻骨联合分离,就很难再锻炼了。只有在治疗最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时,才会需要动手术,而且手术经常不是很成功。
医生还会给你一些建议,帮助你减轻日常活动中的疼痛,并且使生产更顺利地进行。
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
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如何?骨科医院的专家就一同对广大患者的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细致的阐述,希望能给正在经历疾病折磨的人们提供帮助!
骨科专家多年的临床实践显示:耻骨联合分离基本手法
1、患者俯卧,在腰臀部用攘法治疗,配合按揉八、环跳、大肠俞、关元俞穴及下肢后伸活动,手法宜轻柔。
2、患者仰卧,单侧下肢和双侧下肢屈膝、屈髋,医者一手扶膝关节,一手扶踝关节处,行髋关节摇法,然后牵引双侧下肢1~2分钟。
3、让患者坐于床边,身体微向后仰,左手按在耻骨联合处,一助手在背后扶其背部,另一助手站在患者前方,面向患者,两手握住患者双踝部,使双大腿外展外旋,双小腿内收内旋,两足跟靠近臀部。
医者坐患者左侧,以右髋部紧贴患者的左髋,右手紧按患者对侧髋部,左手握住患者右手腕部,置于患者左手上部。医者令握踝部的助手迅速将双腿向前拉直,与此同时,术者左手拿患者右手拍打和按压置于耻骨联合上的左手,医者右手拉按患者右髋部,使之向内归合。以上手法重复2~3次,轻者1次可愈,重者隔3日治疗1次。
出现耻骨联合分离是缺钙吗
一般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的情况和缺钙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受外力的影响而出现的疾病。有部分患者曾经出过车祸或者单侧臀部落地,这样就会导致耻骨联合组织出现外力的挤压而导致错位,这样的情况是需要多休息和护理的。
1.症状
(1)有明显的外伤史或经产妇女。
(2)耻骨联合部疼痛:重者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下肢难以负重,不能行走,翻身困难;轻者行动无力,上下台阶及单腿站立、弯腰、翻身等动作,都可引起局部疼痛加剧。
2.体征
(1)局部压痛与叩击痛明显,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耻骨联合加压及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阳性。
(2)错移较重者,可触摸到耻骨联合上下缘不齐或分离的间隙。
耻骨联合分离症,是指骨盆前方两侧耻骨纤维软骨联合处,因外力而发生微小的错移,表现耻骨联合距离增宽或上下错动出现局部疼痛和下肢抬举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人也称耻骨联合错缝。
1.在孕、经、产期的妇女,其内分泌改变,使耻骨联合周围韧带松弛,这时若遇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耻骨联合分离。
2.外伤,当单腿站立负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反冲与体重相互中用,以及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还不足以引起耻骨骨折或劈叉和横向劈腿过大,局部挫伤等情况下,都可致使耻骨联合部的距离增宽加大或上下错动而产生临床症状,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有的还可以发生耻骨联合软骨炎。
耻骨为什么会出现分离
耻骨分离的原因
为什么耻骨会出现分离呢?相信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知道的。既然不知道,那接下来就让小编告诉大家吧。
1.创伤、车祸等造成急性骨盆骨折、耻骨骨折,韧带裂伤等。当单腿站立负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反冲与体重相互中用,以及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还不足以引起耻骨骨折或劈叉和横向劈腿过大,局部挫伤等情况下,都可致使耻骨联合部的距离增宽加大或上下错动而产生临床症状,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有的还可以发生耻骨联合软骨炎。但耻骨联合分离很少因单纯的外力所致。
2.在分娩前,由于内分泌因素影响,使耻骨联合韧带松弛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怀孕后期,由于胎儿重量压迫骨盆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在分娩时,如果产程过长,胎儿过大,接生粗暴,使松弛的耻骨联合韧带发生损伤,产后耻骨联合不能恢复到正常位而发生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还能不能散步
耻骨联合分离, 一般是晚期,早期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一方面胎儿不大,另外胎儿还有入盆,所以一般不会。尤其是顺产后最容易发生,所以你最好到医院看看是不是耻骨联合分离。如果是耻骨联合分离,就不能到处跑了,要固定,还要限制活动。
33周耻骨分离能顺产吗
首先应该知道孕妇为什么会耻骨疼,我们在怀孕的时候,弛缓素和黄体素这两种激素可以帮助韧带松弛,使得骨盆的伸缩性变大,以给予胎儿更多的成长空间,并有利于分娩之进行,因此耻骨联合分离几乎会发生在所有妊娠的女性身上。但在有些孕妇,可能由于对上述激素的敏感度太高,使得耻骨联合区域非常松弛;或因骨盆的排列有问题,让这个关节处承受了较多的压力,而导致了耻骨联合过度分离的发生。
根据文献的统计,一位未怀孕的女性,其两片耻骨间的正常距离为4~5毫米,一旦怀孕,在激素的作用下,两者间的距离至少会增加2~3毫米,因此,若耻骨间宽度在9毫米以下,在妊娠的情况下是属于正常的范围,通常没有症状,即便有疼痛也不太明显;一旦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5毫米,则属于耻骨联合过度分离,就会引起较严重的疼痛。
一般而言,此类病人的预后均非常良好,但有少数人其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是因为骨盆排列有问题,而非单纯因对激素敏感,这种情况下疼痛可能会持续。大部分的女性在下一胎怀孕时,耻骨联合分离的现象会再次发生,但通常都不会比第一胎严重。哺喂母乳时身体所产生的激素变化,不会造成产后的耻骨疼痛,孕妇不必过度担心。
6招预防耻骨联合分离疼痛 第一胎耻骨联合分离,第二胎需要剖腹吗
若前一胎发生过耻骨联合分离,尤其是发生在第三孕期的孕妇,有些病例下一胎也可能再发生,不过在生完下一胎后也会自然复原。
至于下一胎需要放弃自然经阴道分娩,选择剖腹产吗?除非有其他的产科适应症,如前置胎盘等,一般是可以自然产的。
但是,如果耻骨联合分离严重到并发骨折或骨盆变形,并可能压迫到神经时,且会诊神经内、外科,以及骨科、复健科医师,他们皆认为不宜尝试自然产,依其诊断证明,便需选择剖腹产。
耻骨联合分离原因
1、在孕、经、产期的妇女,其内分泌改变,使耻骨联合周围韧带松弛,这时若遇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耻骨联合分离。
2、外伤,当单腿站立负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反冲与体重相互中用,以及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还不足以引起耻骨骨折或劈叉和横向劈腿过大,局部挫伤等情况下,都可致使耻骨联合部的距离增宽加大或上下错动而产生临床症状,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有的还可以发生耻骨联合软骨炎。
耻骨分离怎么减轻疼痛 侧卧、使用束腹带,可舒缓分离疼痛
根据临床的病史,耻骨联合分离疼痛的孕妇,触诊会发现肿胀,也能摸到耻骨联合处有凹陷,产前可用超音波检查来佐证,产后可用X光检查来测量耻骨联合分离的程度。
在产前与产后的周产期间,孕产妇发生小于1公分的耻骨联合分离,乃是正常现象。如果分离的程度过大,孕产妇有其他症状,则需要治疗与追踪。
治疗分为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若耻骨联合分离过大,需由骨科医师做开刀手术治疗,用接骨板和固定螺旋,执行耻骨联合的骨接合手术。
不过需要进行手术的机率很低,通常一般状况以保守疗法为主,有下列几种方式。
可将睡眠休息的睡姿改为侧卧,来减少耻骨联合处的压力
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支架、紧身衣或骨盆束腹带,做为骨盆的支持,以减缓耻骨联合处的不适感。
下床行走须靠别人扶持,或使用有轮子的助行器辅助走路,缓冲耻骨联合处的疼痛感。
可咨询复健科医生,指导练习骨盆底肌肉运动,或是小腹运动,进行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复建。
耻骨联合分离的疼痛治疗方法,有口服止痛药和肌肉松弛剂、冷敷或冰敷等。
如果真的不舒服,可由医师在耻骨联合处施打止痛剂及肾上腺皮质荷尔蒙。或者,咨询合格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水疗、针灸或电疗的操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