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的症状
脉管炎的症状
一、疼痛
疼痛是脉管炎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肢体缺血所引起,如果伴有周围神经炎或继发感染则可引起疼痛加剧。在疾病的不同时期患者的疼痛表现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间歇性跛行(运动性疼痛):
在疾病早期,患肢会出现发凉、麻木、疼痛,尤其是当患者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会发生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则疼痛会进一步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迅即缓解,而行走疼痛又复出现,这种症状被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止步休息的时间也增长。
(2)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脉管炎患者的患肢可反复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皮肤出现痛性发红硬结、斑块及索条状物,常伴有轻度疼痛。急性发作持续2~3周后,红肿疼痛消退,皮肤上可遗留暗褐色色素沉着斑。经过一段时间又可复发。尚德俊总结约40%~50%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其大致的发病特点为:
①首先发作一个时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而后才出现肢体缺血征象;
②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同时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持续半年或数年后才停止;
③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才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全过程中均有间断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3)静息痛:
随着病情发展,动脉供血不足逐渐加重,最后引起肢体严重缺血,即时在静息状态下仍会疼痛不止,且呈持续性疼痛,常常固定于肢端,伴有皮肤淤斑、紫绀等,称为静息痛。由于疼痛剧烈、经久不息,夜间尤甚,肢体抬高时加重,下垂时疼痛可稍减轻。患者常日夜屈膝抱足而坐,彻夜不眠,有时将患肢垂于床边,以减轻疼痛。本病后期还可出现缺血性神经炎表现,肢体出现触电样、针刺样放射性疼痛,或伴有肢体麻木、发痒、蚁行感等。
脉管炎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1 那么对于患有脉管炎症状的患者,有哪些严重的危害呢?比如说,对于患有脉管炎症状的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昏厥过去的现象,而且全身非常的疼痛,甚至可能会出现死亡的危险。
2 因为脉管炎是遍布全身的,所以非常难治愈,所以对于患有脉管炎症状的患者应该要及时的去医院打消炎针,通过手术的方式去治疗,让自己的寿命有所延长,这点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对于患有脉管炎症状的患者非常严重的危害,那就是很可能会出现全身出血的现象,因为发炎的症状是非常疼痛的,而且血管遍布全身,如果自己的血脉出现了发炎的情况基本上是不能够被治愈的了。
脉管炎症状
一、症状和诊断
脉管炎主要是由于人体的四肢中有一些小动脉阻塞而导致血流减少,肢体缺血引起疾病。下面给大家介绍相关的症状。
(1)疼痛
早期主要是间歇性跛行,即当病人行走一定距离(50~500米不等)后感小腿或足部肌肉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直,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复出现。晚期病情进一步加重,病人常可出现静息痛。此种疼痛非常剧烈,经久不息,夜间为甚。病人日夜屈膝抱足而坐,彻夜不眠。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约40%的病人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在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呈红色条索,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
(2)肢体营养障碍
肢体长期缺血,引起肢体营养障碍,主要表现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皮肤干燥,色潮红或紫红,汗毛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晚期可出现肢体溃疡或坏疽。且多属干性坏疽。
诊断要点
(1)男性青壮年多见,以20~40岁最多,女性甚少见。病人多嗜烟。
(2)初发时常为单侧下肢,以后可累及对侧下肢,严重时上肢也可受累。
(3)有下肢慢性动脉缺血的临床表现。症状多从肢端开始,短期内可发展到小腿或前臂。患肢抬高后苍白,下垂后潮红或瘀紫。用手指压迫趾(指)端皮肤或趾(指)甲,局部皮肤或甲床毛细血管回复时间缓慢。患肢足背或/和胫后动脉、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少数股浅动脉也累及。
(4)下肢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史或临床表现。
(5)病情可呈周期性稳定和发作反复交替,肢端循环逐趋恶化,发生坏疽。
(6)一般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或糖尿病等病史。
二、病因和病理
真正的病因不清楚,但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几种因素。
(1)吸烟
吸烟与本病的发病机理也不清楚,但与疾病的发作有非常明确的关系。临床上发现病人戒烟后,症状可好转,病情易予稳定,但如再次吸烟,症状又可加重。可能由于吸烟能引起血管收缩的缘故。
(2)性激素
本病多数患者为男性;且发病年龄又为青壮年,考虑与雄性激素有关。
脉管炎适合吃一些什么
脉管炎它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并不是血管壁本身的一种炎症表现,与细菌感染没有关系,中医学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归于脱疽范畴,《黄帝内经》对周围动脉病的认识是这样写的:发于足指,名日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对脱疽后期的症状特点、预后判断、治疗方法的描述颇为准确。
另外,脉管炎全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患脉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烟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精神紧张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
现在对脉管炎是什么病有所认识了,此外还应对其有效治疗方法有所了解,经临床反复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效果显著,并且在临床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治愈后防止复发的优势。
其次,像疼痛也是此病最突出的症状,怕冷,病人患肢发冷,怕冷,对寒冷十分敏感;感觉异常:患肢(趾、指)可出现并的感、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现象;皮肤色泽改变:皮色异常苍白,会出现潮红或紫绀,当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现在知道了了解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一些了吧!提醒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样的话就能在很早的早期发现进行治疗,临床上面对于脉管炎的治疗更多的是采取使用中医中药进行,能更加多的保全自己的健康,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脉管炎症状
脉管炎明显的症状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沉重和轻度间歇性跛行。后者为本期典型征象。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出现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被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此乃因行走后肌肉需氧量增加所致。检查患肢皮温降低,皮色较苍白,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常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2除上述症状继续加重外,患肢严重缺血,静息痛更为加重,疼痛剧烈,经久不息,患者日夜屈膝抱足而坐,稳夜不眠。食量减小,体力日衰,明显消瘦。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
3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趾(指)端干枯发黑,可向近端延伸。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若继发感染,则呈湿性坏疽。根据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级,坏疽局限于趾(指)部;级,坏疽延及趾跖(指掌)关节及跖(掌)部;级,坏疽延及足跟、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上
脉管炎的多发人群有哪些
脉管炎是发生于中小动脉(同时累及静脉脊神经)的慢性进行性阶段性炎症性血管损害,病变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是一种自发性炎症性动脉病变,累及小动脉和中动脉及四肢静脉,多发生于壮年男性。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的明确。
脉管炎在临床医学上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
症状特点1、脉管炎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女性少见。
症状特点2、多在寒冷季节发病,病程迁延,病变常从下肢肢端开始,以后逐渐向足部、小腿发展。
症状特点3、肢端皮肤呈紫红或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干燥,小腿肌肉萎缩,趾或足发生溃疡及干性坏疽,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症状特点4、脉管炎患者的患肢可出现疼痛感、针刺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
症状特点5、:因患者的动脉缺血使皮色异常苍白,由于浅静脉张力减低,所以皮肤在苍白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潮红或青紫,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症状特点6、脉管炎症状的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加之误治、外伤、热敷等,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干性坏死。
脉管炎表面上看只是某个部位出现了炎症而已,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脉管炎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没有经历过不能单单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判断。及时治疗与否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脉管炎症状
1、初期
为病变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沉重和轻度间歇性跛行。后者为西藏典型征象。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出现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被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此乃因行走后肌肉需氧量增加所致。检查患肢皮温降低,皮色较苍白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常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2、中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等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日益明显,行走距离缩短,休息时间延长,疼痛转为持续性。在肢体处于休息状态下,疼痛仍不止,称为静息痛。夜间更为明显。患肢皮温明显降低,皮色更加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股动脉搏动亦可减弱。
3、后期
除上述症状继续加重外,患肢严重缺血,静息痛更为加重,疼痛剧烈,经久不息,患者日夜屈膝抱足而坐,整夜不眠。食量减小,体力日衰,明显消瘦。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趾(指)端干枯发黑,可向近端延伸。
腿脉管炎症状是什么样的
1.疼痛:早期病人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走一定的路程感到小腿或脚掌酸困、疼痛,被迫休息或慢走才能缓解。后期出现持续疼痛,尤其以夜间为重,形成静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
2. 发凉和感觉异常:患肢发凉、怕冷,对寒冷十分敏感,尤其以指(趾)端最为明显。
3.皮肤色泽改变:因动脉缺血使皮色异常苍白,由于浅静脉张力减低,皮肤在苍白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潮红或青紫,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同时皮肤干燥、破裂,汗液停止,无汗毛,指(趾)甲增厚、变形,形成甲沟炎等营养障碍。
5.坏疽和溃疡:脉管炎的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加之误治、外伤、热敷等,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干性坏死。
6、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红结节):约50%的病人在发病前和发病的过程中,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红索条结节状,伴有轻度疼痛,急性发作2-3周后,症状消退,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一处自愈,另处又起。
脉管炎疾病的发病三大特点
脉管炎症状一,静息痛。随着病情发展,动脉供血不足逐渐加重,最后引起肢体严重缺血,即时在静息状态下仍会疼痛不止,且呈持续性疼痛,常常固定于肢端,伴有皮肤淤斑、紫绀等,称为静息痛。由于疼痛剧烈、经久不息,夜间尤甚,肢体抬高时加重,下垂时疼痛可稍减轻。患者常日夜屈膝抱足而坐,彻夜不眠,有时将患肢垂于床边,以减轻疼痛。本病后期还可出现缺血性神经炎表现,肢体出现触电样、针刺样放射性疼痛,或伴有肢体麻木、发痒、蚁行感等。
脉管炎症状二,在管炎发病全过程中均有间断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在脉管炎的早期同时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持续半年或数年后才停止。首先发作一个时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而后才出现肢体缺血征象。在脉管炎后期才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脉管炎症状三,全身反应。脉管炎患者早期一般无全身反应,仅在疾病后期,由于肢体发生严重坏疽并继发感染或广泛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时才会出现全身中毒反应。
另外,脉管炎的症状还有就是初期往往会出现皮肤泛白、发凉,并伴有疼痛。之后会逐步出现其他症状比如,间歇性跛行、营养障碍等。
脉管炎有危害吗
脉管炎在医学上被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会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使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截肢率高的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正在严重威胁着老百姓的健康。
脉管炎——下肢健康头号杀手
静脉曲张、脉管炎、老烂腿是目前最为高发的周围血管疾病。在部分地区,脉管炎是“头号杀手”。根据市疾控中心所作的死因分析,多年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危害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脉管炎的危害,常见脉管炎疾病症状有: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如皮肤麻木、针刺样不适等;间歇性跛行,病人在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臀部或小腿酸胀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又可以行走一定距离;缺血性溃疡,常见于肢体远端及受压部位。
脉管炎注意什么 戒烟
戒烟是防治脉管炎的一项重要措施,发病后立即戒烟者,通过积极的治疗脉管炎症状往往可以得到缓解,如果病人不能戒烟,则病情亦不能好转,因此此类患者必须严格戒烟。
脉管炎症状
脉管炎出现在青壮年身上比较多,出现在腿上的情况比较多。发生脉管炎的腿呈现一时性或持续性苍白、发绀、有灼热及刺痛,要是这条腿垂下来的话,皮肤的颜色会变红,要是腿往上面举的话皮肤的颜色则呈现白色,脚趾也会感觉到麻木,走路的时候小腿肌肉会有疼痛感,要是没有走路的话是不会有这个症状的;小腿这个地方经常会出现浅表性静脉炎和水肿的情况。要是做检查的话,会检查出脚背动脉搏动不会有以前那么强甚至会没有。脉管炎发展下去的话,就有可能会发生间歇性跛行及雷诺现象、晚上疼痛变严重,脚趾变得很痛,皮肤发绀,进而脚趾这个地方出现溃疡或坏疽而发黑,这样的症状会延伸到心端。
一般来说,患有脉管炎的原因是因为小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导致闭塞的情况,从而导致致使一些部位出现缺血的情况。有差不多一半的脉管炎患者会伴有雷诺现象,脉管炎出现在男性身上比较多,尤其是那些经常抽烟的人,患上脉管炎的概率会增加,因为抽烟跟脉管炎的经过和预后关系密切。
急性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1、脉管炎的症状足趾会出现感觉异常如发凉、怕冷、麻木,感觉异常是常见的急性脉管炎早期症状。
肢体营养障碍:主要表现为趾甲增厚、变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小腿或足部肌肉萎缩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足趾端缺血性干枯发黑、坏死等。
2、急性脉管炎的症状典型的就是疼痛,疼痛时急性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①静息痛:动脉缺血严重时,患肢疼痛剧烈而持续,休息时疼痛仍不止,彻夜难眠。甚至足趾破溃合并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②间歇性跛行:脉管炎症状表现当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麻木、酸胀、疼痛、抽搐、无力等症状,如果继续行走则症状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过后,疼痛迅速缓解,可继续行走,但行走后上述症状又复现。这种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它是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间歇性跛行是急性脉管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如果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下肢脉管炎症状是什么
脉管炎是会有疼痛不能行走的症状的。疼痛是脉管炎比较典型的一个症状,疼痛不能行走说明病情到了中后期了,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医院诊治,以防发生严重的后果。
疼痛是脉管炎最突出的症状。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针刺、烧灼、麻木等异常感觉。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肢体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即出现缺血性疼痛。轻者行走一段路程以后,患肢足部或小腿胀痛,休息片刻疼痛即能缓解,再次行走后疼痛又会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
重者即使肢体处于休息状态,疼痛仍不能缓解,称为静息痛。此时疼痛剧烈、持续,尤以夜间为甚。患肢抬高疼痛加重,下垂后则略有缓解。患者常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下垂于床旁,以减轻患肢疼痛,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体位。一旦患肢发生溃疡、坏疽、继发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老年动脉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的症状,甚至出现肢端坏死的表现,有些类似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很大不同,具体讲:
1、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45岁以下的中青年;
2、动脉硬化闭塞症男女均可发病,(男女之比为6~8﹕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几乎全部是男性;
3、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慢性“老化”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炎症损伤;
4、动脉硬化闭塞症与代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高血脂、肥胖、嗜酒、吸烟、高龄等有关,现在认为是一种损伤修复性炎症损害,常伴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长期大量吸烟直接相关,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5、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远高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人类与冠心病、脑梗塞同源的严重疾病,预后远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差,(除截肢率更高外,致死率更高是主要的终点预后);
6、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于大中型血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中小型血管;
7、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相当多的病人症状比实际病情要轻,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症状重,痛苦大,易反复发作,但病死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