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对人有什么危害 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
静电对人有什么危害 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
秋冬季室内可启用加湿器或放一盆水来减少空气干燥,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就能防止过多静电的产生。条件允许,可用温度湿度计查看和保持空气湿度。
冬天衣服有静电怎么办
保持湿度冬天气候干燥是产生静电的重要原因,所以,冬天防静电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空气湿度,冬天在室内时可以开个加湿器或者在房间里面放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防止静电。
冬天怎么防止静电 增加空气湿度避免静电滋生
在室内最好的防静电方式就是增加空气湿度,冬天空气中水分少,如果室内水分太低,空气更容易变得干燥。一般来说,空气湿度最好保持在45%到65%左右,干燥的季节要保持空气湿度,可以在室内放一盆水,让水分自然蒸发;或者在室内摆放一些花草,也可经常在室内撒点水,用湿拖把拖拖地,这样给空气加湿了,水分能综合吸收掉电荷,产生静电的可能性就小了。
冬天衣服有静电怎么办 保持湿度
冬天气候干燥是产生静电的重要原因,所以,冬天防静电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空气湿度,冬天在室内时可以开个加湿器或者在房间里面放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防止静电。
怎样去除头发上的静电呢
方法一:梳头发前用防静电产品
塑料和尼龙发梳容易和头发摩擦产生静电,使用木梳或者牛角梳则要好得多。或者先给梳子喷上一些润发喷雾使其变得湿润,给头发与发梳之间建立保护层,令梳理过的头发服帖不毛躁。
方法二:利用防静电干衣纸
衣服烘干机里使用的柔顺纸可以减少干燥过程中衣服摩擦引起的静电,用来对付头发静电同样非常有效,只要把防静电纸盖在头发上,不听话的头发会立刻变服帖。
方法三:自然风干头发
洗头发以后尽量少用电吹风而是让头发自然风干。吹进头发里的热空气越少,就越能保持住洗发水和护发素里的滋润成分给头发带来的保湿效果。如果为了赶时间必须快速吹干头发,就先给头发喷上一些隔热的护发喷雾,能尽可能保持毛鳞片里的水份不被吹风机带走。
方法四: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在家里当室内空气干燥湿度低于30%时,有利于磨擦产生静电,若将湿度提高到45%,静电就难产生了。所以可以在家里放几盆水或者使用空气加湿器,达到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方法五:将长发盘起来
过肩的长发伴随衣物的摩擦,遇到干燥的冷风、触摸等,都会让其很快产生静电,为了减少麻烦,最好能将长发盘起来,能有效达到预防静电的效果。
方法六:穿纯棉或者丝质衣物
冬天应尽量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上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这样也可以将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最适合人体健康的空气湿度是多少
空气湿度过大时,人就容易遭到“湿淫”的侵害;而当湿度过小时,则需防的是“燥淫” (也称“燥邪”)。科学研究表明,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5-65%RH,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也不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而我国北方冬季供暖期的室内湿度通常为15%RH。在这干燥的环境下,人们普遍感到种种不适。当空气湿度低于40%RH的时候,人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也使流感病毒和能引发感染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也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其他疾病。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此外,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皮肤瘙痒不适等过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气干燥有关。当空气湿度大于65%RH,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现代医学还证实,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有利于一些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科学家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微生物繁殖滋生最快;当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的死亡率较高。
正是因为空气湿度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所以应随着季节变化而调节居室内的空气湿度,使居室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一般而言,春夏湿度大,秋冬湿度小,所以夏季阴雨天要少开窗户;而冬季有暖气时,应使用加湿器或自行加湿,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提高室内湿度。
静电是否对人体有害
静电可能会改变人体固有的电位差,对人的脏器,尤其是心脏,产生不良影响,静电还会导致心率异常或心脏早搏,也有可能改变脑电流的流向,影响神经系统,并且会使人感到疲惫、烦躁、焦虑。
那么如何防止这静电发危害呢?大家可以使用最近出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来帮助解决难题,它的造型像一只手表,只要把它佩戴在手上就可以消除静电的危害了(50厘米内的静电都可以被消除)。
人体静电消除器原理:人体释放的正负离子和空气中的正负电荷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静电呢?
另外保湿也可以防止静电。因为室内空气湿度到达60%~70%,静电电压会在50v以下,是不会对身体有害的。
增加室内湿度的方法:第一:每天开窗户不少于两次
6第二:在室内可以养殖植物来增加湿度,净化空气 这样你就不用担心静电带来的危害了。
血橙的生长环境
1、阳光充足。
2、温度8℃以上,最好20~32℃之间。
3、空气湿润,空气湿度保持在65%~90%之间最好。
4、肥水充足,土壤深厚,旱可灌、涝可排。
冬天为什么会有静电 静电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
1.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5%以上,避免静电产生。可以在家里洒些水,或是用空气加湿器,也可以在室内放置清水来达到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2.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屏幕周围尤其容易产生静电微粒,这些微粒吸收大量空气中的浮尘,对人体及皮肤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电视和电脑最好不要放在卧室里,而且用完之后要及时洗手洗脸。
3.冬天最好多穿棉质衣服,并且要勤洗澡,勤换衣服,这样能更有效的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减少静电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冬季干燥如何防止静电
常接触电器会“触电”
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市桥某公司职员张先生不理解,为什么他在开车门和拧水龙头时,经常会有“啪、啪”的响声和刺痛感,令他觉得十分难受。据专家介绍,家用电器、电脑等电器容易产生大量的静电荷,长期接触电器的人会将静电荷吸收并保存起来,待机“放电”。秋冬季节的到来更是创造了条件,当接触到车门和拧水龙头时,就会发出“啪、啪”的响声和阵阵的刺痛感,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
专家提醒,经常操作电脑的白领或长期被家电“包围”的人,应多喝水、勤洗脸,保持办公环境的湿度,让身体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这几种方法可以避免电脑屏幕或家用电器电场产生的静电危害,防止其长期刺激皮肤在脸部形成“电脑斑”。
老年人是易“触电”人群
专家指出,由于秋冬季节空气干燥,皮肤与衣服、衣服与衣服之间长期摩擦,便会产生大量的静电,特别是皮、毛质地的衣物,产生静电会更多。由于老年人的皮肤比年轻人相对干燥,加上心血管系统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更容易受静电的危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建议,为防止静电,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少穿皮、毛和化纤质地的衣物,特别是中老年人,应尽量穿纯棉制品;脱衣服后,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放”出去。平时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以减轻静电对生活的影响。
床单被套有静电怎么办 增加房间湿度
天气干燥是产生静电的重要原因,所以,床单被套有静电可以用一些方法帮助增加房间空气湿度,例如在房间里面开个加湿器或者放一盆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床单静电。
冬季消除静电有妙招
对付静电,总的原则是“防”和“放”
防静电:
(1)保持湿度,不滋生静电。在室内防静电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空气的湿度,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45%-65%。干燥季节要保持空气湿度,可在室内放一盆水,让水自然蒸发;也可在室内摆放一些花草,或经常在室内向地面喷雾洒水;用湿拖把拖地,用湿布擦抹物体。
(2)改穿棉袜。避免静电冲击最简单的方法是注意你所穿的衣物材质,比方说,橡胶鞋底便是一个很好的绝缘体,当它和羊毛或尼龙地毯摩擦时,你的身体中就会积累下大量的静电荷,因此,你可舍弃羊毛袜,改穿棉纱袜。
同样地,羊毛衣也是造成静电的常见因素。羊毛衣与身体或其他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便被大量储存了下来。而棉质衣物则相对会好一些。所以,如果你想避免静电,多穿棉质衣裤。
(3)离开电脑,多洗手。家用电器所产生的静电荷会被人体吸收并积存起来,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
(4)买个防静电手环。这个东西不贵,3块到30块的都有,可在淘宝上购买。
放静电:
1、贴地放电。毛料或化纤的衣服裹在身上,就好像用一层绝缘体将人包住,如果再穿橡胶底的鞋,人体积存的静电就无法传导给地面,这样积存过多,接触一些金属就会放电,人就会被电到。此时,赤足走几步路,就能放掉体内积存过多的静电。
2、摸墙放电。在脱衣服后,可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也用手摸一下墙,就能将体内静电放出去。
3、先摸门框后摸铁门。在车上,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并积累下来,当手突然碰铁门就会遭电击。你最好注意:下车时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把身上的静电排掉,而不至于突然手碰铁门时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