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和寒露的区别
白露和寒露的区别
时间不同
白露
白露节气在每年的9月7-9日来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是为白露节气。
寒露
寒露节气在每年的10月8-9日来临,此时太阳公转到了黄经195°的位置,我们将这天称为寒露节气。
白露节气自然特征
白露是公历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此时阴气渐重,露凝为白,故名白露也。郑博士提醒朋友们注意: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还有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
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一般习俗认为白露节下雨,雨下在哪里,就苦在哪里。因此有句农谚如此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另外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短裙,就容易受凉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馐。鸿,大雁。元鸟,燕子。大雁、燕子这些候鸟南飞避寒。馐者,所羹之食。养馐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说此节气正是鸿雁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意味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得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寒露适合做什么运动 寒露适合穿什么衣服
建议穿长袖。
寒露节气会时有冷空气南下,同时露水增多,热气慢慢消减,气温更低,昼夜温差较大,寒露节气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日照时间减少,寒气渐生,晨晚略感丝丝寒意。此时个人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俗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因此寒露时穿长袖长裤来包裹皮肤防寒保暖是比较妥当的。
秋季进补的最佳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初秋气温仍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度偏高,因此依然较闷热,易出现“秋老虎”,因此此时还不宜急于进补。而白露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尤易患病,也不是最佳的进补时机。秋季进补一般认为在“寒露”之后最佳。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十一”之后进补为最佳。
秋令养生应遵循“养收”的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从中医角度上说,“寒露”这一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这一节气期间人们易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因此,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在此时进补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
人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进补不妨先从饮食上加以调整。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另外鸭肉、生梨、甘蔗、荸荠、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
早餐应多吃温食,推荐大家可以常喝些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因此秋季进补宜多选甘寒滋润之中药。常选用西洋参、燕窝、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参性味苦、微甘、凉,入心、肺、肾经,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津少口渴、肺虚咳嗽、虚热烦躁等; 燕窝性味甘平,入肺、胃、肾经,有益虚补损、滋阴润燥、化痰止咳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咳嗽气急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知道了秋季进补的最佳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另外,秋季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利于养阴,早起利于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寒露节气穿什么衣服
推荐穿长袖。
寒露时节,露水增多,热气慢慢退去气温更低,早晚温差较大,寒露节气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日照时间减少,寒气渐生,晨晚略感丝丝寒意。此时个人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俗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因此建议寒露时穿长衣袖长裤比较妥当,同时穿全包住脚的鞋子更好。
闰四月有啥讲究 闰四月是怎么确定的
判定公历闰年遵循的一般规律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如普通年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像2020年就是闰年,只有在闰年才会多增加一个月,才有闰月一说。
判定农历闰月按照二十四节气和中气来划分,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称“节气”;而后个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称为“中气”,在2020年里只有五月农历月没有中气,因此四月的下一个月为闰四月。
寒露节气的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在正常年份,此时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经开始飘雪了。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常年寒露期间,华南雨量亦日趋减少。华南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寒露温度大约是多少 寒露穿什么衣服合适
建议长衣长裤。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会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加上寒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不断下降。
为了避免温差过大导致人体冷热交替出现病邪入侵的现象,建议穿长衣长裤保暖是有必要的,此外在寒露时还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因此寒露时也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寒露的养生方法 脚部保暖
有俗语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告诉人们,寒露时节不要赤脚,以免“寒从足生”,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脚部的脂肪层也薄,容易受寒冷刺激导致抵抗力下降,病邪趁虚而入。
2021年白露是什么时候 白露节气需要注意什么
白露节气注意保暖,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此时早晚气温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早晚注意添衣,晚上睡觉注意保暖。
白露节气注意防燥,白露是真正凉爽季节的开始,秋季以燥为主,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等现象,严重者还会鼻腔出血,因此饮食上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银耳、梨、枇杷、燕窝、蜂蜜等滋润食物,多喝水。
白露节气运动注意,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是开展健身运动的好时期,但要谨防“秋老虎”肆虐,因此不宜进行幅度大、易出汗的运动,建议以散步、太极拳、瑜伽、羽毛球、乒乓球为主。
寒露是什么意思啊 寒露养生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
谚语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此时的气候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寒露节气适合穿什么衣服
建议穿长袖。
到寒露节气,时有冷空气南下,露水增多,热气慢慢退去气温更低,昼夜温差较大,寒露节气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日照时间减少,寒气渐生,晨晚略感丝丝寒意。此时个人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俗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因此寒露时穿长袖长裤避免皮肤暴露是比较妥当的。
秋分是秋天的第一天吗 秋分过后是什么节气
寒露。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第十七个节气就是寒露,寒露节气时,太阳到达黄经195°的位置,天气开始逐渐变得寒冷起来,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