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荸荠的治病选方

荸荠的治病选方

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荸荠汁、梨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

②治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大荸荠四个,海宅(漂去石灰矾性)一两。上二味,水二钟,煎八分服。(《古方选注》雪羹)

③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荸荠打碎,煎汤代茶,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④治下痢赤白: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损破,于瓶内入好烧酒浸之,黄泥密封收贮。遇有患者,取二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瑶经验方》)

⑤治痞积:荸荠于三伏时以火酒浸晒,每日空腹细嚼七枚,痞积渐消。(《本经逢原》)

⑥治腹满胀大:乌芋去皮,填入雄猪肚内,线缝,砂器煮糜食之,勿入盐。(《本草经疏》)

⑦治大便下血:荸荠捣汁大半钟,好酒半钟,空心温服。(《神秘方》)

⑧治妇人血崩:凫茈一岁一个,烧存性,研末,酒服之。(《纲目》)

⑨治咽喉肿痛:荸荠绞汁冷服,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⑩治小儿口疮:荸荠烧存性,研末掺之。(《简便单方》)

⑾治寻常疣:将荸荠掰开,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体,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庞体角质层软化,脱掉,微有痛感并露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为止。连用七至十天。(《中华皮肤科杂志》12(2):74,1966)

车前子治病选方

①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②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局方》八正散)

③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④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⑤治白浊:炒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各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杨氏家藏方》车前子散)

⑦治风热目暗涩痛:车前子、黄连各一两。为末,食后温酒服一钱,日二服。

⑧治久患内障: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

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驻景丸)。(⑦方以下出《圣惠方》)

⑩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外台》)

⑾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⑿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⒀妊妇热淋。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⒁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⒂阴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⒃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⒄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⒅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⒆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⒇鼻血不止。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21)刀作。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22)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23)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鸡乞求蘸取刷喉。

(24)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25)目翳初起。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马齿苋的治病选方

①治血痢:马齿菜二大握(切),粳米三合。上以水和马齿苋煮粥,不着盐醋,空腹谈食。(《圣惠方》马齿粥)

②治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生马齿菜,捣,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经效产宝》)

③治小便热淋:马齿苋汁服之。(《圣惠方》)

④治赤白带下,不问老稚孕妇悉可服:马齿苋捣绞汁三大合,和鸡子白一枚,先温令热,乃下苋汁,微温取顿饮之。(《海上集验方》)

⑤治阑尾炎:生马齿苋一握。洗净捣绞汁30毫升,加冷开水100毫升,白糖适量,每日服三次,每次100毫升。

⑥治痈久不瘥:马齿苋捣汁,煎以敷之。(《千金方》)

⑦治多年恶疮:马齿苋捣敷之。(《滇南本草》)

⑧治蛀脚臁疮:干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一宿,其虫自出。(《海上方》)

⑨治翻花疮:马齿苋一斤烧为灰,细研,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⑩治耳有恶疮:马齿苋一两(干者),黄柏半两(锉)。捣罗为末,每取少许,绵裹纳耳中。(《圣惠方》)

⑾治甲疽:墙上马齿苋(阴干)一两,木香、丹砂(研细),盐(研细)各一分。上四?,除丹砂、盐外,锉碎拌令匀,于熨斗内,炭火烧过,取出细研,即入丹砂、盐末,再研匀,旋取敷疮上,日三、两度。(《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

⑿治小儿白秃:马齿苋煎膏涂之,或烧灰猪脂和涂。(《圣惠方》)

⒀治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杵马齿苋敷之,日二。(《广利方》)

⒁治瘰疬:马齿苋阴干烧灰,腊月猪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疮,拭干敷之,日三。(《救急方》)

⒂治瘰疬未破:马齿苋同靛花捣掺,日三次。(《简便良方》)

⒃治肛门肿痛: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日二次有效。(《濒湖集简方》)

⒄治蜈蚣咬伤:马齿苋汁涂之。(《肘后方》)

⒅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⒆产后虚汗。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⒇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21)肛门肿痛。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22)赤白逅眄。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一般服两次见效。

(23)腹中白虫。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虫排出。

(24)风齿肿痛。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25)耳内外恶疮。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研为末敷涂。

(26)小儿脐疮。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27)疔疮肿毒。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28)积年恶疮。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凤仙花治病选方

①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扶寿精方》)

②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纲目》)

③治跌扑伤损筋骨,并血脉不行:凤仙花三两,当归尾二两,浸酒饮。(《兰台集》)

④治骨折疼痛异常,不能动手术投接,可先服本酒药止痛:干凤仙花一钱(鲜者三钱),泡酒,内服一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投骨。(《贵州民间方药集》)

⑤治蛇伤:凤仙花,擂酒服。(《纲目》)

⑥治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七至十五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许炖服更佳。(《闽东本草》)

⑦治白带:凤仙花五钱(或根一两),墨鱼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⑧治鹅掌风:鲜风仙花外擦。(《上海常用中草药》)

⑨治灰指甲:白凤仙花捣烂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何首乌治病选方

①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赤、白何首乌各-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锅木甑铺豆及首乌,重重铺盖,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暴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暴干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牛膝八两(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晒干),当归八两(酒浸,晒),枸杞子八两(酒浸,晒),菟丝子八两(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四两(以黑脂麻炒香,并忌铁器,石臼捣为末)。

炼蜜和丸弹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温酒下,午时姜汤下,卧时盐汤下。其余并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久服极验。(《积善堂经验方》七宝美髯丹)

②治骨软风,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瘙痒:首乌大而有花纹者,同牛膝(锉)各-斤。以好酒一升,浸七宿,曝干,于木臼内捣末,蜜丸。每日空心食前酒下三五十丸。(《经验方》)

③治久疟阴虚,热多寒少,以此补而截之:何首乌,为末,鳖血为丸,黄豆大,辰砂为衣,临发,五更白汤送下二丸。(《赤水玄珠》何首乌丸)

④治气血俱虚,久疟不止:何首乌(自三钱以至一两,随轻重用之),当归二、三钱,人参三、五钱(或一两,随宜),陈皮二、三钱(大虚不必用),煨生姜三片(多寒者用三、五钱)。水二钟,煎八分,于发前二、三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钟煎服亦妙,再煎不必用酒。(《景岳全书》何人饮)

⑤治遍身疮肿痒痛:防风、苦参、何首乌、薄荷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酒各一半,共用一斗六升,煎十沸,热洗,于避风处睡一觉。(《外科精要》何首乌散)

⑥治颈项生瘰疬,咽喉不利:何首乌二两,昆布二两(洗去咸味),雀儿粪一两(微炒),麝香一分(细研),皂荚十挺(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上药,捣罗为末,入前研药一处,同研令匀,用精白羊肉一斤,细切,更研相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荆芥汤下十五丸。(《圣惠方》何首乌丸)

⑦治瘰疬延蔓,寒热羸瘦,乃肝(经)郁火,久不治成劳:何首乌如拳大者一斤,去皮如法制,配夏枯草四两,土贝母、当归、香附各三两,川芎一两。共为末,炼蜜丸。每早、晚各服三钱。(《本草汇言》)

⑧治疥癣满身:何首乌、艾各等分,锉为末。上相度疮多少用药,并水煎令浓,盆内盛洗,甚解痛生肌。(《博济方》)

⑨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何首乌二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⑩治自汗不止:何首乌末,水调。封脐中。(《濒湖集简方》)

⑾治破伤血出:何首乌末敷之即止。(《卫生杂兴》)

白术的治病选方

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於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一斤,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纲目拾遗》)

②治脾虚胀满:白术二两,橘皮四两。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宽中丸)

③治痞,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兰室秘藏》积术丸)

④服食滋补,止久泄痢:上好白术十两,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千金良方》白术膏)

⑤治脾虚泄泻:白术一两,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上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术丸)

⑥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切,焙干),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钱(炒)。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岁儿三丸,三五岁儿五、七丸,淡生姜汤下,早晚各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温白丸)

⑦治湿泻暑泻:白术、车前子等分,炒为末,白汤下二、三钱。(《简便单方》)

⑧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干地黄半斤(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干。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普济方》香术丸)

⑨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耍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

⑩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⑾治中湿,口噤,不知人:白术半两,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日三,夜一。(《三因方》白术酒)

⑿治忽头眩运,经久不差,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白术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搀筛酒和,并手捻丸如梧子,暴干。饮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台》)

⒀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近效方》术附汤)

⒁治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⒂治盗汗:白术四两,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调下,尽四两。(《丹溪心法》)

⒃治老小虚汗:白术五钱,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一钱。(《全幼心鉴》)

⒄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姜六钱。水煎,徐徐温服。(《妇人良方》)

⒅治妇人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或内热寒热:白术、白茯苓、白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炒)五分,姜、枣,水煎。(《妇人良方》乞力伽散)

⒆治三日疟:九制於术一斤,广皮八两。熬膏,用饴糖四两收。(《古今良方》)

⒇治四日两头疟,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复发,连绵不巳者:於术一两,老姜一两。水煎,发日五更温服,重者二服。(《纲目拾遗》)

(21)治牙齿逐日长,渐渐胀,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溢所致:只服白术愈。(《夏子益治奇疾方》)

(22)治儿童流涎:生白术捣碎,加水和食糖,放锅上蒸汁,分次口服,每天用三钱。(《江苏中医》(12):1,1965)

冬瓜治病选方

①治水气浮肿喘满:大冬瓜一枚,先于头边切一盖子,取出中间瓤不用,赤小豆(水淘净),填满冬瓜中,再用盖子合了,用竹签签定,以麻线系,纸筋黄泥通身固济,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两大箩,埋冬瓜在内,以火著糠内煨之,侯火尽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净,薄切作片子,并豆一处焙干。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不拘时候,小溲利为验,(《杨氏家藏方》冬瓜丸)

②治消渴:冬瓜一枚,削去皮,埋在湿地中,一月将出,破开,取清汁饮之。(《圣济总录》)

③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上截瓜头去瓤,入黄连末.火中煨之,侯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瘥为度。一方云,以瓜汁和黄连末,和丸如梧子大。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差,增丸数。忌猪肉、冷水。(《近效方》)

④治小儿生-个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渴者:绞冬瓜汁服之。(《千金方》)

⑤治小儿渴利:单捣冬瓜汁饮之。(《千金方》)

⑥治伤寒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肿,口干:冬瓜一枚,黄土泥厚裹五寸,煨令烂熟,去土?汁服之。(《古今录验方》)

⑦治发背砍死者:冬瓜截去头,合疮上,瓜当烂,截去更合之。(《补缺肘后方》)

⑧治痔疼痛:冬瓜汤洗。(《经验方》)

⑨治夏月生痱子:冬瓜切片,捣烂涂之。(《千金方》)

⑩治马汗入疮:干冬瓜烧研,洗净敷之。(《纲目》)

⑾治食鱼中毒:饮冬瓜汁。(《小品方》)

西瓜治病选方

①治阳明热甚,舌燥烦渴者,或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者:好红瓤西瓜剖开,取汁一碗,徐徐饮之。(《本草汇言》)

②治夏、秋腹泻,烦躁不安:西瓜、大蒜,将西瓜切开十分之三,放入大蒜七瓣,用草纸包七至九层,再用黄泥全包封,用空竹筒放入瓜内出气,木炭火烧干,研末,开水吞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③治烫伤:将七至十一月间熟透的大西瓜,去瓜子,取瓢连汁密闭在干净玻璃瓶内,放置三至四个月,待产生似酸梅汤气味,过滤应用。先将烫伤部用冷等渗盐水或冷开水洗净,再将脱脂棉花在澄清的西瓜液中浸湿,敷于患处。每天换数次,一般一、二度烫伤,一周可愈,三度者二周可愈。(《河北中医药集锦》)

马钱子治病选方

①治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方摘要》)

②治缠喉风肿:番木鳖仁一个,木香三分。同磨水,调熊胆三分,胆矾五分,以鸡毛扫患处。(《唐瑶经验方》)

③治痈疽初起,跌扑内伤,风痹疼痛:番木鳖(入砂锅内,黄土拌炒焦黄为度,石臼中捣磨,筛去皮毛,拣净末)、山芝麻(去壳,酒炒)、乳香末(箬叶烘出汗)各五钱,穿山甲(黄土炒脆)一两。共研末。每服一钱,酒下,不可多服,服后避风,否则令人发战栗不止,如人虚弱,每服五分。(《救生苦海》马前散)

④治中耳炎:㈠番木鳖一个,以井水磨汁滴耳内。(《光华医学杂志》11:38,1933)㈡马钱子五钱,焙黄去毛皮,然后用胡麻油一两煎之,至漂起为度,去马钱子,留油备用。治疗时先洗去脓垢,然后漓入药油两滴。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⑤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实用中药》)

⑥治骨折:马钱子、枳壳。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一两,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切片晒干,用细砂炒成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洗?天半,阴干碾细。枳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

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制为蜜丸。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极量一日8克。儿童酌减。同时进行断骨复位,小夹板固定。孕妇、高血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肌肉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或甘草水)解之。(《全展选编·外科》)

⑦治热牙痛不可忍:番木鳖半个,井花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疼止。(《握灵本草》)

⑧治癍疮入目:苦实把豆儿半个,轻粉、水花银朱各五分,片脑、麝香、枯矾少许。为末,左目吹右耳,右目吹左耳,日二次。(《飞鸿集》)

⑨治狂犬病:马前子一粒,酒磨成粉末,开水吞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马苋菜治病选方

1、马苋菜治血痢:马齿菜二大握(切),粳米三合。上以水和马齿苋煮粥,不着盐醋,空腹谈食。 (<圣惠方>马齿粥)

2、马苋菜治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生马齿菜,捣,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 (<经效产宝>)

3、马苋菜治小便热淋:马齿苋汁服之。 (<圣惠方>)

4、马苋菜治赤白带下,不问老稚孕妇悉可服:马齿苋捣绞汁三大合,和鸡子白一枚,先温令热,乃下苋汁,微温取顿饮之。 (<海上集验方>)

5、马苋菜治阑尾炎:生马齿苋一握。洗净捣绞汁30毫升,加冷开水100毫升,白糖适量,每日服三次,每次100毫升。(<福建中医药>6(3):113,1961)

6、马苋菜治痈久不瘥:马齿苋捣汁,煎以敷之。(<千金方>)

7、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8、产后虚汗。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9、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10、肛门肿痛。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11、赤白逅眄。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一般服两次见效。

12、腹中白虫。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虫排出。

13、风齿肿痛。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14、耳内外恶疮。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 研为末敷涂。

15、小儿脐疮。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16、疔疮肿毒。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28、积年恶疮。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17、马苋菜治多年恶疮:马齿苋捣敷之。(<滇南本草>)

18、马苋菜治蛀脚臁疮:干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一宿,其虫自出。(<海上方>)

19、马苋菜治翻花疮:马齿苋一斤烧为灰,细研,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20、马苋菜治耳有恶疮:马齿苋一两(干者),黄柏半两(锉)。捣罗为末,每取少许,绵裹纳耳中。(<圣惠方>)

21、马苋菜治甲疽:墙上马齿苋(阴干)一两,木香、丹砂(研细),盐(研细)各一分。上四味,除丹砂、盐外,锉碎拌令匀,于熨斗内,炭火烧过,取出细研,即入丹砂、盐末,再研匀,旋取敷疮上,日三、两度。(<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

22、马苋菜治小儿白秃:马齿苋煎膏涂之,或烧灰猪脂和涂。(<圣惠方>)

23、马苋菜治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杵马齿苋敷之,日二。(<广利方>)

24、马苋菜治瘰疬:马齿苋阴干烧灰,腊月猪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疮,拭干敷之,日三。(<救急方>)

25、马苋菜治瘰疬未破:马齿苋同靛花捣掺,日三次。(<简便良方>)

26、马苋菜治肛门肿痛: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日二次有效。(<濒湖集简方>)

27、马苋菜治蜈蚣咬伤:马齿苋汁涂之。(<肘后方>)

相关推荐

10个熟荸荠赛过退烧药

荸荠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为水果,又能当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则视它为“江南人参”。 荸荠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但热量却不是很高。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热泻火,又可补充营养,对于发烧初期的病人有非常好的退烧作用,每次10个左右即可。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治疗热病伤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饮”,就是用荸荠、梨、藕、芦根和麦冬榨汁配合而成的。这5种汁都是甘寒清凉养阴之品,很适合刚开始发烧以及高烧刚退的患者

吃10个荸荠可有效退烧

每年冬天十一二月份是荸荠盛产的季节,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 清脆可口,既可作为水果,又能当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则视它为“江南人参”。 荸荠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但热量却不是很高。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热泻火,又可补充营养,对于发烧初期的病人有非常好的退烧作用,每次10个左右即可。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我国清代着名的温病学家通治疗热病伤津口渴的名方“五汁饮”,就是用荸荠、梨、藕、芦根和麦冬榨汁配合而成的。这五种汁都是甘寒清凉养

荸荠的营养价值

荸荠又叫马蹄,也有的地方称之为地栗,主要在我国广东、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地盛产,其味道香甜多汁,吃起来非常爽口清脆,很多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就是以其营养价值而命名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荸荠的营养价值。 1、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 2、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荸荠的选购方法

选择颜色红一点的荸荠,口感较好。 用手捏一下荸荠,若感觉较硬,则应该选购。 选择表面没有破损的荸荠,尤其是背面中心处最易腐烂,注意此处是否有明显的裂开状黑洞,若有则内部已经变黄。 挑荸荠要它的个头要比较大一点,还要新鲜,大的荸荠保存的时间长。 如果削开的荸荠里面是黄的,说明荸荠已经不新鲜了。

马蹄治病偏方大全

荸荠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我国温暖地区有栽培。以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出产为主。冬季挖取,洗净,风干或鲜用。 性味:味甘,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生津、化痰明目、消积。用于温病消渴、咽喉肿痛、口腔炎、黄疸、热淋,高血压、肺热咳嗽等。 荸荠食疗方精选 1、治痰核、瘰疬 荸荠100克,海蜇100克,煮汤服,每日2-3次。 2、黄疸小便不利 用荸荠250克,打碎煎汤代茶饮,连食数日,有效。 3、治疗咽喉肿痛 将荸荠洗净去皮,绞汁冷服,每次150克。 4、防治鼻出血 取荸荠250克,生藕150克,白萝卜100克,洗

荸荠治疗酒糟鼻的方法

荸荠治疗酒糟鼻的方法: 荸荠,又叫马蹄、地栗。《本草纲目》云:味甘、微寒、滑、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甘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消黄疽,开胃下食,厚人肠胃,不饥,能解毒。治误吞铜物,主血痢,下血、血崩,辟盐毒。 那么,荸荠能不能治疗酒糟鼻呢?荸荠中的粉浆,含有荸荠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它对酒糟鼻之类的慢性病有显著的疗效。又从报道中获悉,有医学专家曾用荸荠涂擦法治疗18例酒糟鼻患者,结果13例为第一期(即红斑期、丘疹期)患者,只涂一个疗程(15天为一个疗程)已有效果;经荸荠涂擦一个

马蹄怎么吃最好

荸荠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食物,不仅可以当水果直接吃,还能当食材来做菜。种植在南方温暖地区的水田里,有的地方叫它“地栗”、“马蹄”,也有的地方叫“水芋”、“鸟芋”、“红慈姑”、“马薯”、“黑山棱”等等。 它是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样子十分可爱,除含丰富的营养之外,还含一种叫做“荸荠英”的物质,是一种抗菌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成分不耐热,所以生的荸荠效果更好。中医学中,荸荠很早就被作为药用植物,荸荠的功效在《食疗本草》、《本草经疏》中都有记载。 荸荠可治热病伤

荸荠怎么煮

荸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只将荸荠煮熟,吃的时候荸荠的口感还是脆爽的,并且烹饪时间较短。另一种方式就是长时间的炖煮荸荠,使荸荠的口感变得绵软,比较适合炖甜品,炖养身汤喝,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具体操作如下。

荸荠的食用禁忌

荸荠的食用禁忌 荸荠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磷和碳水化合物。由于荸荠含有各种不同的营养,因此食疗功效也很好,在食用时还是有以下地方需要注意的。 1、荸荠属于生冷食物,对脾胃虚寒、大便溏泄和有血淤者不宜食用的人来说不太适合。 2、荸荠虽然对老人有些好处,但多吃会气急攻心。 3、荸荠最好不要经常生吃。如果常吃生荸荠,其中的姜片虫就会进入人体并附在肠粘膜上,会造成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 胰腺部瘤患者有救了!胰腺部瘤患者有救了,胰腺部瘤治疗新方法. "3+1联合

荸荠怎么吃可以止咳化痰 煎水服用

如果要想通过吃荸荠来治疗肺炎的话,那么可以选择把它煎水服用,煎水服用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药理作用。具体的操作如下: 1、首先要准备好几个荸荠,把它彻底的洗干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 2、然后在锅中加入适当的水将水烧开,再把荸荠放入进去,烧滚以后大概10分钟左右就可以服用了,尽量把它放温服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滋养自己的肺部能够润肺止咳,可以辅助治疗肺炎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