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老花能不能开车
眼睛老花能不能开车
1、眼睛老花能不能开车
涉及老花眼 开车这个问题好引起注意,关于老花眼 开车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配戴老花眼镜(是一种凸透镜)是最简单、也是必要的方法。虽然眼角膜手术也可以治疗老花眼,但太麻烦了。 老花眼镜是不是要经常换度数呢? 由于老花眼的程度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化,所以老花眼镜的度数也会随之加深。 一般而言,四十至四十五岁的人(假设他没有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情形),老花眼镜的度数约在百至一百五十度。 之后,每三至五年可能要换一副度数较深的眼镜。五十岁左右大约是二百度;六十岁左右,度数约在三百度左右。六十岁以后就不再有很大的变化。
2、老花眼的症状
我们眼球的结构,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是用来远看,也就是看远的地方最不需要使力,可以很轻松很舒服的看。但是看近的地方,由于要聚焦,眼球就必须要使力来“调节”。这种调节的能力,到了四十岁以后就日渐丧失,所以造成看近的没有办法聚焦,而造成花花的感觉。
看报纸或书刊时必须拿远一点,才看得清楚,而久看近物,忽然抬头看远方,会有一小段模糊的“昏花期”,另外看书容易疲倦,眼眶会痛,有些甚至眼球疼痛,这些都有可能是老花所造成的。
老花镜多久需要更换呢
专家表示,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会硬化、增厚,而且眼部睫状肌的调节能力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无法完全聚焦,物体因而变得模糊。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研究发现,大多数本身没有近视或远视的人在40—45岁时,老花镜度数约为100—150度;50岁左右大约是200度;60岁左右,度数约为300度。60岁以后才能基本不再有很大的变化。所以,60岁之前,即使曾经配了合适的花镜也要记得3—5年去医院检查一下,以更换更合适的眼镜。
专家强调,决不能轻视花镜的度数,因为长期戴度数浅的花镜,不仅会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在无形中加重眼睛的负荷,出现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对视力的损伤很大,甚至会加速眼睛老花的程度。因此,戴一副合适度数的花镜是非常必要的。
爸妈眼睛老花了这样做能推迟眼睛老花
如何推迟父母出现老花眼?
人在到了四十岁以后,就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了,五十岁的时候度数会增加,六十岁的时候大概会达到300度。不过,六十岁以后也就不会再涨度数了。就在这二十年间,视力越来越下降,令不少长辈们苦恼不已。特别是对于一辈子没戴过眼镜的人来说,会很排斥戴眼镜。
老花眼也要配眼镜
那么,老花眼要戴眼镜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些人一方面觉得戴眼镜别扭,另一方面觉得看不清就不看或少看,于是一直将就着不配眼镜。殊不知,不佩戴老花镜,每次在看东西的时候,总是皱着眉、瞪着眼的,视力会更加疲劳,那么老化的程度会更深。本来可以十年增加100度的,这样一来,可能五年就要增加100度了,别人六十岁时差不多300度,你却要达到600度……所以,老花镜要配,而且还要去正规的眼镜店配。如果不习惯戴,可以只在看书看电视的时候戴,就是不要一直眯着眼,作努力状。而且如果不戴眼镜,看东西一直都很模糊,万一得了白内障、青光眼都不能及时发现。
可以推迟眼睛老花的时间
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机能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退,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但是我们都有着深厚的“养生”意识,为什么要养生?不就是让衰老来得迟一点,慢一点吗?只要这样做,就可以推迟眼睛老花的时间了。
1、合理用眼
从儿童时起,大人们一直强调要保护视力,怕的是以后得近视眼。有的人到了成年,侥幸没有得近视眼,就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用保护视力了。这真是大错特错!无论多大年纪,都不能长时间地看书、看电视、玩电脑;不能在强光下用眼,当然也不能光线不足;应经常眺望远方和绿色植物;常做眼保健操。
2、多吃眼睛“喜爱”的食物
枸杞、决明子、菊花等都可以泡茶、煮粥,它们可是出了名的可以明目之物。还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护视网膜。如鸡、鱼、瘦肉、鸡蛋、动物肝脏、绿色蔬菜、水果等。平时要有意识地多摄入。
3、少摄入辛辣食物
到了一定的年纪,聚会时就不要再拼酒了,对肝脏不好,对眼睛也不好。还有大蒜,虽然能杀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是为了眼睛,不要多吃,特别是生大蒜!其它辛辣食物还有生姜、辣椒、胡椒等等。再好的食物,也要适可而止。
4、多转眼珠
转眼珠也是对眼睛的运动,而且这项运动简单易行,没事就转一转眼球,眨一眨眼,防止眼睛疲劳,让它一直保持活力。
5、经常热敷
洗脸的时候,用热毛巾多敷眼睛,让眼周血液循环,血管就能给眼部输送更多的营养和氧气。让眼睛更有神。
已经得了老花眼的,也可以用以上预防的方法,减缓度数的加深。
眼睛老花临床表现
老花眼又称“视敏度功能衰退症”,最直接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症状。中老年人常说的“四十七八,两眼花花”,“眼力差多了”、“眼神不济了”都属老花眼典型症状。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是这个病的最大祸害。和许多慢性病一样,初期老花眼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发展成白内障、视力急衰症等严重疾病后才去治疗,增加了治愈难度。
本病是指40岁以上,视远尚清,视近模糊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老视,是人体衰老变化的一种表现,由于年龄增加而导致晶珠调节力减弱而发生的近视力下降。老视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但远视眼患者,老花眼出现要比正常眼为早,而近视眼患者出现此症要比正视眼晚些,或终身不用老花镜。
本病多为年老体弱者,肝之精渐衰,或劳瞻竭视,阴血暗耗,阴精不足,不能配阳,故目中光华虽可发越于外,但不能收敛视近。临床可见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将近物远移。随年龄增长,即使将书报尽量远移,也难得到清晰视力,并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戴凸透镜后,近视力能提高。
老花眼的概念介绍
所谓“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
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其实,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老花眼常被当成年老的标志,不少四十刚出头的人老花之后,因为不服老而硬撑着不肯戴老花镜来矫正视力,这样反而加重眼睛负担。老花眼如果不戴眼镜,即使勉强看清近方目标,也会由于强行调节、睫状肌过度收缩,产生种种眼睛疲劳现象,如头痛、眉紧、眼痛、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
什么是老花眼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 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能力的减退,年龄则是影响调节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调节即眼的屈光力的增加是通过晶体的塑形、变凸来实现的。而晶体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因为赤道区上皮细胞不断形成新纤维,不断向晶体两侧添加新的皮质,并把老纤维挤向核区。于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密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下降。
散光和花眼有什么区别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状况,与角膜的弧度有关。人类的眼睛并不是完美的,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造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于角膜上的这些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这样,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老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大多出现在45岁以后,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老花眼的症状 眼疲劳
老花眼在形成的前期就经常性的出现眼睛疲劳现象,很多人都认为是休息不够,其实是眼睛老花眼的先兆,眼睛疲劳时还伴有酸胀感。
处理方法:眼睛出现疲劳酸胀时需尽可能的放下手上的事情,先闭目养神几分钟,再按摩太阳穴、眉弓血,可得到缓解。
老花眼患者吃蓝莓可改善视力
不少中老年人常说,“四十七八,两眼花花”,往往感觉眼力差多了,眼神不济了。确实,很多人在四五十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还有不少人感觉眼睛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连看电视也觉得越看越模糊。
其实,眼睛老花是一种必须重视的眼病。眼科接诊中,很多人知道青光眼、白内障是病,但很少有人认同老花眼是病。事实上,引起老花眼的原因是眼内 “过氧化脂质”堆积过多,而“过氧化脂质”过多容易引起老花眼、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所以老花眼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张“黄牌”,不及时治疗, 后患无穷。
蓝莓,国际流行的护眼良方
要缓解中老年人的用眼痛苦、预防各种眼疾,其实可以试试吃蓝莓,及时补充因年龄增长流失的眼睛营养,会对改善眼睛老花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外,吃蓝莓保护眼睛健康已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了。
蓝莓是一种富含高倍花青素的蓝色浆果,它果实近圆形,果肉细腻,甜酸适度。除了含有糖、酸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花青素、维生素e、维生素a、维 生素b1、熊果苷、蛋白质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其中,它含有的高倍花青素,对眼睛健康非常有帮助。尤其是澳洲野 生矮脚蓝莓,它生长在空气、水源更为纯净的独岛大陆,少有污染,饱满洁净,从果皮到果肉都是纯蓝色,被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尊称为 “蓝宝石”,其花青素含 量特别高,对中老年人的眼睛健康很有益处。
老花眼,可以试试吃蓝莓
从病理来看,老花眼是一种眼睛老化的症状,医学上称为“视敏度功能衰退症”。作为一种极其高效的抗氧化剂,蓝莓中的花青素能有效抵抗自由基对晶 状体细胞所造成的氧化损伤,减少眼内 “过氧化脂质”沉淀,帮助眼球回复弹性,增强变焦功能,缓解视力衰退,从而使中老年人在阅读时感觉轻松自如。同时, 常食蓝莓还能帮助强化眼部微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维持正常眼球压力,防止眼球疲劳,远离干涩酸痛,对改善用眼疲劳、眼老化很有帮助。
老花眼患者吃蓝莓可改善视力
眼睛老花是一种必须重视的眼病。眼科接诊中,很多人知道青光眼、白内障是病,但很少有人认同老花眼是病。事实上,引起老花眼的原因是眼内 “过氧化脂质”堆积过多,而“过氧化脂质”过多容易引起老花眼、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所以老花眼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张“黄牌”,不及时治疗, 后患无穷。
蓝莓,国际流行的护眼良方
要缓解中老年人的用眼痛苦、预防各种眼疾,其实可以试试吃蓝莓,及时补充因年龄增长流失的眼睛营养,会对改善眼睛老花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外,吃蓝莓保护眼睛健康已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了。
蓝莓是一种富含高倍花青素的蓝色浆果,它果实近圆形,果肉细腻,甜酸适度。除了含有糖、酸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花青素、维生素e、维生素a、维 生素b1、熊果苷、蛋白质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其中,它含有的高倍花青素,对眼睛健康非常有帮助。尤其是澳洲野 生矮脚蓝莓,它生长在空气、水源更为纯净的独岛大陆,少有污染,饱满洁净,从果皮到果肉都是纯蓝色,被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尊称为 “蓝宝石”,其花青素含 量特别高,对中老年人的眼睛健康很有益处。
老花眼,可以试试吃蓝莓
从病理来看,老花眼是一种眼睛老化的症状,医学上称为“视敏度功能衰退症”。作为一种极其高效的抗氧化剂,蓝莓中的花青素能有效抵抗自由基对晶 状体细胞所造成的氧化损伤,减少眼内 “过氧化脂质”沉淀,帮助眼球回复弹性,增强变焦功能,缓解视力衰退,从而使中老年人在阅读时感觉轻松自如。同时, 常食蓝莓还能帮助强化眼部微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维持正常眼球压力,防止眼球疲劳,远离干涩酸痛,对改善用眼疲劳、眼老化很有帮助。
老花眼的原因是什么
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其实,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老花眼常被当成年老的标志,不少四十刚出头的人老花之后,因为不服老而硬撑着不肯戴老花镜来矫正视力,这样反而加重眼睛负担。老花眼如果不戴眼镜,即使勉强看清近方目标,也会由于强行调节、睫状肌过度收缩,产生种种眼睛疲劳现象,如头痛、眉紧、眼痛、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
戴老花镜也大有学问,必须经过准确的验光再配镜,而且每5年还要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等。现代老花眼镜多采用渐进式镜片,镜片共分三部分,上方看远物(上光区),下方位置看近距离(近光区),中间部分(中光区)用来看中距离的物件,三个光区之间会随着度数深浅而呈渐进式变化,从而调节看各种距离的物体,戴上它既可近瞧也可远看。眼花后绝不能遇见卖老花镜的就随意掏钱买下,其实,这些传统的老花镜只用来帮助“近瞧”,远望时绝不能戴。
老花眼又称“视敏度功能衰退症”,最直接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症状。中老年人常说的“四十七八,两眼花花”,“眼力差多了”、“眼神不济了”都属老花眼典型症状。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是这个病的最大祸害。和许多慢性病一样,初期老花眼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发展成白内障、视力急衰症等严重疾病后才去治疗,增加了治愈难度。
眼科接诊中,老花眼的确是个难题,因为很多人能接受青光眼、白内障是病,很少有人认同老花眼是病。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老花眼也是病吗?”、“老花眼需要治疗吗?”、“老花眼药物能治吗?”
老花眼是病,而且是严重的病,不治,后患无穷。
老花镜作为“老花眼”的辅助工具只能临时看个书、填个单据什么的,绝对不可能“治疗”老花眼。
引起老花眼的原因是眼内“过氧化脂质”堆积过多,而“过氧化脂质”过多容易引起老花眼、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所以,老花眼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张“黄牌”,不及时治疗,后患无穷。
本病是指40岁以上,视远尚清,视近模糊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老视,是人体衰老变化的一种表现,由于年龄增加而导致晶珠调节力减弱而发生的近视力下降。老视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但远视眼患者,老花眼出现要比正常眼为早,而近视眼患者出现此症要比正视眼晚些,或终身不用老花镜。
本病多为年老体弱者,肝之精渐衰,或劳瞻竭视,阴血暗耗,阴精不足,不能配阳,故目中光华虽可发越于外,但不能收敛视近。
临床可见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将近物远移。
随年龄增长,即使将书报尽量远移,也难得到清晰视力,并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戴凸透镜后,近视力能提高。
老花眼症状出现过早,或发展较快者,应视体质情况辨证论治:肝肾两虚者,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肾虚有热者,可用地芝丸加减;气血两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
验光配镜是可靠、有效的方法。应在排除近视、远视的因素后,以既能看清近物,又无不适为原则,配用适合眼镜。老花镜度数一般40岁左右正视眼用十1.00D镜片,以后每增加5岁酌情增加+0.5D一+1.00D;如原有屈光不正,配镜度数应为原屈光不正度数加老花度数。若老花镜度数提高较快,而频换眼镜亦难得到满意者,应及时排除圆翳内障、青风内障等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