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胰腺炎会癌变成胰腺癌吗

胰腺炎会癌变成胰腺癌吗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胰腺炎一直是诱发胰腺癌的主要原因。但正是这种传统的观念,给了我们错误的认识。最近对患者的既往史的统计显示,糖尿病、胆结石、消化性溃疡分别以20.1%、7.3%、7.2%名列前三位。而一直被认为是胰腺癌主要诱因的慢性胰腺炎仅占3.4%。对于这一结果,在场的不少医生都表示感到意外。

在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上,39.4%采取了切除术(与1988年相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33.2%采用了非切除治疗方式、21.1%进行了保守手术(同比减少8.2个百分点)、3.5%仅实施了开腹手术(同比减少了5.6个百分点)。其中因为病情恶化而被介绍来的患者人数的增加可能是引起非手术比例上升的原因。

关于切除手术,10年前占半数以上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已大幅下降到了37.9%(同比下降了20.8个百分点)。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幽门环温存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此术式已逐渐上升至26.2%,由此看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重视提高患者QOL的手术方式。

专家提醒:胰腺炎与胰腺癌的病发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有发胰腺癌的主要原因,大家需要注意这一点。

诱发胰腺癌的主要因素

关于胰腺癌病因我想是大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因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的威胁是相当巨大的,而了解胰腺癌病因就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因此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诱发胰腺癌的主要因素。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人体的加速酸化,酸性的物质造成人体代谢循环的变慢,正常细胞的活性变弱,细胞缺氧,引起器官的病变,造成内分泌的失衡,形成胰腺炎,或是胰管增生等慢性病,在胰腺癌的主要病因中,这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

在胰腺癌的主要病因中,体液酸化造成细胞溶氧量的下降,当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就会导致细胞的死亡,而有不惜改变自己染色体生存的细胞,这就变成了癌细胞。

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化疗污染会造成细胞的突变,而突变的细胞在酸性体液中又会疯长,这又是胰腺癌的主要病因。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额有关胰腺癌病因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这些知识大家就可以做好胰腺癌的预防工作了,在这里我们祝愿胰腺癌患者早日康复。

什么人容易得胰腺癌 急、慢性胰腺炎患者

胰腺炎,是胰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胰腺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但经常反复性的急性胰腺炎会发展为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

炎症刺激会胰腺,当胰腺管道有损伤时,胰液中的消化酶会将胰腺自身溶解消化,扩大胰液的渗出。此时就像开了闸洪水般,病情迅速蔓延,引发癌症。

什么原因会造成胰腺癌

爱好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

人体进食后,会刺激胰腺分泌含有大量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胰液。胰液和胆汁通过共同开口进入肠道,消化人体每天进食的肉类、油脂和米饭等营养物质。如果摄入的脂肪、淀粉、蛋白质、糖类食物过量,则会造成胰腺过度负荷,使胰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逐渐导致胰腺疾病发生。

经常饮咖啡

研究证明,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咖啡可以抑制DNA修复并在DNA复制完成前诱导有丝分裂过程,是其致癌的主要原因。

抽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影响胰腺分泌,吸烟可促使致癌物质特异性N-亚硝酸盐进入胆管,然后再反流进入胰管,从而诱发胰腺的癌变。另外,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具多种致癌物质,根据资料显示,吸烟者罹患胰腺癌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2.5倍。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以使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内压增高,诱发胰腺炎,胰腺炎进一步恶化成肿瘤。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重症胰腺炎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无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黏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成活性很强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即可引起胰腺炎。

当奥狄氏括约肌痉挛或胆管内压力升高,如结石、肿瘤阻塞,胆汁会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此时,胆汁内所含的卵磷脂被胰液内所含的卵磷脂酶A分解为溶血卵磷脂,可对胰腺产生毒害作用。或者胆道感染时,细菌可释放出激酶将胰酶激活,同样可变成能损害和溶解胰腺组织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将胰液中所含的胰酶原转化成胰蛋白酶,此酶消化活性强,渗透入胰腺组织引起自身消化,亦可引起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

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胰腺呈水肿、出血及坏死。发病原因多见以下:

(1)胆道系统疾病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3)手术与损伤胃、胆道等腹腔手术挤压到胰腺,或造成胰胆管压力过高。

(4)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如蛔虫进入胆管或胰管,可带入细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炎症。

(5)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高脂血症,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导致胰液排泄困难;结石可阻塞胰管,引起胰腺炎。

2.慢性胰腺炎

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造成的一种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得胰腺癌原因有什么

专家介绍:胰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遗传和环境因素是胰腺癌主要病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胰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60~80岁高龄人群易发胰腺癌,男性胰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大约10%胰腺癌发病归因于遗传因素,有胰腺癌家族史的患者17%存在基因突变。吸烟是胰腺癌的一个确切危险因素。吸烟者胰腺癌发病危险是不吸烟者的1.5~3倍。脂肪含量高的饮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胆石症和病理性肥胖等疾病可能与胰腺癌相关。另外,工作中经常接触甲醛、有机氯或氯化烃等物质,也会导致罹患胰腺癌的可能性增加。

下列人群需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1)40岁以上,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3)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专家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亦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像刘先生这类患者应立即停止吸烟,到医院检查。胰腺癌的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

胰腺囊肿忌暴饮暴食

胰腺上莫名其妙长个像水泡样的囊肿当然不是好事,但和肿瘤相比,囊肿的诊断还是让病人大大松了口气。胰腺囊肿有三类,其中胰腺囊性肿瘤发展为胰腺癌的风险很高,绝对不能轻视。胰腺囊肿包括了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真性囊肿十分少见,一般是先天就有,而假性囊肿经常是胰腺炎或胰腺外伤之后引起的。病人往往表现为肚子痛、上腹部有包块,如果囊肿压迫到胆总管,还可能形成黄疸。此外便是胰腺囊性肿瘤,尽管它本身是良性的,但有a些可以变成胰腺癌。为了预防癌变,手术切除胰腺囊性肿瘤是唯一的办法。若位于胰头的胰腺囊性肿瘤压迫到胆管,引起了阻塞性黄疸,则通常要做胰十二指肠(含胃、胆管)切除手术,再做消化道重建;胰头肿瘤若没有导致黄疸的,有些可以采取保留十二指肠和胆总管的胰头局部切除手术;胰体中段的肿瘤同样比较棘手,术后要做消化道重建;胰体尾的肿瘤相对好处理一点,部分通过微创腹腔镜就可切除干净。至于确诊为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面临的将是外引流和内引流两种手术方式:前者多适用于反复发烧、炎症甚至囊肿变脓肿的病人,可穿刺囊肿,使胰液流出;后者涉及到消化道重建,是将胃或肠与囊肿相接,这类手术多数是开放性的,重建后整个消化道都会受影响,患者应慎重行事,不要随便就做。温馨提醒:胰腺囊肿患者治疗期间要饮食清淡,忌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胰腺的负担,加重囊肿的病情。据悉,CT检查是胰腺疾病诊断最重要的手段。

前列腺炎会诱发癌症吗

前列腺炎会癌变吗?

其实,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前列腺炎会癌变。也就是说,前列腺炎患者如若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是不会发生癌变的。虽然前列腺炎的发生有些患者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而使得生活质量下降,但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康复的。

大部分前列腺患者对此类疾病的相关基本医学知识了解得不够,有些人得了病后,整日忧心忡忡;有的人偏听游医,花了很多冤枉钱;更有甚者,因为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不育,最终家庭破裂;最严重的后果是恶化成前列腺癌,危及生命。

前列腺癌症的诱发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患者多数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临床上,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家族遗传史、饮食(高动物脂肪)、激素。倘若前列腺炎治疗不当、不注意饮食,则很有可能因危险因素的存在而诱发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会癌变吗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诱发癌变的可能前提。因而前列腺炎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并注意生活上的饮食及用药方面,前列腺癌变的几率会很小很小。

故在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遵从医嘱,按时复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注意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避免憋尿、久坐和疲劳;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并进行有规律的性生活。治疗结束后,注意以上事项不但有助于预防症状复发,也会因没有触及诱发癌变的危险因素而使得癌变率几乎等于0。

饮食预防胰腺癌

说起胰腺癌疾病,很多人都不是陌生的,但是要说什么是胰腺癌,相信很多人都不是特别了解了。胰腺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要预防疾病大家首先应该从自己的饮食做起,不要让自己的忽视造成疾病的发病。

爱好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人体进食后,会刺激胰腺分泌含有大量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胰液。胰液和胆汁通过共同开口进入肠道,消化人体每天进食的肉类、油脂和米饭等营养物质。如果摄入的脂肪、淀粉、蛋白质、糖类食物过量,则会造成胰腺过度负荷,使胰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逐渐导致胰腺疾病发生。

经常饮咖啡:研究证明,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咖啡可以抑制DNA修复并在DNA复制完成前诱导有丝分裂过程,是其致癌的主要原因。

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影响胰腺分泌,吸烟可促使致癌物质特异性N-亚硝酸盐进入胆管,然后再反流进入胰管,从而诱发胰腺的癌变。另外,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具多种致癌物质,根据资料显示,吸烟者罹患胰腺癌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2.5倍。

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可以使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内压增高,诱发胰腺炎,胰腺炎进一步恶化成肿瘤。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

在2005年10月4日由日本癌症学会举办的“胰腺癌战略”小型讨论会上,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渋谷和彦先生发表了《日本胰腺癌治疗成效》的报告。该报告以1998年度登记在案的1296名胰腺癌患者的数据为基础,对患者的既往史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

对患者的既往史的统计显示,糖尿病、胆结石、消化性溃疡分别以20.1%、7.3%、7.2%名列前三位。而一直被认为是胰腺癌主要诱因的慢性胰腺炎仅占3.4%。对于这一结果,在场的不少医生都表示感到意外。

在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上,39.4%采取了切除术(与1988年相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33.2%采用了非切除治疗方式、21.1%进行了保守手术(同比减少8.2个百分点)、3.5%仅实施了开腹手术(同比减少了5.6个百分点)。其中因为病情恶化而被介绍来的患者人数的增加可能是引起非手术比例上升的原因。

关于切除手术,10年前占半数以上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已大幅下降到了37.9%(同比下降了20.8个百分点)。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幽门环温存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此术式已逐渐上升至26.2%,由此看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重视提高患者QOL的手术方式。

前列腺炎会诱发癌症吗

所以前列腺炎这种病对患者身体的伤害非常大,需要我们很好的了解关于前列腺炎的知识,不至于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很多的人担心的就是前列腺炎会变成前列腺癌,那么前列腺炎会引发癌变吗?

前列腺炎会癌变吗?

其实,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前列腺炎会癌变。也就是说,前列腺炎患者如若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是不会发生癌变的。虽然前列腺炎的发生有些患者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而使得生活质量下降,但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康复的。

大部分前列腺患者对此类疾病的相关基本医学知识了解得不够,有些人得了病后,整日忧心忡忡;有的人偏听游医,花了很多冤枉钱;更有甚者,因为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不育,最终家庭破裂;最严重的后果是恶化成前列腺癌,危及生命。

前列腺癌症的诱发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患者多数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临床上,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家族遗传史、饮食(高动物脂肪)、激素。倘若前列腺炎治疗不当、不注意饮食,则很有可能因危险因素的存在而诱发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会癌变吗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诱发癌变的可能前提。因而前列腺炎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并注意生活上的饮食及用药方面,前列腺癌变的几率会很小很小。

故在前列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遵从医嘱,按时复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注意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避免憋尿、久坐和疲劳;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并进行有规律的性生活。治疗结束后,注意以上事项不但有助于预防症状复发,也会因没有触及诱发癌变的危险因素而使得癌变率几乎等于0。

哪些人容易得胰头癌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

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亦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哪些人易得胰腺癌

1、年龄超过40岁有大量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及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后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者属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因此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2、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糖尿病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患胰腺癌的几率较大。临床显示约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3、急、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急、慢性胰腺炎在部分患者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发展为胰腺癌的可能性较大。

4、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5、有胰腺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率可升高1.65~5倍。

6、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亦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慢性胰腺炎会恶化成胰腺癌吗

胰腺是身体重要器官,控制人体多项指标,它生病了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不能小觑。慢性胰腺炎指胰腺腺泡、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伴有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临床上有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持续性胰腺炎两种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腹泻或脂肪泻,后期可出现腹部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本病常因胆道疾病的长期存在及长期酒精中毒导致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和纤维化,胰液粘稠及蛋白质沉淀引起胰管引流不畅和结石形成。

还有少数与遗传因素或原因不明的慢性胰腺炎有关。本病的治疗要做到饮酒者戒酒,有胆结石者去除胆结石;急性发作时治疗与急性胰腺炎相同;有吸收不良、胰液分泌不足者可口服胰酶制剂每日4—12 克,分3 次服用。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暴饮暴食。

慢性胰腺炎是否会引起胰腺癌目前看法不一,有研究显示,除少数有遗传因素存在的家族性慢性胰腺炎外,一般来讲,慢性胰腺炎本身并不会引起胰腺癌。但也有研究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中,尤其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认为有不少肿瘤隐藏在慢性胰腺炎征象之中。

另外,胰腺癌也可引起慢性胰腺炎及钙化,二者病变均多发生于胰头部。因此,临床上二者的鉴别常很困难,需经B 超、CT 及活体组织检查来鉴别。

相关推荐

胰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无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黏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活性很强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即可引起胰腺炎。 当奥狄氏括约肌痉挛或胆管内压力升高,如结石、肿瘤阻塞,胆汁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

胰腺癌多久复发

胰腺癌的发生给我们造了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但是健康的人也不能大意,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胰腺癌的预防工作,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胰腺癌的发生,这对于预防胰腺癌是很不利的,那么,胰腺癌多久复发?胰腺癌的病因是什么呢? 1、吃甜食习惯 在胰腺癌的病因中,过度甜食、高油脂饮食习惯可能与胰腺癌发病有关。40岁以上、肥胖人群都要小心,这是因为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也可以是胰腺癌的病因之一。 2、喝咖啡的生活习惯 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也是胰腺癌的病因之一。研究证明,咖啡可以抑制

胰腺炎的预防有什么常见办法

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无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黏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活性很强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即可引起胰腺炎。 1.过量饮酒:酒精能直接损伤胰腺,刺激胰液分泌,容易造胰管内压力增高,细小胰管破裂,胰液进入胰泡周围组织。胰液蛋白原被胶原酶激活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磷脂酶A等对胰液进行“自我消化”而发生胰腺炎。 2.暴饮暴食:多见于男性青年,由于短时间内大量食物

胖人多运动远离胰腺癌

生活习惯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胰腺癌与人们甜食、肉食摄入过多,吸烟,酗酒,肥胖等不良因素密切相关。当人体进食时,刺激胰腺分泌含有大量消化酶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胰液。胰液和胆汁通过共同开口进入肠道,消化人体每天进食的肉类、油脂和米饭等营养物质。如果摄入的脂肪、淀粉、蛋白等过量,则胰腺超负荷,使胰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逐渐导致胰腺疾病发生。因此,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胰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 同时,肥胖与过多甜食、高脂肪饮食也大大增加患胰腺癌的可能。据统计,与从来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次含

胰腺肿瘤是胰腺癌

胰腺肿瘤包括了胰腺的良性肿瘤和胰腺恶性肿瘤。胰腺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瘤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胰腺的良性肿瘤还有腺瘤,胰腺的脂肪瘤以及纤维瘤等,这些临床上都是比较少见的。胰腺的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胰腺癌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是比较高的,早期的胰腺癌患者,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怎么减少胰腺癌发病率

怎么减少胰腺癌发病率?随着社的发展,科技在进步,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升高,但是生活中发病率并没有降低,特别是癌症,身边有很多癌症患者。那么,怎么减少胰腺癌发病率?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么减少胰腺癌发病率?胰腺癌是恶性肿瘤疾病,乔布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让他失去生命的就是胰腺癌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很高,是癌症之王,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很大。每年有很多人被诊断书胰腺癌胰腺癌的治愈率很低很低,因此大多数胰腺癌死亡。近些年,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以往知识六十几以后的老人,可是现在

胰腺囊肿忌暴饮暴食

胰腺上莫名其妙长个像水泡样的囊肿当然不是好事,但和肿瘤相比,囊肿的诊断还是让病人大大松了口气。胰腺囊肿有三类,其中胰腺囊性肿瘤发展为胰腺癌的风险很高,绝对不能轻视。 胰腺囊肿包括了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真性囊肿十分少见,一般是先天就有,而假性囊肿经常是胰腺炎或胰腺外伤之后引起的。病人往往表现为肚子痛、上腹部有包块,如果囊肿压迫到胆总管,还可能形黄疸。此外便是胰腺囊性肿瘤,尽管它本身是良性的,但有些可以变胰腺癌。 为了预防癌变,手术切除胰腺囊性肿瘤是唯一的办法。若位于胰头的胰腺囊性肿瘤压迫到胆管

预防胰腺炎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1、要戒烟,不酗酒。吸烟可能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因为尼古丁可以影响胰腺分泌,进而发生胰管上皮的病变,吸入烟雾后,可活跃新陈代谢致使胰腺癌变。在吸烟饮酒者中,胰腺癌发病率为非吸烟饮酒者的2~2.5倍,且发病年龄提早10~15年。 积极防治与胰腺癌相关的疾病。研究发现,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关系也较密切,慢性胰腺炎能激发胰腺组织增生,慢性胰腺炎患者较一般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可高出100倍。 2、预防胰腺癌必须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首先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这样增加胰腺负担,导致相应的细胞增生

胰腺癌的诱发因素

1、吸烟 吸烟是胰腺癌发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烟草中的化合物运送到胰腺,在胰腺内进行生物代谢,从而诱发胰腺发生癌变。 烟草中引起胰腺癌的主要分是:芳香胺、亚硝胺、亚硝酸盐、尼古丁。它们对遗传物质进行攻击,使得部分基因在不合适的时间和位置得到表达即在这些基因的指导下合蛋白质。这些攻击日积月累,错误的基因表达逐渐将受攻击的胰腺细胞推向了人类健康的对立面:细胞癌变、侵犯和转移,导致人体死亡。 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增加3倍左右,戒烟10年就可以降到正常人的相同水平。终身吸烟者,其生命的最后15年,吸

胆管癌胰腺

1、胆管癌的临床表现: (1)症状: ①黄疸:为最常见的症状,约占36.5%。黄疸是胆道阻塞的结果,多呈进行性加深,其程度与梗阻部位和程度有关。肝外胆管梗阻时黄疸较深,肝内胆管分支受阻时黄疸较浅。完全性胆管阻塞时黄疸较深,不完全性胆管阻塞时黄疸较浅。偶尔胆管的炎症、痉挛以及肿瘤脱落和乳头型的肿瘤偏位,可使黄疸有所波动。中下段胆管癌常表现为无痛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尿色深黄或呈茶色,大便变浅或为陶土色。 ②腹痛:可呈进食后上腹部轻度不适,或剑突下隐痛不适,或背部疼痛,或右上腹绞痛,系神经侵犯的表现。可出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