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火罐注意问题及禁忌事项
中医拔火罐注意问题及禁忌事项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中医拔罐减肥四季有讲究
中医拔罐的医学疗法从古至今代代相传,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就连它的身世也一直被专家所揣摩。拔罐对穴位的要求很高,这种堪称为“传统艺术”的方法至今仍被大多数人所喜爱。那么对于减肥,拔罐又有什么应该注意的呢?其实中医拔罐减肥四季豆是有讲究的。
中医拔罐减肥哪个季节最适合?
春天拔罐减肥:春天天气转暖,气温开始回升。但北方突然来袭的春寒,还是会让猝不及防的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风寒引起的感冒,用火罐将寒气拔出可有效缓解症状。治疗时要注意罐口的润滑。北方天气干燥,尤其是春天,又冷又干。这种环境下人的皮肤缺少水分,拔火罐时容易造成皮肤破裂。
夏天拔罐减肥:夏天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多,人很容易有皮肤病如痱子。这时拔火罐主要为了去湿气。由于夏天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洗个澡,把身体擦干,别让汗液影响火罐的吸附。拔完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感染。
秋天和冬天拔罐减肥:这两个季节气温低、干燥,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注意保温。对需要进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拔罐时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拔完及时穿衣,可以适当喝点热水,暖暖身体。秋冬两季皮肤干燥,拔罐要润滑罐口,保护皮肤不受伤。
注意:拔火罐时间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中医拔罐减肥是个艺术活,所以医生的资质和设备的完善是最重要的,而且正规的医院才更具有安全性,不要想歌星齐秦一样为了拔罐不幸烧伤,那就得不偿失了。
中医拔火罐注意事项
中医在治疗很多疾病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些方法能起到很好的功效,中医拔火罐就是很受人们追捧的一种方法,正确的拔火罐确实对治病有益,但专家提醒也不能滥用,否则有害无益。
正确的拔罐次数应在于一周不能多于两次,其实,很多人往往在一周一次就可以,有时候一个月,一周就足以将身体内湿祛除,如果求精经常拔罐会导致冷气逼进的威胁。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并且,不管是湿气入侵体内还是风寒入侵经络,拔罐都只能是缓解症状,并不能解除病根。
首先得分清楚体内的湿气是内湿还是外湿:夏季长期在空调环境中易造成外湿,对这种情况,拔罐是有一定疗效的;如果是吃多了生冷瓜果,就易造成内湿,此时拔罐就作用甚微。拔罐用途非常广泛,基本不受季节的影响,但秋冬两季天气寒冷,拔罐时脱衣服容易着凉,要注意保暖。
秋季偏燥,一周拔两次罐就够了,拔罐后3小时内不宜洗澡。另外,血小板水平低的人拔罐时容易出现皮肤淤血,不适宜拔火罐;儿童也可以拔罐,但次数和数量要比大人少。
看了上述专家介绍的内容,我们对中医拔火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其实拔火罐并不是说越多越好的,在秋季,一般一个星期不能多于两次,而且还要注意,身体虚弱的人或患有皮肤病的人不适合拔火罐,如果正在怀孕中,也不能拔火罐。
竹罐减肥不宜过饱或空腹
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减肥瓶颈,当然中医拔罐减肥也是如此!中医指点:饱腹或是空腹的人都是不易拔罐减肥!因为过饱或是空腹,进行拔罐减肥都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所以提醒选择中医拔罐减肥方法胖友们一定不要在这两种情况之下,进行拔罐!
中医指点:过饱或空腹不易拔罐减肥
饱腹、空腹都不宜拔进行拔罐减肥,拔火罐前吃到7分饱就好了。拔火罐期间晚7点后切记不能吃东西。
拔罐减肥饮食
拔火罐减肥期间不要吃过于油腻、高淀粉类,辛辣、油炸和高盐的食物。早餐可以吃鸡蛋豆浆或者是燕麦片、全麦面包。中午可以正常饮食,主食以粗粮代替,可以摄入蛋白质和动物脂肪,最好以牛肉和鱼肉为主。晚上可以吃一些西红柿、黄瓜和一些水果类食物。拔火罐期间不要吃油炸零食,比如薯片饼干类的食物,这会给美眉的身体消耗增加负担。
拔罐减肥的时间
拔火罐的时间最好在春夏秋季,因为冬季气温低,美眉们的体质会受气温影响偏寒,不适合拔火罐。一个部位拔火罐的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时间不能过长,因为拔火罐对皮肤的刺激比较大,时间长了容易对皮肤组织造成伤害。每周可以做一到两次拔罐。拔得太频繁,身体会吃不消。注意,生理期不能拔罐哦。
拔罐的好处
中医课堂:拔火罐的好处>>“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中医课堂:拔火罐的好处 平衡阴阳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中医课堂:拔火罐的好处 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中医课堂:拔火罐的好处 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中医课堂:拔火罐的好处 协助诊断 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中医课堂:拔火罐的好处 祛除病邪 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中医课堂:拔火罐的好处 双向调节 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中医拔罐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功效。
拔罐的时间不宜太久
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目前罐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胶罐和真空罐。竹罐因为需要用中药液来煮,比较复杂,使用较少。玻璃罐临床用的较多,能及时观察到皮肤的情况。橡胶罐用在相对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关节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选择真空罐比较合适。
医院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目前罐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胶罐和真空罐。竹罐因为需要用中药液来煮,比较复杂,使用较少。玻璃罐临床用的较多,能及时观察到皮肤的情况。橡胶罐用在相对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关节部位等。针灸专家称,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中医拔罐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目前罐子的种类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胶罐和真空罐。竹罐因为需要用中药液来煮,比较复杂,使用较少。玻璃罐临床用的较多,能及时观察到皮肤的情况。橡胶罐用在相对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关节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选择真空罐比较合适。
中医拔罐,医院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当然家里用真空罐操作起来更为容易,也不会发生烫伤,只是祛风散寒作用比不上火罐。
哪些病适合中医拔罐
拔火罐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但赵主任认为,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赵主任接着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中医拔罐,起罐不要硬拔
在家里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也不要太薄,防止把皮肤割伤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
2. 留罐时间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
3. 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
4. 吃得过饱、过度劳累、饥渴时不宜拔罐。
5. 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有大血管的地方,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都不能拔罐;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也禁止使用,以防流产。
拔罐的时间
拔火罐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相反,时间长了反而会拔出问题,拔火罐最多10分钟,下面我们来看看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身体有个不舒服就去拔拔火罐,拔火罐在人们看来似乎成了一种治百病的方法,而且很多人认为火罐拔了越久越好,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拔火罐最多10分钟,拔火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和禁忌。
拔火罐最多10分钟
拔火罐最多10分钟
“多数老百姓常常想当然地使用火罐。”李主任说。最典型的现象便是在他的门诊上常会接诊因拔火罐而使皮肤受到感染的患者,拔火罐一拔就是个把小时,非得拔出水疱,流出水来才甘心,且还有个说法为“把湿和寒气拔出来了”,这种说法太荒唐。
因为中医所说的湿是一个概念,是看不见的,并非液体。而当负压作用在人体表面时间过长时,任何人都会出水疱。实际上,拔火罐拔出水疱在医院治疗上等于是拔出事故了。而水疱很易感染、化脓,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败血症。
由于每个人表皮结构、厚度都不同,对负压的耐受力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5~10分钟,最多10分钟足矣。为了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最好使用玻璃罐,而橡胶罐、竹罐不宜选择。
专家还提醒大家,火罐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腰背痛是最合适的,而腹部、脸部等肌肉不丰富、有脏器空腔的地方不提倡拔火罐,尤其是腹部,很容易形成肠套叠、肠梗阻。
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
并且,拔罐时不妨在火罐边缘抹点橄榄油或植物油,这样能避免皮肤与火罐摩擦损伤皮肤。拔完后用热毛巾热敷一下更好。
另外,根据中医传统经验,在背部拔火罐对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有益。
中医拔火罐六误区
1、拔的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时间要减半。
2、同一位置反复拔
一次不成就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拔,认为这样才能拔出效果。其实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坏,比如红肿、破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建议: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
3、老新产品差别不大
拔火罐又称“拔罐疗法”、“拔管子”或“吸筒”。传统火罐和现代拔罐器之间的功能并无太大差别,尤其是材料的差别,对于火罐的疗效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是针对寒症如风湿、老寒腿等,则使用传统的需要点火的火罐效果更好些。
4、拔火罐后就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候的皮肤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5、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认为我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实这样也是错误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为这样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建议:我们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
6、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认为:我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实这样也是错误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为这样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建议:我们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