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狂犬病的小知识
关于狂犬病的小知识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并不是被所有的狗咬伤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而是被狂犬病发作前三天至后三天左右。唾液中已经开始排毒的疯狗咬伤后,才有30%-70%的几率被感染。而一般家养的狗狗只是有一定几率携带狂犬病毒,并不是造成直接感染。所以如果你家狗不是整天在外面和来路不明的野狗打闹,或者它没有对主人表现出主动攻击性或者其他诸如烦躁不安流口水等症状,就可以完全放心它很健康。
你知道狂犬病疫苗是什么药物吗
狂犬病疫苗是什么药物?狂犬病疫苗是干什么用的?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时间?狂犬病疫苗与注射时间的关系?
狂犬病疫苗的相关问题:
狂犬病病毒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用于对狂犬病毒有高危接触者(例如兽医)的接触前免疫接种,也可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用于接触后的预防。
狂犬病疫苗是人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方法。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狂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恐水症,故狂犬病又称恐水病。初期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喉部有发紧感,进入兴奋期可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最后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注射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咬伤后,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越大。
狂犬疫苗安全吗
安全。
正规医院保存完好的合格狂犬疫苗注射是安全的,此为冻干粉针剂,是我国自2004年开始研制,于2014年,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上市。
虽然目前出了长春长生狂犬疫苗造假时间,但长春长生发布的《关于已经上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保证声明》中,称公司所有已经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注册标准,没有发生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请广大使用者放心。
治疗狂犬病的药品
目前由于治疗和预防狂犬病的药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抗狂犬病血清
[功效主治]:用于配合狂犬病疫苗对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进行预防注射。被疯动物咬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咬后48小时内注射本品,可减少发病率。对已有狂犬病症状的患者,注射本品无效。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功效主治]:用于预防狂犬病。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均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有足够的抗狂犬病抗体滴度,仅再次接种疫苗而不使用本品。
依生保尔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均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有足够的抗狂犬病抗体滴度,仅再次接种疫苗而不使用本品。
狂犬病防治知识
(一)管理传染源:
捕杀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及实验用犬,应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的病猫时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
(二)伤口处理:
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三)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为:①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②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③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④皮肤伤 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⑤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如咬人动物(指非流行区而言)5日后仍安危无恙,注射即可中止;⑥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 病病人沾污者等。近年来,国内已发现一些被咬伤发生狂犬病而死亡的病列,而犬却安然无恙,经证实该犬的唾液内带毒,故流行区被犬咬伤者均应接种。表 11-8示狂犬病预防接种的适应证。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称疯狗症,因狂犬病患者怕饮水、恐惧流水声,亦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毒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内,患狂犬病的动物通过咬伤或舌舐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如被抓伤伤口)等方式传染给其他动物或人。
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狗、猫、狐狸或蝙蝠等都可能患病并传染。人在被病犬咬伤后,如未经处理,则约有30%-70%的人会被感染狂犬病并在潜伏期之后发病,这里强调的是病犬,如果是没有携带狂犬病毒的狗咬到人是不会有狂犬病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肇事狗到底是否不携带病毒。
狂犬病只能在发病前预防,一但发作出现症状,一般在10天内死亡。狂犬病死亡率为几乎是100%。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人在狂犬病发作之后幸存。每年有超过5.5万人死于狂犬病。一但感染上狂犬病病毒,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接种狂犬病疫苗,严重时要并用抗狂犬病血清。只要及时的接种疫苗,一般都能诱发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消灭病毒,避免发病。
对于部分有会受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士,可以作事先的疫苗接种。比如工作中要接触蝙蝠的人,或要在狂犬病发生频繁的地区长时间停留的人员。
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多久
1狂犬病的死亡率极高,全世界也就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但是被狗咬伤后如果能及时进行预防注射就几乎都可以避免狂犬病发,狂犬病遍布全世界,中国仍时有发生,应该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
2如果收养宠物狗,一定要去宠物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注射疫苗,并且咨询兽医一些养狗的安全知识,主人也一定要去注射狂犬病疫苗,以防万一,并且一定要保持狗狗的身体清洁,经常进行清理。
3狂犬病的病发时间段至十天,长至两年甚至更长,一般都是一个月到两个月,如果一旦被狗咬伤,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以免病发,若能管理好家犬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发病几率。
注意事项:家里养宠物狗一定要保证狗狗的清洁,对狗狗用的各种用品要进行定期消毒清理,定期去宠物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并注射疫苗,若被咬伤要尽早就医。
治疗狂犬病的药品
抗狂犬病血清
[功效主治]:用于配合狂犬病疫苗对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进行预防注射。被疯动物咬伤后注射愈早愈好。咬后48小时内注射本品,可减少发病率。对已有狂犬病症状的患者,注射本品无效。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功效主治]:用于预防狂犬病。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均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有足够的抗狂犬病抗体滴度,仅再次接种疫苗而不使用本品。
依生保尔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均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有足够的抗狂犬病抗体滴度,仅再次接种疫苗而不使用本品。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其它预防
对于狂犬病的预防措施,除了针对狂犬病毒进行处理外,还必须对狂犬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增加预防狂犬病只是的普及,特别要教育小孩不要随意挑逗动物,与动物发生接触。因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抵抗力较低,如果感染,其发病率高,发病快。
狂犬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近年来,随着养狗和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不够,使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已连续5年回升。据卫生部资料统计,至2003年狂犬病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应充分发挥护士在预防工作中的干预作用,从社区到临床,需集宣传者、督促者、咨询者于一身,针对高危人群及养犬密度大的农村,开展预防宣传,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1 狂犬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因我国地域大、人口多、养犬基数大,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际交往的频繁、开放地区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发生爆发性流行事件的危险因素。而且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狂犬病从家畜流行转化为在野生动物中流行,人们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是引起狂犬病传播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1] 。我们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性控制狂犬病体系,对广大群众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同时,加强管犬、灭犬及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
2 加强犬咬伤者的伤口管理,开展一级护理工作
实验证明,咬伤后彻底处理伤口,可降低发病率9~18倍(一般咬伤),重度咬伤在1h内伤口处理得当,并同时应用免疫血清+疫苗可降低发病率3.5~6.0倍。
(1)伤口的及时彻底清洗是预防狂犬病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些伤者怕麻烦,不愿清洗或是草草了事,护理人员应告知早期彻底清洗伤口的重要性,协助其用20%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5~20min(二者不可同用),对较深的伤口可用注射器或插入导管对伤口深部行灌注冲洗,然后用70%~75%的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伤口一般不缝合,严禁包扎。如伤及大血管或撕裂较大时,应在彻底清洗伤口的前提下稀疏缝合,在伤口周围用足量抗狂犬病血清浸润注射,必要时,可用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
(2)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的护理 咬伤后72h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可降低发病率,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有时不易被伤者接受(伤者会顾虑血清对身体产生不良反应,或是经济原因)。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抗狂犬病血清是被动免疫抗体,它可中和入侵人体的狂犬病毒(在注射疫苗后,自动免疫的抗体要在10~14天后产生),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延长潜伏期。再用疫苗,形成被动免疫抗体-自动免疫抗体“接力”式地持续,使重伤患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注射血清前要仔细询问既往有无过敏史,并做血清过敏试验,如血清试验阳性者,可改用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行脱敏注射。
WHO建议:见表1。首先应尽可能多的在伤口部位浸润注射,最后将多余的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到大腿肌肉(头部咬伤者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总量按40IU/kg计算,特别严重者可酌情增至80~100IU/kg。注射完毕后要留观伤者15~30min才能离开,告知伤者有可能发生血清迟缓过敏反应,一般在3~14天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瘙痒,严重者累及全身,这时千万不要紧张恐惧,可按常规抗过敏治疗。
(3)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护理 要督促伤者必须全程足量按时接种完疫苗。但血清与疫苗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疫苗应注射在伤口对侧的上臂三角肌内(成人)或伤口对侧的大腿前内侧肌肉内(儿童),按0、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支,儿童剂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在0、3天要加倍量注射疫苗,联合应用血清者,在全程注射完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加强注射疫苗。
(4)饮食护理 被犬咬伤者在经过上述三个重要环节的处理后,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禁忌辛辣食物、浓茶、酒、咖啡,避免过度劳累、受寒。酗酒、身体虚弱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可使潜伏期内的病毒提前致病。
(5)被污染的衣物管理 狂犬病毒不耐强酸、强碱及高温,50℃15min,60℃5min,100℃2min即被灭活,告知伤者被动物撕裂的衣服应及时更换煮沸,以防止再接触皮肤和黏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3 加强犬类管理,推行管、免、灭相结合的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开展各种宣传形式,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狂犬病预防工作。禁养区应坚持捕杀野犬和违章犬,对家犬、实验用狗、军犬进行预防接种,并登记管理。对进口动物与境外带入犬应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免疫制度。对已被打死的疯动物严禁吃肉剥皮,及时焚烧和挖坑深埋,防止野生动物刨土、啃尸,污染环境。
4 完善二、三级护理工作
因为狂犬病潜伏期最长可达30余年,所以护理人员有责任进行科普宣教,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提高人群的防病意识。对于已确诊的患者,不能在病室内高声谈论患者的病情,护士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动作轻巧,加强心理护理,尊重和安慰患者,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住过的病室及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同时做好自身的防护。
总之,虽然狂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且影响狂犬病的危险因素众多,但目前积极的预防仍是首要的措施。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探索与研究,采取最有效的护理手段,为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做出贡献。
狂犬病认识误区:被咬超24小时注射疫苗无效
对养宠物人士来说,被猫、狗咬伤的确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情。但狂犬病100%致死的危害,并不是危言耸听。关于狂犬病,人们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是否必须注射疫苗”为例,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应该在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病疫苗;也有16%的人认为,根据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是否注射疫苗,要看伤人的动物是否健康。
根本无“咬伤超过24小时疫苗失效”说法
很多人认为预防狂犬病只需注射疫苗即可,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被猫狗咬伤,规范的狂犬病预防是一个“三部曲”。正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如果交替应用肥皂水效果更好;同时伤口要消毒。第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第三步才是疫苗,目的是使自身产生抗体。
由于只有在动物“带毒”情况下,才可能传播狂犬病,因此,在目前临床处理的病例中,大约有80%以上其实是不需要按狂犬病预防来处理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的夹杂在一起,根本没法区分,所以只好“陪绑”都进行处理。此外,即使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在被咬伤后仍需补打两针狂犬疫苗。
在关于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中,人被动物咬伤后尽快注射疫苗基本成为共识。但也有人认为,只有“尽快”注射疫苗才有效,超过一定时间后注射则没有效果。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咬伤超过24小时后,注射狂犬疫苗已经没用了”。其实,注射狂犬疫苗就是和潜伏期做“时间竞赛”,任何一本专业书上都没有提到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能超过24小时,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狂犬病潜伏期变化非常大,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但也有特别长的,比如本来可能一年后发病,但在半年时注射疫苗,也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是提倡越早越好,但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注射疫苗,都可能有用。
狂犬病如何预防措施
1、控制和消灭传染原,狂犬是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对犬进行免疫、捕杀狂犬、野犬,是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在狂犬病流行区内应在最短时间人至少对805以上的犬进行免疫,患狂犬病的猫也是传染源之一,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对猫进行免疫。凡是发现患狂犬病的动物,都应立即捕杀。对患狂犬病动物尸体应焚烧或远离水源深埋(2米以下),不得剥皮和食肉。
2、家养的犬,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有两种,即狂犬病疫苗与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狂犬病疫苗,犬的用量是:体重4千克以下的3毫升,4千克以上的5毫升。被病犬咬伤的动物,应立即紧急预防接种,在这种情况下,只注射1次疫苗是不够的,应以3~5个月的间隔注射两次。注射疫苗的犬可获半年的免疫期。
3、接种狂犬疫苗和应用抗血清,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咬伤者于0、3、7、14、30天各注射一支(2ml),严重咬伤者(指头、面、颈或多处被咬伤),在全程五针后的第10天和第20天时再各注射一支,疫苗注射于臀部肌肉。
4、对咬伤的人,应迅速以20%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3%碘酒处理,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三、七、十四、三十天各注射1次,至第四十及五十天再加强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
5、立法、管理与教育: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社会基础。养犬许可与登记制度(包括农村)。控制与消灭流浪犬或野狗。严格免疫注射措施。在省级动物疫控中心建立狂犬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常年开展动物狂犬病诊断、流调与监测。政府的行政与经济支持。技术培训:培训狂犬病防治技术人员(省、市、县和乡)。社区与农村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流浪犬、猫管理:扑杀或送往专门动物收养中心。犬、猫生育控制。
如何控制和消灭狂犬病
要控制和消灭人的狂犬病,首先必须从传染源着手。
对传染源:
狂犬病流行区:凡狂犬病流行以犬为直接传染源地区,应以消灭犬狂犬病为主要目标。
登记管理家犬,并对其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或口服狂犬病疫苗,发给免疫证;
城市禁止私养犬只;
捕杀所有野犬及无免疫证的家犬;
对疯动物与被其咬伤的家畜应立即捕杀,对可疑患狂犬病的家犬应立即捕杀。
在控制狂犬病后,应立即着手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
对人的预防注射:
对有被咬伤危险与有机会接触狂犬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作感染前的免疫预防注射。一般用狂犬病疫苗基础免疫三针(0、7、28天注射)一年后加强一针,以后每三年加强一针。如怀疑皮肤伤口或粘膜接触了狂犬病毒污染物时,除对局部进行处理外,还应加强注射2-3针(隔日注射)。
被动物咬伤后,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及早、彻底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疫苗三步并重的原则。
总之,要消灭狂犬病必须作好管理狗,给狗注射疫苗,打狗,和对人的预防处理四个环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