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避免老花眼度数增加
怎么避免老花眼度数增加
目前矫治老花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镜。配镜前首先要到正规医院验光并检查有没有患其他眼病,先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
正常人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关系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年龄(岁)
40。45。50。 55。60。65。70
老花镜度数
75。100。200。250。300。 325 。350
原来近视的,需要用近视的度数减去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原有200度的近视,现在年龄45岁(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为100度),实际上只戴100度的近视镜片就可以看清近处物体了(原来有远视的则应将远视的度数加上正常年龄的老花度数,比如同样是45岁,而原有200度远视,则实际上应戴300度的老花镜)。如果有散光,那么配老花镜时需要把散光度数融合在老花镜里。
如何避免“老花眼”度数加深
即使注意保护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根据年龄和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45岁时老花度数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一般不再加深。
上面就是对怎么避免老花眼度数增加的介绍,希望很多老年朋友能够注意对自己的眼部进行保养,平时在生活中一旦出现老花眼要立刻配眼镜,这样不会增加我们的恶势力障碍,另外平时在生活中也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和电视等。
老花镜使用误区都有哪些
一、图便宜清楚
街边的老花镜往往双眼的度数相同,而且瞳距固定,但绝大多数老人都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况,而且双眼老化程度不同,如果随便配副眼镜,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二、不验光不检查配镜
配老花镜前要到医院做眼睛的全面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眼压和眼底的检查。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一些眼底疾病之后,才能验光确定度数。
三、老花镜一戴到底
老人随着年龄增加,花眼程度也会加深。一旦老花镜不合适就得及时更换,否则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加速眼睛老花的程度。老花镜使用时间长了,镜片会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的成像质量。
四、放大镜代替老花眼
老人经常拿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放大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五、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不考虑人与人之间视力状况的差异,夫妻或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这时候有一方迁就了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眼睛的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镜应该一人一副,不可共用。
六、近视眼不会老花。
生活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近视眼的人老了不会得老花眼。事实上,近视眼的人照样会老花,当近视的人出现看近处需要摘掉眼镜或把东西拉远才能看清的情况,就是老花的表现。
七、配老花镜没必要量身定制。
配老花镜理想的办法就是量身定制,因为每个人的脸宽、瞳距都不一样,用眼习惯也不尽相同,有很多人双眼度数也不一样,只有量身定制才能充分保证老花镜的清晰度和舒适度,量身定制的老花镜外形也会比较美观。
八、老花眼会自己变好
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出现这种情况,是得了早期白内障,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
九、老花眼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保健
人到一定年龄后,除老花眼以外,常有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很多眼病,均会影响视觉功能。发生老花眼后,应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平时阅读、看电脑等时间不宜过长,并经常远眺、瞬目、多做户外运动、合理饮食。
十、近视眼永远不会发生老花
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者,老花出现的早,近视眼出现的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花镜。
十一、老花眼的度数随年龄的增长不会改变
而事实上人的老花镜随着度数增长,大约每5年应更换一次。
十二、老花镜是一种商品,可随意购买
花镜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随便购置,其验配应因人而异。不了解原来的屈光状态,就无法确定老花镜的度数,老花镜必须到医院或视光专业机构验配。使用老花镜要注意以上提到的问题,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有以上认识错误吧!现在发现还不晚,及时改正,相信你们以后能够正确地使用老花镜了。
“近视眼”的传言 容易走进误区
“近视眼”的传言 容易走进误区
传言一:近视眼老了以后不会老花
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绝大部分人到了48岁左右,由于眼睛晶状体弹力减弱、硬化,使其调节机能减弱,近距离物体看不清,而远距离物体相对能看清的视力障碍,被称为老视,俗称“老花眼”。 ‘
生活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近视眼的人老了不会得老花眼。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老花眼是一种老年病,近视眼同样也会有老花眼。”邓军医生说,近视眼是看近的物体能看清楚、看远的物体看不清楚,而老花眼是看近的物体不清楚,看远的和原来一样。如果原有近视眼的人得了老花眼,近视和老花的矫正镜片的度数一正一负,恰好可以中和,老花眼的症状被“抵消”,也就给人以近视眼不会老花的误解。
邓军医生举例说,有人近视200度,老花也是200度,镜片度数正好抵消了,但是他看远仍需戴200度近视眼镜,而看近物就不需要老花镜。
但近视眼和老花眼能抵消的,只是“看近”这一部分,看远时还是得戴近视眼镜:比方说,如果有800度近视,同时有200度老花的人,看远需戴800度近视眼镜,看近需戴600度的近视眼镜当作老花镜。
简单来说,近视眼配老花镜的规律,近视度数和老花度数的代数和。
近视又老花,这眼镜要如何佩戴呢?邓军医生说,可以配一副近视眼镜、一副老花眼镜,按需佩戴。如果嫌麻烦,可以直接配渐变多焦点眼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花镜配镜前,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远视力检查和验光,了解屈光状态。
传言二:眯眼看东西会使近视度数增加
有些近视眼度数比较低的人,常常是平时不戴眼镜,当看不清的时候,就习惯性地眯着眼睛看。眯眼看东西,会使近视度数升高吗?
邓军医生认为,眯眼看东西的确会造成视力的进一步下降,并且这种习惯还会使散光增加。详细来说,眯眼看东西时,眼睛容易疲劳,用眼疲劳会加剧近视度数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上下眼皮跟眼球接触,眼睛露出部分变窄,角膜受到了一种压迫的力量,从而产生了散光。散光的症状一般是看东西有重影。
传言三:高度近视会遗传
不少鼻梁上架着厚厚镜片的备孕夫妻常会有这样的疑惑,高度近视会不会遗传给孩子?
“科学研究显示,高度近视中遗传因素占到60%。”,临床实践证明,父母双亲都是近视的情况下,孩子患高度近视的概率更大。比起那些双亲眼睛都正常的孩子,高度近视者的孩子,从生理上遗传高度近视的危险因素的确是增加的。
传言四:戴眼镜最好戴低于正常矫正度数的
在配近视眼镜的时候,常会配低于正常矫正度数50度的镜片。有些人甚至为了给眼镜减负,而要求低100—200度。
戴低于正常矫正度数的眼镜到底对不对呢?邓军医生表示,近视眼镜的度数要根据年龄、屈光状态、是否存在其他的视觉问题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针对成年人且没有其他眼疾者,度数相对已经稳定,度数适当下调没有多大关系,可根据其用眼需要来看。但是,下调度数不能太低,50度左右最好。
在统计学的流行病学有种生活视力的概念,认为视力不低于0.5,正常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些人习惯清晰的生活,这些人如果戴低于矫正度数的眼镜,看东西会采取眯眼等动作,就可能导致视疲劳;而对于模模糊糊的世界,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那么,戴低于矫正视力的眼镜也没有问题。
“如果是儿童,就不能佩戴低于正常度数的眼镜。”邓军医生说,儿童的度数仍在发展,如果度数低于矫正值,会导致眯眼看东西等,从而加剧用眼疲劳,进一步增加了近视度数。
现在近视眼可以说是处处都是可以见到的,近视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文明病了,要治疗近视佩带近视眼镜纠正视力是一个很有用的办法,但是,应当怎么佩带才干杜绝视力的进一步的下降,如何科学合理地用眼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问仍是十分遍及的,许多人现在仍是搞不明白的,这就需求我们多看一些有关的材料,理清自个的思绪,才干有准确的辅导办法。
谁说近视眼就不会老花
人老了都会得“花眼”
想要了解近视眼老了会不会发生老花,还应该知道什么是老花眼”,专家介绍说晶状体在年轻时具有很好的弹性,可以随意的调节聚焦,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老化之后弹性逐渐下降,就会很难看清近处的物体。“老花眼”会随之出现,每个人都无法避免。
近视眼也会得“老花眼”
其实,近视眼不会发生老花眼的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通过临床当中的研究发现的事实是近视眼的人在到了中老年之后同样会老花,只是镜片度数不同而已。因为近视眼额人群在平时看近的事物清楚、看远不清楚,而老花眼看近的物体正好相反,但是看远的事物和原来一样。没有近视的人发生老花眼,就会表现为看远不用戴眼镜,看近才需要。而原有近视眼的人得了老花眼,看远仍要用近视眼镜,看近时就不一定了。因为近视眼和老花眼能够抵消“看近”的这一部分。
比如同时因为近视和老花眼的度数不同,因此抵消的度数也可能只是一部分,比如有人是近视眼的度数是600度,老花眼的度数却是250度,两者之间抵消250度后,看近的事物的时候还是需要350度的近视眼镜。如果一个老年人本来近视200度,老花的度数同样也是200度,在平时看书读报时就可以不戴老花眼镜,但仍旧是得了“老花眼”,只是镜片度数正好抵消了。
最后还要提醒中老年人,选购眼镜一定不能随便了事,最好是经专业医生检查,验光,因为这可能就会导致眼睛疾病,以及记忆力减退、头晕、失眠等症状。在平时还应该避免眼睛劳累过度,多做眼保健操,多多活动颈椎,坚持下去对眼睛健康必有好处。
老花眼必须先验光后配眼镜
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下面,为您介绍老花眼镜的验光与配镜。……
有人说近视眼的人不花眼,这是不对的。其实近视眼的人也会花眼,只是花眼后花眼用的正镜片与近视镜的负镜片度数互相抵消。看近时可能用的是度数低一些的近视眼镜,才会被人们误认为近视眼不花眼。有人花眼后不验光定配眼镜,直接购买成品花镜,这也是不对的。
老花眼需先验光后配眼镜的原因:
因为成品花镜是成批量生产出来的,左右眼度数相同,没有散光度数,因此很难适应每个人的需要,所以花眼后应该先验光再定配眼镜。
如果你看报纸近了看不清,如果你的老花镜戴着不舒服,如果你近视镜无法看报纸,您的眼镜该换了。老花眼换眼镜先检影验光,再试戴调整,并对眼睛进行综合检查,最后确定配镜处方。
老花眼配眼镜应注意:
许多人花眼后买眼镜而不去验光配镜,危害很大。因为买来的成品眼镜很难适应本人的需要,不但不能帮助阅读,反而会伤害眼睛。因此买来的成品眼镜很难适应本人的需要,不但不能帮助阅读,反而会伤害眼睛,因此,花眼后配眼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近视眼的人也会花眼,花眼后更应该验光配镜;
二、花眼后不要直接购买成品花镜,眼光定配的眼镜才能帮助阅读,保护视力;
三、当需要使用两副眼镜时应该配制多功能眼镜,以方便使用;
四、定期检查视力,及时更换眼镜。
随年龄增长,即使将书报尽量远移,也难得到清晰视力,并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戴凸透镜后,近视力能提高。
希望以上的内容对您有帮助。
老花眼的6大误区
误区1:近视的人不会得老花眼
不少人认为年轻的时候眼睛近视,老了以后就不会有老花眼。黄远州视光医师表示,这并不正确。因为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近视眼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看近物体时,近视的光度与老花眼的度数相互抵消,所以有时候不需要戴花镜就可以看清楚。她指出,如果一个人眼睛近视200度,而又没有散光,在人眼完全没有调节能力情况下,刚好在50cm左右进行阅读观看行为时可以摘掉眼镜。如果近视度数增加,不能够抵消老花眼的度数,则需要重新配戴老花眼镜。
误区2:眼睛看东西模糊,就一定是老花眼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遇到眼睛看东西模糊的情况,就误以为是老花眼,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并不重视,也不进行检查和治疗。专家指出看东西模糊≠老花眼,白内障或青光眼等眼部疾病也有视物模糊的症状,而且这些眼病如果不及时容易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甚至致盲。因此,她建议,一旦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或者眼科机构进行专业的眼部检查,以辨别究竟是老花眼还是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病。
误区3:老花眼不可怕,可自然恢复
有些老人得了老花多年,最近视力突然变好,读书看报的时候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楚了,就以为老花眼是可以自然恢复。黄远州视光医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老花眼是不可能自愈的,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出现,人不能返老还童,调节功能衰退了是不会自动恢复的。而老花眼“突然消失”可能是白内障引起晶状体屈光能力变化造成的,在白内障早期,由于晶状体的密度增加,逐渐变浑浊,使得眼球的屈光状态缓慢地向“近视”转变,就会出现看近比以前清楚的情况。建议老花眼看近视力突然变好,最好到医院检查。
误区4:不验光检查,随便购买现成的老花镜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为了图方便,当眼睛看不清楚的时候,直接在路边买现成的老花镜配戴。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一般路边买的现成的老花镜,都是双眼相同度数的无散光的凸透镜,而大多数人双眼的屈光度数是不同的,而且大多数伴有散光。配戴了现成的老花镜,容易出现眼睛酸胀、眼痛等眼睛不适的情况。配老花镜正确做法是:到医院或者专业的验配机构,由专业的医生或验光师通过专业的检査,验配合适的老花镜。
误区5:一副老花镜戴到底
很多人认为老花眼的度数不会像近视那样增长,于是长时间配戴一副老花镜不更换。其实,老花镜戴久了,镜片容易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会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而且,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每5年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
误区6: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有些夫妻为了省事,喜欢共用同一副老花镜,每个人的老花度数是不同的,戴同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要迁就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最好每个人在通过正规验光后,配一副适合自己的专属老花镜。
老花眼要怎么治疗
目前我国对于老花眼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便是配戴老花镜。许多老人对于佩戴老花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配近视镜需要上医院,老花镜随便买个能看清楚就行,以致很多人在地摊上买现成的眼镜。其实,老花镜也不能随便戴,每个人花眼的度数不同,两只眼睛的花眼度数也不一样,长时间戴不合适的老花镜对眼睛有害无益。正确的做法应该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再配适合自己的老花镜。配镜时要考虑老人的不同需要,如看电视用的眼镜应比看书报用的镜片相应减少度数。对屈光不正者为减少看近看远换镜的麻烦,还可考虑配双光镜、三光镜以及新型的渐变式多焦点镜片。
1IP05a3-0错的选择。目前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老花眼的手术方法也不断成熟,常见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适合于年龄较大并且合并有白内障的老花眼患者。
(2)非调节性人工晶体植入术:植入眼内镜片选择度数时预留一部分近视,看远处则戴近视镜片矫正,看近时不需要戴镜,从而解决老视。
(3)巩膜扩张术:至今该手术的效果尚不太理想,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4)lasik手术(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通过lasik手术改变角膜的曲率,矫正其中一眼(主视眼)的远视力,用于视远,而矫正另一眼(非主视眼)的近视力,用于视近,达到单眼视的效果。术后多数人表示满意。
(5)传导性热用膜成形术(ck手术):是近年新开展起来用于治疗远视及老视的一种新技术。其工作原理是用射频电流作用于周边角膜,使角膜胶原组织产生皱缩。达到改变中央角膜曲率(变凸),从而矫正老视。这种非激光的传导性角膜形成术在治疗轻、中度远视、老视是安全有效的,几乎没有术后并发症,治疗范围+0.75—+3.00度。
老花眼配镜十大误区
误区一:图便宜随便买一副眼镜就戴。随便购买度数、瞳距固定的老花镜,很难与佩戴者实际度数、瞳距等相匹配,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误区二:一副老花镜戴到底。一副老花镜戴到底,镜片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时,造成透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度数上升。老花眼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
误区三: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误区四: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夫妻共用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迁就了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眼睛的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
误区五:年轻不会老花。现代人读书看报、用电脑、手机,炒股等,一切都离不开眼睛。眼睛高度早衰现象普遍,老花眼有提前发生的可能,以前是“花不花,四十八”,现在已提前至40岁出头。
误区六:老花眼会自己变好。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出现这种情况,是得了早期白内障,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
误区七:老花眼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存在保健问题。人到一定年龄后,除老花眼以外,常有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很多眼病,均会影响视觉功能。发生老花眼后,应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平时阅读、看电脑等时间不宜过长,并经常远眺、瞬目、多做户外运动、合理饮食。
误区八:近视眼永远不会发生老花。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者,老花出现得早,近视眼出现得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花镜。
误区九:老花眼随年龄的增长,度数不会改变。事实上,人的老花镜随着度数增长,大约每5年应更换一次。
误区十:老花镜是一种商品,可随意购买。花镜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随便购置,其验配应因人而异。不了解原来的屈光状态,就无法确定老花镜的度数,老花镜必须到医院或视光专业机构验配。
老年人使用老花镜误区都有哪些
老人在使用老花镜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错误认识,很多老人长期都是用同一副老花镜,老花镜使用误区有哪些呢?使用老花镜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老人在使用老花镜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错误认识,很多老人长期都是用同一副老花镜,老花镜使用误区有哪些呢?使用老花镜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编为大家盘点了关于老花镜使用误区项目,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在佩戴老花镜时,要注意避开这些误区:
一、图便宜清楚
街边的老花镜往往双眼的度数相同,而且瞳距固定,但绝大多数老人都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况,而且双眼老化程度不同,如果随便配副眼镜,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二、不验光不检查配镜
配老花镜前要到医院做眼睛的全面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眼压和眼底的检查。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一些眼底疾病之后,才能验光确定度数。
三、老花镜一戴到底
老人随着年龄增加,花眼程度也会加深。一旦老花镜不合适就得及时更换,否则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加速眼睛老花的程度。老花镜使用时间长了,镜片会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的成像质量。
四、放大镜代替老花眼
老人经常拿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放大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五、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不考虑人与人之间视力状况的差异,夫妻或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这时候有一方迁就了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眼睛的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镜应该一人一副,不可共用。
六、近视眼不会老花。
生活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近视眼的人老了不会得老花眼。事实上,近视眼的人照样会老花,当近视的人出现看近处需要摘掉眼镜或把东西拉远才能看清的情况,就是老花的表现。
七、配老花镜没必要量身定制。
配老花镜理想的办法就是量身定制,因为每个人的脸宽、瞳距都不一样,用眼习惯也不尽相同,有很多人双眼度数也不一样,只有量身定制才能充分保证老花镜的清晰度和舒适度,量身定制的老花镜外形也会比较美观。
八、老花眼会自己变好
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出现这种情况,是得了早期白内障,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
九、老花眼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保健
人到一定年龄后,除老花眼以外,常有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很多眼病,均会影响视觉功能。发生老花眼后,应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平时阅读、看电脑等时间不宜过长,并经常远眺、瞬目、多做户外运动、合理饮食。
十、近视眼永远不会发生老花
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者,老花出现的早,近视眼出现的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花镜。
十一、老花眼的度数随年龄的增长不会改变
而事实上人的老花镜随着度数增长,大约每5年应更换一次。
十二、老花镜是一种商品,可随意购买
花镜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随便购置,其验配应因人而异。不了解原来的屈光状态,就无法确定老花镜的度数,老花镜必须到医院或视光专业机构验配。使用老花镜要注意以上提到的问题,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有以上认识错误吧!
配老花镜4个误区
误区一:图便宜清楚就行
街边的老花镜往往双眼的度数相同,而且瞳距固定,但绝大多数老人都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况,而且双眼老化程度不同,瞳距也不同,如果随便配副眼镜,不但无法使老人的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误区二:不验光不排除眼病
配老花镜前要到医院做眼睛的全面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力、眼压和眼底的检查。要排除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一些眼底疾病之后,才能验光确定度数。老花眼度数随年龄增大而变化,因此最好每隔三五年去验光一次,不要长期戴度数过浅的眼镜。
误区三:老花镜一戴到底
老人随着年龄增加,老花程度也会加深。一旦老花镜不合适就得及时更换,否则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加速眼睛老花的程度。同时,老花镜镜片的寿命有限,使用时间长了,镜片会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的成像质量。
误区四:放大镜代替老花眼
老人经常拿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放大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老花眼还可以被治愈吗
老花眼是否不必专门作检查去配人老后除了有老花眼,实际上还可能有远视、散光或低度近视。年纪大了,眼的调节力下降,适应能力也差了,如果随便买付花镜戴,会产生一些不适症状。因此,配戴老花镜还应经眼科医生或验光师作客观验光,并在试戴后没有不适,看得清楚,才可以根据验光处方去配镜。最好不要贪图便宜和方便,而在地摊上或随意地买副眼镜就戴。
有的老人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报了,以为是老花眼好了,是“返老还童”。其实,老花眼的情况是不会逆转的。出现老花眼变好的情况,最好去眼科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有了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发生了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近视,这个变化正好“抵”去老花的度数,变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了。这种表现实际是白内障早期的症状之一。
一般的规律是,本来没有近视、远视和散光者,在45岁左右约需+1.50屈光度(俗称150度),50岁左右约需+2.00屈光度,60岁以上约需+3.00屈光度。有了老花眼不戴眼镜,并不能阻止老花眼度数的上升,只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产生视疲劳等症状。
远视与老花眼的关系远视眼主要是眼球前后径相对较短,而老花眼是晶。吠体调节力的减弱,二者不同。有的年轻人有隐性远视,仿佛是老花眼“提前”来到,其实这并非老花眼“早到”。由于两者都是凸透镜,老花时还要加上远视度数,不要认为老花眼的度数要特别深一些。
近视与老花眼的关系近视是用凹透镜来矫正的,与老花眼的凸透镜矫正正好相反。要说近视到年纪大时会好,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有近视眼的老年人不戴眼镜,看远处物体还是看不清楚。
中老年人眼睛保健存在五大误区
误区一:老花眼是一种生理现象,不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一般而言,人的花眼从38岁至40岁之间就会开始,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离不开阅读与写作。会计、教师、公务员、编辑以及医师、律师等工作,都离不开电脑。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不解决老花眼问题,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随着人们平均寿命延长,老花眼问题会越来越困扰人们的生活。
误区二:老花眼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存在保健问题。人到一定年龄后,除老花眼以外,常有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很多眼病,均会影响视觉功能。发生老花眼后,应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平时阅读、看电脑等时间不宜过长,并经常远眺、瞬目、多做户外运动、合理饮食。
误区三:近视眼永远不会发生老花。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者,老花出现的早,近视眼出现的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花镜。
误区四:老花眼随年龄的增长,度数不会改变。而事实上,人的老花镜随着度数增长,大约每5年应更换一次。
误区五:老花镜是一种商品,可随意购买。花镜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随便购置,其验配应因人而异。不了解原来的屈光状态,就无法确定老花镜的度数,老花镜必须到医院或视光专业机构验配。
近视手术会导致老花提前
老花大多出现在45岁左右,目前有提前趋势。其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状况、身高、阅读习惯、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
有些人认为近视眼不老花,其实任何眼睛到了40岁以后都会逐渐老花,只不过正常人戴普通的老花镜,远视眼戴更大的远视镜,近视眼看近取下眼镜或戴低度数的近视镜。也就是说,近视度数高的人群,等老了或许需要两副眼镜。
要特别提醒的是,老花镜的验配比一般近视镜要求更高。原因是老花镜是用于近距工作的,近距用眼是非常“费”眼睛的。老花镜戴不好引发的眼病及致盲相当多,但由于用眼知识的欠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人随便购买成品老花镜,其危害很大。
一是品质良莠不齐;二是一般人两眼度数不一样;三是瞳距有大小。
而成品老花镜度数,瞳距都一样,长时间配戴危害极大。因此说老花镜更需要严格的验光配镜。
如何预防老花眼提前到来?
预防老花眼,可以通过经常眨眼及转动眼睛来锻炼眼肌,也可多做些全身运动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眼肌也有益处。另外,枸杞子、决明子等中药泡水喝,也有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