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粽子馅有哪些 蜜枣粽

粽子馅有哪些 蜜枣粽

主要原料为:糯米、蜜枣;棕叶、水、盐;

做法:糯米、蜜枣洗净;生粽叶用沸水稍汆一下,粽叶折成三角形漏斗状,放入少许糯米略压实,放入蜜枣包好,详细图解做法见:蜜枣粽子的做法。

包粽子可以放黑米吗 包粽子蜜枣要不要泡

包粽子的时候将糯米进行充分的浸泡是为了将糯米泡发,激发糯米中的黏性成分,蜜枣泡发之后不会让蜜枣粽子更可口,反而会稀释蜜枣中的糖分,降低蜜枣粽子的口感,因此,包蜜枣粽子的时候蜜枣不需要进行浸泡,包粽子的时候直接将蜜枣放在糯米中间然后用粽叶进行包裹即可。

吃蜜枣粽子上火吗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上火的经历,身体上火会给我们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是想要避免和预防饮食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一起看一下吃蜜枣粽子会上火吗?

蜜枣粽子的营养价值

1.提高免疫力 蜜枣粽子具有温补强壮的功效,蜜枣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蜜枣粽子能强健体魄。 2.防治贫血 蜜枣粽子能够软化血管,因此蜜枣粽子具有防止贫血的功效,同时也能够防治骨质疏松。

吃蜜枣粽子上火吗

不会上火,放心吃。

饮食虽然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事情,但是一定要调整好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了解了吃蜜枣粽子会上火吗的介绍,这样平时就能搭配好饮食。

包粽子放糖吗

根据自己的需求。

包粽子的时候是可以放糖的,也可以放其他的甜味食物,具体还是根据自己的口味需求和制作粽子的种类来决定。

若是包粽子的时候,不加入其他的甜味馅料的话,却又要制作甜味的粽子的话,那么是一定要放糖的,这样才可以制作出甜味粽子。

若是在包粽子的时候已经放入了甜味馅料,例如蜜饯、红豆、红枣等,这些食物的甜度并不低,所以可以不用放糖了。

其次就是糖也不一定非要在包粽子的时候放,也可以制作成原味粽子,然后沾取白糖食用,这样也是属于甜味粽子。

粽子馅种类养生介绍

大肉粽:

肉粽是传统食品之一。粽子重约二三百克,里面是糯米包着猪肉和绿豆为馅,高级一点的还包着香肠板栗笋丝之类。主要原料:糯米、绿豆、五花肉、粽叶、棕绳、盐、油、味精;

蛋黄粽:

原料:糯米、新鲜五花肉、咸蛋黄、粽叶

调料:蚝油、生抽、老抽、美极鸡粉、美极鲜味汁、姜末、五香粉

做法:

1、准备做蛋黄粽子的材料,五花肉按自己喜欢的口味烹饪好,棕叶泡好。

2、棕叶泡好后,开始包,做成漏斗状。

3、将糯米和馅料放入,两边放米,中间放蛋黄和五花肉。

蜜枣粽:

主要原料为:糯米、蜜枣;棕叶、水、盐;

做法:

糯米、蜜枣洗净;生粽叶用沸水稍汆一下,粽叶折成三角形漏斗状,放入少许糯米略压实,放入蜜枣包好。

碱水粽:

咸肉碱水粽子的做法是在粽子中属于非常经典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五花肉、眉豆、花生米和食用碱等;

要想知道如何做咸肉碱水粽子才好吃。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绿豆鸭蛋粽: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陈皮牛肉粽: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粽子用什么馅料最好吃

建议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来选项。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粽子,例如肉馅、蛋黄馅、豆沙馅、蜜枣馅等等,而有的人可以只喜欢吃纯糯米馅的粽子。不同馅料的种子有不同的口味以及营养价值,另外每个人的口味喜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哪种馅料的粽子是好吃是不能一口断定的,建议建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粽子比较好。

端午节门口为什么要挂艾草 各地粽子介绍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冬叶包裹着糯米、绿豆、咸蛋黄、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莲子,是传统裹蒸粽做法,丰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满足。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

苏州粽子是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如猪油夹沙粽子,选用上等红小豆,煮熟后去皮滤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裹扎时馅里还夹有一块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油润清香。

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闻名华夏,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鸡肉粽等品种。嘉兴粽子当推"五芳斋"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称。它的粽子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米要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许多海内外朋友皆因品尝过嘉兴粽子后,方知浙江嘉兴的地名。

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

在诸多品种的粽子里,辈份最大,资格最老的,当首推山东黄米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制品风味独特,食用时,可根据食客习惯,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湖南汨罗传说是粽子发源地,汩罗粽子历来以品种多、制作精巧而著称于世。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闽南话"热"与"烧"同含义,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则更有风味。

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烧肉粽最为流行,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有猪肉、干贝、芋头、蛤干、鸭蛋等,成了终年可见的传统小吃。新竹的"成家肉粽"、彰化的"肉粽"和台南的"再发号肉粽"都很有名气。八宝粽也是代表品种,它选料多样,将猪腿肉、肥膘、栗子(或花生仁)、萝卜干、鱿鱼分别切成丁,锅烧热,先下洋葱末,再加上以上配料及酒、酱油、麻油炒匀,与糯米拌匀后,裹扎蒸熟,香味浓郁。著名歌星邓丽君以一首台语"烧肉粽"的歌曲而大受欢迎,由此可见台湾粽子在台湾饮食文化的地位。

蜂蜜凉粽子始于唐代,是由唐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的,注释是"蜜淋",意思是给粽子淋上蜂蜜。在凉粽子上淋上蜂蜜,是一种理想的夏令食品。具有凉甜芳香、沁人肺腑的特点。主要原料是糯米、蜂蜜。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述当时唐长安城里"庾家粽子,白莹如玉"。唐元稹诗云:"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这些都充分说明,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古长安,上自宫廷,下至市肆民间,以糯米加蜂蜜制成的粽子,已成为脍炙人口的风味佳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蜂蜜凉粽子。所以西安的蜂蜜凉粽子,历史最悠久当之无愧。

中国粽子种类多

1.北平粽子

在这个地区的粽子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等蒸熟以后蘸糖来吃;还有一种则是用小枣、果脯当馅料;最后一种还有就是豆沙粽,但这种粽子在北平地区来说较为少见。

但在华北地区还有一种是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2.浙江湖州粽子

浙江可谓是盛产美食的地方,就连一个小小的粽子也备受好评,在浙江粽子一般米质香软,并且也分为咸甜两种。咸的是以新鲜猪肉,加上上等酱油浸泡,并且在包粽子的时候每个粽子都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而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并且在上面都加一块猪板油,待蒸熟后上面的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

3.四川椒盐豆粽

四川食物通常都以辣为主,连粽子也不例外,按照四川当地的习俗通常都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等材料,再包装成四角的小粽。待包好以后用大火煮大约三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4.广东中山芦兜粽

广东的粽子一般都以大而闻名,形状以圆棒形为主,而粽子口味也已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等;而咸的则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5.闽南粽子

闽南的粽子有碱粽、肉粽和豆粽等三种口味之分,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这种粽子具有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口味更佳。而肉粽的材料则有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乾等,特别是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而豆粽则盛行於泉州一带,一般都是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再配上糯米裹成。

6.客家粽子

这个地方的粽子总体来说是以碱粽及咸粽为主,不同的粽子有着不同的作用,比如碱粽特别是用来祭祀的。因此客家人在过端午的时候都要准备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万善爷,一付拜附近的大庙。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

相关推荐

哪些人不宜食用蜜枣粽子

在生活中蜜枣粽子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但是些人食用之后还是会觉得身体特别的不舒服,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选择食物,下面一起了解下哪些人不适合吃蜜枣粽子。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慢性肠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蜜枣粽子。 看了上面的文章对哪些人不适合吃蜜枣粽子的介绍以后,相信喜欢吃的人就能够根据身体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环境去搭配食物了,这样身体也能变得更好。

蜜枣粽子的做法教程

蜜枣粽子的做法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甜、咸两种。甜味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会为我们带来一道具独特风味的做法——蜜枣粽子。 材料:糯米1000克,葡萄干50克,蜜枣100克 做法: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

粽子怎么包的步骤 粽子怎么包

步骤是:准备食材、准备粽叶、将食材混合起来、包粽子、煮粽子粽子的包法非常多,三角、四角、长粽、宝塔粽、牛角粽等形状,内也多,枣粽、绿豆粽、五花粽、豆沙粽、蛋黄粽、红豆粽等品种,粽子营养丰富,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

粽子哪些口味 广东粽子的种类和口味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 广东粽子是所粽子中用料最丰富的,做法费时最久。咸粽的内火腿、咸肉、蛋黄、烧鸡、叉烧、烧鸭、栗子、香菇、虾子等。甜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核桃等,其中以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粽子可以包些什么的 什么人不宜吃粽子

粽子中含蛋黄、肉等料,这种粽子的脂肪含量就会比较高。如果是本身具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食用的这些粽子的话,会导致血液变粘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因此不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粽子粽子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粽子在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而这种物质会增加消化酶的负担,所以粽子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肠胃功能偏弱的人群一定要少吃。 粽子的含糖量较高,特别是像红枣、豆沙这种粽子。糖尿病患者如果食用过多粽子的话就会导致血糖上升,从而会引起身体不适。

端午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不变的一种习俗,粽子的种类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口味咸甜之分;南方粽子以苏州、宁波、嘉兴等地最负盛名,料多以豆沙、火腿、咸肉、枣泥为主;北方粽子以小枣粽为代表,常见小枣、果脯等。

肉粽的简介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

父母警惕 儿童不宜多吃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粽子成了热门的话题。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如肉、水果、果酱、枣、栗子等,不但吸引着大人们的目光,也吸引了孩子们的胃口。但是由于粽子多是用糯米做的,黏度高,不容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吃太多粽子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消化,还会伤害胃部。一般来说,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六个小时,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另外,临睡前绝对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容易消化不良,从而影响睡眠。 那么

粽子是热着吃还是凉着吃

根据料来定。 粽子是热着吃好还是放冷了吃好主要根据粽子料来决定,像一般红豆、豆沙等甜口粽或者清水粽、纯碱水粽,凉着吃口感会比较好,放冷之后直接蘸白糖或者是蜂蜜吃。 而对于肉粽、蛋黄粽等咸口粽,则建议热着吃,因为凉的肉粽比较滋腻,吃起来口感不好,且冷着吃也不利于消化。

粽子哪些

粽子跟口味都是一样,跟不同的地区关,像北方地区的话,以北京为代表,一般是这些三种粽子:一种是不加料,直接用糯米制成粽子,蒸熟之后蘸糖吃;一种是用枣、果脯当料;还一种加了豆沙。 而南方地区的话,以广东和四川两省为例,广东的粽子极为丰富,咸粽的内火腿、咸肉、蛋黄、烧鸡、烧鸭、栗子、叉烧等众多料,而甜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核桃等等。 而四川地区的人民由于喜爱吃辣,因此粽子红豆、腊肉、猪肉、牛肉等,的在制作时还会加入一些花椒面、辣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