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老人
可敬的老人
3月31号,市民陈大只因心机梗塞,生命垂危,被送往医院。在过世的前一天晚上,苏醒过来的老人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钱交给女儿,希望她把钱交给西南干旱地区。那么,陈大只是怎样一个人呢?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节俭做慈善,帮助他人,到修建山路,造福公益,陈大只老人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老人虽然走了,但留给我们的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追思和学习。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我们下周再见。
陈大只老人去世后,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写明了老人临终前向西南地区捐出的那三百元钱,是他卖废品攒下来的,老人原本想等这个月的退休金发了以后,凑足一千元再捐的,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在老人去世的当天,他女儿就把钱送到了社区居委会党委杨丽珍的手上。
美仁社区居委会党委 杨丽珍:
我们也及时 把他的爱心款 送到市红十字会那边去捐献 这个精神确实很让我们感动
实际上,这张2010年4月1号,老人去世当天开出的捐款收据,也是老人的最后一笔捐款。
在很多人眼里,陈大只老人是个怪人,他每个月有一千多块的退休金,却总是省吃俭用,穿着一身破旧衣服,到垃圾桶里翻找废品,为此,还遭到一些人的白眼。
陈大只的女儿 陈妙丽:
有的人骂他乞丐 讲得很难听 我听了很难受 我父亲他有退休金 为什么要这样做。
退休工资和卖废品的钱,陈大只都存在一本“爱心存折”里。只要获知哪里发生灾害,他都会毫不吝啬地把爱心存折里的钱捐出去。粗算一下,十年间,老人捐出去的钱总计达到四五万。
美仁社区居委会党委 杨丽珍:
比如说08年汶川地震 5月12号汶川地震 5月13号 一大早就拿了3000块到我们社区来要捐献给汶川灾区。
10多年前,陈大只看到万石山通往五老峰的山上没有路,很多人爬山摔倒,于是他花了11年的时间,每天早出晚归,全靠自己的双手和肩膀,在山上修出了一条700个台阶的山路。
陈大只的女儿 陈妙丽:
我作为女儿 我支持他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是我们的精神 因为他从小教育我们要感恩 要知恩图报 要有爱心 要有奉献的精神 他留给我们的就是要有爱心 大家都奉献一点爱心 社会就会很美好 就像一首歌唱的一样。
重阳节买什么给老人 重阳节要敬老
1、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地区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3、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重阳节为什么是给老年人的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从寓意上来说,重阳节就是为老人庆贺的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因此,重阳节一直是属于民间的老人节,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意为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就正式成为了一个敬老的节日。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寓意
主要有以下寓意。
重阳节吃重阳糕,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那些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因为重阳糕“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其次就是重阳糕还有祛邪避灾的意思;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
随着重阳节的不断发展变化,重阳节还有敬老、爱老的意思,也被称为敬老节,因此重阳节这天就有拿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馈送亲友,称“送糕”。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赏菊节、茱萸节、老人节、重九节、晒秋节、菊花节、踏秋节、女儿节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倡导全民尊老风尚,把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九九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九九重阳节又叫: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菊花节、茱萸节、老人节、登高节、敬老节、女儿节等多种说法。
目前官方认证的是老人节,从2013年开始,重阳节就成为了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20重阳节是哪一天 重阳节为什么叫敬老节呢
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现在又成为一个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帮助老人、关爱老人的节日。这是因为重阳节为九月初九,“九”又是数字中最大的,“九”又与“久”同音,具有长久之意,寄托了人们对老人身体健康、长寿平安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又被人们称为“老人节”,也体现了百善孝为先这一文化传统。
重阳节是给谁过的节日
重阳节原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现在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孝顺父母、长辈的节日了,重阳节在1989年,被定为“敬老节”,意为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现在的重阳节更多的是给家里面的长辈、老人过的了。
九九重阳节是不是老人节
重阳节是老人节。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九”是数字的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寄托了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在1989年时被确立为“敬老节”,意在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有敬老感恩、饮宴祈寿的习俗。
2020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重阳节有什么主要习俗
重阳节在生活中又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菊花节、登高节、晒秋节、敬老节、重九节、九九重阳等,有赏菊的习俗、登高节是因为重阳节的时候有登高的传统等,历史悠久,再加上现在社会提倡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所以重阳节已经不仅仅是祭祀了,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养老院是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那么,你知道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吗?下面小编将为你详细介绍。
孤寡老人如何进养老院?
养老院一般指敬老院。敬老院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入住敬老院应符合以下条件
(1)无传染病、精神病,能适应集体生活的老人自愿且家属同意即可入住本养老院。
(2)有身份明确且具民事能力的经济担保人(指亲属、子女或单位负责人)。
(3)老人及担保人应熟悉服务合同、协议,履行其权利与义务。
(4)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2、入住敬老院流程
接待咨询引导参观确定入住意向进行入住前身体健康检查确定护理等级签订《养老服务合同》缴纳相关费用办理入住手续。
3、入院准备
(1)入住老年人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免冠1寸照片2张、近期体检报告(二级甲等医院及以上),如有送养人(或费用支付人),送养人(或费用支付人)也应同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2)医保卡及近期必需药品、生活必需品(洗刷用品、换洗衣物等)及相关辅助设施(轮椅、助行器等) (3)入住相关费用。
4、入院须知
(1)入住老年人或送养人应如实告知入住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因入住方未如实提供信息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入住方承担。
(2)入住老年人避免携带贵重物品及现金,如有遗失,责任自负。
(3)入住老年人或送养人应于每月25号-下月5号缴纳下月费用。
(4)入住老年人、家属及院外陪护人员(如有)须遵守本院各项规章制度。
(5)入住老年人因身体状况变化需要调整收费标准时,双方及时协商确定。
办理养老院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
2、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3、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开办经费;
4、有完善的章程,机构的名称应符合登记机关的规定和要求;
5、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6、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7、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
敬老院入住的对象:
一般来讲,大多人都会对入住敬老院的概念很模糊,大家肯定都觉得只要是老人就行了,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敬老院的对象都是自愿的进来的老人,强迫的都不会存在的。还有身体有病史的老人,敬老院也是不会收留的。毕竟,敬老院不是福利院。敬老院要做到敬爱老人爱护老人,它不仅要关心好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要让老人们空闲时过的更好。
重阳节农历是几月几号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为什么叫敬老节 重阳节又称什么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菊花节、登高节、晒秋节、敬老节、重九节、九九重阳等。
重阳节的别称主要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相关,例如:菊花节是因为重阳节的时候有赏菊的习俗、登高节是因为重阳节的时候有登高的传统等,重阳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不称呼为重阳节,说菊花节、登高节等也都知道是此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