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刺鱼际的作用 鱼际常用配伍疗法

针刺鱼际的作用 鱼际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散肺经风热作用较强,配尺泽,曲池,中府,大椎,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咳嗽;配少商,合谷,曲池,天突,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扶突,天鼎,二间,太溪,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失音。

2.配曲池,合谷,尺泽,商阳,针刺泻法,清泻肺热,治疗肺热壅盛之咳嗽,气喘,咳痰黄稠,口渴,胸痛等。

3.配肺俞,劳宫,行间,针刺泻法,清肝泻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

4.配尺泽,孔最,百劳,然谷,针刺鱼际,补尺泽,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咳血。

5.配太溪,照海,廉泉,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润肺,治疗阴虚咽喉肿痛。

6.配膺窗,温溜,足三里,足临泣,膻中,乳根,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乳痈。

手三里穴针刺怎么操作

手三里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或侧卧位,前臂外侧缘,肘横纹以下2寸距外上髁2.2寸,桡骨外侧缘处。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手远侧端。

作用主治

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里,有居之意,穴居肘髎为3寸,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有祛风止痒,通络止痛,和胃理肠,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牙痛,颊颌肿,肩膊疼痛,上肢不遂,手臂顽麻,急性腰扭伤,落枕,坐骨神经痛,腹痛吐泻,伤风感冒。

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散热,消肿止痛。配合谷,下关,颊车,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牙痛;配颊车,翳风,外关,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火颊肿;配鱼际,扶突,天鼎,二间针刺泻法,治风热失喑。

2.配天枢,中脘,曲池,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治疗食滞胃肠之腹胀,泄泻。

3.本穴通经活络。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上肢不遂;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痹疼痛;配曲池,天井,少海,手五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肘挛不伸。

针刺液门穴怎么操作

液门针刺方向

简易取法: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凹陷中。

操作方法:俯掌开指或自然握拳取穴。

进针深度:直刺,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疏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

1.上焦风热,少阳火邪上攻之耳鸣,耳聋,耳痛,目赤,喉痹,头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3.咽喉肿痛,上牙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热病汗不出,疟疾寒热。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针刺鱼际的作用 针刺鱼际方向

定位:大拇指指根到手掌侧腕横纹之间,大鱼际边上。

针刺方法:直刺,或针尖刺向掌心,针0.5同身寸左右,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局部疼痛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灸法: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本穴多不用补法,忌手法过于猛烈,禁瘢痕灸。

鱼际针刺方向 鱼际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筋膜-鱼际筋膜-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有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有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掌侧为正中神经掌侧皮支。

耳门针刺方法 耳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翳风,听会,中渚,外关,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热,治疗少阳风热耳聋,耳鸣等。

2.配足临泣,大椎,外关,翳风,合谷,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聤耳。

3.配风池,颊车,液门,侠溪,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消肿,治疗风毒颈颌肿痛。

4.配地仓,承浆,颊车, 合谷,太冲,针刺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邪入络之唇吻强。

5.配丝竹空,颊车,手三里,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泻火,治疗风火龋齿痛。

6.配足三里,太溪,肾俞,针刺补法,培肾固本,疏经通络,治疗肾虚耳鸣,腰痛等。

针刺鱼际的作用

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具有清肺热,定喘咳,利咽喉,止疼痛,清胃降浊的作用。针刺鱼际有平喘之功,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哮鸣音减少,肺最大通气量增加,还可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

肺俞针刺手法 肺俞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宣肺止咳,为治疗咳嗽要穴。配列缺,合谷,外关,风门,针刺泻法,针后加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治疗风寒咳嗽,百日咳;配尺泽,曲池,大椎,外关,针刺泻法,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配脾俞,丰隆,太白,列缺,合谷,针刺泻法,健脾化湿,止咳化痰,治疗痰湿咳嗽;配天突,丰隆,尺泽,合谷,列缺,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配太冲,尺泽,针刺泻法,平肝清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嗽;配复溜,尺泽,太溪,太渊,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治疗阴伤咳嗽。

2.配列缺,风门,风池,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散寒解表,治疗风寒感冒。

3.配风池,风门,肺俞,足三里,气海,关元,针刺补法,益气解表,治疗气虚感冒。

4.配中府,太渊,足三里,针刺补法,调补肺气,治疗肺气虚弱之自汗。

5.配太溪,复溜,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治疗阴虚潮热,盗汗。

6.配上星,印堂,阴虚,太渊,针刺补法,补益肺气,治疗肺气虚弱之鼻渊。

7.配太溪,鱼际,照海,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

9.配然谷,百劳,尺泽,鱼际,孔最,太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宁嗽止血,治疗阴虚火旺之咯血。

10.配曲池,血海,肺俞,针刺泻法,散风消疹,治疗风邪外袭之风疹,皮肤瘙痒等。

相关推荐

下关针刺注意 下关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熄风解痉,开关通络,如配耳门,合谷,太冲,大椎,治疗破伤风口噤不开;配合谷,水沟,井穴,治疗中风闭证牙关紧闭;配内关,水沟,颊车, 治疗气厥牙关开阖不利。 2.配太阳,风池,翳风,四白,地仓,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痰阻络之口眼㖞斜。 3.配翳风,合谷,颊车,地仓,内庭,针刺泻法,清热止痛,治疗胃火齿痛。 4.配耳门,听会,翳风,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热降火,聪耳利窍,治疗少阳胆火上炎之耳鸣,耳聋等。 5.配风池,大椎,翳风,听宫,外关,足临泣,针刺泻法,清热解毒

针刺商阳有什么作用 商阳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商阳点刺出血,清泄阳明之火,利咽消肿止痛,如配内庭,天突,丰隆,治疗阳明火热咽喉肿痛;配内庭,合谷,颊车,下关,承浆,翳风,治疗阳明火邪上壅之齿痛,颌肿。 2.配少商,合谷,翳风,针刺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治疗风热上攻,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痄腮等。 3.配听会,翳风,丰隆,劳宫,内庭,针刺泻法,清热化痰,通窍益聪,治疗痰热郁结之耳鸣,耳聋等。 4.本经穴配伍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泄热开窍,苏厥醒神,如配水沟,少商,丰隆,治疗中风闭证昏迷;配水沟,内关,中冲,劳宫,少商,治

尺泽的针刺方法 尺泽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大椎,肺俞,合谷,曲池,针刺泻法,疏散风热,宣肺化痰,治疗风热外袭,肺卫失宣之感冒,发热,身痛,气喘,咳嗽痰黄等。 2.配大椎,合谷,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利咽,治疗风热咽喉肿痛。 3.配合谷,尺泽,内庭,关冲,针刺泻法,清热利咽,治疗肺胃热盛之咽喉肿痛。 4.配合谷,大椎,丰隆,膻中,中府,孔最,针刺泻法,清肺蠲痰,治疗痰热壅肺之咳吐浊痰,脓血,哮喘,口气腥臭等。 5.配膏肓,肺俞,孔最,曲池,复溜,太溪,足三里,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理肺祛痨,治疗肺肾阴虚之潮

廉泉针刺方法 廉泉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府,金津,玉液,通里,丰隆,阴陵泉,针刺泻法,金津,玉液点刺出血,祛风化痰,通利活络,治疗中风风痰闭阻之舌强,失语等。 2.配天突,列缺,风门,肺俞,针刺泻法,疏风散寒,宣肺利窍,治疗风寒袭肺之喉音,喉痹,咳嗽等。 3.配曲池,外关,少商,中冲,合谷,针刺泻法,少商,中冲点刺出血,清热利咽,治疗风热急喉风,咽喉肿痛,口干舌燥,舌下肿痛,暴喑等。 4.配翳风,地仓,太冲,十二经穴,金津,玉液,针刺泻法,金津,十二经穴,玉液点刺出血,熄风泻火,通利舌络,治疗风火上冲舌咽之舌根急缩,舌强,舌纵涎出等。

脚扭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穴位按摩

鱼际穴为治疗各种扭伤的特效穴位,急性扭伤后可立即指掐和按揉此穴,可以大大减轻扭伤带来的痛苦,若有医疗条件,可由医生操作针刺鱼际穴。扭伤三天后,可根据患侧肿胀程度进行适当穴位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解溪穴、昆仑穴、悬钟穴、阳陵泉穴,每穴持续按揉一分钟,以按摩处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肿胀消退。

太冲针刺深度 太冲常用配伍疗法

1.配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期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之胁痛,腹胀。 2.配上脘,阳陵泉,梁丘,内关,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治疗肝气犯胃之胃痛,呕吐,呃逆。 3.配阴陵泉,天枢,针刺泻法,抑肝扶脾,治疗肝木乘脾,肝脾不调之腹痛,泄泻。 4.配关元,气海,三阴交,肝俞,期门,支沟,大敦,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崩漏。 5.配气海,急脉,归来,大敦,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气滞之气疝,狐疝;针后加灸,可温肝散寒,治疗寒凝肝脉之寒疝。 6.配阴陵泉,足三里,章

针刺太白透涌泉作用 太白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公孙,足三里,足三里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脾胃不和,食少腹胀。 2.配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调和脾胃,行气止痛,治疗饮食停滞之胃痛,饮食不化。 3.配厉兑,中脘,胃俞,丰隆,足三里,针刺泻法,清泻胃热,调理脾胃,治疗胃火炽盛之消谷善饥,口渴引饮,脘腹胀痛。 4.配中脘,天枢,脾俞,章门,足三里,针刺补法,或加灸,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泄泻等。 5.配脾俞,中脘,气海,中脘针刺先泻后补,以补为主,气海穴以雀啄灸法,余穴针

针刺哑门注意事项 哑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关冲,中冲,廉泉,承浆,百会,针刺泻法,关冲,中冲点刺出血,熄风化痰,开窍利音,治疗风痰阻络之中风舌强不语。 2.配廉泉,天鼎,外关,丘墟,内庭,针刺泻法,清气泄热,利音开窍,治疗热闭心窍之舌喑不能言。 3.配风池,廉泉,天鼎,通里,间使,针刺泻法,理气通络,宣肺音窍,治疗气机不利,音窍闭阻之喑哑。 4.配廉泉,通里,太渊,太溪,复溜,针刺补法,补益肺肾,治疗肺肾阴虚之舌喑,喑哑等。 5.配廉泉,少府,内庭,金津,玉液,针刺泻法,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清心泻脾,治疗心脾积热之舌重。 6.配听会,翳风,

阳白针刺错误副作用 阳白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头维,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 治疗风热头痛。 2.配太阳,合谷,少商,睛明,上星,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赤痛。 3.配太阳,睛明,太冲,侠溪,行间,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盛目赤痛。 4.配太阳,丝竹空,瞳子髎,风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少阳风热之目外眦痛。 5.配肝俞,肾俞,风池,睛明,针刺补法,滋阴养肝,治疗肝阴不足之目干涩痛。 6.配鱼腰,睛明,太阳,丝竹空,承泣,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眼睑瞤动。 7.配头维,丝竹空,攒竹,地仓,颊车,合谷,

鱼际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鱼际作用

按摩鱼际具有清宣肺气,清热利咽,泻热开窍,利咽的作用,此外,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鼠标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并可以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