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起居须警惕,谨防疾病侵袭 白露不露身,做好保暖工作
白露起居须警惕,谨防疾病侵袭 白露不露身,做好保暖工作
有语云:“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也就是说白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此时的白天温度还是较高,但是早晚的温度较低,应该做好保暖防寒工作。所以在这个时节,不宜再坦胸露体。在民间谚语中亦有“白露不露身”之说,说的是白露时节到了,就不要在穿着短衣短裤了。入秋之后,天气转凉,虽然此时天气还没有深秋那般湿冷,但是昼夜温差是一年中最大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很容易着凉受冻。再加上秋天是主燥气,一旦不小心受冻着凉了,还特别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风寒。因为肺所主的肺部、皮毛、鼻腔等人体部位特别容易受到空气中的燥气与风结合而成的风燥带来的伤害。而且,一旦感染到筋骨,则特别容易出现关节炎、风湿病等肢体病症。此外,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的说法。这句话是说白露时节到,晚上不盖好被子睡觉的话,就容易着凉腹泻。所以, 白露一到,晚上睡觉一定要注意盖好被子,特别是老年朋友、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什么原因导致肩周炎 肩周炎要注意什么
(1)做好防寒工作,尤其要加强冬季的保暖。晚上睡觉时,不要将肩部露在外面。
(2)防湿防潮。长期居住在寒冷潮湿的地方,或者长时间从事煤矿并下工作的人,都要做好劳动保护措施,以防寒防湿。同时,要避免过度劳伤肩关节。被雨淋湿以后,应该马上洗个热水澡,以使全身稍微出汗为宜。
(3)在平时生活、工作、学习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外伤。如果受了外伤,则应马上进行治疗,以防留下后患。
(4)补充营养。人体每天都需要各种营养的供应,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增强机体免疫力。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
(5)多参加体育运动,并做到持之以恒。如跑步、太极拳、武术、游泳、有关肩关节功能活动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预防方法,可以防止或延缓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6)不要持续性过久吹风。出汗以后肩部外露时,在风扇下或阴凉通风处,吹风过久,都非常容易为肩周炎的发生埋下隐患。
(7)不易进行劳动强度过大的活动。如果肩关节运动过度,则会导致其周围软组织的劳损,导致积损成劳、积劳成疾,长此以往就会诱发肩周炎的发生。
头发变白 警惕疾病侵袭
头发变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除了遗传因素外,疾病因素和精神因素也不能忽视。
许多疾病的侵害往往会打破人体内原有的平衡,使内分泌发生紊乱,促使人过早产生白发。如伤寒、疱疹、带状疱疹、斑疹、疟疾甚至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侵害往往也会使人过早出现白发。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也会使人头发变白。此外,某些放射线的照射和严重外伤也会造成一些人头发变白甚至局部变白。
不少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往往会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使人仿佛一夜间头发突然变白。有的人因精神因素还会造成在一周左右时间内全部脱发,黑发脱落后再长出的头发几乎全为白发。
白露节气自然特征
白露是公历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此时阴气渐重,露凝为白,故名白露也。郑博士提醒朋友们注意: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还有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
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一般习俗认为白露节下雨,雨下在哪里,就苦在哪里。因此有句农谚如此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另外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短裙,就容易受凉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
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馐。鸿,大雁。元鸟,燕子。大雁、燕子这些候鸟南飞避寒。馐者,所羹之食。养馐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说此节气正是鸿雁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意味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得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白露节气做什么运动好 白露节气运动注意事项
在白露时节,进行运动锻炼,还要注意做到“六防”:
一、防秋寒。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切勿着急过多过快增减衣物,适当地进行防寒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二、防感冒。入秋之后,天气转凉,虽然此时天气还没有深秋那般湿冷,但是昼夜温差是一年中最大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很容易着凉受冻。再加上秋天是主燥气,一旦不小心受冻着凉了,还特别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风寒。因为肺所主的肺部、皮毛、鼻腔等人体部位特别容易受到空气中的燥气与风结合而成的风燥带来的伤害。
三、防肠胃病。白露到立秋之后,应该注意不要贪食一些瓜类、水果之类的东西,谨防肠胃疾病找上门来。
四、防乱补。白露时节民间是很注意养生的,也将白露进补称之为“补露”。白露养生可以食用一些乌骨鸡汤、蜂蜜、芝麻、花生之类的。
五、防肥胖。白露一到,天气转凉,胃口也开始变好,食欲大增,无数人在养秋膘的道路上前赴后继。这样往往饮食过多,开始出现肥胖。
六、防运动伤害。秋令时节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但是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防范感冒,以及在运动过程中不小心造成的运动伤害。遇到运动伤害,医生建议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一旦真正在运动中受伤,除了要做到医生建议的四个原则外,最好不要擅自进行处理,以免加重伤势或耽误治疗。
2018白露是几月几日 白露勿露身是什么意思
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寒露适合做什么运动 寒露适合穿什么衣服
建议穿长袖。
寒露节气会时有冷空气南下,同时露水增多,热气慢慢消减,气温更低,昼夜温差较大,寒露节气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日照时间减少,寒气渐生,晨晚略感丝丝寒意。此时个人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俗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因此寒露时穿长袖长裤来包裹皮肤防寒保暖是比较妥当的。
如何做好保暖工作
招式一:尾骨、脚心处贴上暖宝宝
如果想要使双脚和内脏暖和起来,那么在尾骨上贴个暖宝宝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中医的长强穴,也就是行于后背正中的督脉的起始穴位,具体位于尾骨末端,阳气就是从这里开始生发,统领人体阳气,有“阳脉之海”的美誉。
暖宝宝贴在这里,不仅可以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更流畅,而且能使子宫、卵巢、膀胱等器官也因此变得更暖和。它振奋了人体的阳气,加速气血循环,人体自然会感到全身温暖。春寒料峭,穿上春意盎然的短裙、筒袜,就不必再担心身体、内脏会受凉了。
另外,还可以在脚心贴暖宝宝,因为双脚距离地面冷气最近,冷气最容易从双脚侵入人体。贴上暖宝宝,就能缓解地面冷气的影响。另外,脚心附近一个中医的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经常按摩、刺激、保暖涌泉穴,也有益于补肾壮阳、改善手脚冰凉症状。
招式二:多穿几双袜子,最里面穿五指袜
“筒袜控”们,面对春天的气息,很难抗拒筒袜的诱惑。那么为了更好地防寒保暖,建议多穿几条筒袜。
接触皮肤的最里面一层可以穿吸湿性良好的丝质筒袜,然后再在外面套上棉质筒袜。如果仍觉得冷,可以以“丝质、棉质、丝质、棉质”的顺序叠加。为了防止穿得太多而导致血液不流通,最里面的两条可以使用五指袜。
穿上五指袜,可以把每个脚趾都分开,将脚汗从每个脚趾之间吸出来,不会因脚汗凉了而感到脚冷。另外五指袜还利于脚趾的活动,使脚部血液更加通畅,不容易冻脚。五个脚趾分开以后,脚趾之间经常处于干燥卫生的状态,不给细菌赖以生存的条件,还从源头上防止了交叉感染,抗菌除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