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功效与作用生姜和干姜功效大不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生姜和干姜功效大不同
1、生姜
生姜具有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等功效。尤其在在解热、止呕和解毒3个方面具有独特功效。所以在临床上,生姜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所致的伤风感冒、头痛鼻塞、发热咳嗽。以及胃寒呕吐、鱼蟹毒等。生姜可以直接食用。例如,用鲜姜30克切片与红糖煮水,趁热喝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经期腹痛;而将鲜姜榨汁饮用可治胃寒呕吐、咳嗽痰多等,吃鱼蟹时加些姜末与醋,可防鱼蟹之毒。
2、干姜
干姜具有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功效。尤其在暖胃、通脉具有独特功效。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亡阳虚脱、手足厥冷及咳喘之症等。干姜不可直接食用,常和其他中药配伍组方煎汤服用。例如,用于脾胃虚寒的理中汤,寒饮咳喘的苓桂五味姜辛汤等,其中均以干姜为主药之一,另外,当阴寒所致亡阳虚脱时,可用干姜加附子以增强祛寒作用,具有回阳救逆之疗效。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一、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 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 HBsAg 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值显著下降,但超过3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
3、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 生姜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小时,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在30℃的温度下放置90日,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 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
4、其他作用: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在沸水中长时间加热后,仍保持相当强活性.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 能防止过敏性休克,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二、生姜的药用价值
1、解暑提神:生姜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夏季中暑时,给患者灌下一杯姜汁,可以让患者很快的苏醒过来,有很好的解暑功效。
2、脚气脚臭:脚气是夏季很常见的问题,想要治疗脚气可以用生姜。生姜加水煮沸成姜汤,等温度适宜的时候用于浸泡双脚,也可以加入一些盐和醋,差不多浸泡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脚臭可以消除。
3、防治夏季肠胃病:夏天是各种肠胃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天气温高,病菌繁殖的快,吃点不干净的食物就会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而且多是急性肠胃炎,姜具有解毒、温胃止呕的功效,所以,喝点姜汤、吃点姜能够很好的预防夏季肠胃病。
4、治腰肩疼痛:用姜汤浸湿的毛巾敷在腰肩处可以缓解疼痛,这种方法能让我们腰肩部的肌肉舒缓些,能起到舒经活血的功效,具体方法是姜加水煮成姜汤,然后加入少许的醋和盐,拿干净的毛巾,浸泡在姜汤里,拧干后敷在疼痛处,多敷几次。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生姜功效与作用 驱散寒邪
在着凉、受寒的时候,会引起感冒、头疼、腹痛等症状。适当的喝些姜汤水,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发热,有助于驱逐体内的风寒。
生姜功效与作用 提神
生姜有促兴奋、促提神、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一般来说,有头昏、心悸、萎靡不振、胸闷恶心等症状的病人,可以适当喝一点姜汤,这对提神醒脑大有裨益哦。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萜、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黏液等。生姜中还含有姜辣素。
传统医学认为,姜能增强血液循环,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而在炎热季节,姜有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另外,姜能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用姜汤含漱能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在吃姜的时间上,专家建议在早上吃,因为他有以下三大好处:
一、缓解感冒
自古就有姜汤治感冒的说法,每次感冒时,家里的老人就会端出姜汤,效果立竿见影。
二、能治胆管结石
去年张某体检时,B超发现肝左叶胆管结石0.8×0.2厘米,至此之后,他从未吃过相关药物,只是坚持每天含姜片。隔了一年再次体检时,胆囊竟没问题了。而且,早晨含姜片还有开胃的效果哦!
三、保护肝功能
药理研究显示,生姜中的生姜精油对实验中大、小鼠肝损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所以有肝脏问题的患者,可以养成早上含姜片的习惯。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生姜在民间运用广泛,因为它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呕、驱腥臭、消水肿之功效。所以还有俗语说“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的说法。生姜的作用具体有:
1、增进食欲。吃姜可以刺激胃粘膜,促进肠胃消化,改善胃口,增进食欲。
2、止住呕吐。姜含有丰富的姜酮,姜烯,吃姜,补充这两种元素,可以有效地止住呕吐。
3、醒酒。姜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又带有刺激性香味,醉酒的人吃姜,可以清醒头脑,保持情绪平稳。
4、驱寒暖身。姜还有一个最显著的功效,就是可以驱寒,减轻身体冰凉的症状,达到暖身的效果。
5、祛湿排毒。南方春天湿气较重,容易“春困”。睡眠质量下降,肠胃功能减退,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衡,影响面部气色,暗淡无光。而姜解表散寒的性质,可以祛除“风邪”与“湿邪”,调理人体内部循环,改善肤色。
6、祛痘印去斑。春季气候潮湿,新陈代新功能加强,空气中的灰尘易黏附皮肤,滋生暗疮。皮肤暗疮之炎症消退后,常会引发色素沉着,颜色陈旧暗淡的痘印,实在有碍观瞻。姜中含有一些植物挥发油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修复损伤,达到祛痘印去斑之效。
洋姜能当生姜用吗 功效不同
洋姜性凉,味甘、微苦,食用洋姜具有清热降火、凉血的功效,在洋姜的有效成分中含有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还含有一种与胰岛素结构非常近似的物质,可以双向调节血糖,血糖高的人群吃洋姜能够帮助降低血糖,而血糖偏低的人群吃洋姜能够帮助升高血糖,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姜汤为温性汤饮,入肺经,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而且生姜有辛辣气味,食用后有解表、散寒、发汗的功效,能够很好地驱除体内寒邪,对于风寒感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生姜和干姜的功效区别
生姜最主要的作用是发散表寒,比如感冒受寒了,切两片姜,渴姜汤出一身汗就好了,因为生姜走表,汗往外一散寒邪就随着汗往外出去了。生姜还能有止吐的作用,对于清热解毒解表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能有很好的止吐的作用。
干姜走表的性质弱,干姜的作用主要是暖中,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对于治疗吃冷饮过度,寒邪直接进入体内,下大雨天淌水,会导致寒气加重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干姜来暖身,对于驱寒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