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在类型、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成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也就是病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但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引起的。它起病多较缓慢,而且轻症糖尿病患者多无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中的1-2项。还有些糖尿病人以皮肤感染如疖肿或皮肤搔痒等症状为首发症状。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往往能发现早期的糖尿病患者。成人糖尿病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它的治疗更强调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作用。这两种方法无效时必须加上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当上述三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仍不能达到糖尿病的控制标准时才考虑用胰岛素治疗。
儿童糖尿病则远不相同。其发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使患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引起的。当90%以上的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时,才会出现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一般它起病较快,糖尿病症状常常突然出现。由于起病急,家长往往能回忆起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儿童糖尿病的症状多较典型。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例都会出现多饮多尿,并会出现夜尿增多和夜间口渴爱饮水的现象。多食也是患儿较普遍的症状,饭量增加的程度可以不等,有的较前稍有增加,有的孩子饭量甚至成倍增加。但也有的患儿可以缺乏多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乏力。儿童糖尿病多为I 型糖尿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因此,确诊以后必须马上开始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胰岛素治疗是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根本措施,而且要持续终生。同时儿童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还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三个方面。值得强调的是,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上述4种疗法相辅相成,往往能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儿童糖尿病怎么治疗
1、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由于儿童糖尿病患儿胰岛残余B细胞功能有差异,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要注意个体化。
2、运动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儿童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包括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3、心理治疗和教育。这是儿童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包括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给予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儿童糖尿病也会遗传
对于糖尿病大家并不陌生,可是为什么儿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专家指出一般老年人比较容易得糖尿病,由于遗传的原因可能就会导致小孩子就患有糖尿病,下面我们看看介绍。
需要警惕的是,儿童糖尿病正在逐年上升。儿童糖尿病95%以上为I型,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多和遗传有关。
在大家的印象中,糖尿病是成人病,其实不然。家住天河直街的明仔今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虽然明仔平常胃口都不错,但是一直长的比较瘦。两个月前因为 上课期间常常请假上厕所尿尿而被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投诉。随后,明仔爸妈带明仔到附近的广州某医院内科检查,被验出糖尿病I型。据了解,像明仔这样小小年纪 就患糖尿病的情况在逐年增多。而今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亦将主题定为“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希望家长及整个社会来关注这种情况。
“儿童糖尿病95%以上为I型,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多和遗传有关。”中华医学会会员、广州仁爱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董澜清介绍,与成人糖尿病者多肥胖不 同,儿童糖尿病者多消瘦,共同点就是都会出现多尿、多食、多饮的情况。儿童糖尿病发症比较快,症状来得急。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酮酸中毒,出 现呕吐、腹痛、脱水、呼吸困难、昏迷等,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如果家长发现小朋友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到医院做血糖、尿糖等各项检查,及早判定是否患了糖尿 病,及早进行治疗。如果是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尤其需要留意。
明仔在检查出患了糖尿病后,董澜清为其进行血糖控制治疗,目前状况良好。而 对于儿童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董澜清特别提醒:儿童糖尿病患者可以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含糖饮料,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及时补充含糖水果、饮 料;多进行游泳、慢跑等运动强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儿童有好处;此外,儿童患有糖尿病,应该让老师和同学了解,能够进行适当的照顾。
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了解了吧,我们要多留意一下宝宝的健康。
儿童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认为这种疾病只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是儿童也会患上糖尿病,影响着家庭的幸福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儿童糖尿病的症状。
儿童患糖尿病症状表现通常为起病急或突然。儿童糖尿病一般它起病较快,糖尿病症状常常突然出现。由于起病急,家长往往能回忆起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而成人糖尿病多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儿童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比较典型。儿童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紊乱,缺乏胰岛素降低血糖,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例都会出现多饮、多吃、多尿,孩子一般偏瘦;而2型糖尿病,和成人糖尿病相似,起病比较慢,血糖逐渐升高,孩子一般是小胖墩居多。
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成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病情进展多较缓慢,甚至多无明显症状或糖尿病症状不典型。
糖尿病对儿童的身体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破坏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健康,关注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尽量让他们远离造成疾病的各种因素,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儿糖尿病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吗
1、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有所不同,成人糖尿病多为肥胖者,为II型糖尿病,儿童糖尿病患儿多消瘦,为Ⅰ型糖尿病。但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2、儿童糖尿病的特征和症状不同于成人糖尿病,90%的儿童Ⅰ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典型的症状是喝水多、尿多、吃的多反而消瘦,即“三多一少”的症状,约有40%的儿童Ⅰ型糖尿病起病急、病情重,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呕吐、脱水甚至昏迷、抽搐等现象。
3、酮症酸中毒可能是糖尿病的首发症状,也可能是治疗不当,病情恶化,感染突然停药及饭量不当而诱发,40%的患儿初诊时即有酮症酸中毒存在,年龄较小的发生率更高,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全身关节痛,重者精神萎糜,烦燥,体重锐减,有明显脱水及酸中毒现象,皮肤粘膜干燥,眼窝下陷,呼吸深长,呼气带有烂苹果酮体气味,面色发绀,四肢冷,脉细弱,血压下降,嗜睡甚至昏迷。
4、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一方面与胰岛素的绝对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胰岛素拮抗激素的相对或绝对增加有关。如生长激素,有动员脂肪分解,导致大量生酮氨基酸的产生及高血糖素等。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有什么不同
1、儿童的胰岛β细胞严重损伤:
成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也就是病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但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引起的。成人糖尿病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
儿童糖尿病则远不相同。其发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使患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引起的。当90%以上的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时,才会出现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2、起病急,症状典型:
成人糖尿病起病多较缓慢,而且轻症糖尿病患者多无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中的1~2项。还有些糖尿病人以皮肤感染如疖肿或皮肤搔痒等症状为首发症状。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往往能发现早期的糖尿病患者。
一般小儿起病较快,症状常常突然出现。由于起病急,家长往往能回忆起症状开始的具体时间。儿童糖尿病的症状大多比较典型,一旦发病,几乎100%的病例都会出现多饮多尿,并会出现夜尿增多和夜间口渴爱饮水的现象。多食也是患儿较普遍的症状,饭量增加的程度可以不等,有的较前稍有增加,有的孩子饭量甚至成倍增加。但也有的患儿可以缺乏多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乏力。
糖尿病孩子由于机体代谢紊乱。自身消耗过多,虽然多食但仍然消瘦。这些孩子除有多尿、多饮、多食外,还伴有消瘦症,即“三多一少”而成人糖尿病虽有三多症状,但很少有消瘦。
3、儿童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因为成人糖尿病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它的治疗更强调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作用。这两种方法无效时必须加上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当上述三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仍不能达到糖尿病的控制标准时才考虑用胰岛素治疗。
儿童糖尿病多为1 型糖尿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损伤已较严重,因此,确诊以后必须马上开始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胰岛素治疗是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根本措施,而且要持续终生。
注射时间放在进食前15~30 分钟,药物应用上。注射量按照医生嘱咐调整。一般来说,医生要根据小孩前一些日子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每天的饮食、尿糖情况,制定出这几天的胰岛素注射剂量和饮食要求。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记好小孩每天的饮食情况、每次的胰岛素注射量和注射前病孩的尿糖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将这些记录提供给医生,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
小儿糖尿病常误诊
儿童糖尿病易误诊
同成人一样,儿童糖尿病在早期也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但很大一部分儿童这种症状都不明显,因此给及时确诊带来了困难。
很多第一次发病的小孩,以感染造成的急性起病居多。发热、呼吸困难者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腹痛、腹泻者常被误诊为肠炎、急性阑尾炎等。若怀疑有糖尿病的小孩频繁呕吐,则需要考虑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家长勿忽视儿童糖尿病
家长除了在平时注意控制小孩饮食、加强其体育锻炼之外,一旦发现孩子进食减少、恶心呕吐等就要及时就诊。若有血压下降、体温上升、嗜睡、呼吸时带烂苹果味等症状,则需做相关血尿及抗体检查,排除糖尿病可能。及时确诊糖尿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防止儿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
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男人:糖尿病的发生可造成男性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如果是中年男性,可导致夫妻生活的不和谐。
女人: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特别容易出现自发性流产或者胎儿畸形等现象。
儿童:糖尿病病程长的儿童特别容易产生糖尿病并发症。
老人:容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白内障等危害。
孕妇:糖尿病会使孕妇在生产的时候发生难产,生出的孩子成为巨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