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角结膜炎的治疗禁忌
腺病毒性角结膜炎的治疗禁忌
角膜炎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十忌:
一忌酒酒精能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病毒加快繁殖的速度,因此,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必须戒掉酒及含酒精的饮料。
二忌羊肉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深层病变,是免疫反应的表现,而吃羊肉可加重这种免疫反应,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不要吃羊肉。
三忌热敷眼睛因为人的角膜每天大部分时间(睡眠除外)均处于较凉爽的环境中,已经习惯了。如果在其患病时,突然对其施以较高温度的处置,无异于火上浇油,使其遭受高温、缺氧的摧残。
四忌用药偷工减料抗病毒药滴眼液滴眼次数一天要保证6~8次,不能减少。道理很简单,用药如用兵,这就好比打仗,攻克一个城市本来需要10万精兵,如果只发兵5万,结果可想而知。
五忌滴药时不压住泪囊病人在用药时滴入眼内的滴眼液约70%会流入泪囊,如果这时不堵住此通道,药物的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六忌包扎眼睛包扎眼睛可使结膜囊温度升高,分泌物增多,利于细菌、病毒繁殖,而且所用纱布也有可能划伤角膜。
七忌闭目低头此动作有可能造成患者眼部淤血,加重病情。
八忌见好就收只有病被治愈后患者方可遵医嘱停药。
九忌骤停激素有的患者治疗用了激素,当病情得到迅速控制,角膜恢复透明,视力提高比较满意时,便误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治愈,自作主张停药,结果导致严重后果。他们不了解激素用法比较特殊,需要递减停药。
十忌一条道跑到黑患者在使用某种抗病毒药,如抑制型抗病毒药效果不满意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类型的抗病毒药,如杀灭型抗病毒药。
腺病毒性角结膜炎的护理禁忌
一、忌酒酒精能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病毒加快繁殖,因此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必须戒酒及含有酒精的饮料。
二、忌羊肉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深层病变,大多是免疫反应的表现,而吃羊肉会加重这种慢性免疫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因此,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切忌不要吃羊肉。
三、忌热敷因为人的角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比较凉爽的环境,如果在患病时突然对其施以较高温度的处理,无异于火上浇油,会使其遭受高温缺氧的威胁。
四、忌不正确用药患病时要遵医嘱用药,用药方式和用药次数一定要谨遵医嘱。不正确的用药不但不能使病症痊愈,还有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五、忌包扎眼睛包扎眼睛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分泌物增多,利于细菌或病毒的繁殖,而且,所用纱布也有可能划伤角膜,因此,不能随意包扎眼睛。
腺病毒性角膜炎
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有以下几类:
树枝状角膜炎
树枝状角膜炎一般发病急剧,患者常会有畏光、流泪、眼疼、眼部异物感等症状。初起时,角膜表面出现点状浸润,上皮层内出现细小颗粒状小泡,呈点状、线状或星状排列。小泡破裂后,上皮脱落形成浅在裂隙状凹陷,继而病变连接、融合成沟状,形成树枝状形态,在树枝的末端可见结节状小泡,病变区附近上皮水肿、松解,易自前弹力层剥脱。2%荧光素染色,呈明显树枝状淡绿色着色,故称树枝状角膜炎。在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或完全丧失;周围角膜敏感性正常或相对增强。病程可持续1~数周后修复,遗留薄翳。
地图状角膜炎
多数是由树枝状角膜炎病变向四周及基质深层扩展导致的。溃疡面积会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呈灰白色地图状或阿米巴形。由于细胞浸润和水肿,角膜基质明显增厚,后弹力层及内皮层表现肿胀和皱襞。常合并虹膜睫状体炎,刺激症状明显,病程可长达数月之久,易复发。应与神经麻痹性等角膜炎相鉴别。
盘状角膜炎
角膜炎侵犯到角膜基质形成盘状角膜炎。角膜表面粗糙,呈颗粒状水肿或上皮完整。而基质层则由于浸润、水肿而增厚,呈毛玻璃样灰色混浊。病变区多位于角膜中央,呈盘状,境界清楚。有时可表现为基质的弥漫性浸润。后弹力层出现皱襞,内皮有水肿;有较多灰色带色素斑点状角膜后沉降物(k、p)。角膜知觉消失。视力明显减退。刺激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病程可长达1~数月。轻者水肿吸收,愈后遗留斑翳。重者伴有基质坏死病变,有浅层及深层血管伸入。常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可出现前房积脓。亦可继发青光眼。愈合遗留永久性角膜瘢痕。经常复发。其发病机理可能是对病毒可溶性抗原引起的高度敏感性细胞免疫反应;在角膜中病毒和宿主防御之间相互作用的真正机理尚不清楚。在临床上,应与其他原因如牛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引起的盘状角膜炎相鉴别。
眼睛分泌物多是啥原因 水样分泌物
如果眼睛出现大量稀薄且略带黏性的水样液体,可能是患有病毒性角结膜炎、眼表异物、早期泪道阻塞等疾病。另外,内眦赘皮、倒睫、睑内翻、睑外翻等也会导致类似症状的出现。
泡性眼炎的分类情况
泡性眼炎是结膜上皮组织对某种内生性毒素所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一般认为是对结核杆菌蛋白过敏。常发生在营养失调和有腺病体质的女性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是对葡萄球菌、肠道寄生虫病等过敏所致。
根据结节所在部位分为泡性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泡性角膜炎,如三个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则总称为泡性眼炎。
泡性眼炎的分类情况:
(1)泡性结膜炎
球结膜出现一个或数个灰白色结节,直径约1~3毫米,是由浆液性渗出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所组成,结节周围呈局限性结膜充血,数日后结节顶端破溃下陷,1~2周后痊愈。
(2)泡性角结膜炎
上述结节出现在结膜角膜交接处,稍高于角膜,充血的球结膜血管呈扇形散开,愈后角膜缘参差不齐。
(3)泡性角膜炎
疱疹位于角膜上,呈灰白色、圆形、边界清楚、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破溃后成溃疡,伴有新生儿血管长入,愈后可留瘢痕,位于边缘的疱疹常形成浅溃疡,反复发作,渐向中央移行,并有束状血管跟随,状如慧星,称束状角膜炎。痊愈后留有束状薄翳,但血管可萎缩。
泡性眼炎是结膜上皮组织对某种内生性毒素所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一般认为是对结核杆菌蛋白过敏。
结膜炎能否用熊胆眼药水
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衣真菌性、原体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慢性滤泡性结膜炎、急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那么,新生儿患上结膜炎能否用熊胆眼药水'
新生儿得了结膜炎可以给孩子用氧霉素滴眼液或醋酸磺胺液滴眼缓解症状,也可以用熊胆眼药水,因为熊胆眼药水的有效成分是熊胆粉,具有清热解毒,去翳明目,消肿止痒的作用。用于目赤肿痛症。对病毒性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消除视力疲劳。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火上炎,热毒伤络型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熊胆眼药水除可治疗病毒性结膜炎外,还可用于过敏性结膜炎,包括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泡性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沙眼、浅层巩膜炎、电光性眼炎等其他外眼病。
需要提醒的是,新生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熊胆眼药水,科学正确用药。
结膜炎的表现
泡性角结膜炎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如侵及角膜则有严重的畏光、流泪、刺痛和睑痉挛等症状。根据病变侵犯的部位,临床上本病可分为:病变仅发生于结膜者称泡性结膜炎;发生于角膜者称泡性角膜炎;病变侵及角膜者称泡性角结膜炎。
1、泡性结膜炎发生在球结膜的结节呈灰红色,直径约1~4mm,结节周围限局性结膜充血。结节易破溃,顶端形成溃疡。随后上皮细胞由边缘向内生长,1周左右溃疡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在较严重的病例,有时形成较大的溃疡,病变可深及浅层巩膜,愈合后遗留瘢痕。少数在睑结膜或睑缘部出现泡性溃疡,常见于维生素A缺乏者。
2、泡性角结膜炎结节位于角膜缘,表现为灰白色圆形浸润,边界清楚,易形成溃疡。愈合后角膜遗留不透明瘢痕,使角膜缘不整齐。有时在角膜缘及其附近球结膜上出现多数粟粒样细小结节,沿角膜缘排列,称粟粒性泡性角结膜炎。这些结节可不经破溃即消失,也可互相融合形成溃疡。
3、泡性角膜炎及束状角膜炎见角膜病。
早上起来眼屎多是怎么回事 红眼病
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春夏天常见的流行性角结膜炎,也就是俗称的‘红眼症’,患者除了眼睛发红外,还并有大量分泌物,有时会多到眼睛都睁不开--‘被分泌物黏住’。通常黏稠的白色或黄色分泌物,代表可能有细菌感染;稀薄、稍带黏性的水样液体分泌物,则多表示为病毒性角结膜炎。最佳预防方法是勤洗手、不揉眼,不与他人混用脸盆、毛巾等,以免交叉感染,一旦眼睛出现分泌物异常、异物感、红肿等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角膜炎需要注意的五大禁忌
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一种角膜炎,常见的致病菌为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病毒性角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眼部失明而且治愈后容易复发,不仅会对患者的视力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给您患者的心理增加阴影。常见的病毒性角膜炎有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盘状角膜炎三大类。患了病毒性角膜炎除了要及时治疗外,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五大禁忌事项:
禁忌一:症状缓解立即停药。病毒性角膜炎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即使治愈后也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只有彻底治愈后患者方可遵医嘱停药。
禁忌二:盲目换药。如果患者在使用某种抗病毒药时,如抑制型抗病毒药效果不满意,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类型的抗病毒药,如杀灭型抗病毒药,切不可自己盲目换用其他抗病毒药。
禁忌三:包扎眼睛。在角膜炎的治疗期间,不可盲目包扎眼睛。因为包扎眼睛可使结膜囊温度升高,分泌物增多,利于细菌、病毒繁殖,而且所用纱布也有可能划伤角膜。
禁忌四:骤停激素治疗。有的患者治疗用了激素,当病情得到迅速控制,角膜恢复透明,视力提高比较满意时,便误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治愈,自作主张停药,结果导致严重后果。他们不了解激素用法比较特殊,需要递减停药。
禁忌五:闭目低头。因为这个动作有可能造成患者眼部淤血,从而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以上是角膜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需要掌握的相关禁忌,希望对您了解角膜炎的相关知识有所帮助。在此提醒患者朋友们,患了病毒性角膜炎一定要立刻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眼部总是疼痒是过敏性结膜炎发作了
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痒,几乎所有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均可出现,其中春季角结膜炎通常表现最为明显。其他症状有流泪、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分泌物多为黏液性。一些较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如春季角结膜炎及异位性角结膜炎有时可以出现视力下降。
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体征为结膜充血。结膜乳头增生是另一个常见的体征,乳头多出现于上睑结膜。巨乳头性结膜炎及春季角结膜炎增生的乳头有其特异的形态特征。异位性角结膜炎常出现结膜纤维化(瘢痕)改变。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还可出现结膜水肿,在儿童尤为多见。角膜损害以春季角结膜炎及异位性角结膜炎最常见。
过敏性结膜炎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脱离变应原是最为理想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与可能的变应原接触。如清除房间的破布及毛毯,注意床上卫生,使用杀虫剂消灭房间的虫螨,在花粉传播季节避免接触草地、树花等,停戴或更换优质的接触镜与护理液。眼睑冷敷可以暂时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常局部使用,常用的滴眼液有0.1%的依美斯汀、0.05%的Levocabastine、0.1% 的Olopatadine及0.5%的Ketorolac。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使用,不过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药。常用口服药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润洁那素达等。
(2)肥大细胞稳定剂
常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及奈多罗米等。肥大细胞稳定剂的总体治疗效果虽不及抗组胺药,但其对抑制流泪似乎更有效。最好在接触过敏原之前使用。
(3)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急性阶段及间歇阶段均可使用,对缓解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症状及体征均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它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常用的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
(4)血管收缩剂
局部使用的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萘甲唑林、羟甲唑林、四氢唑林等,可改善眼部不适,减轻眼表充血。
(5)糖皮质激素
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且使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单胞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及氟米龙等。
(6)免疫抑制剂
主要有环孢霉素A及FK506对于一些严重的需要使用激素的春季角结膜炎病例,局部应用2%的环孢霉素A可以很快控制局部炎症及减少激素的使用量。但是,在停药后易复发。
3、脱敏治疗此法
主要用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对于其他亚型的过敏性结膜炎,其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而很少采用。
4、冷冻疗法此法
主要用于春季角结膜炎。冷冻治疗常用于上睑结膜,将温度降至-80℃~-30℃,持续30秒。冷冻治疗可以重复使用2~3次。
5、心理治疗
眼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彻底根治常常非常困难。因此对一些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一些春季角结膜炎的患儿,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应加以注意。
眼红的常见疾病
眼表疾病
(包括眼脸、泪腺、结膜、角膜)
附属器
倒睫、双行睫、眼脸松弛症、睑内翻、睑外翻、眼闭合不能(兔眼)、睑缘炎、睑板腺炎、酒糟鼻、泪腺炎、泪小管炎等。
结膜
新生儿脓漏眼、感染性结膜炎(病毒性、细菌性)、非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药物毒性、化学伤性)、干眼、结膜下出血、充血性睑裂斑、上部角膜缘角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结膜异物、瘢痕性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结膜瘤样病变等。
角膜
感染性角膜炎、免疫性角膜炎、复发性角膜糜烂、翼状胬肉、神经麻痹性角膜病变、接触镜相关性病变、角膜异物、紫外线灼伤等。
巩膜炎
浅层巩膜炎、巩膜炎等。
内眼及眼眶疾病
前葡萄膜炎、闭角型青光眼、眼穿通伤、眼内异物、眼内炎、急性视网膜坏死、急性视神经炎、炎性假瘤等。
其他
全身病:如急性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热、慢性非特异性呼吸疾病、血管性疾病、血液病、头部静脉回流受阻、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减退)、痛风、急性红斑狼疮、内分泌不足、维生素A缺乏症、Fabry病等;
酗酒、全身性药物中毒
眼部术后
过敏性结膜炎有哪些过敏源
眼部痒感几乎是各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共同症状但其他症状如流泪、灼热感、分泌物等则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和其他的眼表疾病混淆过敏性结膜炎主要分为4种类型:
过敏性结膜(包含季节性、常年性、接触性)、巨乳头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和特应性角结膜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和避免发生后遗症脱离过敏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尽量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例如注意床褥卫生、避免接触花粉、停止配戴隐形眼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药物治疗除口服抗炎药外局部用抗组胺药滴眼即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而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滴眼液(例如信润清)既能治疗又可预防过敏性结膜炎也是较为常用的药物通常在其他药物无效情况下才会选用糖皮质激素因其副作用较大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除此之外尚有脱敏治疗、手术治疗等祝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