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发烧时按摩哪些穴位

发烧时按摩哪些穴位

1、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热,起到退烧的作用。

2、曲池穴

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清热解毒、泻内火的作用。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3、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椎穴了,发烧时除了可以按摩大椎穴来退烧以外,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法刮到出痧,也有明显的退烧效果。

幼儿发烧穴位按摩方法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注意事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

一是攒竹,这个穴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也就是额头的正中线,用两大拇指在额头正中线自下而上交替直线推动。

一是坎宫,坎宫是自眉头起沿眉毛向眉梢的一直线。用两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个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

一是太阳穴,发烧感冒的时候,都可以揉这个穴位。

肺经,在无名指上,由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称为泻肺经。

天河水,在孩子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成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沿着那条线从手腕推向肘,这叫做泻天河水。

以上这5个穴位及其按摩的方法,都是治疗发热的基本手法。因为发热又分风寒和风热,所以除了基本手法外,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添加其他的穴位按摩。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地介绍了发烧按摩哪个穴位,相信只要认真阅读了上述内容的朋友们,心中对这些穴位也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当然我也想再提醒大家的是,首先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导致发烧出现的一些原因,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避免这些原因的出现。

宝宝发烧按摩哪个穴位可以缓解

儿童推拿乃是中医治疗儿童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应用特别广泛,通过对患儿的穴位进行按摩,就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的生理以及病理状态的作用。孩子发烧可以按摩肺经,用无名指掌面来进行按摩即可。其次,可以按摩天河水,用食指以及中指按摩一百次到五百次左右,主要就可以治疗发热、烦躁不安等病症。因为每一个孩子的体质都是不同的,所以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所以给孩子按摩穴位也要看症状表现、季节以及气候的差异。

小孩发烧最好不要洗热水澡,因为小孩发烧会出很多的汗,当你给他洗热水澡的时候难免会受凉,这样会增重小孩子的发烧症状,对他的病情愈合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小孩子发烧晚上要盖好被子,不要给他吃生冷的食物。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穴位: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1)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2)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推破)。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秋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按摩治疗鼻子不通气都是按哪个穴位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1:点迎香

用双手食指端的侧面,同时按于双侧迎香穴,并点按各50下。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2:推搓面部

先将双手对搓,直到手心发热,然后用双手指推搓面部,包括鼻、额、颊。推搓面部,可促进面部血液流通,缓解鼻子不通气症状。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3:按素穴

用右手掌心(劳宫穴),按在鼻尖上(素穴),逆时针方向揉50下,再用左手掌心按鼻尖顺时针方向揉50下。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4:啄承泣、四白穴

用双手中指端,以雀啄承泣穴(眼球直下眼眶下缘)四白穴(目下1寸,承泣穴下)各50下。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5:揉印堂

用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印堂穴上,以食指端按于右侧攒竹穴(眉毛内侧端),以无名指上端两侧,从印堂至嘴唇往返推搓50下

发烧按摩什么穴位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4、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此穴主治鼻炎、鼻塞、鼻窦炎、流涕、鼻病、牙痛、感冒等。用拇指指间关节按压此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2—3次,可减少呼吸道疾患的发生。

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是可以按摩穴位的。

多数孕妇再怀孕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还会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变差,容易伤风感冒,并且还不能吃药。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打到治疗的目的。

临床研究发现,孕妇感冒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治好的,并且给孕妇进行穴位按摩还能改善孕妇妊娠期的一些不良症状,如水肿、易疲乏等。如果孕妇睡眠状态不佳,也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的。

需要注意的是,给孕妇按摩穴位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因为按摩的穴位不对是会伤害到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因此在给孕妇按摩穴位以前,必须要先请教专业的医师,要对所按摩的穴位要有清楚的了解。另外,按摩的力度也要轻重适宜,手法要温柔。

当在按摩过程中孕妇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按摩。

孕妇适宜按摩的穴位

给孕妇按摩穴位需要谨慎对待,那么孕妇适宜按摩的穴位主要哪些?按摩哪些穴位是能够改善孕期症状的?按摩哪些穴位又是能够增强抵抗力的?一起来了解下。

缓解孕吐,可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条横纹中央直上2寸,当按摩的时候,可以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按揉。

缓解头痛,改善失眠,可按摩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头和眼眶的交界处。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是指指腹轻轻按揉5分钟。

发烧时按摩哪些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表,起到退烧的作用。

曲池穴

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解表清热、泻内火的目的。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椎穴了,发烧时除了可以按摩大椎穴来退烧以外,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法刮到出痧,也有明显的退烧效果。

退烧按摩哪些穴位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感冒发烧按摩穴位有哪些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池: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外关: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4、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相关推荐

按摩哪个部位调理月经 调理月经特效穴按摩

关元为小肠之募穴,是补养肾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首选要穴,也是妇产科疾病的常用特效穴。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按摩手法:用手掌贴于穴位上,顺针按揉,至发热为度,每次10分钟。 本穴位于小腹部,为胞宫所在之处,该穴具有良好的活血调经,理气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症。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摩穴位,力度适中,至发热为度,每次5分钟。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具有活血化瘀,

脱发按摩什么穴位

耳朵最高点内侧隐藏在头部侧边的小凹处就是角孙穴,对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效果显着。折起耳廓,在内侧找到隐藏在头部侧边的凹处用拇指按压。两手的拇指同按压角孙穴,用手掌将整个头包起来操作会更加简单。 脱发按摩翳风穴 隐藏在耳垂内侧的小凹处就是翳风穴,在促进血液循环之余,有利于缓解头痛和晕眩症状。在耳垂内侧,颚骨根部和耳垂边缘相交的附近有一个凹进去的地方,请试着用拇指按压。这个候头部往相反方向倾斜30度左右会更有效果。 脱发按摩风迟穴 在后脑勺和脖子的交界处,从中心往左右3厘米左右的区域那块凹进去的部分就是风池

吹空调头晕恶心怎么办 穴位按摩

吹空调出现头晕、恶心穴位按摩是一种安全、迅速的缓解方法,具体按摩穴位如下: 位置: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左右的位置。 功效:具有疏风解表、平抑肝阳、舒筋通脉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或刮至有发热感。 位置: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功效: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对支气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推按定喘穴1~3分钟。 位置: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面的凹陷处。 功效: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针对热病,

按摩五大穴位治疗颈椎病

1、揉捏风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两边大筋外侧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按摩穴位治疗疾病 按摩穴位治疗颈椎病 穴位按摩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按摩方法 取坐

白发按摩什么穴位

1、白发按摩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点,向食指骨侧按压酸胀处。此穴常与太冲穴合并使用,可舒压、镇静神经。 2、白发按摩风池穴 位于头部后方枕骨下方,靠近发际线上方的凹陷处,左右各一。常按此穴可疏通经络,促进行血,平衡阴阳气血。 3、白发按摩足三里穴 点按一分钟后可略放松,改点为揉一分钟,反复3-5次。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

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针揉腹1分钟,逆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

按摩这些穴位减肥靠谱吗

目前减肥的方法有很多的,也有很多的中医门诊都会推行按摩减肥,针灸减肥等,这样的减肥方法效果很不错,而且用这样的减肥效果还挺好的,按摩穴位减肥其实也不错的,到底按摩什么样的穴位呢,怎么样按摩穴位好呢,简单的了解一下。 1、按摩穴位减肥效果好 人体都有多个穴位组成,人体的五脏都有穴位可以对应,人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新陈代谢缓慢,内分泌失调,这些都是肥胖的根源。承浆穴、攒竹穴、肾俞穴 这三个穴位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对这3个穴位进行有效的按摩,是能够增加内分泌,和加速新陈代谢的,能够达到减

婴儿发烧按摩退烧穴位图示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自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用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使患儿掌面与前臂掌侧向上,另一手食指、中指罗纹面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100~200次左右。

按摩穴位治疗感冒发烧的方法

感冒发烧是指感冒常常能引起发烧症状,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而引起的。感冒发烧,是常见的生活小病,对于这样的小病,其实我们自己是可以应对的。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

小孩发热按哪个穴位退烧

1、小孩发烧按摩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小孩发烧按摩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3、小孩发烧按摩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