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淤积症怎么办
乳汁淤积症怎么办
1、手术治疗
单纯的囊肿多数需手术诊治,但手术前要排除恶变的可能,以确定手术范围。
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和胃化痰、舒肝理气为治疗原则,来改善疾病带来的乳房肿块症状以及其他不适体征。乳腺囊肿是由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可分为肝郁脾虚型和冲任失调型两类。
肝郁脾虚型。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治疗:疏肝行气,健脾渗湿。获等15g,党参6g,青皮15g,苍术10g,慧该仁20g,厚朴12g,当归6g,积壳12g,白术15g,炒扁豆20g,木瓜12g,浙贝12g,甘草6g,丝瓜络15g,炒麦芽60g。
针刺:平补平泻,选用肝俞、阴陵泉、足三里、擅中、脾俞、肾俞等穴。每周四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其中10分钟行针一次治疗乳腺囊肿。
乳汁淤积硬块怎么办 乳汁淤积硬块不要硬揉
哺喂母乳对于宝宝总是有说不完的好处,但是哺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乳汁堵塞产生乳房肿块或是乳腺炎常常是哺乳妈妈恐怖的梦靥,因为疼痛的感觉可能比生产还要痛,透过适当的处理方式将有助于缓解症状,首先千万不要以硬揉的方式把乳房硬块揉散,因为乳房经过过度挤压,可能会造成乳房组织受伤而导致乳腺发炎;或是乳腺管因为过度挤压而导致组织伤害,因为乳房肿胀时,乳管就会被乳房组织挤压而变小,硬挤压反而让奶水更难流出,且硬挤就算成功因为组织受伤,下次胀奶时就有可能容易会有反复塞奶的状况产生,而且忌讳一开始就热敷,因为胸部里面有很多血管跟水肿的液体,热敷会使血管扩张,使得乳腺更不通畅而胸部会更加胀痛。
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 未及时吸乳
有些初产妇在泌乳量偏多时未及时吸空余乳,少乳时又聚奶延时哺喂,未正常按时3小时内须有一次哺喂。另外,哺乳中初产妇吹奶以及婴儿出牙期咬伤乳头感染等,都易发生乳汁淤积症和乳腺炎,均会抑制脑垂体催乳激素分泌。
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预防措施
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而且这样的疾病如何预防呢,也都是有着一些方法,那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让女性在怀孕的时候,都是避免出现这样情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其发病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现已广泛地引起临床的重视。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情绪有关吗
在我国,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常见病,那么,怀孕的准妈妈们对此病了解多少呢?实际上,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孕妇的认识并不正确。
误区一:孕期皮肤瘙痒仅是 皮肤病 许多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甚至妊娠早期就出现皮肤瘙痒,最典型是首发于手掌和脚掌,然后逐步延及小腿,大腿,上肢,后背,前胸及腹部,除了抓痕以外还伴有皮损,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可从轻度偶然的瘙痒到严重的全身瘙痒,个别甚至无法入眠,一些孕妇及家属简单地认为是患了一般皮肤病。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是否得了妊娠胆汁淤积症。它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为主,严重时出现黄疸,少数患者感乏力, 腹泻 ,腹胀。孕妇出现了这些警示信号,应该及时就诊,以免病情继续发展。
误区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许多孕妇患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因临床症状比较轻,所以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无关紧要,生了孩子就没事了。的确,皮肤瘙痒,黄疸这些表现在分娩之后都会自然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但该病对胎儿有很大影响,可引起早产,死胎。据报道,在未发现此病以前,有很多不明原因早产,死胎,其实是因该病引起的。所以,孕妇一旦患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必须严密观察胎儿情况,勤数胎动,由家属听胎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 医生 联系,遵医嘱服用中西药,以确保宝宝安全度过难关。
乳汁淤积按摩手法
乳汁淤积的乳房治疗包括局部理疗、乳房按摩、电动吸乳,必要时做乳管冲洗。在这里,特别提出乳房按摩的方法,因为一部分患者恰恰由于不正确的按摩方法,导致乳腺炎的加重。
1、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
2、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乳汁淤积按摩手法之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乳头揪动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乳管。
3、振荡法:以右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有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按摩时注意事项:
1、治疗者的双手要温暖,可涂些乳汁或者按摩油起润滑作用,实际中,有些妈妈忽略了这点,造成乳房表皮的擦伤。
2、按摩前,可以先对产妇的患侧乳房进行热敷或者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对产妇做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3、要刺激泌乳反射,从乳窦后方适度挤捏乳晕,而不能够单纯挤捏乳头,轻轻地按摩乳房皮肤。对于乳汁淤积的肿块部位,可以自外向乳头方向缓慢按摩,一定要注意力度和时间,切不可用力长时间环形按摩,否则一旦形成乳房水肿,则进一步阻碍乳汁的排出,加重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怎么办
本病属于乳腺良性病变,一旦发现应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只需行肿物单纯切除,如在哺乳期,同时有继发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并回荡奶,然后行肿物切除并送病检。
1、手术治疗
单纯的囊肿多数需手术诊治,但手术前要排除恶变的可能,以确定手术范围。
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以和胃化痰、舒肝理气为治疗原则,来改善疾病带来的乳房肿块症状以及其他不适体征。乳腺囊肿是由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可分为肝郁脾虚型和冲任失调型两类。
肝郁脾虚型。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治疗:疏肝行气,健脾渗湿。获等15g,党参6g,青皮15g,苍术10g,慧该仁20g,厚朴12g,当归6g,积壳12g,白术15g,炒扁豆20g,木瓜12g,浙贝12g,甘草6g,丝瓜络15g,炒麦芽60g。
针刺:平补平泻,选用肝俞、阴陵泉、足三里、擅中、脾俞、肾俞等穴。每周四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其中10分钟行针一次治疗乳腺囊肿。
冲任失调型
主证:肿块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作胀变硬,经后变软,月经期、量、色、质有不正常,腰膝酸软,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少,脉细。
治法:调理冲任。方剂:首乌地黄汤加减。何首乌10g,熟地12g,山药15g,拘祀15g,生山植12g,山茱黄12g,白芍12g,获等15g,积壳12g,炒麦芽60g,浙贝12g,获术9g,川芍9g。
针刺:补法为主,选用四满、三阴交、肝俞、肾俞、足三里、太冲、肩井、阴陵泉等穴。每次3一4组穴,留针3分钟,每周四次。
乳汁淤积的症状
乳房内光滑质韧的球形肿块:是乳腺纤维瘤的特点之一。生长缓慢,肿块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触之有滑动感。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多为单发,生长缓慢,可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乳房内球形肿块。
乳房肿块:乳房肿块可能是妇女心中的一大恶梦,如果您有一天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胸部中好像多出一块东西,那要怎么去面对?乳房肿块通常是指由于乳房组织的构成不同而使内部长有肿块的一种疾病。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通过穴位和反射区按摩进行治疗。现出新肿块有以下原因:囊肿;乳头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纤维囊性乳腺病;患了不会扩散的良性肿瘤。激素异常;患了恶性肿瘤。
最初症状一般是乳腺肿物,单侧多见,位于乳晕区外的乳腺周边部位,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稍活动,触之囊性有轻度触痛,直径常在2-3厘米,一般无腋区淋巴结肿大,年轻妇女在哺乳期或之后发现乳房边界较清的肿物。
乳晕有小疙瘩挤出白色 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又称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所以少数患者会出现乳晕上面有疙瘩能挤出白色东西的现象。
乳汁淤积硬块怎么办 乳汁淤积硬块的原因
乳汁由脑下垂体的泌乳激素掌管,怀孕期间,荷尔蒙雌激素与黄体素会促进乳腺及乳房的发育,使乳房更为丰满,为产后哺乳做准备。生产完后,雌激素和黄体素快速消退,改由脑下垂体前叶所分泌的泌乳激素来刺激乳汁分泌。而宝宝的吸吮能更进一步刺激催产素的产生,提高乳汁的分泌量,或者是宝宝的哭声或是肚子饿的时间也会与妈妈的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
以中医观点来看,胃经循行贯穿乳房即表示「乳房属胃」,又由于足厥阴肝经上行胸膈,绕乳头而行,表示「乳头属肝」。所以乳汁与经络肝经与胃经有关系,乳腺分泌乳汁的多寡与妈妈的精神状态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肝经与女性情绪内分泌有关系,如果过度紧张、忧虑、悲伤、愤怒或惊恐,都可能影响催产素或泌乳激素的分泌,使乳汁减少;此外妈妈有无摄取适量的营养,或是有无充分的睡眠和休息,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这则与胃经有关,因为胃经掌管着消化与人体的能量系统。
孕妇胆酸高有什么症状 孕妇胆酸高怎么办
1、总胆汁酸高有可能患胆汁淤积症,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吃些治疗胆汁淤积症的药,如积极治疗会好转,治疗后再复查胆汁酸。
2、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多见于妊娠中、晚期的妇女,主要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主。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3、孕妇皮肤瘙痒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在孕妇中的发病率大约是2%~4%。它有复发的特点,如第一胎发生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分娩后自然痊愈了,不留下后遗症,但第二胎怀孕到7个月左右时,此病又会复发,分娩后还会再好。这种病又有家族性的倾向,有的时候母女、姐妹在妊娠时都会发生这种病。
4、妊娠妇女为什么会发生瘙痒,肝转氨酶升高甚至发生黄疸呢?研究证明,由于胎盘产生大量的雌激素,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功能,肝脏内排泄胆汁的功能减弱,胆汁发生了淤积,所以产生了这种病。其主要危害是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胎儿宫内死亡率,并增加孕妇产后出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