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精神分裂症的4个预兆
警惕精神分裂症的4个预兆
1、性格改变:
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针对自己。
2、行为动作异常:
一反往日热情乐观的神情为沉默不语,动作迟疑,面无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视,独处不爱交往,或对空叫骂,喃喃自语,或做些莫名其妙的动作,令人费解。
3、敏感多疑。
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自己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自己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自己:别人偶尔看自己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有的甚至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他有关,察言观色,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认为有人要害自己,不敢喝水、咛饭、睡觉,认为爱人对自己不忠而进行跟踪。
4、语言表达异常。
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谈话的内容缺乏中心或在谈话中说一些与谈话无关的内容,使人无法理解,感觉交谈费力或莫名其妙,或自言自语,反复重复同一内容等。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精神分裂临床类型及表现
1. 偏执型:以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伴有幻觉。以敏感多疑、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多见。其次为影响、嫉妒等。绝大多数病人数种妄想同时存在。
2. 青春型: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
3. 紧张型: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以紧张综合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4. 单纯型: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 为主要临床相。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精 神衰退。一般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5. 末定型:不符合以上四种类型,难以分型或为混合型式者。
6. 其它:如儿童或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残留型、慢性衰退型等。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常用治疗方法有:
方法一:药物治疗。选用药物治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时,特别是确定首选药时,宜慎重而周密地考虑药物的靶症状,患者的喜好、病程特点,病人处于急性或慢性阶段,以及主要以阳性症状为主还是以阴性症状为主,病人的躯体状况、年龄特点及既往药物治疗的成败经验与教训也不应忽视。
方法二:家庭治疗护理。急性期主要是作好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安全护理。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医护工作者观察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或伤人最难预防。因此,无论对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均应提高预防病人自杀与伤人的警惕性。慢性期主要是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及家庭康复护理工作。
方法三: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本项治疗对精神活动的社会康复、减少和预防精神衰退十分重要。无论住院病人的住院环境或出院病人的社区环境、工疗娱疗、集体(团体)心理治疗、妥善解决家庭矛盾与就业及开展家庭心理治疗,对减少复发、社会康复均起积极作用。虽然药物治疗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但是比起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痛苦和危害来说,这是减少精神分裂症疾病症状、缓解病痛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通过以上的这些内容,我们知道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常用治疗方法的具体内容。很多人由于担心春期精神分裂症会产生更严重的危害,会过度的关注这一症状的治疗。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下春期精神分裂症的详细的知识,以便更好的摆脱这一疾病的困扰。最后也祝那些春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们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一:家族病史。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来说,遗传因素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调查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父辈、或者祖辈都曾有精神病史,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得知,家族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家族精神病史的人,一定要更加提高警惕。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二:神经病变。脑部神经某些部位发生病变,也是引起患者精神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医学数十年的研究发现,脑部神经递质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状态。科学家曾在白鼠身上做过相关试验,证明脑部神经物质的缺失对白鼠的兴奋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三:本体生理方面的原因。如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女性,而且处于青春期或者分晚期,这是一个明显的生理特征。由此可以得知,精神分裂症与患者内分泌状况、妇女经期紊乱等方面也不无关系。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四:性格因素。性格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科学家对一千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了跟踪调查,发现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患者在发病前都有性格缺陷。性格孤僻、自卑、怪异、思维能力低下的人,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发人群。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出开朗的性格对预防精神分裂有着积极的意义。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五:精神刺激。精神刺激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许多患者因为失恋、失去亲人、事业或情感受到沉重的打击而沉沦堕落,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而得不到好的疏导,就很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治疗精神分裂症都有什么方法
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
痰火扰心型精神分裂症,治宜涤痰清热宁神,方剂可用温胆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茯苓、甘草,生姜等,如果痰火壅盛而无苔黄腻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加青礞石、黄芩、大黄、芒硝,以逐痰泻火。
肝脾不和型精神分裂症,治宜疏肝健脾安神,方剂采用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茯苓、当归、白芍、白术等,著化热,可加栀子、竹茹;祛痰可加半夏、陈皮、菖蒲、枳实、郁金;化瘀可加桃红、丹参、川芎、红花、牛膝。
肾气不足型精神分裂症,治宜补肾填精养神,方剂可用肾气丸加减,药用熟地、制附子、杜仲、山萸肉、云苓、丹皮、肉桂、山药、黄精、桂圆肉,鹿角胶等,阴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则去鹿角胶、附子而加玄参、牛膝,兼血瘀者,加丹参、桃仁,可以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
饮食治疗精神分裂症:
治疗精神分裂症都有什么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定要禁食滋阴补肾和易动肝火的食物,人们通常可能认为滋阴补肾的食品对人体较好,但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是应该要禁食的,如鹿茸,附子,巴戟天等保健药物,为了防止精神分裂症患者肝火妄动,就不要服用如辛辣刺激食物辣椒等食物。
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在患病初期,就采取药物治疗的措施,能够尽早的控制病情,而且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来说,药物治疗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采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循序渐进的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案,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情的恢复和巩固治疗作用是非常大的。
精神分裂有哪些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一:妄想
精神病专家认为在精神病领域,尤指难以纠正的病态信念,与现实不符,与个人处境和文化中公认的信念也不一致。原发性妄想按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人格是无法理解的;继发性妄想在病态心理学上可以理解,它源于其他精神症状或障碍,如情感障碍或牵连观念。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二:思维散温
精神病专家认为对精神分裂症来说,最明显的论证之一是精神分裂症者说话漫无边际。前言不搭后语,特别体现在年轻患者的身上。正常的说话是沿着一条思维活动轨迹进行,各种想法观察家间存在着逻辑性的联结。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说话时经常出现联想散漫,想法会从一条思维转向另一条思维,结果是说话内容越来越游离于主题之外。不过,这并不是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对一个问题作出直接的回答。他们和正常人一样能无困难地对给定的刺激做出非常常见的一级联想。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三:在表达方式上的混乱
精神病专家认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言变速器,有时会发现他们往往会语词新作。精神分裂症患者令人疑惑的言语通常被看作是思维混乱的产物。然而,一些精神病专家认为,精神分裂症型言语中那些奇怪的现象可能并不是由明显的思维活动障碍所导致的,而仅仅因为他们无法提取通常已经被公认的语言符号。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要说的东西可能足够的合理,他们只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四:心境的障碍
精神病专家认为精神分裂症不仅表现出基本的思维失调,也经常伴有心境失调。然而,精神分裂症的心境异常和精神病性的心境障碍很少有相同之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主要有二种心境障碍模式。其是消退性情绪应答,称为情感迟钝。这种情感消退经常伴有快感缺乏。快感缺乏是愉快情感的消退,它经常稳定地伴随着精神分裂症。其二是主要模式是不恰当的情感。即产生与情境不相称的情绪言。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五:运动行为障碍
精神病专家认为有些精神分裂症的运动行为,看上去相当正常,但是在另一些人当中,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与环境不相宜。但那些重复的运动行为:如不停地摸头,搓裙子,撕纸等明显是异常的。长时间地重复进行无目的地的行为被称为刻板。有时候,精神分裂症患者会频繁地做出高强的运动行为,这些通常都要耗去大量的能量,如跑步,挥臂,弄倒家具。然而,更觉常见的是与之相反的不活动。在极端的病例中,一些人会发展成紧张性木僵,整天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
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六:社会性退缩
精神病专家认为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预兆是情感分离--对外部世界正在进行的事件缺少注意,缺乏兴趣。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一心沉湎于自己的想法中,逐渐减少与环境的接触。总之,他们不和人们接触。这可能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社交障碍。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预防精神分裂症1、减少诱发因素。家属及周围人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后精神状态的薄弱性,帮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常与病人谈心,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帮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待应激事件的方法,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指导病人充实生活,使病人在没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的环境中生活。
预防精神分裂症2、坚持定期门诊复查。一定要坚持定期到门诊复查,使医生连 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使病人经常处于精神科医生的医疗监护之下,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量。通过复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时得到咨询和心理治疗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种困惑,这对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也起着重要作用。
预防精神分裂症3、坚持维持服药量。服药治疗是最有效的预防复发措施,临床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坚持维持量服药的病人复发率为 40% 。而没坚持维持量服药者复发率高达 80% 。因此,病人和家属要高度重视维持治疗。
预防精神分裂症4、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止复发,常见的复发先兆为:病人无原因出现睡眠不好、懒散、不愿起床、发呆发愣、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烦躁易怒、胡思乱想、说话离谱,或病中的想法又露头等。这时就应该及时就医,调整治疗病情波动时的及时处理可免于疾病的复发。
预防精神分裂症5、开展防治工作。要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预防复发,必须在社会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在基层医疗保健组织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建立社区精神病防治机构以来,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较明显的下降。
患了精神分裂症疾病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不重视对它的及时治疗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疾病出现以后,我们要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不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更严重的伤害。
警惕精神分裂症的四大危害
言行失常:常表现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其行为和思维没有办法控制,由于病人的兴奋躁动是持续性的,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被害妄想: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病人采取忍耐、逃避的态度,少数病人也会“先下手为强”,对他的“假想敌”主动攻击。如果病人的妄想对象是家庭成员,则应尽量让这位家属远离病人,至少不要让他与病人单独在一起。
引发心脏病:某些抗精神病类药物能加重心力衰竭,引发心脏病。因此,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要视心脏功能情况而定,患者住院后的治疗方案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制订。
伤害家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5个问题让你了解精神分裂的真相
精神分裂症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要想战胜它,就让我们先来认识它,看清它的真面目吧。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问题,导致不正常的思维、情感及行为的疾病。它是属于重性精神病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社交、生活及自我照顾的能力。
精神分裂症系多发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0/10万,终生患病率为1%%。我国现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约800万,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精神分裂症是由精神刺激引起的吗?
精神刺激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诱发因素,诸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失业穷困等,精神创伤和重大生活事件均可诱发精神分裂症,这些精神刺激属于心理因素之一,心理负担重和心理应激多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
精神分裂症与个性及环境有关吗?
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有特殊的个性,如孤僻、少言、怕羞、敏感、多疑、懒散、沉溺于幻想等,这种个性偏离正常者称为分裂样人格障碍。有人提出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以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说精神分裂症与个性有一定关系。另外,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性是否显现需决定于环境因素对病人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与年龄有关吗?
青春期是一个内分泌系统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易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敏感。精神分裂症易发于这一时期,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
精神分裂症是如何引起的?
通常,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但还不很清楚为什么某人会得精神分裂症而别人不会。到目前为止,精神分裂症还未能确定病因,大体上知道是由生理及心理相互影响而成。在生理方面,主要有遗传因素及器质性因素,患病者的直系家属较普通人患病机会更高,尤其以孪生兄弟姐妹为最高;在器质性方面,研究发现患病者多有脑部功能失调及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在心理方面,长期或急剧的压力(如天灾人祸等生活事件)等心理因素,往往是触发此病的诱因。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一、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精神分裂症是多因素引起。其中遗传因素十分重要。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在同卵双胎或父母都患精神分裂症的子女,发病率比没有遗传因素的子女高40余倍。精神分裂症不是单基因遗传病,可能是由多个微效或中效基因共同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影响。
所以精神分裂症明确有遗传倾向,但是不仅仅是遗传在发病中起作用。一般出生时孩子无法判断是否会患精神分裂症,出现症状发病大多在16-35岁间是高发年龄。
简单的说,精神分裂症具有巨大的遗传风险,但不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一定会患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是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遗传仅仅是其中一种重要因素。
二、精神分裂症会隔代遗传吗?
各种精神病都有遗传倾向。轻精神病,如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等遗传机会较少,而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遗传可能性最大,祖父的病是有可能遗传给孙子的。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上下4~5代直、旁系亲属进行详细调查,患病率较一般群体高出7~8倍,国内与国外其他地区调查结果亦大致相同。
温馨提示:根据上文所述发现,精神分裂症是会遗传的,且也有隔代遗传的风险。但是,遗传并不是唯一的病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境因素所引起的。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精神分裂症是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疾病,据统计全球18岁到45岁的人群中有6%的人会患精神分裂,这还不足以为之震惊,最为恐怖的是精神分裂症会遗传!试想下,假设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婚生子后,下代又会患此种疾病,子子孙孙后果严重。
精神分裂症遗传
传精神分裂一般多在青壮年发病,最常见于15至35岁,有50%的病人在20~30岁发病。男女患病的比例水平相当。
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生的子女都患精神分裂症,因此,建议处于生育年龄的病人,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子女。
有1%的人口在他们一生中某些时间会患精神分裂症。估计全球有4500至5000万人患精神分裂症,其中3300万在发展中国家。父母一方是精神分裂症的子女有10%的风险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一般男性多在17至30岁,而女性则在30至40岁发病。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可能有幻听,语无伦次和妄想。医生不知道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但推测可能是大脑内化学不平衡的因素。10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4个出现自杀企图,并有至少1个自杀成功。由于难以彻底治愈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预防复发和恢复病人的社会和职业功能。首次发作的病人中有1/4完全康复。一半以上病人会复发或呈现慢性病程。25%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和照料。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属于具有高度遗传性的,但这个数据并不表示父母有精神分裂子女也一定会发病,这个数据表明的是子女的发病几率比普通人要高。
看了本文关于精神分裂症遗传的介绍,您是否已经意识到精神分裂症的严重性呢?其实不单单是精神分裂症遗传,后天如果不注意日常压力调理一样也会患上精神分裂。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对待自己的情绪异常,及时做好预防才是上策。
精神分裂症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可以合用电抽搐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于精神刺激
精神分裂症属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起因具体有哪些目前还未能完全确定,但临床上常见起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精神刺激
刺激性生活事件在精神分裂症的起因发生中究竟起了些什么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刺激性生活事件触发具备精神分裂症患病素质者的症状并使其出现得更为明朗。
二、生理病因
多巴胺假说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的起因假说。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A)神经递质的作用得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支持这一假说。
三、遗传因素
在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终生预期患病率为0.80%,但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终生预期患病率则远较一般人群为高,双亲患精神分裂症的子女终生患病率为46.3%,双亲之一患病时子女终生患病率为16.7%,精神分裂症患者兄弟姐妹之预期危险度为10.1%。
以上三点原因虽然不能涵盖全部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但却是临床案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分裂症的起因。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疾病也是一种疾病,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为了所谓“面子”问题否认病人得了精神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尽早地让病人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同样重要,家属不能顾虑太多,应尽早让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