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格林巴利综合症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格林巴利综合症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预防格林巴利综合症,在中医里此病仍属“痿证”范畴。预防格林巴利综合症尽可能的做到以下几点:

一、谨适气候居处,避免六淫为患

痿证的发生常与自身摄护不慎有关。诸如自然界的湿、寒、热、暑等六淫邪气乘机而入,侵害身体而发生痿证,现代医学多责之于细菌、病毒感染。因此,预防痿证必须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御寒保暖、避暑防热,谨防湿气。居室应清洁干燥、通风透光,外出活动要注意气候寒温,适当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尤其要避免久卧湿地或遭雨淋湿,避免出汗后湿衣久著于身。长期在水中作业者,或在岁土太过,湿气偏盛之年,以及长夏暑湿之季,更当格外注意防止湿气侵袭,而发痿证。

二、父母精血旺盛,先天禀赋强壮

痿证的发生,既可由后天因素所致,也可由先天因素所造成。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类似于痿证者,都与遗传有关。因些,对于痿证的预防来说,其父母精血是否充盛?身体状况如何?有无遗传疾症?是否适宜婚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父母精血充盛,身体强壮,没有遗传疾病,其子先天禀赋良发,才能避免痿证的发生。因此,痿证重要预防,既要自身保重,又要责之于父母。

三、注意节慎房事,避免损耗肾精

贪淫好色,房事太过,纵欲耗精,导致骨枯髓减,是痿证形成的重要原因。正如《素问·痿论》指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人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因此,预防痿证,贵在节欲保精,力慎房事,节勿房事过度。科学的性生活,应该是在晚婚之后,行房有度,合房有术。20-29岁之间的人,每4天行房1次,30-39岁之间的人,每8天行房1次,40-49岁之间的人,每16天行房1次,50-59岁之间的人,每20天行房1次,60岁以后的人,最好断绝房事。若体力犹壮,可每月1次。同时,要懂得人房禁忌:酒后、情绪不好、身体疲劳、气候异常时勿行房事,避免滥用壮阳药物,刺激性欲勉强行房,以保肾精,免发痿证。

格林巴利综合症饮食

格林巴利饮食宜忌

格林巴利患者要注意饮食禁忌。格林巴利的症状表现很多,对患者影响甚大。因此,发现病情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的饮食方法也要十分注意。合理的饮食对格林巴利的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

1、生活中要适量摄入蛋黄、花生等脂类食物。

2、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莲子心(清心降烦);多食含维生素B1、维生素 E的食物:酵母、肝、豆类、糙米、燕麦等;多食脂类食物:蛋黄、花生、羊脑、猪脑、核桃等。

3、必须做到合理饮食,谨和味,避免偏嗜,按时节量,以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严禁过食五味,尤其是食勿过咸。既要摄入足够的蛋白和脂肪,又要防止恣食膏粱厚味,大忌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恣食生冷。平时要戒烟淡茶,饮酒则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量。

4、科学饮食,防止饮食不节制,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发生与饮食状况有一定关系。饥饿,长期营养不良,四肢肌肉失于水谷水气的禀养,萎而无力,可成痿证,若恣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而不运化,则脾湿阻滞、筋脉弛纵而成痿证。

格林巴利患者要注意饮食禁忌。以上就是格林巴利的饮食介绍,患者可以按照上述的建议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只要接受正规的格林巴利治疗再加上合理饮食的辅助作用,相信患者会尽快的康复起来。

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偏方有哪些

格林巴利综合症在目前已经很常见,由于它的发病具有严重性,给患者带来的很伤的伤痛,尤其是小儿患者,而且,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因此,除了要积极治疗,还要特别关注平时的饮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格林巴利综合症中医食疗偏方。

格林巴利综合症中医食疗偏方:

1、竹茅饮:将淡竹叶、白茅根、麦冬各10g放在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严浸泡半小时。代茶频饮。

2、鲜地麦冬粥:将鲜生地50g、麦冬30g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饕渣,再加淘净的大米300g,煮烂成粥,分顿,连续食用。

3、秋梨白藕汁: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切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不拘量,频饮代茶。

4、泥鳅鱼炖豆腐:泥鳅鱼500g去鳃、内脏,与海带放锅中,加食盐少许,水适量,清炖至五成熟,加入豆腐250g,再炖熟烂即可。吃鱼和豆腐,喝汤,分顿用之。

格林巴利综合症怎样饮食

格林巴利综合症怎样饮食?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的神经根疼痛(以颈、肩、腰和下肢为多),此病的起病比较快,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得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合理的饮食可以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格林巴利的饮食标准。

多食脂类食物:蛋黄、花生、羊脑、猪脑、核桃等。多食蛋白质食物:瘦肉、牛羊肉、鸡、鱼、蛋、水果等。多食含维生素B1、维生素的食物:酵母、肝、豆类、糙米、燕麦等。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莲子心(清心降烦)。

饮食忌禁:忌绿豆。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类。呼吸系统出现麻痹时,忌坚硬食物。一般较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也可有袜套样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以及自发性疼痛,压痛以腓肠肌和前壁肌角明显。偶而可见节段性或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小儿为什么会患上格林巴利综合症

一.格林巴利综合症是指一种急性起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症。又称多发性神经根炎。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得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

二。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节段性脱髓鞘。其临床症状为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或有疫苗预防接种史。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多。

三.其临床特点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以神经根疼痛(以颈、肩、腰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症。

格林巴利综合症怎么治疗

第一、对症治疗:

1. 病情严重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持续心电监护的患者常见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无须处理,植入临时性心内起搏器的适用于窦性停搏和心脏传导阻滞少见。

2. 低血压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可扩容或调整体位。高血压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可用小剂量β受体阻断剂。

3. 及早识别和处理,焦虑症和抑郁症可口服氟西汀20mg,一天一次。

4. 疼痛时,常用的镇痛如:阿米替和卡马西平。

第二、格林巴利病因治疗

1. 皮质类固醇:无条件使用血浆交换和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者,可试用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500mg/天,5--7天为一疗程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天,7--10天为一疗程。

2.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成人剂量0.4g/(kg·d),5d为一疗程, 尽早应用,副作用有发热面红,可减慢输液速度即减轻。

3. 血浆交换:每次交换血浆量按40ml/kg体重或1--1.5倍血浆容量计算,用5%白蛋白复原血容量。

第三、辅助呼吸:

呼吸肌麻痹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病情严重者可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有哪些

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为了及时的减少这种疾病对于人们的伤害,人们更应该对于疾病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于病因进行详细的了解。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病因

腓神经格林巴利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在感染至发病之间有一段潜伏期。免疫反应作用于周围神经的雪旺细胞和髓鞘,产生局限性节段性脱髓鞘变,伴有血管周围及神经内膜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严重病例可见轴索变性、碎裂。髓鞘能再生,在同一神经纤维中可同时见到髓鞘脱失和再生。有时见脊膜炎症反应、脊髓点状出血、前角细胞及颅神经运动核退行性变。肌肉呈失神经性萎缩。

其临床症状为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或有疫苗预防接种史。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多。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痿证”范畴。其病因多由于暑湿、湿热;病机乃湿热侵淫经脉,筋脉弛缓,日久伤及肝肾脾三脏,致使精血亏损,肌肉筋骨失常,其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润燥舒筋,活血通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布精起痿的等方法。

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节段性脱髓鞘。

(1)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尿毒症、血卟啉病、痛风等。

(2)可能受感染或异体蛋白诱发自身免疫性性疾病,又叫格林-巴利氏综合征。

(3)营养障碍:如脚气病、糙皮病、维生素B12缺乏、慢性酒精中毒等等。

(4)遗传:如遗传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进行性肥大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5)感染性疾病:如麻风、布氏菌病、流感、麻疹、白喉等。

(6)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7)化学药物及物品:如呋喃类、异烟肼、磺胺类等药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甲醇及某些重金属。

相信许多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患者通过了解病因对疾病便有了更深的认识,只要清楚了解自己患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我们才能比较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和进行有效的预防,只有积极的预防能够有效的减少疾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

格林巴利综合征预防预后

格林巴利综合征如何饮食保健?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学会科学饮食,防止饮食不节,饮食状况与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饥饿,长期营养不良,四肢肌肉失于水谷水气的禀养,萎而无力,可成痿证,若恣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而不运化,则脾湿阻滞、筋脉弛纵而成痿证。必须做到合理饮食,谨和味,避免偏嗜,按时节量,以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严禁过食五味,尤其是食勿过咸。既要摄入足够的蛋白和脂肪,又要防止恣食膏粱厚味,大忌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恣食生冷。平时要戒烟淡茶,饮酒则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量。

建议如下:

1、多食脂类食物:蛋黄、花生、羊脑、猪脑、核桃等。

2、多食含维生素B1、维生素E的食物:酵母、肝、豆类、糙米、燕麦等。

3、多食蛋白质食物:瘦肉、牛羊肉、鸡、鱼、蛋、水果等。

4、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莲子心(清心降烦)。

保证足够的营养、水分和休息。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生蒜、胡椒粉等。

保健

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心理: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请您消除不必要的焦虑、紧张情绪,精神紧张、情绪烦躁可使病情加重。

2、格林巴利综合症饮食:如无进食困难,您可选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易消消化的食物;如出现吞咽困难,应在医护人员帮助下及早予以鼻饲流质。

3、休息和睡眠:避免强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可预防心肌受损。

4、个人卫生:应用对格林巴利综合症治疗时可有出汗增多,食欲增加,平时需勤更衣,勤擦洗,注意预防感冒。出汗多者需多饮水,补充足够水分。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

5、功能锻炼: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进行伸缩活动,肌肉按摩。

如何康复格林巴利患者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

一. 对症治疗:(1)重症病例,持续心电监护,常见窦性心动过速, 通常无须处理;严重心脏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少见),需植入临时性心内起搏器。(2)高血压可用小剂量β受体阻断剂,低血压可扩容或调整体位。

二. 辅助呼吸:呼吸肌麻痹是GBS的主要危险,在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有气短, 动脉氧分压<70mmHg可先行气管内插管,1d不好转应气管切开、插管, 接呼吸器,呼吸器管理根据症状和血气分析, 调节通气量。

三. 神经组织修复疗法:神经组织修复疗法的治疗原理是神经因子是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能神经因子,终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各种类型的成熟神经因子。它是神经系统形成和发育的源泉,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后备储备,参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或正常神经因子凋亡的更新。

格林巴利综合症怎样治疗有助康复?以上就是我们的专家给大家的详细解答了,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方法了,同时希望能够给患者朋友带来帮助,早日到正规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争取能够早日康复。如果您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会为您解答您的问题。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常见治疗方法

1 一、苭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众多患者普遍采纳的一种治疗方法,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效果很好。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较好,并且安全,副作用少,不过价钱昂贵。

2二、对症治疗

任何一种疾病的察觉,此外要及早进行治疗外,方法的选用也是特别重要的。选用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关于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防止呼吸肌麻痹。重症患者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以机械呼吸机维持,并防护感染给以抗生素。持维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这是减低病死率的关键。

3三、支持疗法

这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非常好。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要及早插鼻饲管,灌以牛奶、菜汤及高营养物质;还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运动还有步态练习,并配以针灸、按摩。

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护理

1、因为格林巴利综合症部分患者因肢体瘫痪,出现了不能自食,这就需要喂食,看护人员一定要注意喂食的速度,还要掌握温度,两者都要适中。

2、当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出现不能正常行走时,就需要患者卧床,看护人员这时要注意加强患者大小便的护理,这是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在生活护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3、当格林巴利综合症部分出现了吞咽比平时困难,而且需要鼻饲,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护理一定要保证充足营养,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并且注意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格林巴利综合症吃什么食物好

格林巴利这种疾病并不罕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影响。饮食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身体提供能量,也是保证健康身体的保证,那么格林巴利综合症吃什么食物好?

格林巴利综合症吃那些食物有益于康复:

食物1、多吃蛋白质食物:瘦肉、牛羊肉、鸡、鱼、蛋、水果等。

食物2、多吃脂类食物:蛋黄、花生、羊脑、猪脑、核桃等。

食物3、多吃含维生素B1、维生素E的食物:酵母、肝、豆类、糙米、燕麦等。

食物4、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莲子心(清心降烦)。对身体是比较好的。

格林巴利综合症吃什么食物好?以上就是医生给大家的详细介绍了,通过上述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格林巴利的饮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能够给患者带来有效的帮助。

格林巴利综合症怎么办

一、苭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众多患者普遍采纳的一种治疗方法,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效果很好。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较好,并且安全,副作用少,不过价钱昂贵。

2二、对症治疗

任何一种疾病的察觉,此外要及早进行治疗外,方法的选用也是特别重要的。选用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关于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防止呼吸肌麻痹。重症患者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以机械呼吸机维持,并防护感染给以抗生素。持维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这是减低病死率的关键。

3三、支持疗法

这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非常好。加强营养,不能进食者要及早插鼻饲管,灌以牛奶、菜汤及高营养物质;还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运动还有步态练习,并配以针灸、按摩。

格林-巴利综合征饮食注意事项

格林巴利综合症有什么饮食注意事项?

1、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B1、维生素E多的食物,例如肝、豆类、燕麦等。

2、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也是格林巴利综合症饮食注意事项之一,瘦肉、鸡、鱼、蛋等都是蛋白质含量很丰富的食物。

3、在日常的生活饮食中,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要注意多吃脂类食物,例如黄、花生、羊脑等。

4、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并且要注意营养的搭配要均匀,多吃莲子心对于病情有好处。

关于格林巴利综合症的饮食注意事项,上述内容作了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流感有哪些症状 其他症状

流感除了可出现上述症状外,还可以引起心肌炎、心包炎、脑膜炎、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出血性膀胱炎、肾炎、腮腺炎等。

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

1、运动障碍症状:四肢和躯干肌瘫是本病的最主症状。一般从下肢开始,逐渐波及躯干肌、双上肢和颅神经,可从一侧到另一侧。通常在1~2周内病情发展至高峰。瘫痪一般近端较远端重,肌张力低下。如呼吸、吞咽和发音受累时,可引起自主呼吸麻痹、吞咽和发音困难而危及生命。 2、感觉障碍症状:一般较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也可有袜套样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以及自发性疼痛,压痛以腓肠肌和前壁肌角明显。偶而可见节段性或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3、反射障碍症状:四肢腱反射多是对称性减弱或消失,腹壁、提睾反射多正常。少数患

格林巴利氏综合症的早期表现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与急性相似而又有所不同。其病程缓慢易复发,症状以肌无力和感觉障碍为主。 该病病程约6周,在病程期间如果能较好治疗护理病情无特殊变化,病人都可康复,但病人有糖尿病,故在治疗中应及时提醒医生,避免出现其他治疗意外。 饮食应注意避免高脂肪、含糖、高淀粉食物,其他可以进食。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种急性起病,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约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到数周内常有感染史,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消化道症状,另外还可有病毒性感染

格林巴利综合症鉴别诊断

诊断 急性起病的、对称性的四肢弛缓性瘫痪,可伴有双侧第Ⅶ或Ⅸ、Ⅹ颅神经麻痹,CSF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神经电生理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即可诊断本病。 AIDP诊断标准 (1)常有前驱感染史,呈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在2周左右达高峰。 (2)对称性肢体和延髓支配肌肉、面部肌肉无力,重症者可有呼吸肌无力,四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3)可伴轻度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5)电生理检查提示远端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F波异常、传导阻滞、异常波形离散等

格林巴利综合症临床表现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症临床一般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以神经根疼痛(以腰肩、颈、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症。其具体表现为: (1)感觉障碍:一般较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也可有袜套样感觉减退、过敏或消失,以及自发性疼痛,压痛以前壁肌角和腓肠肌明显。偶而可见节段性或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2)运动障碍:四肢和躯干肌瘫是本病的最主症状。一般从下肢开始,逐渐波及躯干肌、双上肢和颅神经,可从一侧到另一侧。通常在1~2周内病情发展至高峰。瘫痪一般

甲流疫苗不适用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严重过敏体质者和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格林巴利综合征

根据起病形式和病程,GBS又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复发型和慢性进行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约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到数周内常有感染史,如喉痛、鼻塞、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另外还可有带状疱疹、流感、水痘、腮腺炎、和病毒性肝炎等。多起病急,症状逐渐加重,在1-2周内达到高峰。 80%以上病人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继之瘫痪逐渐上升加重。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多数在2~4周开始恢复,程度和快慢各

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

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一般认为与在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在感染至发病之间有一段潜伏期。免疫反应作用於周围神经的雪旺细胞和髓鞘,产生局限性节段性脱髓鞘变,伴有血管周围及神经内膜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 多数患者发病前有巨细胞病毒、EB病毒或支原体等感染,但少数病例的病因不明。本病性质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损伤有关。以患者血清注射于动物神经可产生静脉周围脱髓鞘病变。此外,患者神经组织中有C3b及免疫球蛋白C主是(IgG或

格林巴利综合症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征西医治疗 1、 病因治疗 (1) 血浆交换:每次交换血浆量按40ml/kg体重或1~1.5倍血浆容量计算,用5%白蛋白复原血容量,轻中重度病人分别做2次/w, 4次/w, 6次/w。 (2) 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成人剂量0.4g/(kg?d), 连用5d, 尽早应用。副作用有发热、面红,可减慢输液速度即减轻。 (3) 皮质类固醇:无条件使用血浆交换和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者,可试用甲基泼尼松龙500mg/d, i.v滴注, 连用5~7d或地塞米松10mg/d, i.v滴注,一疗程7~10d

哪些人不宜接种甲流疫苗

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