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1、苜蓿能补血止血苜蓿是一种可以补血的食材,它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铁,平时食用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能用于人类贫血的辅助治疗。苜蓿中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这种物质对人类的恶性贫血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另外它含有的维生素K还是一种天然的止血成分,因此民间也会用苜蓿来治疗胃出血和痔疮出血。 2、苜蓿能治气管炎苜蓿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苜蓿素和酚类物质,这两种成分都具有止咳平喘的重要功效,而苜蓿本身还具有不错的消炎功效,冬天食用可以减少咳嗽气喘和气管炎的发生。
3、苜蓿能通便防癌
通便防癌也是苜蓿的重要功效之一,苜蓿中含有大量的粉末纤维,平时食用可以加快大肠蠕动,能加快大便排出,同时也能促进肠道内毒素的排泄,能让肠癌的发生机率明显下降。
4、苜蓿能清内热
苜蓿还是一种可以清热去火的特色食材,平时把它凉拌以后食用,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能减少多种上目症状的发生,也能让牙痛、口腔溃疡的症状很快减轻。
苜蓿的营养价值
1、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
2、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3、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4、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吃苜蓿的好处
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用于胃热烦闷,不欲饮食;湿热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湿热发黄。
1、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2、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着,更胜於西洋菜。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
春天养生多食苜蓿有益健康
苜蓿是春天应时野菜,嫩茎叶可食,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尼克酸和矿物质。一般用来素炒,也可作为扣肉、红烧肉等荤菜的垫底,还可以腌渍和酱制。祖国医学认为,苜蓿味苦、性平,有健脾益胃、利大小便、下膀胱结石、舒筋活络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苜蓿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癌和雌激素作用。因此,春天多吃些苜蓿,是有益于健康的。
尿路结石的治疗,一般需要碱化尿液,限制嘌呤饮食,抑制尿酸合成。苜蓿粥在防治酸性结石,特别是尿酸性膀胱结石方面有较好作用。其方法为:采新鲜苜蓿50~100克,洗净后粗切分段。大米50克,淘洗干净,按常法加水与苜蓿一起煮粥。粥菜熟后即可服食,粥色淡碧,气味清香。每日早、晚各吃1次,连服30天以上。
苜蓿到底有什么好处
苜蓿的营养价值:1.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2.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3.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4.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苜蓿芽的药用
3.1、苜蓿芽含丰富天然植物性激素,可预防乳癌、子宫颈癌、心血管疾病等。
3.2、苜蓿芽具有整肠健胃、利尿排毒的功效,对于尿路结石的改善十分显着。
3.3、苜蓿芽可预防肝炎,特别是b型肝炎。
3.4、苜蓿芽可改善高血压、治肠胃出血、改善支气管炎、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
3.5、苜蓿芽对改善关节炎、皮肤粗糙、黑斑也十分有效。
3.6、苜蓿芽含有8种酵素,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分解脂肪酸、帮助血液凝固、促进体内氧化。
3.7、苜蓿芽可治疗口臭:每天食用苜蓿粒6粒或将苜蓿芽打成汁,每次饮用1汤匙,每天3次即可。
苜蓿芽吃法
苜蓿芽是可以作为菜食用的,苜蓿芽对于我们人体的功效非常大的,苜蓿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我们日常可以多选择的养生食疗的菜,那么苜蓿芽吃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苜蓿芽的具体功效有哪些,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要善于利用苜蓿芽的功效,懂得苜蓿芽的吃法,才能更加养生。
苜蓿芽的有点首先是低热量,第二是营养丰富,第三苜蓿芽是天然的碱性食物而且碱性度高,碱性食品的作用在于可中和体内血液的酸性。苜蓿芽的蛋白质非常丰富,并且苜蓿芽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
虽然生吃苜蓿芽有自然的风味,但人们也可能要冒苜蓿芽或许遭到细菌污染,而发生腹泻、肠胃炎的危险。而在选购与处理苜蓿芽时,也有一些诀窍,譬如只买低温冷藏的苜蓿芽,选择质地酥脆、有苞的产品,避免购买有异味,甚至已产生黏液的芽菜。当然,苜蓿芽买回家后,应尽速保存在冰箱冷藏室中;食用前应用清水彻底洗净,把各种污染苜蓿芽的可能来源降到最低。最好不要生食苜蓿芽,应以熟食为主。
苜蓿芽热量低、味淡气平,水分充足,清凉爽口,纤维质丰富,老少咸宜,是上好的低热量和高纤保健食物。可生食或凉拌生菜沙拉,或做三明治,或炒来吃。煮味噌汤更是风味绝佳,且久煮不烂,极适合当作火锅材料。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苜蓿芽,我们知道苜蓿芽对于我们身体的作用非常大,苜蓿芽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而且苜蓿芽属于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血液的酸性,苜蓿芽的吃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
春天多食苜蓿
苜蓿又名草头、金花菜、黄花菜等,有紫苜蓿和南苜蓿两种,紫苜蓿生于旷野和田间,是动物的主要饲料,被称为“牧草之王”。南苜蓿生长于我国南方,宁沪居民爱作菜肴服食。如上海的“生煸草头”“汤酱草头”都是名菜。苜蓿在陕西也深受喜爱,“关中妇女有三爱:丈夫、棉花、苜蓿菜。”
苜蓿是春天应时野菜,嫩茎叶可食,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尼克酸和矿物质。一般用来素炒,也可作为扣肉、红烧肉等荤菜的垫底,还可以腌渍和酱制。祖国医学认为,苜蓿味苦、性平,有健脾益胃、利大小便、下膀胱结石、舒筋活络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苜蓿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癌和雌激素作用。因此,春天多吃些苜蓿,是有益于健康的。
尿路结石的治疗,一般需要碱化尿液,限制嘌呤饮食,抑制尿酸合成。苜蓿粥在防治酸性结石,特别是尿酸性膀胱结石方面有较好作用。其方法为:采新鲜苜蓿50~100克,洗净后粗切分段。大米50克,淘洗干净,按常法加水与苜蓿一起煮粥。粥菜熟后即可服食,粥色淡碧,气味清香。每日早、晚各吃1次,连服30天以上。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成分】可食用部分100%。每l00g中含能量251kj,水分81.8g、蛋白质3.9g,脂肪1g,膳食纤维2.1g,碳水化合物8.8g、胡萝卜素2640μg、视黄醇当量440μg,硫胺素0.1mg、核黄素0.73mng、尼克酸2.2mg,抗坏血酸118mg;维生素E微量;钾497mg、钠5.8mg、钙713mg,铁61 mg、铁9.7mg,锰0.79mg、锌2.01mg,磷78mg,硒8.53μg。不含铜元素。主要成分为大豆黄酮和皂甙类。
紫花苜蓿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
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生长2个月时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个月时达180公分(6尺)。常见这种情况:新栽种的苜蓿能耐受严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较浅、分支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
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清脾胃;清湿热;利尿;消肿
苜蓿的用法用量
内服:捣汁,150-250克;研末,10-15克。
苜蓿的禁忌注意
因属渗利之品,故不宜久食多食。又,牲畜饲以一种南苜蓿的变种后,可产生对光的过敏性皮炎,亦须注意。
苜蓿的选方
1.风湿筋骨痛,神经痛:野苜蓿5钱,水煎,一日分2次服。
2.黄疸型肝炎:野苜蓿、茵陈各1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
3.白血病:野苜蓿2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以上宁夏中草药资料)。
4.毒蛇咬、蜈蚣及黄蜂蜇:鲜草捣烂,涂敷伤口(江西草药资料)。
经期能吃苜蓿吗
营养价值
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
此外,苜蓿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
苜蓿中还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另外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而且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作用功效
我国中医认为苜蓿可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
主治气管炎、贫血、湿热黄疸、尿黄及目赤、肠炎、夜盲、膀胱结石等病症。
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苜蓿的副作用有哪些
不认识苜蓿的朋友们不会了解苜蓿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苜蓿是一种豆科类的植物,生活中苜蓿并不常见,所以对于苜蓿的了解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态上认识,因为食用者极少,所以很难了解到苜蓿真正能够带给人们的好处都有哪些,这些需要我们深入去认识苜蓿这一种植物进行分析。
将苜蓿这种植物研磨成粉末状之后,它能够起到的功效是人们意向不到的,绿色的苜蓿具备有药理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苜蓿对人体都有些什么帮助,并且可以治疗哪类疾病。并且是否有副作用。
止咳平喘
现代药理发现,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作用,对支气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补血止血
苜蓿中含有较多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维生素B12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治胃或痔、肠出血。
通便排毒
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综合作用
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和抗癌作用;苜蓿中所含的大豆黄酮、苜蓿酚均具有雌激素的生物活性。
由以上苜蓿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对人体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副作用目前并没有发现,苜蓿取材后的药理作用可以改善人体的支气管症状,对人体是很有作用的一种植物。
苜蓿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热,利尿除湿。用于胃热烦闷,不欲饮食;湿热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湿热发黄。
1.防出血
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
2.清内热
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著,更胜於西洋菜。
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