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高每年长多少 幼儿期
儿童身高每年长多少 幼儿期
幼儿期是指1周岁到满3周岁,此时宝宝的身高增长速度要比婴儿期稍慢,1-2周岁时,身高会增长10厘米左右,2-3周岁时,身高会增长7厘米左右。但是出生时的低体重儿,父母要特别关注宝宝2岁前的身高,因为80%低体重儿在2岁前生长发育会追上同龄的孩子,剩下约15%-20%若不进行干预,则可能导致终身矮小。
儿童身高每年长多少 青春期
孩子的青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一般的,男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7-10厘米,增速最快的一年可以长10-12厘米,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增长6-8厘米,最快的一年可达10厘米。若是男孩每年平均长高低于7厘米,女孩低于6厘米,说明生长出现偏差,要尽快就医。此外,青春期提前,也会导致生长期缩短,身高受到影响。
小孩子每年长高多少呢
幼儿期:长高17厘米。
幼儿期指的是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宝宝身高的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点,但也相对较快。一般来说,1—2周岁时,身高会增长10厘米左右,2—3周岁这一年会增加7厘米左右。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足月但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和早产儿)家长务必密切关注孩子2岁前的身高。因为80%的低出生体重儿在2岁前生长发育会追上同龄孩子,剩下约15%—20%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可能会导致终身矮小。
学龄前期、学龄期:每年5—6厘米。
学龄前期、学龄期指的分别是:从3周岁以后到6—7岁入小学前、从6—7岁入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止。王新利表示,这些年孩子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平均每年长5—6厘米左右。如果生长速度达不到,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
青春期:每年别低于7厘米。
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一般来说,男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7—10厘米,增速最快的那一年可以长10—12厘米。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6—8厘米,最快的那一年则达10厘米。
儿童身高发育慢怎么办 定期测量身高
儿童身高发育慢,父母要定期关注孩子的身高发育,每三个月测一次身高是最科学的,家长不需要每天都去测一次孩子的身高,若每年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小于5厘米,就要及时的查找原因,以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身高增长。
长高盘点影响儿童身高的五大因素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影响儿童长个的五大因素
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一:遗传
遗传是非常重要的,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毕竟还有后天一部分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对于这种孩子,如果父母先天遗传因素不是特别好的,家长比普通孩子要更留心那几大影响身高的因素,对每一个因素都要做的非常好。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遗传潜能,但是有的孩子达不到遗传潜能赋予的身高,就是因为后天因素影响 了这种潜能的表达。第一特别要注意到我刚才说到的因素,营养、睡眠、运动、精神,当然还有文化、地域方面的影响,另外还有疾病,不能反反复复老生病,除非是先天性遗传疾病,其他的通过护理、治疗都是能够改善的,这些不良因素都去除的话,可以保证孩子发挥最好的遗传潜能。
婴儿身体发育迟缓的表现
1、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不均衡的过程,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一般将小儿年龄分为七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每个阶段小儿的生长发育有其特殊性。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此期包含在婴儿期,是婴儿期的一个特殊阶段。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
3、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一年,是生后身高增长的第一个加速期。这一年身高增加25厘米左右,即1岁时身长约75厘米。
4、幼儿期:从1岁至满3周岁之前。此期生长发育较前稍减慢,在生后第二年身高增加10-12厘米,即2岁时身长约87厘米。
5、2岁之后至青春期前,身高每年增长6-7厘米。
6、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加速期,男孩的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而每年的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因此,最终的身高,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高。此期身高可增加20-25厘米。
7、如果您的孩子在某个阶段,生长速度偏离了正常范围,则有必要及时找内分泌医生,寻找原因,及时予以诊治。
孩子怎么长高最快呢
3-5月的长高规律
对于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每年身高应增长5-7厘米。
若增长值小于5厘米,可能是生长轴有问题,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
若增长值大于7厘米,可能是性腺轴出了问题,应积极排查性早熟。
若发现孩子在3-5月的长高季仍长得慢,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以排除病理性的长得慢。
每个阶段长多少算正常?
1.胎儿期:
孕期营养不良,宝宝出生后身高可能受影响;
2.婴儿期(1周岁前):
一年长25厘米;
3.幼儿期(1周岁-3周岁):
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长高17厘米;
4.学龄期(3周岁到12-14岁):
每年5—7厘米;
5.青春期:
每年不低于7厘米。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宝宝长高的3个关键期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对策:
1.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4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全部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
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对策:
1.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
人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太频繁地测量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有些家长给孩子测身高,这个月长了0.5厘米,下个月只有0.3厘米,就着急找医生了。其实,只要3-6个月测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达标"了。
2.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个人的性早熟与群体的发育提前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生长发育提前了,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早些发育没有关系。如果女孩子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于10岁以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及睾丸增大、阴毛生长,10岁前变声等性发育表现,则为性早熟,此时要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对策:
1.关注发育之后的身高突增
女孩乳房发育后一年左右,男孩则在变声前,身高生长加速。最快时女孩每年可长8厘米,男孩每年长11厘米。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5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所以在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长30厘米。这种生长规律,家长应该有所了解。
2.睡眠、运动能帮助长高
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长;运动,尤其是跳绳可显着增加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现后也是这样),同时还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续时间。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运动,这将对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怎样判断孩子生长的快慢
父母在家中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出现以下情况可初步断定孩子的生长速度减慢——
★孩子在婴幼儿期(3岁以内)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
★儿童期(3岁-青春期)每年长高少于4-5厘米;
★连续多次测量,孩子身高均低于同性别、同龄正常儿童平均值的10%。
孩子矮小何时治疗最好
如孩子的生长速度慢,首先应看看营养、睡眠、锻炼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还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检查,让医生诊断孩子是否因疾病引起生长速度减慢。不要随便服用激素类增高药物,以免因误诊而影响最终的身高。因为造成矮身材的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也有不同,比如因性早熟所致的矮身材,应以治疗早熟为主;因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的矮小症,则要先去除病因。
一旦孩子的骨骺闭合,药物能增高都是一句空话。专家提醒家长,不少增高产品宣称“一年就能长高几厘米”,实际上,不少增高药由钙、微量元素和一些中药组成,不能真正起到增高的作用,如盲目给孩子吃这些所谓的“增高药”,将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小儿增高别错过关键时期
增高治疗应在青春期前进行
人身高的增长主要经过新生儿期、婴幼儿期、青春前期、青春期四个阶段,其中出生后29天至3岁的婴幼儿期和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至完全成熟的青春期两个阶段尤为明显。
3岁至12岁的青春前期是生长比较缓慢的阶段,每年体重增加约2kg、身高增长5~7cm。此阶段如果身高每年增长少于4cm,则表示存在生长障碍,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第二性征刚开始发育或者之前的一两年为解决身高问题较理想的时间。女孩一般在8~13岁,平均为11岁;男孩稍晚两年左右。青春期的少年身高每年可增加 8~12cm,体重两年约增加8~11kg,这一现象被称为青春期猛长。青少年在性成熟后生长明显减慢,18~20岁时骨骺完全闭合,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 的增高治疗机会。
身高的增长程度与骨龄有很大的关系。骨龄不依赖于年龄和生长速度的变化,是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代表人生长的成熟程度。如果骨龄大于身高龄,不论孩子年龄有多小,都意味着骨骼的生长时间较短,预示着将来身材矮小。
乱用补药适得其反
体重反映了身体的营养状态,在一定的身高标准下,如果体重超过了标准体重,则意味着身体并不缺乏营养,即使补充营养也不会对身高有影响;如果体重低于标 准体重,则意味着缺乏营养,此时可通过补充营养来促进身高。但切忌盲目用药或用补品,以防误服类固醇激素。此类药物虽然短期内可使儿童身高有所增加,但由 于同时促进了骨骺闭合,会造成儿童最终身材矮小。
特殊营养素的缺乏会妨碍特定组织的生长。如缺锌会造成生长障碍,缺乏维生素A会使骨变短变厚,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缺乏维生素D则会造成骨矿化不足、骨软化。因此,要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饮食结构必须均衡。
增高治疗有办法
对于营养并不缺乏的儿童进行增高治疗主要通过激素调节来实现。激素调节包括胰岛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因子的调节等。
胰岛素可直接通过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信息途径转导或者间接地对其他促生长调节物质发生作用来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对骨和软骨均有作用,甲状腺激素缺乏时 骨成熟延缓,生长速度降低,导致身材矮小;而甲状腺激素过剩时则会造成骨转换及生长速度加快,促进骨成熟提前,也会导致最终身材矮小。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 会促进生长激素急速合成,但长期超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生长。
由于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分泌,熟睡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占全天分泌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孩子必须养成早睡的习惯。
身材矮小的儿童应首先到正规大医院诊治,明确是属于正常的矮身材儿童还是由于慢性疾病、生长激素缺乏或营养不良等原因所致。对于正常的矮身材儿童可通过适当增加运动来促进长高,跳绳、跳高等跳跃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