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更年期女性身体变化 盆底肌肉松弛

更年期女性身体变化 盆底肌肉松弛

正常的盆底及会阴的许多肌肉,筋膜和韧带帮助支持盆腔内生殖器保持在正常位置,绝经后由于雌激素低落,盆底的肌肉,筋膜及韧带等组织张力减弱而变得松弛,容易导致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及尿失禁等症发生。

女性更年期出现衰老的原因

原因一、身体上的变化

女性出现更年期变化主要和卵巢功能的衰退引起的雌激素减少有关,当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减少,会导致月经周期的紊乱、排卵的异常,继而引起生殖器方面的一些病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女性在更年期容易发生妇科病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社会和精神因素

外界的生活环境和紧张压抑的精神因素会导致女性更早的进入更年期。并且这一类女性更容易出现脾气异常现象。如出现社会矛盾、家庭矛盾等。而除此之外,女性更年期会引起多种的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更年期女性身体变化

1、月经异常

月经是女性判断自身健康与否的一个信号,当月经出现延迟、经期短、闭经等现象时,说明女性的生殖能力已经逐步丧失,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2、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

更年期女性常常出面面部潮红、出汗、眩晕、精神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等,其实这些都与更年期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3、皮肤、骨骼等出现疾病

皮肤容易瘙痒、发麻,心血管方面容易发生心悸、高血压,身体容易肥胖、浮肿,骨骼容易发生关节痛、骨质疏松等。

盆底松弛带来的危害

“女性的盆底肌肉、阴道就像弹簧。怀孕、分娩的过程,就是逐渐压迫、撑开这条‘弹簧’的过程。”卢靖荣表示,盆底肌肉松弛在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生,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无法避免。而盆底康复的目的就是使这条“弹簧”恢复弹性。

虽然现在看起来,盆底康复训练就是个“保健”项目,“做不做都没什么”,实际上,盆底肌肉松弛近期远期带来的影响有不少,而且往往让人“难以启齿”。

首先,盆底肌力减弱后,阴道收缩力量减弱,在性生活中会削弱男女双方的愉悦感。除此以外,还可能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卢靖荣解释说,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口有一道“十字屏障”,把病菌挡在“门外”:阴道前后壁黏膜是横向屏障,大小阴唇处于闭合状态,是竖向的屏障。“但生完孩子后,阴道松弛了,阴道口容易呈敞开的状态,外界病菌就有了可乘之机。”

到了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阴道的黏膜抗病能力会进一步下降,盆底组织更加松弛,就容易发生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膀胱脱垂、阴道壁脱垂,还有可能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都会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

盆底肌肉松弛怎么办

强化骨盆底肌-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是由妇产科医师Arnold H. Kegel(阿诺凯格尔)所提出的,它的由来是为了减低妇女尿失禁的问题,但因为动作可锻炼骨盆底肌肉,在夹紧肛门、尿道口及阴道周围肌肉的过程中,让阴部也有紧缩提起的感觉,被发现有紧致阴道的功用。

想像自己在忍尿。初次尝试可试着在尿尿中途,收缩绷紧骨盆底肌肉,并中断尿流,抓住这种绷紧肌肉的感觉。

之后可以每天重复4次以上收缩与放松的动作,每次收缩时持续用力4~5秒,然后再放松。

一开始先躺下,膝盖弯曲,先收缩盆底肌5秒。如果不调节,可以开始只收缩2-3秒。

在重复练习之前,要放松盆底肌10秒钟。从1数到10。这样避免盆底肌拉伤。

用腰部的力把屁股撑起,收缩盆底肌5秒,然后再放下屁股,放松10秒,这样算一次;做10次算一组;一次练习一组;一天练习2-3次。

可以运用瑜伽波借力,夹在大腿中间。

5个时期预防子宫脱垂

近年来、子宫脱垂的好发人群转向更年期与老年期妇女,较以前发病年龄有所推迟。这是由于自更年期开始,伴随卵巢的老化,雌激素分泌不足,女性生殖器官开始出现老化,盆底肌肉失去张力,韧带和结缔组织也失去弹性,致使盆底组织松弛而引起子宫脱垂。

轻度的子宫脱垂可无症状或仅有腰骶部酸痛、走路时间长后有下坠感或负重感,休息后可减轻。重度子宫脱垂在站立或劳动时可有块状物脱出于阴道口外,好发溃疡和感染,同时由于子宫脱垂常伴发阴道前壁膨出,因此可引起张力性尿失禁,导致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

无论是轻度子宫脱垂还是重度子宫脱垂都对妇女身心健康构成不利影响。尽管子宫脱垂大多发生在更年期后,但预防则要从青春期就开始。以下是要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防范措施的几个关键时期。

青春期

青春期在这一时期珍惜健康,一方面不要为追求身材苗条而任意节食以“减肥”,而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提高盆底肌肉和盆底支持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另一方面要避免早婚早育,以免因发育不够成熟而易在分娩时造成盆腔组织损伤。

妊娠期

妊娠期怀孕后要注意做好产前检查,若发现胎位异常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引起难产而损伤盆底组织。

产褥期

产褥期在孩子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即产褥期间,产妇应充分休息,增强营养。当然,产褥期强调充分休息并不等于总是躺在床上不动,而是指以休息为主,适度活动,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展产褥期适宜运动。整个产褥期间都要避免任何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我国“坐月子”的传统习惯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更年期和老年期

更年期和老年期的妇女要特别注意提肛提肌的锻炼,简单的锻炼方法是每日下蹲、起立20余次,在下蹲的同时缩肛,可起到防止盆底肌肉和支持组织松弛的作用。

加强对慢性疾病的防治,特别是对那些可增加腹内压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等,应做到早期、有效控制。同时要在更年期和老年期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多运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

更年期女性身体变化

1.月经异常

月经是女性判断自身健康与否的一个信号,当月经出现延迟、经期短、闭经等现象时,说明女性的生殖能力已经逐步丧失,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2.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

更年期女性常常出面面部潮红、出汗、眩晕、精神激动、失眠、注意力不集等,其实这些都与更年期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3.皮肤、骨骼等出现疾病

皮肤容易瘙痒、发麻,心血管方面容易发生心悸、高血压,身体容易肥胖、浮肿,骨骼容易发生关节痛、骨质疏松等。

盆底肌肉松弛的危害

首先,盆底肌力减弱后,阴道收缩力量减弱,在性生活中会削弱男女双方的愉悦感。除此以外,还可能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卢靖荣解释说,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口有一道“十字屏障”,把病菌挡在“门外”:阴道前后壁黏膜是横向屏障,大小阴唇处于闭合状态,是竖向的屏障。“但生完孩子后,阴道松弛了,阴道口容易呈敞开的状态,外界病菌就有了可乘之机。”

到了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阴道的黏膜抗病能力会进一步下降,盆底组织更加松弛,就容易发生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膀胱脱垂、阴道壁脱垂,还有可能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都会极大地影响生活质量。

盆底肌肉松弛怎么办 盆底肌肉松弛什么影响

如果骨盆底肌不够强壮有力,对于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当骨盆底肌开始失去功能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漏尿、阴道松弛、大便失禁,或者更可怕的,子宫、膀胱、大肠脱垂!预防胜于治疗,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及运用我们的骨盆底肌。

女性更年期保健的四大贴士

1、预防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后5-10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关婷提醒妇女不要等到查骨密度或X光检查发现骨质疏松再补救,因为那时骨小梁已经被破坏,很难补回来了。应预防性地通过食物或药物补充钙和维生素D,也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增进钙的吸收利用。

2、减少腹部压力

更年期女性腹部韧带逐渐松弛,容易出现脏器脱垂,有的患者甚至子宫都突出阴道口外了。关婷认为腹内压力过高是发病的诱因,造成腹压高的疾病有慢性咳嗽和便秘等,建议妇女积极治疗。

3、收缩下身锻炼

有的妇女排尿费力,或者排不干净,总是滴滴答答。生过孩子的人还可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关婷认为,这与盆底肌肉松弛有关,目前盆底治疗仪能通过机械和电刺激促进盆底肌肉收缩,起到锻炼作用,“其实自己有意识地进行耻骨尾骨肌锻炼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方法是做收缩肛门和阴道的动作,日常多做几次会有帮助。”

4、保持心态平和

更年期女性脾气不好是出了名的。关婷建议更年期妇女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发脾气对全身都有影响,可改变激素的分泌,升高血压等。

剖腹产后复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盆底检查

妈妈在分娩时盆底肌肉与神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可能导致引导松弛及其它产后问题,会影响女性产后性生活治疗,而产后三个月是做盆底康复的最好时间,盆底康复锻炼能有效的改变盆底肌肉松弛现状,使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得到恢复。

相关推荐

关于盆底

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肌肉群。这一肌肉群作用于尿道、膀胱、阴道和子宫等脏器,让它们能在各自的位置上自行其职。 新妈生育后,如果不及时锻炼会导致盆地肌肉松弛。 盆地肌肉松弛→阴道前后壁轻度松弛或脱垂→兴奋性就会下降。 部分新妈会认为:只有顺产才会导致盆地肌肉松弛吧?

关于盆底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肌肉群。这一肌肉群作用于尿道、膀胱、阴道和子宫等脏器,让它们能在各自的位置上自行其职。 新妈生育后,如果不及时锻炼会导致盆地肌肉松弛。 盆地肌肉松弛→阴道前后壁轻度松弛或脱垂→兴奋性就会下降。 部分新妈会认为:只有顺产才会导致盆地肌肉松弛吧? 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的确,顺产是造成盆地肌肉松弛的主要原因。当宝宝经过阴道分娩而出,阴道大小需要扩张4倍左右(正常阴道直径为2.5厘米左右)。因此,由于宝宝出生,阴道扩张,盆地肌肉也因此受损,弹性下降。 但剖腹产后盆底肌也同样会

产后盆底肌的康复治疗方案

随着临床的应用和科技的发展,许多国家应用现代生物反馈技术有针对性的对盆底肌肉进行康复。在欧洲,特别是法国,运用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尿失禁,子宫、膀胱脱垂,阴道紧缩度降低,已有25年历史。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体系。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盆底部会随着胎儿的不断增大和子宫重量的不断增加而受到影响,而妊娠后产道扩张,造成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产道损伤、会阴侧切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产后盆底康复了。 腰背酸痛,小腹坠胀感,尿频,便秘是产后妇女最常见的症状。其实,这些就是盆底肌肉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如

产后盆底肌松弛怎么办

产后盆底肌肉松弛怎么办: 盆底肌锻炼法(PFME),又称为Kegel运动。方法为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l5~3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需兼顾5个方面:①强度,肌肉收缩可以产生的最大张力;②速率,最大张力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时间之比;③持续时间,肌肉收缩可以持续或重复的时间长度;④重复性,可以反复收缩达到一定张力的次数;⑤疲劳,维持肌肉收缩达到要求或预期张力产生疲劳。Ⅰ类纤维训练,主要针对力度、持续时间和重

子宫内的病因是什么呢

1、产伤是首要原因。比如生产时间过长、难产,容易损伤盆底肌肉和韧带;月子里过早下床做家务,或者过早负重劳动等。 2、停经是一大诱因。据报道,子宫脱垂发生在绝经后者约占2/3。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不足,使具有激素依赖性的生殖器官和组织开始萎缩、退化,盆腔肌肉弹性下降,支持子宫的韧带松弛,结果使整个盆底组织变得软弱无力。 3、长期腹压增高是一大因素。如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长期负重劳动、经常性地做用力不当的运动和腹腔长有肿瘤等都能引起腹压增高,促使子宫下移。 另外,一些女性先天性子宫或盆底肌发育不良,也会使子宫过

男人更年期的表现有哪些

专家提醒,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期,无论男女都有,只要正确的认识它,正视它,保持良好心态与维持稳定的情绪,多做室外活动,多与人交流,同时加上家人的理解与关心,这个时期完全可以平稳轻松地度过。 男性更年期临床四大表现: 1.精神症状:如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神经过敏、喜怒无常、胡思乱想等;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胸前不适、头晕耳鸣、潮热、汗出、食欲不振、大便不正常、失眠、健忘等; 3.性功能障碍或异常; 4.体态变化:全身肌肉松弛、身体变胖。

更年期胃肠功能紊乱要注意什么

一般,由更年期产生的相关生理和心理问题,以女性较为明显,年龄大约在44~55岁的妇女。更年期的身体变化包括卵巢功能萎缩、荷尔蒙分泌不足导致骨质疏松症、腰后背痛和心血管等疾病,以及更年期肠胃紊乱等。女性在这些身体变化的情形下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心理状态,例如感觉自己体能走下坡、记忆力衰退等,进而加重这些身心不适症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更年期女性应该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注意消化道系统的保健,从而减轻更年期肠胃紊乱症状。更年期女性尤其要注重口腔保健,因为如果牙齿如果不好,肠胃就会坏,肠胃如果不好,身体就会败

造成子宫下垂的三种常见原因

一、韧带肌肉损伤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支撑子宫的各种韧带、肌肉组织会过度伸展或撕裂损伤,子宫就失去了韧带肌肉的支撑而逐渐下垂。二、缺乏锻炼、盆底肌肉松弛在整个怀孕期间和产后,缺乏锻炼、盆底肌肉松弛是导致子宫下垂的原因之一。体型偏瘦或偏胖以及高龄产妇,由于肌力差,更容易出现子宫下垂。三、女性雌激素降低进入绝经期的女性,由于女性雌激素的降低,骨盆腔底部肌肉、子宫韧带也逐步退化萎缩导致子宫下垂。子宫下垂对女性的危害不小,因此我们不但要了解子宫下垂的原因,更要关注它的治疗方法,小编为你推荐:患上子宫下垂应该怎么办。

女性跑步时漏尿的原因 腹压增加

女性在跑步时由于收腹或是腹式呼吸或导致腹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引起腹内压增加,再加上上下蹦跳的力量,会造成子宫压迫膀胱和尿道,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导致跑步时尿液不自主的外溢,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生完孩子后的女性或接近更年期的女性,盆底肌变得比较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就会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腹压增高而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可以多进行盆底肌训练,如: 1、提肛运动。持续收缩盆底肌2~6秒,松弛休息2~6秒,如此反复10~15次,每天训练3~8次。 2、凯格尔运动。自然站立,双肩自然下垂,双脚分开与肩同

盆底肌对女人的重要性

女性在生孩子的时候,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妊娠和分娩过程中都会对女性的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长达十个月的怀孕期伴随着逐渐增大的子宫,其重力对骨盆腔壁直接或间接的压迫,有可能对骨盆腔的神经及肌肉产生伤害。研究证明,怀孕8周后增大的子宫会干扰提肛肌的肌电及功能,重量增加的子宫会压迫提肛肌导致其肌电活动力减少。 除怀孕外,生产、胎儿头围的大小等皆有可能造成骨盆腔壁神经、肌肉的损伤,而导致骨盆腔松弛。生产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骨盆底肌肉群很容易被拉伤或是支配它们的神经血管受伤。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