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产生的机制有哪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产生的机制有哪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总体上说,其机制分为外周机制、中枢机制两几个方面:①外周机制:就是通常所说的神经被病毒破坏;②中枢机制:主要是中枢敏化的结果。
为什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效果欠佳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因为无论其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等均比急性期带状疱疹复杂困难很多。更为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之后,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往往其疼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但不少患者无法完全缓解。
带状疱疹的诱因是什么?如何有效治疗
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是如何来的呢?答案是这个病毒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年轻人,身强体健的人是不会得这样的病的,这种病只有在人体虚弱,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出现(比如说劳累、生气、感冒或者受凉之后等等),所以这个病一般是老年人多见,或者平时体质很差的一些人。所以即使发病之后会有一部分平时体质较好的人,无需治疗也会痊愈,一部分人口服或者外用一些药物也可以痊愈,剩下一部分人因为治疗不及时,或者医院的误诊,治疗水平的局限,病程发展越长后遗神经痛的可能就越来越大,因为神经受损的越来越严重,本身这部分人体质就差,要想让患处的神经修复就难上加难。关于治疗有一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发现时间越早,治疗时间越早。治愈的可能也就越大。通过我们大量长期临床治疗来看: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分别都是一个坎,每越过一个时间点治愈的难度都成倍的增加。
2)治疗一定要找专业的正规的医院治疗,来找我们治疗的患者全国各地都有,每次来听他们诉说自己的治疗经过,都为他们感到遗憾。全国大部分医院,包括各个省的顶级医院,对这个病的治疗,发展,预后都认识不足,造成了大量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有的患者甚至终生与痛苦相伴。
3)治疗要找对科室,这个病虽说发病的部位在皮肤,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并不属于皮肤病的范畴,因为该病最大的危害在于病毒对神经的损害。皮肤表面的带状疱疹即使不治疗也会慢慢消退。治病得治根。
4)该病早期主要还是依靠抗病毒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营养神经治疗及相关镇痛治疗,改善及控制病情,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5)一旦病程超过一个月就要考虑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能了。该病的危害还是很大的疼痛只是一个方面,有时候会影响局部的功能,甚至造成残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断要点
1.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
2.疼痛性质为针刺、刀割、电击、紧束、烧灼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
3.疼痛沿神经走行;
4.疼痛部位有神经损伤后造成的感觉异常,如痛觉过敏及超敏,感觉减退等;
5.辅助检查可有局部神经电生理的异常。
高危因素:
1.年龄 ,≥50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47.90%
2.发病期疼痛程度越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越高
3.发病期皮肤损伤越严重的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越高
4.医疗干预越早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越低 误诊及延误治疗的则相反
5.合并免疫性疾病、糖尿病、长期服用激素史的患者 风险增加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神经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具体来说,带状疱疹若皮疹消退以后超过 1 个月仍有疼痛存在,或在疼痛缓解后再次发生超过 4 周的疼痛。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患带状疱疹后,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人中,有四分之三是 50 岁以上老年人。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光吃止痛药没用
提起民间俗称为“缠腰龙”的带状疱疹,很多人都以为只是一种皮肤病,“治好就完事了”。可没想到,带状疱疹皮肤的损伤痊愈后竟然还会给一部分患者留下神经痛。那种刀割、火烧或针刺样的痛感让患者连穿衣服都成为一件难事。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学院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来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潘小平教授特别叮嘱,带状疱疹患者在皮损愈合后发生上述疼痛症状,且常规止痛药治疗一段时间没有好转,需考虑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建议及时就诊。
受折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许多带状疱疹患者在急性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3个月仍然承受着持续或发作性的剧烈疼痛,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专家指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国外数据显示,25%~50%的50岁以上感染带状疱疹患者患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最常见的感受是“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疼痛,那种剧烈的疼痛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往往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无法忍受的痛苦。
该看什么科:神经内科或疼痛科
被疼痛折磨得坐立不安的患者往往手足无措。由于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不足,在发病之后,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到医院看什么科,往往先采取休息或自行服药等办法来对付,直到疼痛仍然无法缓解时,才会选择前往医院就诊。
普通患者确实难以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初期根据症状自行判断。也正因如此,很多患者在默默忍受或自行用药中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的还会逐渐发展成更加顽固的慢性疼痛。
与会的专家们均强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本来应该到神经内科或疼痛科就诊,但因为认知上的盲区,很多患者到医院后却往往先挂了皮肤科的号,多次辗转后才找到正确的就诊路径。
治疗:不能光靠止痛药
以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多依靠传统的止痛药物。“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于病毒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传统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曲马多、吗啡等,由于作用机制上的局限性,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医学界对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共识是,使用能够通过调节过度兴奋的神经元,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的药物。“这类药可同时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目前已被众多国际指南推荐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治疗疱疹神经痛的方法是什么呢
目前国内外西医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完全恢复正常是极其困难的。迄今,大量的各种疗法都已试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但是仍然没有找到一种起决定性作用、长期治愈的治疗方法。对难治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主要在于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对较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则力争促进其完全恢复。
一、口服药物:目前口服给药仍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阿片类药(缓释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镇静药等
二、 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早期,神经阻滞有一定效果。星状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椎旁神经阻滞及神经干阻滞均可依据疼痛部位的神经支配而选择应 用。有报道,带状疱疹发病后3个月内,70%-80%的病人用交感神经阻滞可使疼痛减轻,但持续时间较长的难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 显降低。
三、神经毁损疗法; 对难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各种方法效果不佳或疗效不能维持时可采用神经毁损方法,以达到较长期疗效的目的。乙醇、酚甘油是常用的神经毁损药物。 但是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是怎么回事呢
一、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发病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及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有人对PHN皮区行热刺激试验,发现热刺激引起的痛觉过敏,以疼痛最严重的皮区最为显著。
且热刺激痛觉过敏病人的疼痛分级和痛觉超敏的严重程度都显著增高,且一些非伤害刺激(如温热、微冷)即可引起严重疼痛。
二、中枢神经异常:因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是无菌性脑膜炎,说明带状疱疹在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同时,也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采用神经根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依然存在,也可说明其中存在中枢性原因。
三、精神因素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的有些精神症状,可始终伴随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25%病人伴有失眠等现象,20%伴有精神痛苦、无助和沮丧。
大于50岁的老年病人中伴失眠者更多,占30%,明显多于40岁以下的年轻病人。精神症状是否与中枢神经病变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些疼痛症状可能与精神状态有直接关系。
带状疱疹二十天了还是很疼怎么办 带状疱疹疼痛的原因
带状疱疹疼痛主要是伴随的沿神经分布的阵发性疼痛,呈针刺样或刀刮样,目前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分为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外周机制就是通常所说的神经被病毒破坏,中枢机制主要是中枢敏化的结果,是机体在持久的带状疱疹疼痛刺激下,把疼痛的信号放大了。比如正常情况下,用手轻抚皮肤是不会感到疼痛的,但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来说,轻抚患处皮肤就会导致剧烈的疼痛。
如何避免产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由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机制复杂,治疗困难,所以应尽量避免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一旦出现带状疱疹立即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不要因耽误而错过其最佳治疗时间,这是最重要的,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急性期未得到及时处理而变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
(2)治疗时采用正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镇痛等全面的治疗;
(3)不以皮疹的愈合为唯一判断标准;若皮疹有好转,但疼痛仍持续存在,则应继续治疗;
(4)得了带状疱疹之后应注意不要劳累,保持愉快的心情;
(5)可适当加强饮食营养,
(6)避免出现皮肤破损及感染。
带状疱疹有哪些表现
一、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发病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及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有人对PHN皮区行热刺激试验,发现热刺激引起的痛觉过敏(hyperalgesia)以疼痛最严重的皮区最为显著,且热刺激痛觉过敏病人的疼痛分级和痛觉超敏的严重程度都显著增高,且一些非伤害刺激(如温热、微冷)即可引起严重疼痛。
二、中枢神经异常:因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是无菌性脑膜炎,说明带状疱疹在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同时,也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采用神经根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依然存在,也可说明其中存在中枢性原因。
三、精神因素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的有些精神症状,可始终伴随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25%病人伴有失眠,20%伴有精神痛苦(无助和沮丧);大于50岁的老年病人中伴失眠者更多,占30%,明显多于40岁以下的年轻病人。
带状疱疹后遗症能治吗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现代治疗
早期应用抗病毒药、止痛药、感觉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法止痛,同时静脉输液加入消炎、止痛、增加免疫力的药物。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 72 小时一次,有效的缓解疼痛,缩短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疼痛期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物理疗法:常用的“音频”、“电生理治疗”、“光疗”。
“光疗”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和热能光能作用下,使细胞吸收光能并在局部产热 , 使患区血供增加 , 促进细胞的代谢。对人体产生许多有益的作用 , 并对带状疱疹疼痛起到治疗作用。临床常用的“光疗”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
电生理治疗 用于 PHN 止痛在国外较为普遍 , 如经皮肤 (TENS) 、经脊髓 (DCS) 、经下丘脑 (DBS) 电刺激止痛等均为常用的方法 ,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我国针刺止痛的传统方法,在运用电生理治疗过程中应当做到有序和持久 , 充分发挥机体内部的调节机制 , 重点启动内源性的镇痛系统方能达到临床上的治疗效果。
带状疱疹神经疼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疼痛,往往没有外界刺激的自发疼痛和轻微刺激但反应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患者常常用“刀割、火烧、针刺”等词语来形容这种痛感。所以在常人看来很平常的像穿衣服、盖被子等普通小事,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而言却是莫大的痛苦。健康的人每天可以安稳入睡并且精神饱满地醒来,但是患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病人哪怕夜里能睡上1-2个小时的安稳觉也会感到无比幸福。
因为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存在认知盲区,患者到医院后,常常迷茫不知应该前往哪科就诊,经过多次辗转反复后才去到疼痛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大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梁战华教授表示,普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难以在发病初期根据症状自行判断。也正因如此,患者往往在默默忍受或自行用药中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严重的还会逐渐发展成更加顽固的慢性疼痛。
还有,传统镇痛药物由于作用机制上的局限性,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新一代钙离子通道抑制剂通过调节过度兴奋的神经元,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
带状疱疹患者在皮损愈合后发生类似灼烧或火烧样疼痛、电击样痛、针刺样痛、撕裂样疼痛或异常感觉,且采用常规止痛药治疗一段时间没有好转的情况下,要警惕是否发生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