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虚胀按摩手法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虚胀按摩手法
主要症状:患儿腹部明显胀大,夜间腹胀症状加剧,不思饮食,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身体消瘦,通常还伴随四肢发凉,小便清短。
按摩手法:
主穴:推补脾经5分钟,微慢而微用力揉一窝风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小肠经5分钟;揉外劳4分钟,掐神阙穴。
按摩功效:推补脾经,揉一窝风可健脾补气;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补肾水,有利湿利尿的作用;推清小肠经和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相结合,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揉外劳,掐神阙穴可补脾阳,缓解腹痛,四肢发凉的症状。
配穴: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各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按摩功效: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可舒筋活络,缓解腹痛;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促进消化,缓解腹胀,增加食欲,让孩子恢复进食;揉合谷穴可平和胃气,也可帮助孩子增进饮食。
婴儿腹胀怎么按摩 实胀按摩手法
主要症状:患儿腹部胀满呈饱和状,偶尔会有腹痛的症状,食量会有减少的情形,饮食之后,腹胀会更加明显。
按摩手法:
主穴: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各5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6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按摩功效: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可调理肝气,缓解腹痛;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行气通滞,缓解腹胀的情况;揉合谷穴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促进孩子恢复食欲。
配穴:推补肾经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2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小肠经7分钟。
按摩功效:推补肾经有滋阴的功效;推清板门,推清天河水可利湿利尿,清热泻火;揉二人上马,推清小肠经可通利小便,消除体内积水,亦可缓解腹胀。
婴儿腹胀按摩改善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1)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
(3)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婴儿腹胀怎么按摩 婴儿腹胀辨证加减按摩手法
若婴儿腹胀属脾胃虚寒所致,兼面色萎黄,困倦无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等,可加摩脐以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致;加按脾俞以健脾益气,达到消除胀满的效果。
婴儿腹胀按摩手法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妈妈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妈妈用大鱼际(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婴儿腹胀怎么按摩
推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按摩功效:推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运内八卦以宽胸利膈,理气化湿,消食导滞;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中理气。
若是患儿腹部胀满呈饱和状,偶尔会有腹痛的症状,食量会有减少的情形,饮食之后,腹胀会更加明显。
则采用如下按摩手法:
主穴: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各5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6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按摩功效: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可调理肝气,缓解腹痛;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行气通滞,缓解腹胀的情况;揉合谷穴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促进孩子恢复食欲。
配穴:推补肾经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2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小肠经7分钟。
按摩功效:推补肾经有滋阴的功效;推清板门,推清天河水可利湿利尿,清热泻火;揉二人上马,推清小肠经可通利小便,消除体内积水,亦可缓解腹胀。
婴儿腹胀怎么按摩
婴儿腹胀很难受,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婴儿腹胀通过饮食来改善会比较慢,按摩的手法也许会快一点。在按摩的时候,讲究手法的正确性。那么婴儿胀气算是病吗?婴儿腹胀怎么按摩呢?
宝宝胀气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原则上要以宝宝的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腹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所以按摩时应详细诊察其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合理喂养,培养小儿正常的饮食习惯。起居有常。避免寒冷刺激。
宝宝腹胀如何预防
1、尽量不要让宝宝哭泣。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2、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食后促使宝宝适当排气。
3、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
4、喂奶时,应当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
5、暂时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内发酵并产生气体的食物,例如;甘薯、苹果、甜瓜等。
宝宝腹胀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按摩缓解,在生活中也需要调理,还要懂得如何预防。妈妈们要清楚了解这些常识哦,以便能够用得上。
新生儿腹胀症状
新生儿腹胀大家应该都了解吧,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新生儿腹胀会有很多的表现,孩子不好好的吃奶,大家应该去及时的了解新生儿腹胀的表现,尽早的去采取治疗措施。
婴儿腹胀的症状
婴儿腹胀气表现为婴儿腹部充满气体,双腿上提,尖声哭喊。
婴儿腹胀怎么办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了解新生儿腹胀的表现在平时如果宝宝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能够很好的去应对了,面对这样的现象也不会束手无措了,特别是一些没有带过孩子的妈妈,在平时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宝宝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及时的去治疗也很好。
乳房胀痛按摩手法动图 按摩方法一
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穴位约5秒后松开,再按压为一次,连续按10次为一回。每天可做6回,有空时就可以做,以洗澡或洗澡后做的效果最佳。每天按摩时可依个人时间与需要,按压单一或多个穴位,对于乳房胀痛有很好的作用。
参考穴位:
1.鹰窗穴
位置:从锁骨数下来第三根肋骨处向两侧平移至乳头上方。
经属:足阳明胃经。丰胸,击中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
2.乳根穴
位置: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丰胸。
3.坛中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足太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通畅身体经络之气,丰胸。
婴儿腹胀的症状
婴儿腹胀的症状:
婴儿腹胀气表现为婴儿腹部充满气体,双腿上提,尖声哭喊。
婴儿腹胀怎么办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婴儿腹胀按摩常用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按摩方法:推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按摩功效:推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运内八卦以宽胸利膈,理气化湿,消食导滞;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中理气。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婴儿腹胀治疗注意事项
婴儿腹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时候不合理的饮食也会引发,腹胀的致病原因较多,在治疗时要结合孩子的症状进行辨别,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婴儿腹胀怎么按摩
常用按摩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按摩方法:推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按摩功效:推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运内八卦以宽胸利膈,理气化湿,消食导滞;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中理气。
实胀按摩手法
主要症状:患儿腹部胀满呈饱和状,偶尔会有腹痛的症状,食量会有减少的情形,饮食之后,腹胀会更加明显。
按摩手法:
主穴: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各5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6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按摩功效: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可调理肝气,缓解腹痛;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行气通滞,缓解腹胀的情况;揉合谷穴可平和胃气,缓解恶心,促进孩子恢复食欲。
配穴:推补肾经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推清天河水2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小肠经7分钟。
虚胀按摩手法
主要症状:患儿腹部明显胀大,夜间腹胀症状加剧,不思饮食,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身体消瘦,通常还伴随四肢发凉,小便清短。
按摩手法:
主穴:推补脾经5分钟,微慢而微用力揉一窝风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推清小肠经5分钟;揉外劳4分钟,掐神阙穴。
按摩功效:推补脾经,揉一窝风可健脾补气;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可补肾水,有利湿利尿的作用;推清小肠经和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相结合,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揉外劳,掐神阙穴可补脾阳,缓解腹痛,四肢发凉的症状。
配穴:揉小天心和小横纹各5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腹胀按摩什么穴位
1、腹胀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治疗腹胀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意为“天地之中枢”,为胃经腧穴,具有破气消胀、消积散痞、升清降浊的作用,性善下行,擅于分消水谷糟粕,清导浊滞。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方法: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天枢或在天枢穴旋转,按揉20次左右,力量适中。
2、腹胀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剑突下与肚脐连线的中点,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按摩中脘调整气机升降。脾胃位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生而胃主降。中脘位于胃脘附近,按摩中脘能直接刺激胃部,促进胃蠕动,从而达到行气消胀的作用。按摩时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中脘10次左右。
3、腹胀按摩下脘穴
位置:前正中线上,肚脐往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点按下脘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
3、腹胀按摩气海穴
位置:肚脐直下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中指指端放于气海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发热时疗效佳。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男子阳痿、早泄、遗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