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

1、遮光眼镜片之选用 强光可加速视细胞外节变性,所以必须戴用遮光眼镜。镜片的颜色从理论上说,应采用与视红同色调的红紫色,但有碍美容用灰色,阴天或室内用0~1号;晴天或强光下用2~3号灰色镜片。深黑色墨镜并不相宜。绿色镜片禁用。

2、避免精神和肉体的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时体液内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增加,脉络膜血管因此收缩而处于低氧(hypoxia)状态,使视细胞变性加剧。我国传统的气功(静功),能以自己的意志高速大脑皮层及机体各器官的活动,如持之以恒,对防止本病视功能迅速恶化方面可能有益。

3、补充叶黄素:

叶黄素广泛分布在正常人视网膜的一种具有视网膜保护作用的物质,是视网膜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叶黄素具有优秀的搞氧化、对抗光损伤的能力以及视细胞营养作用,能够防止氧自由基及有害光对视网膜视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损害,提高视细胞的活性。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黄素,主要来源于外界摄取,一旦缺乏,就会产生各种视网膜疾病,几乎所有视网膜病变都与叶黄素的缺乏有关

视网膜色素变性食疗验方

民间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有较多的验方,常用的食疗验方有:

(1)羊肝90克,鲜嫩红薯叶100克。煮熟后吃肝喝汤。

(2)猪肝100克,夜明砂15克。先用夜明砂煎汤,去渣后煮肝,饮汤食肝。

(3)胡萝卜、切片油炒,不放盐、醋,多吃几次。

(4)猪肝煮韭菜:将猪肝与韭菜各适量共煮,不加盐,吃肝饮汤,宜久服,能补肝养血明目。可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表现为夜间不能见物,或治疗小儿视物模糊症。

(5)枸杞粥:用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加水适量,常法煮粥,供早点或晚餐服食。可以补肾养肝,益精明目。用于肝肾不足之视网膜色素变性。

(6)酱醋羊肝:用羊肝500克,洗净切片,用湿淀粉拌匀,油锅烧热爆炒,加姜、葱各少许,烹上黄酒、酱油、醋、糖等调料,嫩熟即可。佐餐时食用,常服,可以养肝补血明目。治夜盲症及视力减弱症。

(7)首乌猪肝:用首乌15克,鲜猪肝400克,先将首乌用清水洗净装入一大碗中,黄酒蒸1小时左右,取出与大料、花椒、胡椒一道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再将猪肝厚的部位用刀切成刀口,用清水漂洗干净,置锅中,加入药袋、葱、姜、蒜、精盐等调料,加水适量,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煨炖,熟后切开,蘸香油、蒜泥、佐餐食用。有滋补肝肾,益精血之作用。可辅治肝肾不足之夜盲、视物昏花、须发早白、血虚头晕、腰腿酸软等症。

(8)红薯粥:新鲜红薯250克,粳米100~150克,白糖适量。将红薯洗净,连皮切成小块,加水与粳米同煮稀粥,待粥快煮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再煮二三沸即可。每日服食2次,趁热食,有健脾养胃、益气补虚的作用。可治夜盲症及便秘等。

(9)动物肝粥:动物肝脏(猪肝、羊肝、牛肝、鸡肝均可)100~150克,粳米100克。将动物肝洗净切成小块,与粳米加水约700毫升,再加入葱、姜、油、盐适量,煮成稀粥,待肝熟粥稠时,即可食用。每日早晨空腹趁热顿食,可以补肝,养血明目。治气血虚弱所致的夜盲、目昏眼花、疳眼、贫血等。

(10)猪肝枸杞叶汤:用猪肝200克,鲜枸杞叶150克,先将猪肝洗净切条,同枸杞叶共煮,饮汤食肝,每日2次。能益精补肝。用于治疗夜盲、视力减退,有改善视力的作用。

(11)清炖鲫鱼汤:新鲜鲫鱼洗净,清炖成汤,食鱼饮汤。适用于夜盲、干眼病等。

(12)鸡肝2副,谷精草15克,夜明砂10克。将鸡肝洗净,同谷精草、夜明砂放入盆中,加少量清水,隔水蒸熟,吃肝饮汁。能清热明目、养血润燥,治夜盲症、眼干燥症、小儿疳眼症等。多吃有效。

(13)松针(叶)50克,猪肝或鸡肝50克,同煮熟,去渣,吃肝饮汤。可以养肝明目。用来治疗夜盲及视物模糊等。

(14)菟丝子粥:菟丝子30~60克(新鲜者可用60~100克),洗净后捣碎,水煎取汁,加入硬米100克煮粥,粥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和匀,分2次食用。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15)龙眼桑椹膏:桑椹1000克,龙眼肉500克,加水适量,文火熬膏,每次服10克,每日2次。滋补肝肾,养血明目,可用于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之视网膜色素变性。

常出现的夜盲症表现

1、铁屑性夜盲症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中,当铁屑弹入眼内时,即刻会产生严重的刺激症状;如果铁屑没有完全取出,在眼内就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铁,影响视网膜上杆体细胞的功能,使之产生夜盲症。这类夜盲症的症状主要是有异物弹入眼内的病史;大多为单侧,由于健侧的代偿作用,往往难于发现自己夜盲症,常在健侧眼睛患病或健康体检时才发现。

2、视网膜色素变性也是属于夜盲症的症状表现的一种。这类夜盲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的眼病,通常先累及视网膜上的杆体细胞而使人产生夜盲,夜盲的程度为渐进性。随着夜盲症的病变的发展,可波及锥体细胞,从而白天视力出现下降。因此,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夜盲症患者常首先出现夜盲,病变是双侧性的,容易被发现。而后可出现视野缩小,甚至产生“管状视野”,最终导致失明。

夜盲症有什么危害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身体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那得了夜盲症对患者有什么危害呢?医通无忧网与您一起关注: 临床中夜盲症为病人带来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严重负担,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临床上根据夜盲症的病因,它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暂时性、获得性和先天性。

l、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先天性静止性盲症是一咱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遣传性眼病,视力,视野,眼底均无异常,但暗适应功能降低,时间延长,出生后即可出现夜盲症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无需特殊治疗。先天性进行性夜盲症多与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疾患并发,如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其暗适应功能随病情进展而不断下降,同时伴有视力,视野及眼底的改变,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

2、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3、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表现

1.功能改变

(1)夜盲 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且多发生在眼底有可见改变之前。开始时轻,随年龄增生逐渐加重。

(2)暗适应检查 早期锥细胞功能尚正常,杆细胞功能下降,使杆细胞曲线终末阈值升高,造成光色间差缩小。晚期杆细胞功能丧失,锥细胞阈值亦升高,形成高位的单相曲线。

(3)视野与中心视力 早期有环形暗点,位置与赤道部病变相符。其后环形暗点向中心和周边慢慢扩大而成管状视野。中心视力早期正常或接近正常,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减退,一般照明下,当周边视野全部丧失后,中心视野尚存5°~10°,患者处于管视状态。最后中心视野也渐丧失,终于完全失明。RP自然病程中,视野每年损失4.6%。

(4)视觉电生理ERG 无反应,尤其b波消失是本病的典型改变,其改变常早于眼底出现改变。EOG LP/DT明显降低或熄灭,即使在早期,当视野、暗适应、甚至ERG等改变尚不明显时,已可查出。故EOG对本病诊断比ERG更为灵敏。

(5)色觉 多数患者童年时色觉正常,其后渐显异常。典型改变为蓝色盲,红绿色觉障碍较少。

2.检查所见

载脂蛋白e病状详解

1、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细胞溶酶体融合,载脂蛋白被水解图册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西方国家首要的不可逆的致盲眼病,实验发现,ApoE在视网膜组织,特别是RPE和Bruch’s膜上有表达,此位置正是AMD的病变区域。

2、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

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 1)潜伏在ApoEε4携带者的颅神经内更易损伤神经系统,促使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发生,被视为AD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3、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脂蛋白肾小球病——由载脂蛋白e变图册ApoE与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关系散见于临床报道中。有研究显示ApoE/LDL受体可调节胆固醇和磷脂的转运,逐渐抑制神经元对胆固醇的合成,促使胆固醇在神经元内摄取、降解、参与膜和突起的形成,且不同的ApoE表型,与受体的结合活性亦有差异。实验发现ApoE4抑制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加速细胞凋亡,而 ApoE3则相反。ApoE4特有的特殊神经元蛋白水解作用,使有生物活性的毒性碎片进入细胞液,改变细胞骨架,破坏线粒体的能量平衡,导致神经节细胞死亡,发生RP。

4、与白点状视网膜变性:

白点状视网膜变性临床较少见,也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有研究对一患有白点状视网膜变性的家族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此家族中所有患者均发生视紫红质基因Arg135Trp突变,且均携有ApoE4等位基因,外周/RDS或ROM1基因未发现变异,提示本病发生不只与外周/RDS基因突变有关,ApoE基因也可能起着作用

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什么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pigmentary degeneratio of the retina)在历史上曾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毯层-视网膜变性。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资料,群体患病率约为1/3500。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眼病。本病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网膜变性,最终可导致失明。

部分患者视网膜色素变性为显性遗传,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带致病基因,子女就会发病。也有部分患者视网膜色素变性为连锁性遗传,仅仅母亲带致病基因,子女才会发病。另有些病例同时伴有听力减退,这种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多见于男性。

视网膜的一些感光细胞(视杆细胞)负责暗光下的视力。若视杆细胞逐渐变性,患者在暗光环境下视力明显减退(夜盲)。夜盲症状常在儿童期即出现,随时间发展,可出现进行性周边视野缺失。在晚期病例中,可仅残存一个小的中心视野(管状视野)和很窄的周边视野。

通过检眼镜检查,医生可发现视网膜上有某些具有诊断价值的特殊变化。也有数项检验可帮助进一步诊断。对家庭成员的检查可建立遗传模式。

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期症状

1、 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变性是不是同一种疾病? 很多百科中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网膜变性的解释相同,是否是错误的?

答: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变性不是同一种疾病。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有很多种,视网膜色素变性只是其中的一种,此类疾病大多属于遗传性疾病。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变性多位于周边视网膜,准确的名称应该是高度近视周边视网膜变性区,这些区域将来有可能会发生视网膜裂孔,进一步引起视网膜脱离,可以用预防性的视网膜激光光凝来降低将来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2、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否必然会导致患者全盲?

答:不一定。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大类疾病,目前已经明确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基因有上百种,每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病情进展快慢和严重程度不尽相同。

3、 是否所有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出现夜盲?如果有家族史,但过了30岁都没有出现夜盲症状是否可以排除该病的发生? 有患者40岁才发病是什么情况?

答:不一定。答案同问题2。

4、 通常夜盲就意味着患有RP吗?是否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答:夜盲症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的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等几种疾病。后天性的主要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弥漫性脉络膜炎、脉络膜萎缩、晚期青光眼等疾病所致。所以如果有夜盲的症状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5、 有家族史的人群在灯光昏暗的地方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是否也是夜盲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

答:最好进相关检查,排除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可能性。

6、 查出视网膜色素变性后,医师建议检查一下听力是为什么?

答: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Usher综合症,又称视网膜色素变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综合征综合征,表现为眼部视网膜色素变性,双耳神经性耳聋。如果听力检查异常,则有可能是这种疾病。| 综合新闻关于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常见问题解黄斑变性是什么,病因有哪些有什么方法,可以及早发现黄斑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食疗偏方

肾阳不足型——醉虾组成:对虾1对,烧酒适量。 用法:取活对虾1对(或新鲜者),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酒内将其醉死后捞出,加调料即可,佐餐食用。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视网膜色素变性,属肾阳不足型,初起入暮或黑暗处视物不清,行动困难,至天明或光亮处视力复常,日久症重,甚则失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脾气虚弱型——苡仁猪肚粥 组成:猪肚1具,薏苡仁100克,粳米150克。 用法:猪肚洗净,放入苡仁、粳米及盐,用线白内障治疗将猪肚两端扎紧,炖熟后取出切块,分次食用。功效:补肝益气。 主治:视网膜色素变性,属脾气虚弱型,入暮或黑暗处视物不清,面色咣白,神疲乏力,纳食量少。

气功也能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临床观察气功对部分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有提高视力的作用。气功可以扶正祛邪,经常练功的人,可使体内阴阳平衡,血气调和,经络疏通,真气充沛,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下面介绍一种临床常用的简便易行的功法,放松功。放松功是静功中的一个功种,它是通过有意识地注意身体各部位,结合默念“松”字的方法,逐步把全身调整到放松、舒适、自然,以解除思虑、机体的紧张状态,使紧张与松弛趋于平衡,使注意力逐步集中,排除杂念,安宁心神,从而以活跃气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有助于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练功时局部放松,采用端坐,自然呼吸,眼部放松。在全身三线放松的基础上,单独地进行放松身体的某一病变部位,或某一紧张点,默念“松”字20~30次。

相关推荐

叶黄素怎么补充 眼睛的维生素叶黄素

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眼病、玻璃体混浊必须得补充的~ 人体的生长、代谢离不开维生素,同理,眼睛也有其自身必需的维生素,那就是叶黄素。叶黄素和鱼油是唯二可以进入眼睛的营养品。鱼油的获取一般是深海鱼肉,价格高,性价比低,没有必要天天买来吃,而叶黄素就不一样了,它虽然是人体不能合成的,但可以从非常普通、廉价的食物中获取,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就行。老年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眼病、玻璃体混浊等眼病都与叶黄素缺失有关。(玩手机、电脑的人多了,司机、老师、高度近视患者都属于致盲的高危险群体)建议,每天

夜盲症的类型都有哪些

1.暂时性夜盲 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 2.获得性夜盲 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 3.先天性夜盲 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出现视力模糊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旦视力明显下降,视网膜病变往往难以逆转,所以预防仍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必须早发现,早治疗。患者至少每年要接受一次眼底检查,并且要注意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这两条对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血糖升高可使患者眼底血管进一步受到损伤,而高血压又显着增加眼底出血的可能性。 2、变性性疾病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性视网膜萎缩。可导致糖尿病眼病。 3、近视 表现为没有近视的人发生近视或已近视的人眼睛度数不断发生

去眼袋按摩手法 点按承泣穴

位置:眼平视,瞳孔正下方,下眼眶边缘上方。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或食指同时点按承泣穴30-5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天3-5次。 按摩功效:去除眼袋,黑眼圈,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色盲,夜盲,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眼底血管扩张的表现

1、视网膜脱离眼底病变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可发生在眼内的严重炎症、眼部或全身循环障碍、脉络膜或眶部肿瘤等,视网膜多无裂孔,病因控制后,脱离的视网膜多可复位。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多数有近视,双眼可先后发病。 2、视网膜变性眼底病变 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变性疾病。其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也有散

夜盲症有哪些危害

夜盲症顾名思义就是说在晚上或者是比较黑的地方看不清东西,这样很容易给患者的生活和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了解夜盲症,以下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几点夜盲症会给人带来的危害,希望能让大家重视起来。 临床中夜盲症为病人带来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严重负担,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临床上根据夜盲症的病因,它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暂时性、获得性和先天性。 l、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先天性静止性盲症是一咱常染色体显性或

哪些疾病容易导致眼底出血

导致眼底出血疾病一、眼底血管性疾病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周围炎,肾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柯茨病,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 导致眼底出血疾病二、黄斑部疾病 老年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病变,卵黄状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少年黄斑营养不良,视网膜黄斑前纤维增生,黄斑蘘样水肿,特发性黄斑裂孔,外伤性黄斑裂孔。 导致眼底出血疾病三、眼外伤 眼外伤可导致,脉络膜破裂、视网膜震荡、黄斑穿孔。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哪一个对眼睛好 叶黄素对眼睛的作用

1.叶黄素呈黄色,主要集中在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是视网膜上重要的色素成分成分,缺乏会导致失明。 2.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及蓝光的伤害,减少自由基的形成,防止黄斑区受损退化,有延缓老化和防止眼睛病变的作用。 3.叶黄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再生成,可以缓解明暗交错时视力的损害,有预防中度近视及视网膜脱落。 4.叶黄素还能缓解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疼痛、眼胀眼痛、惧光畏光的视疲劳症状。 5.叶黄素还具有促进眼睛发育的作用,能提高黄斑区色素密度、增强黄斑区抵抗力的作用。 6.叶黄素还可以预防黄斑区病变,如黄

专家谈黄斑变性的原因

1.一般型黄斑变性致病原因 一般类型的黄斑变性主要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老化、脉络膜血管硬化和黄斑区长期慢性光损伤有关。主要表现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视细胞外界盘膜得不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及时、充分的吞噬和消化,没有被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潴留在基底部细胞原桨中并向外排出形成玻璃膜疣,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2.萎缩型黄斑变性致病原因 这种也是黄斑变性的原因之一。萎缩型黄斑变性又被称为非渗出性或者干性,主要是由于黄斑区萎缩变性造成,由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玻璃膜增厚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所引起。 3.渗出型黄

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的食疗与护理

饮食保健 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食疗方。 (1)枸杞菊花饮:用枸杞子10克,白菊花10克,以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能养肝明目,疏风清热。用于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而致的视力衰退、目眩,还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所致的夜盲症。 (2)赤小豆30克,苡米30克,金针菇15克、白扁豆15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可以利水消肿,对黄斑水肿有消退作用。 (3)赤小豆30克,丹参20克,海带20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能活血利水、软坚散结。 预防护理 避免烟酒刺激、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