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体型老人适合不同运动
四种体型老人适合不同运动
1、水桶型老人
这类老人体格强壮,但过重的体重同样不利于健康。因为体重过重会给膝关节增加负担,让已骨质流失的关节不堪重负。
这类老人应多进行耐力训练。在运动过程中,老人要保护好关节,可以多做慢跑、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但不建议采用爬楼梯的锻炼方式。
2、苹果型老人
年轻时并不胖,年老后却腰围大增,体重较正常,只是臀部、腹部堆积不少脂肪,形似苹果。这类老人最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冠心病的风险也较高。
苹果体型的老人应该注重锻炼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建议选择跳操、广场舞等方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觉得腰部赘肉多就拼命练扭腰动作,这非但不能起到减腰围的作用,还容易受伤。脂肪容易在腹部堆积,多是因为生理原因,全身都运动,整体减重了,腰围自然就下去了。
3、香蕉型老人
虽然“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太瘦弱也不好。黄铁群说,太瘦的老人容易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特别容易患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过瘦老人出现内脏下垂的也比较多。
这类老人应调整饮食,多补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不能总是清粥小菜;锻炼应偏重小负荷的力量训练,比如练上肢可以举杠铃,练下肢可以做半蹲。如果觉得半蹲吃力,还可以坐着练习伸弯小腿,锻炼膝部和腿部肌肉。锻炼时不要过量,一般可以连续做15次,每次3—4组,两组间可休息三五分钟,以身体能承受为度。
4、海绵型老人
体型胖且体质虚的老人是“三高”的重度危险人群。由于赘肉多,他们还容易患骨关节病、睡眠呼吸疾病及肠道癌、乳腺癌等。
这类老人应把减轻体重放在首位,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保证一定量的高蛋白食物。锻炼以训练耐力为主,如骑车、慢跑、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可依身体承受能力调整。
对症三种体型的减肥方法
一般来说,人的体型可以分为三种:
肥胖体型
瘦长体型
肌肉体型
有些人可能有两种或三种体型的特征,但是最终总会有一个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肥胖体型
肥胖体型的人,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骨骼宽大,脸型圆,臀部宽,体内脂肪多,特别是腹部部位最多。这种体型的人一般减肥更辛苦,因为他们的新陈代谢率很低。所以,苹果型身材的人更应该注意饮食。他们要选低热量的食物吃,这样身体才能更快地消耗掉这些能量。如果肥胖体型的人能狠下心,只吃蔬菜和水果减肥,那么减肥速度更快。碳水化合的补充要少量,减少能量的摄入量。而蛋白质的补充主要来自瘦肉、鱼类等。
肥胖体型的人,必须有规律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来增强新陈代谢,这种体型的人不易变瘦,所以在饮食和运动上都秘须仔细规划。
肌肉体型
肌肉体型的人是最容易控制体重的一族。因为他们天生就运动员的体格,新陈代谢又快。这一体型的人意味着:
他们不需要做很多运动就能控制体重
新陈代谢快,让他们可以享受更多的美食而不担心发胖
饮食不需那么严格控制
轻松保持健康的体重
体重不易增加
身体脂肪含量低
不同的人都有塑造体型的潜质区别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而已。而对于非肌肉体型的人来说,想模仿他们的运动方式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肌肉体型的人一般是:肩宽,腰细,倒三角的体型,肌肉发达,新陈代谢快,因为体内瘦肌肉多。
瘦长体型
瘦长体型的人,身体瘦长,肩、腰、臀都很细,整个身体像一条直线一样。这一群体的人同样体内脂肪含量低,他们同样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瘦长的体型和快速的新陈代谢,让他们可以吃得多,运动少,同样不发胖。
肌肉体型和瘦长体型的人最适合的运动量是一周健走12英里,并做适度的伸展运动,如果想要增加体重,必须做高度无氧运动,如重量训练等。
老人,按五行分类健康旅游
木型老人旅游要养肝
木型老人体质特点一般是肤色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这类老人外出旅游要尽量选择人流量不是很大,景点不很拥挤的地方,不适合去风大的景区。这样有助于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减少抑郁恼怒,利于养肝。旅途闲暇时段,这类老人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有助于身体阴阳平衡。
旅途饮食宜食健脾养肝、补益肝肾之品,比如南瓜、板栗、茄子等,使脾胃健运,肝气顺达,以防肝旺克脾。
火型老人旅游要静心
火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这类老人外出旅游时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建议短途旅游,热带景区要少去,多做踏青等户外旅游,旅行休息期间可用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
旅途饮食宜食宁心安神、排毒除烦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酸枣仁、莲子、香蕉等等。
土型老人旅游护肠胃
土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
这类老人容易因脏腑内里阳气不足而外感湿邪,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不宜选择气候较冷时出游,也不宜选择以海鲜等寒凉食物较多的地方多停留。像饮食口味相对比较“中性”的中原旅游景区比较合适。
旅行途中宜进食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苹果、卷心菜和蜂蜜等。
金型老人旅游肺要安
金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天热旅游,这类老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哮喘、过敏、咳嗽等肺系疾病。宜选择以游山玩水为主的景区旅游,吸收新鲜空气保养肺脏,避免忧愁抑郁,以利肝气调和,气血和畅。旅行途中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
宜进食具有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比如白菜、银耳、甘蔗、百合等等。
水型老人旅游肾常健
水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体型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这类老年人旅行尽量避开阴雨天气和潮湿的景点,因为降水较多,这类人群易出现湿困中焦的表现,如恶心、口苦、胃脘胀闷等症状。宜安定心神,顺应春季节气阴阳平和的自然规律。
比较适合到四季如春的景点去旅游,旅游途中宜进食具有益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比如山药、芡实和莲子有助补肾,洋葱、水芹菜、冬瓜、鲫鱼有助祛湿。
各种体型的减肥方法
体型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在综合了体质的几项特征后,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属于哪种体型。体型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哪种体型将会伴他度过一生。但是不管是何种体型的人,只要找对饮食和运动的正确途径,同样可以减肥成功。
一般来说,人的体型可以分为三种:
肥胖体型
瘦长体型
肌肉体型
有些人可能有两种或三种体型的特征,但是最终总会有一个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肥胖体型
肥胖体型的人,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骨骼宽大,脸型圆,臀部宽,体内脂肪多,特别是腹部部位最多。这种体型的人一般减肥更辛苦,因为他们的新陈代谢率很低。所以,苹果型身材的人更应该注意饮食。他们要选低热量的食物吃,这样身体才能更快地消耗掉这些能量。如果肥胖体型的人能狠下心,只吃蔬菜和水果减肥,那么减肥速度更快。碳水化合的补充要少量,减少能量的摄入量。而蛋白质的补充主要来自瘦肉、鱼类等。
肥胖体型的人,必须有规律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来增强新陈代谢,这种体型的人不易变瘦,所以在饮食和运动上都秘须仔细规划。
肌肉体型
肌肉体型的人是最容易控制体重的一族。因为他们天生就运动员的体格,新陈代谢又快。这一体型的人意味着:
他们不需要做很多运动就能控制体重
新陈代谢快,让他们可以享受更多的美食而不担心发胖
饮食不需那么严格控制
轻松保持健康的体重
体重不易增加
身体脂肪含量低
不同的人都有塑造体型的潜质区别在于采用何种方法而已。而对于非肌肉体型的人来说,想模仿他们的运动方式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肌肉体型的人一般是:肩宽,腰细,倒三角的体型,肌肉发达,新陈代谢快,因为体内瘦肌肉多。
瘦长体型
瘦长体型的人,身体瘦长,肩、腰、臀都很细,整个身体像一条直线一样。这一群体的人同样体内脂肪含量低,他们同样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瘦长的体型和快速的新陈代谢,让他们可以吃得多,运动少,同样不发胖。
肌肉体型和瘦长体型的人最适合的运动量是一周健走12英里,并做适度的伸展运动,如果想要增加体重,必须做高度无氧运动,如重量训练等。
五种适合老人的常见运动
1、拍打双肩可护肩周
不少人深受肩周疾病困扰,严重时无法抬起手臂。
可尝试“拍打锻炼”法:站立,将双腿微微分开,由腰部发力,抡起右臂,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同时左手拍打后背,接着两手臂交换方向。一般每组可以拍打50次左右,以微微觉得肩周有点酸为佳,有利于锻炼肩周关节,缓解肩部不适。
2、仙鹤点水强颈椎
颈椎及椎间盘发生煺变,可能会引发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韧带增生等问题。
平时不妨试试“仙鹤点水功”:肩膀以下保持不动,用下颌带动颈部,在身体的正前方,由上往下画圆。每组做24或是36下,每天可做数组,对颈椎病、落枕等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练习时不要太快,一般7—8秒画一个圆,越慢越完整越好。如果感到不适或是头晕,很可能有颈椎病,严重的要及时就诊。
3、空转唿啦圈健腰椎
老人经常腰背酸痛,有的弯下腰就很难直起来。
可尝试“空转唿啦圈”法:站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或举过头顶握住,上半身挺直,腿、膝也要伸直。先将腰向左侧顶出,然后依次向前、右、后顺时针转圈,想象腰部有一只唿啦圈。整个过程要慢,双肩动作不要太大,转30圈之后,再逆时针转30圈。动作要连贯,唿吸自然。这样的运动不但有利于保持腰椎关节的灵活性,还可促进胃肠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缓解便秘、消化不良。
4、转腿运动益下肢
随着骨质疏松、下肢肌力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出现,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承载力都会下降,老人稍不留神很容易跌倒,发生意外。
平时多做划腿运动:手扶椅背或者是牢固的树干,右腿固定,左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体能保持平衡为宜),在空中画圈,做完还塬,稍稍休息,换腿做,早晚各5—6次。这有利于下肢肌肉与关节的保健,促进下肢气血运行。
5、转膝运动护膝盖
膝盖是人体较脆弱的关节,连接着最长的骨头和最强的肌肉。老人常出现膝关节酸痛、无力、怕冷等症状。
平时要加强锻炼:将双脚并拢,微微下蹲,双手按住双膝,以膝关节带动腿部顺时针转10次,逆时针转10次,每天1—2次。旋转幅度要尽量大,让双腿由弯曲到伸直,再由伸直到弯曲,每次都做到极限。长期坚持可以增强膝关节韧性及腿部肌肉力量。
老人按五行分类健康旅游
木型老人旅游要养肝
木型老人体质特点一般是肤色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这类老人外出旅游要尽量选择人流量不是很大,景点不很拥挤的地方,不适合去风大的景区。这样有助于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减少抑郁恼怒,利于养肝。旅途闲暇时段,这类老人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有助于身体阴阳平衡。旅途饮食宜食健脾养肝、补益肝肾之品,比如南瓜、板栗、茄子等,使脾胃健运,肝气顺达,以防肝旺克脾。
火型老人旅游要静心
火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这类老人外出旅游时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建议短途旅游,热带景区要少去,多做踏青等户外旅游,旅行休息期间可用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旅途饮食宜食宁心安神、排毒除烦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酸枣仁、莲子、香蕉等等。
土型老人旅游护肠胃
土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
这类老人容易因脏腑内里阳气不足而外感湿邪,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不宜选择气候较冷时出游,也不宜选择以海鲜等寒凉食物较多的地方多停留。像饮食口味相对比较“中性”的中原旅游景区比较合适。旅行途中宜进食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苹果、卷心菜和蜂蜜等。
金型老人旅游肺要安
金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天热旅游,这类老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哮喘、过敏、咳嗽等肺系疾病。宜选择以游山玩水为主的景区旅游,吸收新鲜空气保养肺脏,避免忧愁抑郁,以利肝气调和,气血和畅。旅行途中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宜进食具有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比如白菜、银耳、甘蔗、百合等等。
水型老人旅游肾常健
水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体型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这类老年人旅行尽量避开阴雨天气和潮湿的景点,因为降水较多,这类人群易出现湿困中焦的表现,如恶心、口苦、胃脘胀闷等症状。宜安定心神,顺应春季节气阴阳平和的自然规律。比较适合到四季如春的景点去旅游,旅游途中宜进食具有益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比如山药、芡实和莲子有助补肾,洋葱、水芹菜、冬瓜、鲫鱼有助祛湿。
三项运动不适合老人
1、下蹲运动
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2、爬山
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3、饭后散步
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当做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五种适合老人的常见运动
人老之后,体质很差、腿脚也越来越不灵灵活了,这样一来就使得老年朋友们可以选择的运动项目很有局限性。尽管如此,老年朋友们还是应当认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年运动。那么具体常见的老年运动有哪些呢?快来见识下吧。
五种适合老人的常见运动
1、拍打双肩可护肩周
不少人深受肩周疾病困扰,严重时无法抬起手臂。
可尝试“拍打锻炼”法:站立,将双腿微微分开,由腰部发力,抡起右臂,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同时左手拍打后背,接着两手臂交换方向。一般每组可以拍打50次左右,以微微觉得肩周有点酸为佳,有利于锻炼肩周关节,缓解肩部不适。
2、仙鹤点水强颈椎
颈椎及椎间盘发生煺变,可能会引发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韧带增生等问题。
平时不妨试试“仙鹤点水功”:肩膀以下保持不动,用下颌带动颈部,在身体的正前方,由上往下画圆。每组做24或是36下,每天可做数组,对颈椎病、落枕等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练习时不要太快,一般7—8秒画一个圆,越慢越完整越好。如果感到不适或是头晕,很可能有颈椎病,严重的要及时就诊。
3、空转唿啦圈健腰椎
老人经常腰背酸痛,有的弯下腰就很难直起来。
可尝试“空转唿啦圈”法:站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或举过头顶握住,上半身挺直,腿、膝也要伸直。先将腰向左侧顶出,然后依次向前、右、后顺时针转圈,想象腰部有一只唿啦圈。整个过程要慢,双肩动作不要太大,转30圈之后,再逆时针转30圈。动作要连贯,唿吸自然。这样的运动不但有利于保持腰椎关节的灵活性,还可促进胃肠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缓解便秘、消化不良。
4、转腿运动益下肢
随着骨质疏松、下肢肌力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出现,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承载力都会下降,老人稍不留神很容易跌倒,发生意外。
平时多做划腿运动:手扶椅背或者是牢固的树干,右腿固定,左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体能保持平衡为宜),在空中画圈,做完还塬,稍稍休息,换腿做,早晚各5—6次。这有利于下肢肌肉与关节的保健,促进下肢气血运行。
5、转膝运动护膝盖
膝盖是人体较脆弱的关节,连接着最长的骨头和最强的肌肉。老人常出现膝关节酸痛、无力、怕冷等症状。
平时要加强锻炼:将双脚并拢,微微下蹲,双手按住双膝,以膝关节带动腿部顺时针转10次,逆时针转10次,每天1—2次。旋转幅度要尽量大,让双腿由弯曲到伸直,再由伸直到弯曲,每次都做到极限。长期坚持可以增强膝关节韧性及腿部肌肉力量。
以上这些运动都可以对老年人的身体起到保健的作用。因此,老年朋友们在生活中可以多进行一些上述的运动。
老年人不适合这些运动
1.下蹲运动
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2.爬山
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3.爬楼梯
爬楼梯对膝关节的伤害更大。爬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会使损伤加重。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因此,有膝关节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少走楼梯,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
4.饭后散步
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话当作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老年人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韵律操、社交舞等,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痛、脸色苍白、盗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锻炼前最好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建议老年人每次运动时间最好为30分钟。
不同运动时间的不同饮食
不同的运动时间段有着不同的饮食选择,这是一个比较难以掌控的度。享受体育生活很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吃”,如何吃,很有讲究。
早晨运动
早晨正是人体体内最“空旷”的时候,也是减肥最佳时期。可是却不能空腹长时间运动,因为这时人体的血统浓度很低,运动量过大很容易造成头晕眼花甚至是呕吐现象
下午运动
建议大家在午间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的3~6时,因为这时身体精力比较充沛的时间段,属于人体最适宜运动的时间段。
晚间运动
建议晚餐后1小时再做运动比较好。可以在运动后适度补水,但不要再大量补充食品,以免影响消化及睡眠。另外,不建议在晚间10时后做此类运动,神经过于兴奋,机体疲劳,会很难入睡。
四种体型男的健身方式
香蕉型
这类人往往身体瘦弱、脂肪少、肌肉力不强、体力也不佳,内脏器官也不太健康。运动时,应该先慢慢锻炼好基本体力,逐渐强化肌肉力量、持久力及身体柔软度,再进行重量训练,参加有氧运动、跳绳、游泳等动态运动。瘦弱型的人要特别注意饮食。应多摄取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进内脏机能,增强肌肉力,还要多摄取维生素类食物。
海绵型
看起来瘦弱,却有很多脂肪的人,肌肉力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往往不强,体力不好。这类人适合的运动是步行、爬楼梯、跳绳、游泳等能使脂肪燃烧的运动。饮食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甜食,少吃脂肪量高的食品,多吃高蛋白食品。
苹果型
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但其上臂部、臀部以及腹部到大腿的脂肪超过标准。只要肌肉和关节没问题,可参加任何运动,如:打球、游泳、骑马等,有氧运动更好。但如果平时不经常运动,就不能突然剧烈运动。应该在做每项运动前,先做做热身运动和体操,强化肌肉力量。饮食上只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度摄食、少吃夜宵,不过量摄取含脂肪多的食物即可。
水桶型
身上各部分皮脂厚度太厚,体重过重,几乎没有肌肉,骨骼支撑能力弱的人,日常生活中,爬几级楼梯就会“气喘如牛”。这类人应该多做有氧运动和游泳,可以消耗脂肪。常做静态的伸展运动,以强化肌肉骨骼。
看完上边这几种体型,各位男性朋友是不是又有了健身的动力了呢?那就赶紧给自己的体型对号入座吧!按照自己的体型来寻找合适的锻炼方法给自己一个健康的体魄吧!
波比跳和慢跑哪个减脂 波比运动和慢跑怎么选择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运动方式。
减肥人士、准备马拉松等耐力比赛的人、不希望运动强度过大的人、年长者以及健身运动初学者一般选择慢跑比较好。
对于想要塑形的人、繁忙而想要锻炼的人、需要减肥但不喜欢有氧运动、需要提高无氧代谢和忍受能力以及想要在家健身的人,波比运动则更加合适。
四类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1.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一种富含韵律性的运动,并且具有热身作用。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运动有很多,比如快走、慢跑、跳舞等,而这些都可以增强体魄。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运动,给机体提供更为充足的氧气、促进了血液循环、降低了血压、减少心悸并且有助于健康心态的养成。
其中,重点介绍两项有氧运动:
(1)散步
作为体育锻炼的最初阶段,散步是老年人最应该选择的体育运动方式。每天早晚坚持散步可以保持人身体健康。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散步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散步速度和距离。这将有助于燃烧身体多余的脂肪,使得身体更为灵活,甚至能改善人的精神面貌。
(2)游泳
游泳是另一种可以治疗多种老年病的体育运动。它也具有缓解压力、缓解肌肉疼痛以及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2. 身体柔韧性练习
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肌肉将会变得紧绷,运动幅度逐渐缩小。因此,身体柔韧性练习有助于老年人增大运动幅度,保持较好的身体灵活性,以及放松心态。
(1)拉伸
缓慢地拉伸肌肉。并且在进行每一个动作的同时维持正常呼吸,同时将注意力放在伸展运动上。这将有助于老年人在放松身体的同时放松精神。
(2)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通过一些成套的动作,配合有节律的呼吸来锻炼身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太极拳能够有效提升心肺功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缓解骨质疏松和身体疼痛;并且许多人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能得到明显缓解,有利于心理健康。
3. 轻度举重练习
老年人可以尝试重量较轻的哑铃,来做一些轻度的举重练习。这将有助于增加活力以及促进新陈代谢。
4. 耐力练习
一些耐力练习,比如骑车、爬楼梯、散步、游泳都能提高老年人的耐力。他们也能随着自身耐力的提高逐步延长运动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做耐力练习的时候,老年人应该逐步缓慢增加运动量,不要一下子运动量过大。
体型不同的老人适合不同运动
1、海绵型老人
体型胖且体质虚的老人是“三高”的重度危险人群。由于赘肉多,他们还容易患骨关节病、睡眠呼吸疾病及肠道癌、乳腺癌等。
这类老人应把减轻体重放在首位,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保证一定量的高蛋白食物。锻炼以训练耐力为主,如骑车、慢跑、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可依身体承受能力调整。
2、苹果型老人
年轻时并不胖,年老后却腰围大增,体重较正常,只是臀部、腹部堆积不少脂肪,形似苹果。这类老人最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冠心病的风险也较高。
苹果体型的老人应该注重锻炼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建议选择跳操、广场舞等方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觉得腰部赘肉多就拼命练扭腰动作,这非但不能起到减腰围的作用,还容易受伤。脂肪容易在腹部堆积,多是因为生理原因,全身都运动,整体减重了,腰围自然就下去了。
3、香蕉型老人
虽然“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太瘦弱也不好。黄铁群说,太瘦的老人容易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特别容易患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过瘦老人出现内脏下垂的也比较多。
这类老人应调整饮食,多补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不能总是清粥小菜;锻炼应偏重小负荷的力量训练,比如练上肢可以举杠铃,练下肢可以做半蹲。如果觉得半蹲吃力,还可以坐着练习伸弯小腿,锻炼膝部和腿部肌肉。锻炼时不要过量,一般可以连续做15次,每次3—4组,两组间可休息三五分钟,以身体能承受为度。
4、水桶型老人
这类老人体格强壮,但过重的体重同样不利于健康。因为体重过重会给膝关节增加负担,让已骨质流失的关节不堪重负。
这类老人应多进行耐力训练。在运动过程中,老人要保护好关节,可以多做慢跑、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但不建议采用爬楼梯的锻炼方式。
老人按五行分类健康旅游
木型老人旅游要养肝
木型老人体质特点一般是肤色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这类老人外出旅游要尽量选择人流量不是很大,景点不很拥挤的地方,不适合去风大的景区。这样有助于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减少抑郁恼怒,利于养肝。旅途闲暇时段,这类老人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有助于身体阴阳平衡。旅途饮食宜食健脾养肝、补益肝肾之品,比如南瓜、板栗、茄子等,使脾胃健运,肝气顺达,以防肝旺克脾。
火型老人旅游要静心火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这类老人外出旅游时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建议短途旅游,热带景区要少去,多做踏青等户外旅游,旅行休息期间可用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旅途饮食宜食宁心安神、排毒除烦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酸枣仁、莲子、香蕉等等。
土型老人旅游护肠胃土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
这类老人容易因脏腑内里阳气不足而外感湿邪,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不宜选择气候较冷时出游,也不宜选择以海鲜等寒凉食物较多的地方多停留。像饮食口味相对比较“中性”的中原旅游景区比较合适。旅行途中宜进食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苹果、卷心菜和蜂蜜等。
金型老人旅游肺要安金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天热旅游,这类老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哮喘、过敏、咳嗽等肺系疾病。宜选择以游山玩水为主的景区旅游,吸收新鲜空气保养肺脏,避免忧愁抑郁,以利肝气调和,气血和畅。旅行途中注意保暖,最好能有微汗出。宜进食具有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比如白菜、银耳、甘蔗、百合等等。
水型老人旅游肾常健水型老人的体质特点一般是体型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这类老年人旅行尽量避开阴雨天气和潮湿的景点,因为降水较多,这类人群易出现湿困中焦的表现,如恶心、口苦、胃脘胀闷等症状。宜安定心神,顺应春季节气阴阳平和的自然规律。比较适合到四季如春的景点去旅游,旅游途中宜进食具有益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比如山药、芡实和莲子有助补肾,洋葱、水芹菜、冬瓜、鲫鱼有助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