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打疫苗究竟安全吗

打疫苗究竟安全吗

疫苗在路上,请“冷静”处理

为了使疫苗被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各国都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定为2~8℃,但在疫苗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疫苗脱离冷藏环境而处于常温的情况。这是否会导致疫苗的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呢?

其实,每种疫苗都有一个在非冷藏环境下保证质量的时间极限。目前,世界上对温度最敏感的疫苗是脊灰减活疫苗,该疫苗在37℃下48小时内仍可正常使用。因此在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即使有个别环节出现数小时脱离冷藏环境的情况,只要没有达到“37℃48小时”这种程度的温度暴露,疫苗就能正常使用。

那么,要如何识别疫苗到底在不同温度下暴露了多长时间呢?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开发出了一种名为疫苗热标签(简称VVM)的指示装置。VVM是一张带有化学物质的圆形贴纸,可以贴在疫苗瓶上。疫苗在持续的温度暴露下,VVM会发生反应并显色,显色到一定程度,疫苗就必须报废。

有不良反应就是不安全吗?

疫苗使用于健康人体,总体上安全性优于治疗用的药品。不过,安全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

疫苗以极小的剂量作用于人体,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发热以及接种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等;第二类是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过敏反应;第三类是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前两种不良反应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像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多数无需处理或可以对症处理即可自愈。第三类不良反应因疫苗性质不同而不同。多数减活疫苗不会造成致病的人体感染,但有两种疫苗有可能造成致病的人体感染,分别是卡介苗和脊灰减活疫苗。卡介苗是一种活细菌疫苗,接种后可引起接种侧手臂的腋下淋巴结炎,这个发生率在万分之几;脊灰活疫苗可造成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永久性残疾,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在1/25万左右。

但有些疾病不可能是疫苗导致的,比如流脑疫苗不会导致脑炎,因为流脑疫苗都不含活病毒或细菌,没有引发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有些儿童在接种过流脑疫苗后患脑炎,这种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会被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是“因果关系”。这样使得家长对疫苗有错误的认识,而对其他疫苗也因噎废食,这反而会增加孩子患病的风险。

减活疫苗PK灭活疫苗,谁更胜一筹?

疫苗主要有两大类: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活疫苗是将细菌或病毒传代培养,将其致病力减到很低的程度,进入人体以后会产生一定的短暂的增殖,类似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过程,只刺激免疫反应,一般不会使人发病,比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等。而灭活疫苗则是用甲醛等将病原杀死,绝对没有致病力,比如狂犬病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减活疫苗因其生产成本低、接种操作简便以及免疫效果比灭活疫苗好等优点,在市场上的份额要远远大于灭活疫苗,但它却有致命的缺点。除了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可能会使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造成感染外,还有一个罕见但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减活疫苗会在人体内繁殖后排出到外环境中,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体内以及在外环境中有基因突变的可能,突变后的疫苗病毒会返祖为致病力强的病毒,这种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

目前来看,疫苗衍生病毒的问题尚不严重,但从长远的角度,人类若想要通过预防接种消灭诸如脊灰这类的疾病,必须停止使用减活疫苗。

预防接种自发明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是目前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不可否认,预防接种确实存在风险,而我们不能因为小概率的风险,就忽视预防接种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健康收益

新冠疫苗备孕期间可以打吗

不建议打。

目前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说明书上有明确的指出,不建议怀孕期女性接种。因为新冠疫苗研发到上市的时间比较紧急,目前临床暂时缺乏孕妇应用疫苗安全性的临床数据。所以为了安全着想,建议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男性和女性都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狂犬疫苗的知识误区大扫雷

1 宅狗不用打疫苗

随着狗狗数量增加,亲友间的往来,主人的外出,都可能把病毒带给家里的狗狗,即使不出门,也得注射疫苗。

2 打疫苗就安全了

未经免疫的幼犬到了新环境,饮食休息都要逐渐适应。如果小狗来自环境脏乱、瘟疫横行、挨饿受冻的市场,身体素质必然很差,往往已感染可怕的疾病,只是没有发作,这时打疫苗会适得其反。应调养观察10天左右,在医院化验确认健康后再进行免疫。

3 狗妈打疫苗=狗娃安全

弱毒疫苗注射后反应强烈,可能损伤胎儿。这类疫苗的说明中都明确写着“妊娠犬禁用”。如果狗狗的免疫时间正好赶在这个时候,则应等到哺乳之后再免疫。

4 疫苗早打早踏实

年龄太小时注射疫苗,可能遭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影响免疫效果。第一针六联苗应在小狗满45天以后注射,第一针狂犬疫苗应在小狗满3个月后注射。

5 打疫苗=百分百保障

狗可能发生的疾病有数百种,而疫苗只能预防其中的六七种。即使打了疫苗,也应细心关注狗的健康。

6 第一年打疫苗最重要

一定要重视每一年的疫苗,而且每年的疫苗应比上一年的注射时间提前半个月左右,以防在疫苗快要失效时发生意外。

乙肝疫苗安全吗

乙肝疫苗一般是安全的,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另外,注射乙肝疫苗时需要注意: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2、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3、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5、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6、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7、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8、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9、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10、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11、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12、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13、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后能要孩子吗

三个月不建议怀孕。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备孕期间人群都是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的,因为目前临床上还缺乏孕产妇应用新冠疫苗安全性的数据。且有些人注射完疫苗之后会出现一定的不适症状,所以为了安全着想,接种完新冠疫苗之后至少三个月内不建议怀孕。

孕妇可以打狂犬疫苗吗

能。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所以被动物咬抓伤一定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安全性好,对胎儿没有影响,所以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不受影响,也必须接种。

灭活疫苗安全还是减毒疫苗安全啊

都是具有良好安全性的。

灭活疫苗是将病毒利用高温或化学试剂等方式使其失去活性,只保留外部特征,之后再接种给人体;而减毒疫苗是需要人工进行培育,使其变异,然后筛选出其中毒性较小的毒株,要求接触人体后无反应或者只有轻微的反应。

不管是哪种疫苗,在上市之前都经过了严谨的临床试验评价以及严格的审查程序,而且根据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当前检测数据表明,这些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疫苗接种常见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

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二:“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

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三“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四:“接种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没有必要”

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护。早预防、早受益,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应当接种。

误区五:“没有必要自己花钱打疫苗”

以甲型肝炎为例,据测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费用约1.2万元,出院后完全恢复约需5个月,要花销3000元,共需1.5万元。与其相比,接种一支甲肝疫苗,只花很少很少的钱。疫苗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对健康的损害。

手足口病疫苗要注意些什么

1、疫苗价格

EV71疫苗属二类疫苗,本着“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各地采购价格有所不同,建议到当地门诊咨询,一般是280元/针左右。

2、接种疫苗的对象

建议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3、疫苗接种程序

作为基础免疫,该疫苗需要打两次,中间间隔1个月。每1剂次剂量为0.5毫升,推荐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对于加强免疫的要求,暂未确定,通常是完成一次免疫接种就可以保终身。

4、疫苗安全性

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是安全的,临床显示接种EV71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会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5、疫苗持久性

根据对已经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人群研究数据来看,手足口病疫苗经接种后,能维持2—3年的抗病效果。

6、接种疫苗的禁忌人群

已知对本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及庆大霉素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7、与其他疫苗接种的时间要求

由于尚无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相关数据,故现阶段暂不推荐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2周以上。

8、接种疫苗场所

打疫苗前一定要清楚的知晓这支疫苗的真实来源,并注意检查疫苗颜色,看是否变色。建议一定要去正规的、有资质打疫苗的医院去接种疫苗,最好是去三甲医院接种疫苗。

9、接种疫苗后需留观

打完疫苗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30分钟左右,以防身体出现不适。如果身体出现高热、腹泻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10、做好日常防护工作

接种了疫苗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引起孩子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EV71病毒只是其中一种。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具保护作用。所以,家长不能因为有疫苗上市就对防护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

流感疫苗免费自费区别 用免费流脑疫苗的优缺点

用免费流脑疫苗的优点是:6月龄以下接种A群流脑疫苗安全性好,价格实惠,质量可靠。缺点是:接种A+C群流脑疫苗的时间相对较晚,并且没有A+C+Y+W群流脑疫苗。

疫苗接种一定要避五大误区

孩子接种计划疫苗就够了?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当前,人们急需走出5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

陈教授说,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二:“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

陈教授说,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三:“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陈教授说,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四:“接种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没有必要”

陈教授说,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护。早预防、早受益,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应当接种。

误区五:“没有必要自己花钱打疫苗”

以甲型肝炎为例,据测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费用约1.2万元,出院后完全恢复约需5个月,要花销3000元,共需1.5万元。与其相比,接种一支甲肝疫苗,只花很少很少的钱。疫苗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对健康的损害。

相关推荐

男性备孕能新冠疫苗吗 接种新冠疫苗后发现怀孕怎么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回应,基于对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如果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新冠疫苗不能吃什么药 新冠疫苗能要孩子吗

能要。 完新冠疫苗之后是能要孩子的,目前备孕期也不属于接种疫苗的禁忌范围内。如果实在担心的话,建议等完成全程接种后2-3个月再怀孕。 但如果在接种之后怀孕或者是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也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定期做好孕检和随访。

为什么大家不敢新冠疫苗

疫苗了解不够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新冠疫苗是对疫苗的了解程度不够,但其实新冠疫苗的研发经历了临床前、临床Ⅰ、Ⅱ、Ⅲ期然后才上市的,上市之后还要开展研究,这对疫苗的安全性都是保证,所以可以放心接种。 担心副作用 目前组织接种的新冠疫苗为灭活疫苗,采用的传统技术,这种传统的灭活疫苗安前性是非常好的,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部分人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十分的安全。

完新冠加强针发现怀孕怎么办

目前关于孕妇使用疫苗的系统研究数据还比较少,一般情况下,如果作为一个新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我们从慎重角度考虑是不给孕妇接种的。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新冠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狂犬疫苗安全吗

安全。 正规医院保存完好的合格狂犬疫苗注射是安全的,此为冻干粉针剂,是我国自2004年开始研制,于2014年,我国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上市。 虽然目前出了长春长生狂犬疫苗造假时间,但长春长生发布的《关于已经上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保证声明》中,称公司所有已经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注册标准,没有发生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请广大使用者放心。

儿童新冠疫苗安全吗

安全。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3至17岁儿童、青少年接种的疫苗,都开展了相关临床试验,经过审评论证,充分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可放心接种,有利于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保障儿童学习、生活正常运转。 而且儿童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后能产生较好的抗体水平,在科兴灭活疫苗研究数据中显示,3-17岁年龄组接种1剂次、2剂次后,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7%和100%;中和抗体水平为86.4和142.2,保护免疫效果非常好。

新冠疫苗三针和两针的区别

需接种三针的新冠疫苗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该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来表达。此疫苗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低。疫苗采取2—8摄氏度冷藏,对运输和储存条件要求低。 两针就是目前组织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该疫苗的全灭活疫苗,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比较相似,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疫苗比较稳定,能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运输方便。

新冠疫苗有什么不良反应

新冠疫苗是采用的传统灭活疫苗,安全性是比较高的,接种新冠疫苗的副作用也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安全性也是可以把控的,一般来说,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如下不适反应: 1.有一些人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发热等副作用。 2.接种部位也有可能会伴有疼痛、红肿、硬结等。 3.还有一些接种者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比如皮疹等。

怀孕可以新冠疫苗加强针吗

不建议。 目前关于孕妇接种疫苗加强针是否有不良影响,尚缺乏充足的系统研究数据,疫苗加强针作为一个新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不建议孕妇接种。 如果在接种加强针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新冠疫苗两针间隔多久

至少间隔14天。 虽然新冠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安全性很高,但是对于一些体质特殊的人群来说仍然有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果同时注射两次疫苗的话可能会加重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利于寻找变应原。 所以建议最好是分两次,且至少间隔14天,这样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人体来说也会更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