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治疗社交恐惧症
抗抑郁药物治疗社交恐惧症
抗抑郁药物治疗社交恐惧症: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治疗抑郁症的第二代抗抑郁药,因其安全、有效和易于耐受的特性,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在临床中,也可使用这类药物治疗社交恐惧症。
1)SSRIs的适应症:主要为抑郁症和强迫症,及各种伴有抑郁和强迫症状的疾病;焦虑症,尤其是惊恐障碍;其它如神经性贪食、慢性疼痛、成瘾性行为、痴呆相关的行为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以及早泄等,当大剂量使用时可能还有减肥功效。
2)常用的SSRIs:常用的SSRIs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舍曲林(sertraline),和西酞普兰(citalopram)这五种。
3)SSRIs的用法
氟西汀:口服20-40mg/d,每日一次,最高80mg/d;帕罗西汀:口服20-30mg/d,每日一次;氟伏沙明:口服100-200mg/d,每日1-2次,最高300mg/d;舍曲林:口服50mg/d,每日一次,最高200mg/d;西酞普兰:口服40mg/d,每日一次,最高120mg/d。
社交恐惧症心理干预
1、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对社交恐惧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景而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社会功能[3]。
2、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恐惧症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严格地说,并无一种能够真正消除恐惧情绪的药物,但药物可控制焦虑和惊恐发作,有利于行为治疗的进行。
1.抗焦虑药
苯二氨卓类药物,对减轻焦虑症状有益,临床上常用的有佳乐定,0.4~0.8mg/次,3次/天。氯硝西泮0.5—3mg/天。
2.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用于治疗社交恐惧症有良好的效果,三环类抗抑郁剂丙米嗪、氯丙米嗪不但有抗抑郁作用,且具有抗恐怖作用,常用剂量丙米嗪25~75 mg/次,3次/天,宜从小剂量加起,两周内加到治疗量。选择性5一羟色胺回吸收抑制剂,氟伏沙明(150mg/天)舍曲林(50~200mg/天)、氟西汀(20一60mg/天)均对社交恐惧症有效。合并抑郁症、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的病例也可选用。
3.β受体阻滞剂
以心得安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对恐惧症的躯体症状效果较好,能减轻或解除植物神经症状,降低警醒水平,常用剂量,心得安10~20 mg/次。3次/天。在上台表演或讲演前0.5~2小时口服心得安20mg,可减轻心悸、震颤、因害怕而发抖等反应。对广泛社交恐惧症通常效果不佳。
4.丁螺环酮
对社交恐惧症合并焦虑者可选用,5 mg/次,3次/天。
(二)认知行为疗法
1.行为治疗的三个原则
(1 )自愿:医生应该事先向病人作必要的介绍和解释,把行为治疗的方法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以及一些重要注意事项向病人作如实说明。医生的谈话带有鼓励性,但切不可盲过其实。治疗必须出于病人自愿,否则,治疗不会有效,并且容易半途而废,病人接受治疗应是基于深思熟虑所作出的抉择。
(2)主动:一般药物治疗只要病人愿意服药也就行了,但行为治疗要求病人发挥主动性,病人不只是治疗的被动接受者,他还应该是积极参与者。病人越主动,行为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3)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治疗是一种有计划的自我训练,当然,计划是基于科学实验和心理学原理的。循序渐进很重要,操之过急会造成挫折感,伤害病人的信心,停滞不前则不能消除症状,而倒退意味着失败。经过与治疗者商讨和认可的计划必须执行,每天按规定的表格做记录,定期用量表进行评定,都是必要的。在实施行为治疗的同时,医生应重视与病人的人际关系,能做到互相理解,甚至共同商量一些治疗以外的事情(如病人的家庭生活或工作方面的问题),治疗效果会更好。家属对病人采取同情、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而不是指责或轻视,也很重要。有时,对病人本人的行为治疗可以与家庭治疗相结合,这对提高和巩固疗效会起很大的作用。
2.暴露疗法
将原来引起患者恐惧反应的事物反复再现于患者之前,暴露时患者产生恐惧反应,治疗者在旁边进行鼓励和保证。应采取循序渐进的程序。包括默想暴露和现场暴露两种方式。严重的病例宜先从默想暴露开始。有治疗者用语言诱导患者,想象他进入恐惧的社交或表演场所。让患者的焦虑情绪逐渐减轻以后,再转为现场暴露.即鼓励患者重新进入他恐惧的场所,让他逐渐适应。也可以采取冲击疗法,但事先必须告诉病人,鼓励病人尝试.并保证有治疗者在场绝无危险,所谓冲击,指一下子让病人暴露于病人最害怕的实物和实际处境之中,经过几次冲击,病人的恐惧迅速减弱,恐惧症也得到了控制。
3.认知重建
主要针对自我概念差,害怕别人负面评价的患者,与暴露疗法合并使用效果较好。
4.社交技能训练
采用模仿、扮演、角色表演和指定练习等方式,帮助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行为,减轻社交场合的焦虑。各种恐惧症患者,都应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增强其治病的信心。
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有什么不同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但是为了自己个性上的内向、害羞而苦恼和真正患了社交恐惧症是不一样的,社交恐惧症的患者通常对群体的看法都是很负面的,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这些人无法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也不愿意加入人群。这些人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不舒服,担心别人注意他们、担心被批评、担心自己格格不入,情况轻微的人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情况严重的话却会造成生活上的障碍,导致无法正常求学或工作。
治疗社交恐惧症可以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部份,病况较轻微的人只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医师会为病人做心理建设并在咨询的过程中了解病人产生社交恐惧症的主要原因为何,从症结点加以开导,帮病患建立起自信心。若是病情较严重,医师则会配合药物治疗。如果你的社交恐惧症不严重的话,你也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社交恐怖症如何治疗
(一)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对社交恐惧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景而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社会功能。
2、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二)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三)其它治疗
松弛疗法、冥想、气功等对患者也有帮助。
社交恐惧症吃什么药
1、社交恐惧症吃西药
常用的西药有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而对于社交恐惧症而言,目前疗效肯定的是苯乙肼和反苯环丙胺以及吗氯贝胺。而五羟色胺抑制剂类的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已经被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认定为对此病有效的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在抗恐惧症的治疗中有过报告,但效果至今还没有明确定论。
2、社交恐惧症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又称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代表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又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前者以氯丙嗪为代表,镇静作用强,副作用明显,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较大,用药剂量较大;后者以氟哌啶醇为代表,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镇静作用较弱、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小、治疗剂量较小。
3、社交恐惧症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又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较小,出现某些副作用的情况较少,对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疗效较传统抗精神病药好,但大多价格昂贵。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
4、社交恐惧症吃吩噻嗪类药
适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反应性精神病及其他重症精神病的对症治疗,可控制妄想、兴奋、攻击、幻觉、思维联想障碍等。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治疗社交恐怖症的药物
用来治疗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是有很多的,而且不断地有新药问世。常用的药物有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这两种药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药物,在治疗上都会存在有优势和不足。
1.对于单纯的社交恐惧症,药物治疗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类型。长期性的针对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指有规律地使用抗抑郁剂,以及单胺氧化效素抑制剂,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这类药物并没有成瘾的问题,但有的患者刚开始服用时可能会出恶心的副作用。
2.而对于短期性的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治疗,则需要视情况而采用一些抗焦虑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紧张、心悸、手抖等症状,药效大约数小时就会消失,也等于是在帮助患者度过最尴尬的“关键时刻”。
社交恐惧症怎么治疗
1、行为治疗社交恐惧症行为疗法是治疗社交恐惧症的首选方法,社交恐惧症治疗基本原则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障碍反应的条件性联系,还有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所而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社会功能。但行为只强调可观察到的行为动作,是治表未治本,疗效是否持久,结论不一。
2、药物治疗社交恐惧症严格地说并无一种消除恐惧情绪的药物,药物对单纯恐惧一般没有效果,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来暂时缓解单纯恐惧,例如飞行恐怖。合用普萘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断剂对恐惧症的躯体症状效果很好,能减轻或者消除自主神经反应,如心悸、气促、出汗等,降低警醒水平。
SSRI类的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恐惧症有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有文献报道,丙米嗪对恐惧发作有时具有戏剧性效果。
很多“难治性抑郁症”实为焦虑症
昨天有一个病人由我们医学院学生处的老师介绍而来,说是抑郁症治疗了1年效果不好,我详细检查后诊断:1、焦虑症;2、社交恐惧症;3、强迫症。按最新美国诊断标准,这3种神经症都属焦虑障碍。
再上周中山医附三院的专家主持疑难病例讨论会,我作为特邀点评专家出席他们的讨论会。两例所谓的难治性抑郁症,我都诊断为焦虑症。
我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出诊,接诊了大量从外院或外地转诊而来的治疗效果不好的“抑郁症”,经详细认真的检查、观察,或治疗一段时间后,其中很多重新诊断为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而不是抑郁症。
精神疾病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各有侧重。
抑郁症的病因以内在生物学因素为主,治疗以抗抑郁药物为主,且药物疗效大多较好(近期有研究发现,重度抑郁症存在颞叶、海马等脑组织结构的缩小,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理治疗通常是作为辅助治疗,尤其是重度抑郁症。
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例如:神经症、神经衰弱、适应性障碍、强迫症,癔症、躯体形式障碍、社交恐惧症、疲劳综合症等)的病因以外在的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征等为主,因而心理治疗及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更重要,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如果只是单用药物治疗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则病情易波动、停药后易复发、易慢性化,从而成了所谓的“难治性抑郁症”。
焦虑症虽然也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通常会选用其中抗焦虑作用好的抗抑郁药物(注:有些新型抗抑郁药物宣称是抗焦虑作用好,实际上不是这样,有时还远不如旧药,但有些病人和家属总是迷信越贵的药疗效越好,余金龙)。
焦虑症用抗抑郁药物的目的是快速控制症状,为心理治疗或患者的自我调整创造条件。而抑郁症用抗抑郁药物的目的是直接治病,重视的是足量足疗程治疗。而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剂量和疗程是很灵活的,有的剂量很大,有的只需要很小的剂量,有的疗程很长,有的疗程很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医生去全面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
得了社交恐惧症该怎么办
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对社交恐惧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景而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社会功能[3] 。2、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其它治疗
松弛疗法、冥想、气功等对患者也有帮助。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药物
用来治疗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是有很多的,而且不断地有新药问世。常用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以及抗抑郁药物等等。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药物,在治疗上都悔存在有优势和不足。
1.对于单纯的社交恐惧症,药物治疗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类型。长期性的针对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指有规律地使用抗抑郁剂,以及单胺氧化效素抑制剂,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这类药物并没有成瘾的问题,但有的患者刚开始服用时可能会出恶心的副作用。
2.而对于短期性的社交恐惧症的药物治疗,则需要视情况而采用一些抗焦虑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紧张、心悸、手抖等症状,药效大约数小时就会消失,也等于是在帮助患者度过最尴尬的“关键时刻”。 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不论是采用哪一种药物来治疗社交恐惧症,患者都必须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药物,以免因为误服和错服而引发出不良后果。
另外如果有需要,你也可以点击,向本站的在线专家进行更为详尽的咨询。 恐惧症患者一定要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同时也祝恐惧症患者早日康复,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您。
如何鉴别焦虑症与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是两种常见的焦虑障碍,焦虑症的敏感、多疑、担忧等症状和社交恐惧症的“怕人”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有时极为相似,有时连精神科医生也难以鉴别,导致误诊。而氯氮平、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既可治疗精神分裂症,又有很强的抗焦虑作用。所以,当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并按精神分裂症用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也常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导致误诊误治长期得不到纠正。
焦虑症、社交恐惧症,也包括其它焦虑障碍(如:强迫症、惊恐障碍等),与精神分裂症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现象,就是内心缺乏安全感,这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相似的原因,从而导致误诊。(注:现在有些孩子,表面上很强大,很自信,很独立,实际上,其内在自我却很弱小,没有安全感,稍有压力就承受不了,余金龙。)
部分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同时患有人格障碍(如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这时不仅治疗难度增加,其临床表现与精神分裂症可能更难鉴别。
有时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与其它焦虑或焦虑相关疾病共病,例如,还同时患有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或癔症等,如果还伴有人格障碍,就极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属这种性质误诊的病例还真不少,当这些病例转诊来我这里时,通常都已按精神分裂症治疗了好多年。
虽然大多数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是慢性疾病,但若能按焦虑障碍接受系统治疗,通常都能治好,而不需要一辈子吃药维持。如果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用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治疗,只是抑制其症状,如果其内心冲突或心结不能化解的话,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可以反反复复几十年。
还有很少一部分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可以不治自愈,当这类焦虑症和社交恐惧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并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会出现彻底治好的情况,停药后多年表现正常。这更加说明是误诊了,因为这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规律,精神分裂症是需要长期用药物维持治疗的,通常停药就会复发。
那两者间如何鉴别呢?
一是要看相关疾病的其它症状,如考虑是精神分裂症,那还有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其它症状?如考虑是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那还有没有其它焦虑症状?
二要看求治的欲望,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求治欲望通常较强,但也有个别是不强的,而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的求治欲望通常是不强的,甚至坚决拒绝治疗。
三要看其症状有无感染力,例如,周围亲人常能感受到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痛苦情绪。
四要看协调性,例如,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的思维与情感反应是协调的,而精神分裂症在急性期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表情、周围环境等因素之间出现不协调现象。由于精神分裂症本身并无特征性症状,所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都可见于其它疾病,所以,是否协调这一点在鉴别精神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疾病方面就非常重要,但这往往需要精神科医生用专业的眼光才能识别到。
五从遗传的角度观察,包括父母的性格特征和家族精神疾病遗传史。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我们国家以前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标准太松,很多其它精神疾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如果患者父亲说:“她妈年轻时患过精神分裂症,后来治好了。”那医生需要进一步询问,以确定他妈当年是不是真的是精神分裂症。如果患者父亲继续说: “治疗了2年,就好了,这十几年都没吃过药了,工作生活都很正常。”这时就很明确了,他妈当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错误的,因为这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规律,考虑可能是情感性疾病,从遗传的角度就不支持孩子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六、其它因素:如患者病前性格特征?小时是否多病?有无父母过度保护等。
七要看治疗反应,如曾单用心理咨询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好过一两年,就强烈支持是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因为单用心理咨询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通常不会有明显疗效。但用奥氮平、氯氮平、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则不具鉴别诊断意义,因为这些抗精神病药物既可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又有抑制焦虑症状的作用。
如果还鉴别不了,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性治疗,单用氯硝安定、罗拉等抗焦虑药物治疗,或单用抗焦虑作用好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如果效果好,则可排除精神分裂症,但治疗效果不好,还不能排除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跟精神分裂症不同,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发病,心理因素在其中起的作用要大一些。
我们常说焦虑症状是有目的的,有功能的。例如,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形成,避免了患者内心冲突的起动,或者是缓解了家庭危机。如果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被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则意味着患者要重新面对内心冲突,或者父母要重新面对家庭危机,这可能比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更痛苦。所以,临床上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和孩子父母都迫切希望能治好病,却无意识做出这样或那样阻碍医生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的行为。有时,还会见到这种情况,孩子的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治好了,父母却离婚了。一些大型的心理咨询机构,间中会见到更反常的情况,孩子的病治好了,父母却来闹事。所以,在诊治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时,医生若能及时识别这种来自患者或患者家属的阻抗,可避免治疗被过早中断,或被患者或患者家属无意识导向误诊误治。
社交恐惧症吃什么好
1、香蕉中含有一种物质,相传这种物质能振奋精神,古时很多将军都用香蕉来作为鼓舞士气时必备的水果。社交恐惧症吃什么好?香蕉中含有一种名为“生物碱”的物质,这种务实能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血清素,因此对于刺激神经振奋精神十分有效,建议社交恐惧症的患者能多吃一些香蕉。
2、鱼油是一种含有脂肪酸的食物,很多爱美的女性不愿意食用这种食物,事实上,鱼油虽然还有丰富的脂肪酸,看似对患者不利。社交恐惧症吃什么好?事实上对患者的帮助非常大,属于抗抑郁一类的食物,它跟抗抑郁药物唯一的不同就是这种药物可以阻断神经传导的旅行,增加血清素分泌,给患者增加勇气。因此社交恐惧症患者多服用一些鱼油也是不错的选择。
3、社交恐惧症吃什么好?全麦面包是目前很多人青睐的食品,医学表明,全麦面包对于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全卖面包所使用的不是普通的面粉,其中掺杂了不少小麦麸皮,长期服用,能缓解患者食欲不振的情况,还对缺少维生素b的患者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建议社交恐惧症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全麦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