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哪些食物容易使胆固醇增高呢
吃哪些食物容易使胆固醇增高呢
1. 排在首位的是动物的脑子。按食物重量100克计算,猪脑的胆固醇含量为2571毫克,羊脑为2004毫克,牛脑是2447毫克,因此,如果吃动物脑的话,以每年不超过一二次为宜。
2.排在第二位的是动物内脏。包括猪、牛、羊、鸡等动物的肾、肝、肺、肠,大致含量是每100克内脏含200—400毫克胆固醇。所以,动物内脏应尽量少吃,以每月不超过2次为宜。
3.排在第三位的是蛋黄。1个鸡蛋含胆固醇292.5毫克,主要集中在蛋黄内。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5—1个鸡蛋。血脂异常患者每周不要超过2—3个鸡蛋。
4.排在第四位的是鱿鱼、贝壳类。每100克鱿鱼含胆固醇268毫克,因此吃鱿鱼的话每周不要超过两次。
5.第五位是奶油、黄油等。这些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胆固醇。
健康成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相当于1个蛋黄),因此,人们要警惕“隐形肥肉”,多吃一些燕麦、水果、蔬菜等。
6.一些餐馆的菜肴,为了充分利用肥肉,也常用大油烹制菜肴。
胆结石不能吃什么食物
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因油脂类能使胆囊强烈收缩,使症状加重,尤其在急性期。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
避免因肠蠕动而增加疼痛,可用少渣食品或半流质饮食,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如酒、烟、辣物、浓茶醋、咖啡、酸性食物等。
凡用油煎、油炸、油炒食物,如炸猪排、炸牛排、油炸鸡、油煎饼、油条等都不宜食用,因脂肪在高温下产生丙烯醛,它能反射性地引起胆道痉挛,刺激胆道,引起绞痛。
溫热食物能使胆道口和胆道壁的肌肉松弛,有利于胆汁的排出。而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引起胆道括约肌的痉挛,从而引起胆囊区隐痛或绞痛。
胆石症患者不宜食用炸鸡蛋。炸鸡蛋需胆囊供给大量胆汁以消化,胆石症患者食用炸鸡蛋将会促进胆囊急剧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而造成胆汁流出.从而可使胆结石或胆囊炎急性发作。
高胆固醇食物
动物性食物(鱼肉蛋奶等)普遍含有胆固醇,植物性食物则普遍不含胆固醇。以下日常食物含有大量胆固醇,应引起高度注意:
⒈猪脑(其他动物脑也类似)中含胆固醇极多,堪称冠军,每100克猪脑含有胆固醇2571毫克(羊脑是2004,牛脑是2447)。所幸吃猪脑并不常见。如果吃动物脑的话,以每年不超过一二次为宜。
⒉动物内脏,如猪肾、猪肝、猪肺、猪脾、猪肠(牛、羊、鸡、鱼等动物内脏亦同)含有较多胆固醇,大致含量是每100内脏含200~400毫克胆固醇。所以,动物内脏应尽量少吃。如果要吃动物内脏的话,以每月不超过2次为宜。
⒊蛋黄鸡蛋(其他蛋类如鸭蛋、鹅蛋、鹌鹑蛋等亦同)中含有大量胆固醇,且主要集中在蛋黄中。一个鸡蛋(以50克计)含胆固醇292.5毫克。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5~1个鸡蛋。高血脂患者保险起见,每周不要超过2、3个鸡蛋(黄)。
⒋鱿鱼(或乌贼鱼)每100克鱿鱼(鲜重,水分含量80.4%)含胆固醇268毫克。如果要吃鱿鱼的话,以每周不超过一、二次为宜。
⒌贝壳类,如鲜贝、赤贝、牡蛎、扇贝、鲍鱼、蛤蜊、螺类等通常含有较多胆固醇,其含量一般在100~200毫克/100克。这类食物价格较高,或资源有限,消费量不大。
⒍其他,奶油、黄油、羊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中含有较多胆固醇。而且,这些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胆固醇。因此,应避免食用动物油脂。
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已如上述。当然,控制胆固醇摄入仅仅是预防血液胆固醇升高以及使升高的胆固醇下降的措施之一,并不是全部。虽然,饮食中胆固醇摄入并不是血液中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但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仍然是防治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食用忌廉的日常注意事项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忌廉?
久病体虚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忌廉?
瘀血体质
食用禁忌
虽然有口感自然香浓的优点,但还是少吃为宜,以免发胖或使胆固醇增高。
胆囊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肥胖
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导致肥胖者血液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明显增高,使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胆固醇容易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2、女性
据统计,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3—4倍。很多女性不喜欢外出运动,活动量小,常有静坐习惯。这就使得胆囊收缩力下降,胆道开口处的括约肌功能失调,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滞,细菌更加易于繁殖。再者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中年后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胖,血液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
3、多次生育
妇女妊娠以后,体内各种代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怀孕、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母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脂肪合成加快,分解减少。这当然给胎儿带来了好处,但也相应地造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即胆固醇增高引起胆石症。
4、40岁
人过40岁就逐渐走向衰老,机体出现较大的变化,如体力活动减少,休息时间增加。脂肪代谢合成大于分解,人体开始发胖,胆囊功能减弱,胆道蠕动减少,胆汁滞留。这些众多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石症。
胆囊炎的发病一般在季节转换时最多,但由于夏季天气较热,胆结石、胆囊炎患者发病率大幅增加。因为在夏季气候炎热有可能造成以下情况出现:(1)暴饮暴食。这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胆囊急剧排空等,可引起胆囊收缩加剧,结石阻塞胆囊开口,引起胆囊张力增加、胆囊壁水肿、缺血、坏死。胆囊急剧收缩也可将较小的胆石排入胆总管,导致胆道梗阻或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2)大量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3)天气热,情绪容易不稳定。(4)闷热的天气导致人们户外活动减少。(5)爱吃生冷食物。(6)卫生境况不佳,许多食物如不加以适当保存容易变质,生吃食物的情况较多。细菌感染也会诱发胆囊炎发作。
吃早餐有什么好处
1.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 从入睡到起床,是一天中禁食最长的一段时间,如无早餐供应给血糖,脑部血糖很低,上午会容易感到疲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 2.易患消化道疾病 早餐不吃,中晚餐猛吃,饥一顿饱一顿打乱了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规律而诱发肠炎等肠胃疾病。 3.会使胆固醇增高 不吃早餐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比每日吃早餐者高33%,而胆固醇高的人,血管中有脂肪纹,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迹象。 4.易患胆结石 人在空腹时,体内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特别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胆囊收缩,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如果不吃早餐,胆囊不收缩,长期下去就容易患胆结石。 5.可导致肥胖 人在空腹时身体内贮存能量的保护功能增强,因而吃进的食物容易被吸收,即使所吸收的是糖,也容易变成皮下脂肪,造成皮下脂肪积聚,使身体肥胖。 6.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 不吃早餐,人体只能动用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蛋白质,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加速衰老。 7.易患感冒、心血管疾病 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功能下降,易患感冒、心血管疾病等各种不同疾病。
喝牛奶会导致胆固醇增高吗
发胖的人和老年人不敢喝牛奶,怕的是喝了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人,更不敢喝牛奶,其实喝牛奶并不会导致胆固醇增高,可以放心大胆的喝。
每100克牛奶中胆固醇的含量是13毫克,是肌肉的11%,牛肉的21%,所以说牛奶的胆固醇还是比较低的。牛奶中还含有乳清酸,这种酸有抑制胆固醇的作用,它的抑制效果超出了本身胆固醇的量,所以适当的喝些牛奶还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胆固醇高的食物容易长胖吗
1、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引起肥胖是因为脂肪太多,胆固醇和脂肪差不多,也会引起肥胖的情况。胆固醇对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如果吃了太多的高胆固醇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坏处,还会导致肥胖。
2、体内大约40%—50%胆固醇是从食物中获得的,因此控制好饮食中胆固醇摄取量是使机体胆固醇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动物内脏类、海鲜类,以及蛋类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都很高。纯净的瘦猪、牛、羊肉,以及鱼类中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以上因素在大家出外采购食品时应该适当加以注意。烹调前尽量先剔除肉眼所能看见的肉类脂肪(肥肉);选择植物油进行烹调炒菜时尽量少放油;煲汤时将汤面上那一层晶亮的油脂擞掉等不同的作法,都是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胆固醇量的方法。牛(羊)奶(尤其是各种脱脂奶)、酸奶中胆固醇的含量很低,肥胖症患者每日进食250—500毫升的奶制品是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的好办法。
3、要想真正达到减少食物中胆固醇摄取量的目的,以上各方面因素都要考虑到。当然也不是要大家因噎废食,更不是提倡大家都变成素食主义者,如果你没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的隐忧,适当的打打牙祭还是可以的。
胆固醇增高怎么调理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基础。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摄入过多的确害处不少,膳食中的胆固醇每日不超过300亳克,忌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食物。
(3)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来源非常重要,主要来自于牛奶、鸡蛋、瘦肉类、禽类应去皮、鱼虾类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但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在50%以上。
(4)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要过多吃糖和甜食,因为糖可转变为甘油三酯。每餐应七、八分饱。应多吃粗粮,如小米、燕麦、豆类等食品,这些食品中纤维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5)多吃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食物。应多吃鲜果和蔬菜,它们含维生素C,无机盐和纤维素较多,能够降低甘油三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选用降脂食物,如酸牛奶、大蒜、绿茶、山楂、绿豆、洋葱、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等食物。
饮食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我国的中医认为,其实许多的疾病是不需要整天用药物来解决的。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也会给我们的圣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上面介绍的各种食物的注意事项就对怎么样降低胆固醇有着很好的功效。胆固醇增高不可怕,只要你放松心情,养成健康生活,就可以恢复健康了。
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保健
一规律饮食
吃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二禁忌酒精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三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