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痔疮高发 小心肠肿瘤隐藏
节后痔疮高发 小心肠肿瘤隐藏
节后,来院就诊的肛肠患者与日俱增。医院朱传娣教授表示原因有三,一是春节期间人们频繁聚餐大量饮酒,导致肛肠病的高发;其二,很多患者春节期间不愿去医院,都希望赶节后再去,导致门诊患者扎堆;最后就是医院提供的多种优惠举措,吸引了一批患者。
痔疮疼痛难忍
半夜就医
俗话说,病从口入,肛肠作为“五谷轮回”的最后一站,肛肠疾病也是高发的病种之一,究其原因,多是由于饮食不节而引起。如若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则会引起肛门充血、水肿、脱出且不能回纳,造成肛门急症或诱发混合痔嵌顿。
朱传娣教授解释,此时的急症,也是最为痛苦的。肛泰医院在春节期间接诊的多为此类急症患者,他们不能坐、不能站,更不能安稳的入睡,严重者都坚持不到天明,只能半夜到院挂急诊。
痔疮久拖不治
暗藏杀机
痔疮若是久拖不治,也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据朱传娣教授介绍,有55%的患者就医时症状严重,且数病共存。比如说内痔初期并没有痛感,但其分泌的炎性物质,容易导致肛瘘,给治疗增加很大的难度;而痔疮引起的长期便血,也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症。因此,痔疮的久拖不治不仅让病情变得复杂、引发多种并发症,还会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变长,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值得一提的是,大肠肿瘤早期症状与痔疮极其相似,很容易被误诊误治。春节期间,医院筛查出的大肠肿瘤不低于二十例。因此,朱传娣教授提醒,35岁以后,最好每年做一次肛肠常规检查,几分钟就能出结果,花费也低;若是有便秘、便血、肛门疼痛、坠胀、瘙痒等症的,更不能少了这项检查。
便血是掩盖直肠肿瘤的“元凶”
80%以上的直肠肿瘤患者在便血初期往往被误诊为痔疮,只有5%左右及时到医院确诊。这两种疾病之所以被混淆,常是因为直肠癌和痔疮都伴有便血。而痔疮便血最为常见,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想到便血是由于直肠肿瘤的可能性。不过从疾病的症状特点等各方面分析,还是可以将直肠肿瘤与痔疮进行区分的。
痔疮与直肠肿瘤便血的是有区别的。痔疮症状表现为:在排便时肛门内出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或粪便外表带血,继而滴血,甚者可见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即自行停止。
直肠肿瘤症状表现为: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多数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带血及黏液,血色鲜红或暗红且粪血相混。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细。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早期直肠恶性肿瘤治愈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90%,而晚期则只有20%-30%。当有了肛门长疙瘩、异物脱出、便血、肛门疼痛及大便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做一次肛门镜、直肠乙状结肠镜或者全结肠镜检查。
便后肛门疼痛出血是为什么
肛门出血切莫掉以轻心 许多人在排便后,如果发生出血现象,通常会本能地认为自己患了痔疮,于是随机在药铺买个膏药对会一下,或自行使用偏方作治疗;“没啥了不起”的思想大有人在;的确,肛门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痔疮、肛裂、痔瘘等;但值得一提的是,肛门出血有的可能隐藏着重大疾病,千万不可不慎与轻视!下面简谈引起肛门出血的常见疾病:
1.肛门癌、下肠癌出血 肛门癌、直肠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有迅猛增加的迹象,一旦患此病,便产生便秘、便血的症状。由于直肠表面癌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肿瘤开始坏死,然后出血,通常在排便中,血液随粪便一起排出。
2.痔疮出血 由痔疮起因的肛门出血,多半在排便时发生。肛门用力紧束时有血液滴出,有的出血呈喷射状,出血轻微者,是排便后擦肛过程中卫生纸上见有血迹。 从症状上来看,有时在沐浴时可扪及软软的肿物,向肛门方向推之消失,排便时复又出现,但在症状严重,肛门红肿,不能将凸出的痔核塞回。
3.肛裂出血 因肛裂而引起的出血其出血的程度,以便后卫生纸上肉眼可见血迹到滴血程度大小不一,尤其是大便干燥时,出血时常常会并肛门刺痛的表现,如此刺痛有时有人在排便后几分钟才出现症状。 肛裂的患处在肛门后方边缘部分,感官可见到纵走的裂纹。
什么是直肠瘤
临床研究证实,80%以上的直肠肿瘤患者在便血初期往往被误诊为痔疮,只有5%左右及时到医院确诊。这两种疾病之所以被混淆,常是因为直肠癌和痔疮都伴有便血。而痔疮便血最为常见,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想到便血是由于直肠肿瘤的可能性。不过从疾病的症状特点等各方面分析,还是可以将直肠肿瘤与痔疮进行区分的。
痔疮与直肠肿瘤便血的是有区别的。痔疮症状表现为:在排便时肛门内出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或粪便外表带血,继而滴血,甚者可见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即自行停止。
直肠肿瘤症状表现为:排便习惯或粪便性状的改变,多数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带血及黏液,血色鲜红或暗红且粪血相混。有时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细。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早期直肠恶性肿瘤治愈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90%,而晚期则只有20%-30%。当有了肛门长疙瘩、异物脱出、便血、肛门疼痛及大便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做一次肛门镜、直肠乙状结肠镜或者全结肠镜检查。
便血是痔疮的危害
便血的危害:是痔疮?直肠癌?
便血的危害:是痔疮?直肠癌?便血作为常见的肛肠症状,其背后原因众多,痔疮、肛裂、肠炎等都可能引发便血出现。早期的痔疮便血和直肠癌便血很相似,出现了便血一定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是痔疮,便血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直肠癌这个生命杀手!乌鲁木齐远大肛肠医院专家介绍:痔疮、直肠癌都是常见的,一般它们都会表现为便血的症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直肠癌便血和痔疮便血的区别。
便血是痔疮?直肠癌?
一、腹泻或便秘交替:若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就可能是因为癌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
二、直肠癌便血和内痔、混合痔都表现为大便带血,直肠癌容易被误诊为痔疮,延误患者的治疗。直肠癌便血多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而痔疮便血不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现象,大便习惯改变多是排便频繁,排便不尽等。
为什么会得痔疮
(1) 生理结构的缺陷和直立体位:人体站立或直坐时,肛门位置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直肠肛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障碍,直肠上静脉及其分支缺少静脉瓣,血液容易产生瘀积,且直肠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平面穿过肌层容易受粪便压迫,使粘膜下疏松组织中的静脉容易扩大、曲张而产生痔。所以有人说痔疮是人体特有的疾病。四肢爬行动物如牛、马、狗、兔等动物不患痔疮,也主要是因为爬行动物肛门位置高,有益于肛门直肠部血液回流,不易产生肛门直肠部静脉曲张。另外,在齿线附近,细小的动脉和静脉直接吻合而构成洞状静脉,洞状静脉肌层发育不良,弹力纤维较少,胶原纤维较多,容易扩张而形成痔疮。
(2) 便秘:排便时间过长或长期腹泻,可使腹压增高,肛门直肠部充血,痔静脉曲张,甚至可导致直肠粘膜与肌层分离脱出,肛管随粪便下移,久之容易产生痔疮。
(3) 感染因素:肛窦炎、肛腺感染、肛周脓肿、痢疾、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大肠炎等,可引起直肠下部周围组织发炎,痔静脉受累,产生炎症,使痔静脉管壁变脆,继发血管扩张充血而引起或加重痔疮。
(4) 妊娠与分娩:妊娠妇女,胎儿压迫盆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肛门直肠部血管扩张,同时由于体内孕激素含量上升,造成水钠潴留,血管扩张而诱发痔疮。
(5) 肛门括约肌松弛:年老体弱及多次肛门手术而破坏括约肌完整结构的患者,因括约肌无力使痔脱垂加重。
(6) 门静脉高压:肝硬变、门静脉血栓炎等,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由于门静脉系统缺乏静脉瓣,可直接导致痔静脉丛压力升高,引起痔疮。
(7) 肿瘤:腹部和盆腔的肿瘤,如结、直肠肿瘤,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等均可压迫盆腔静脉,使痔静脉回流受阻而产生痔疮。
(8) 遗传因素:关于遗传因素,西医观点尚不统一,需进一步验证。有人认为痔疮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导致痔疮发生的原因
1、饮食原因产生痔疮
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变化,这是很自然的,像生活习惯不规律、熬夜、吃火锅等等都会导致痔疮的发生。
2、生理原因产生痔疮
结肠、盲肠为运送食品残渣,存留粪便的主要器官,而食品经体内分解吸收后,残渣中常带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结肠盲肠中,可引发肿瘤。
3、解剖原因产生痔疮
肛门盲肠部有大量特殊性结构,如肛门隐窝、肛门腺、肛乳头、盲肠瓣和特殊的血管构造。
节后内痔疮高发小心肠肿瘤隐藏
半夜就医
俗话说,病从口入,肛肠作为“五谷轮回”的最后一站,肛肠疾病也是高发的病种之一,究其原因,多是由于饮食不节而引起。如若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则会引起肛门充血、水肿、脱出且不能回纳,造成肛门急症或诱发混合痔嵌顿。
朱传娣教授解释,此时的急症,也是最为痛苦的。肛泰医院在春节期间接诊的多为此类急症患者,他们不能坐、不能站,更不能安稳的入睡,严重者都坚持不到天明,只能半夜到院挂急诊。
痔疮久拖不治
暗藏杀机
痔疮若是久拖不治,也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据朱传娣教授介绍,有55%的患者就医时症状严重,且数病共存。比如说内痔初期并没有痛感,但其分泌的炎性物质,容易导致肛瘘,给治疗增加很大的难度;而痔疮引起的长期便血,也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症。因此,痔疮的久拖不治不仅让病情变得复杂、引发多种并发症,还会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变长,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值得一提的是,大肠肿瘤早期症状与痔疮极其相似,很容易被误诊误治。春节期间,医院筛查出的大肠肿瘤不低于二十例。因此,朱传娣教授提醒,35岁以后,最好每年做一次肛肠常规检查,几分钟就能出结果,花费也低;若是有便秘、便血、肛门疼痛、坠胀、瘙痒等症的,更不能少了这项检查。
痔疮高发人群
很多人都容易得痔疮,特别是在工作中需要长期坐着和长期站着的两类人,更容易得痔疮。每天长时间工作时坐着不动的白领、司机、编辑等人,因为肛门周围的血液往往循环不畅,长此以往就会引发痔疮。教师、交警、营业员等长期站着工作的人也容易得痔疮。这是因为痔疮的发生与人体的生理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人体肛门处有一层很薄的肛垫,在正常情况下肛垫会依靠纤维组织保持一定的弹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肛垫处的悬韧带变得松弛,肛垫就会充血,从而形成痔疮。久站的人导致肛垫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更大,所以也就更易诱发痔疮。工作压力过大,精神过分紧张,也会加剧痔疮的发作。专家说,在痔疮患者中,年轻的白领女性尤为常见,她们往往生活在“高压”之下,工作节奏紧张,各种压力难以排解。
因此以上易患痔疮人群应该特别注意,常走动,不要一直坐着,另外在饮食上也要加以调理,预防痔疮的发生。
肚子胀气大便有血怎么办
1.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溃疡和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肠套叠、肛裂、大便干燥擦伤等。
2.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等。
3.儿童出现便血,多由肠息肉引起,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也可见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血液系统疾病等。成年人便血,多由痔疮、肛瘘、肛裂、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初筛)的重要途径。
肚子胀气大便有血这种现象是一种肠胃病变的反应,人们应该对此高度重视,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痔疮一类的疾病,而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被延误,给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还要在平时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拒绝不健康的食物。
如何区分痔疮和肠癌
痔疮:妊娠期后6个月最易形成
关于痔疮的成因,胃肠肿瘤科专家解释,当盆腔及肛门周围组织内的静脉压力过大,会导致直肠静脉内的血液淤积、血栓形成,进而使静脉扩张,于是便形成了痔疮。
胃肠肿瘤科专家说,所有会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直肠静脉出现血液淤积和静脉扩张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痔疮,比如长时间的坐、立以及前列腺肥大和盆腔巨大的肿瘤,等等。同时,腹泻和便秘都会导致腹肌紧张,增加直肠肛管的静脉压力,时间一长也会形成痔疮。
此外,妊娠期的女性,尤其是在妊娠期后6个月,由于增大的子宫和子宫内的胎儿也会给盆腔静脉造成压力,最容易形成痔疮。而当自然分娩时,将胎儿推出体外的强大压力更会加重痔疮的症状。
“这也就是为什么痔疮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胃肠肿瘤科专家说,当然,还有女性在更年期时的内分泌变化等其他因素。
直肠癌:90%以上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胃肠肿瘤科专家说,痔疮的临床表现是大便时有鲜血,或有肿块从肛门脱出。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痔疮有外痔和内痔之分。发生在肛管内的为内痔,肛门周围的则为外痔,也有的人是内外兼有的混合痔。内痔主要是无痛性间歇性的便后出鲜血及痔块的脱出;外痔则是肛门的不适感,易潮湿且不洁,如果在此形成血栓或皮下血肿,会有剧痛。
“值得注意的是,痔疮一般不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最主要的就是直肠癌。”胃肠肿瘤科专家说,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了不少直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梗阻症状才确诊的病例。这跟很多患者“不把痔疮当病”有关。“不少以为自己患的是痔疮的患者,早期都喜欢从药店购买一些外用药膏自治。直到症状加重才就医,很多到医院一做直肠指检,已是直肠癌晚期。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检查: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才是王道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无论是病因、病理、治疗,还是预后,直肠癌与痔疮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但是为何有如此之高的误诊率呢?”胃肠肿瘤科专家说,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病人的自我误诊,也有部分是医务人员的臆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导致直肠癌初期容易被误诊为痔疮。”
“只要病人警惕,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胃肠肿瘤科专家说,当然,只凭症状和大便化验还不能诊断分明。“直肠指检和直肠镜检查才是王道。”
胃肠肿瘤科专家说,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患者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检。
首先是自我观察和感觉。胃肠肿瘤科专家说,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此外,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且还会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也就是说,可能会有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但蹲下后没有便感或者排得很少。”他说,此外,腹泻的患者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
其次是直肠指检。胃肠肿瘤科专家说,用手指伸入肛门内检查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大部分的痔疮和直肠癌都是发生于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如果用手指由肛门伸入触之,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则为痔疮;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手指,而且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黏液者,则极有可能患上了直肠癌,应该快去医院就诊,以免错失治疗机会。”
误区澄清:痔疮一般不会转化为直肠癌
“有很多人会有疑虑,即使痔疮和直肠癌都是肿块,那痔疮肿块会不会转成直肠癌呢?”胃肠肿瘤科专家说,其实,痔疮和肿瘤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疾病。痔疮,简单理解就是肛缘皮下的血管及周围组织扩张、增生,而肿瘤,是结直肠黏膜的异常增生改变。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痔疮增大就像西瓜里面的瓤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大;而肿瘤是西瓜皮上长的瘢痕疙瘩。一个是瓤的事,一个是皮的事,是两码事。”他说,一般来说,痔疮不会转化为直肠癌。
肠息肉一般不会发展成肠癌但也有例外。“患者在做结肠镜或肛门指检时,有时也会发现结肠息肉,那么肠息肉是不是也会发展成肠癌呢?”胃肠肿瘤科专家说,息肉和癌也不是一回事,息肉恶变的几率一般比较小。“但是,有一种结肠多发性息肉,一般是家族性的,这种病人遗传性的多发息肉可以转成直肠癌。”
此外,息肉是慢性疾病,也有可能由于息肉细胞发生突变而产生恶变,不过,这种几率不高。“做肠镜的时候如果发现息肉,医生一般会把息肉摘除,做病理活检时如果为恶性,则需要做根治性手术。”
痔疮和直肠癌的区别
痔疮和直肠癌的区别,直肠癌是一种非常容易误诊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误诊为痔疮等疾病,这主要是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太过普通,甚至于痔疮等疾病一模一样,所以造成了直肠癌与痔疮的误诊,直肠癌误诊率高,也导致了死亡率的提升,所以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区别直肠癌与痔疮,那么痔疮和直肠癌的区别呢?
专家介绍,通过临床总结,把痔疮误为直肠癌,错误的诊断并非少见,把肛门直肠症状的疾患诊断为痔,延误直肠癌的治疗。诊断另一错误是某些肛门出血症状的直肠癌病,误诊为该病。尤其二者伴存时,检查发现有痔后,即满足痔的诊断和治疗,而长时间不能得出全面的正确诊断。专家介绍说:假如对初步印象为痔的患者,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就可以防止很多诊断上的错误。
痔疮和直肠癌的区别,便血是众多肛肠疾病共有的症状。痔疮、肛裂所致的便血,血色鲜红,有带血(手纸染血、粪便外周附着鲜血)、滴血(血液点滴而下)或射血(血液射出)几种症状。肛裂出血常伴有肛门疼痛。结直肠肿瘤也便血,但常见血色暗红、紫红或伴有粘液,很少有滴血、射血症状。如若发现粪便外周附着线条样血液但肛门不痛、或便血像腹泻样泻出,这种情况很少是因痔疮、肛裂所致。
不论是哪种痔,质地都柔软。在炎性感染时,肿胀疼痛,发病快;经适当治疗,2周左右,肿痛消退,可恢复为质软组织。而肛管癌,则多为坚硬的肿块,发病慢,逐渐增大,无明显炎症表现,晚期可致糜烂、溃疡、疼痛。
痔疮是直肠末端、肛管部位的疾病,不常有肠道症状。因而如有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习惯改变,粪便变细变形有凹槽,下腹隐痛,肛门坠胀,便意不尽,脓血、粘液便等,应视为肠道疾病,尤其警惕大肠肿瘤。遇到这些情况,患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求明确诊断。
痔疮和直肠癌的区别,直肠癌患者体内的肿块往往不会缩小,只会逐渐长大,呈菜花样,淡红色,触之易出血;而痔疮水肿所出现的肿块往往是光滑的,呈暗红色或暗紫色,触之不易出血,直肠癌晚期有时会因为肿瘤侵犯了周围组织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如侵犯了膀胱,可引起尿频,骶前神经被侵犯后会出现剧烈持续的疼痛,如移到肝脏,可出现肝肿大、黄疸,并有贫血等现象,而痔疮就不会有这些表现。
勿把直肠癌当痔疮
据调查,直肠癌每年的发病率高达27%,患者人数已接近1.3亿,并且每年以300万的数字递增。更令人惊诧的是有80%-90%的直肠癌患者都是因早期误诊为痔疮所导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直肠癌与痔疮的症状区别。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
初期:表现为大便带血,大便次数增加,稀便,大便形状变细等症状。
中期:相对而言,直肠癌中晚期的症状会明显的增多,例如:1.大便次数一天最高可达到十余次。2.便质多为稀便或粘液便。 3.排便前、后有腹部隐痛或坠痛感。
晚期:出现身体消瘦、贫血、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痔疮的临床表现: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是由于直肠静脉曲张产生,由于痔疮的发生部位不同,则有轻重之分。
初期:大便时常伴有鲜血或有痔体脱出,出血量有多有少,严重时有喷射状。
中期:痔体较大,隆起,排便时痔体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出血比初期减少
后期:痔体日益增大,质地较硬,易脱出体外,且不能自行回纳,便血很少或没有出血症状。
直肠癌与痔疮的区别:
相似点:痔疮与直肠癌早期症状同样都会出现便血情况,便血情况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不同点:一是直肠癌病人的大便次数增加或不规律,而痔疮病人一般不会增加大便次数;二是直肠癌出血多数呈暗红色,而且便血是与大便混在一起的,而痔疮出血通常是附着在大便表层,与粪便不混合;三是大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腹痛,而痔疮往往是肛门处出现强烈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