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饮食原则 三餐最好只吃七分饱
高血脂饮食原则 三餐最好只吃七分饱
最好七分饱,少吃红肉多吃蔬果
一般来说,正常人仅仅是血脂稍微偏高,不需要马上进行药物治疗,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可以让血脂恢复正常。“血脂的几项指标高的原因是比较相近的,都与不良 的生活习惯相关。”张莹说,饮食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吃得太多、太油腻、营养太丰富是一大原因。另外,少运动也是导致血脂高的一个原因,很多血脂异常 患者体形偏胖。
对于血脂偏高的人群,首先要控制饮食。少吃肥腻食物、红肉,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以及水果蔬菜。特别是胆固醇超标的人群,要少吃猪油、蛋黄、猪蹄、内脏等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要控制总体热量的摄入,以七分饱(膳食宝塔推荐总热量的七成即可)为准。另外,可以适当多增加运动量,如跑步、游泳、爬山等。
没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其他相关疾病的人,可以通过相对激烈的跑步、游泳等运动,快速降低血脂,维持正常健康的体形。
血脂偏高但没有其他疾病的人,通过 2-3个月的生活调整,血脂很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血脂高不高,看四个项目
“抽血中的生化检查,查的就是人体的血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莹向新快报记者介绍,在体检报告中,血脂主要与四项指数相关: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后两者统称总胆固醇。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密切相关;甘油三酯偏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一般被认为与动脉硬化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而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恰恰相反。在上述四个项目中,唯有高密度脂蛋白是正面作用的,数据太低反而不好。
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偏高,都是血脂高的表现。“多数的血脂患者都是混合型的,即可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偏高,或者三项指标都偏高。”张莹说,也 有一些患者只有某项偏高,例如仅有胆固醇偏高,也是高血脂。总的来说,血脂异常的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会成倍增加。因此,一旦发现血脂高,就要进 行生活控制,防止疾病的发生。
高血脂饮食的5大原则
1、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注意烹调方式
日常烹调方式易选择凉拌、清炒、煮、炖、蒸等少油的烹调方式,不用动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调用植物油不超过两白瓷勺即20毫升。
3、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适量
蔬菜以叶菜为主吃菜要“好色”,绿叶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蓝、茄子、胡萝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4、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高血脂患者应选择低脂或脱脂奶为宜。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高血脂饮食原则
高血脂患者要遵循的两点饮食原则:
1、高血脂患者每日摄取的营养要有计划,饮食要有礼有节,该摄取什么营养就要补充什么营养,该多吃什么菜就要多吃什么菜,摄入的营养要按照计划里,不能今天想多吃点猪肉就多吃猪肉,也不能想不吃芹菜就不吃芹菜,每天做饭之前计算好食物的胆固醇、脂肪,日常的饮食都要有节有据。
2、高血脂患者不能吃的太过口味重,口味重的食物不适合患者,除了要少吃口味重的食物还要少吃辛辣之物,反正就是对血管不好的食物都不要吃,患者要吃得清淡,患者一定要减少脂肪,各种脂肪都要减少,可以补充一些不饱和脂肪,能够降低坏胆固醇含量。
高血脂饮食
1首先,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控制能量的摄入,不能吃含糖量过多的食物,特别是一些单糖类,容易引起血脂升高。还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炒菜时应该用植物油,不吃动物油,防止血栓的形成。
2其次,高血压病人每天应该摄入适量的蛋白质,最好的蛋白质是豆类和鱼类,但是也不能吃过多;可以多吃一些含钾、含钙丰富的低钠食物,比如土豆啊,茄子啊,海带啊什么的,不吃多吃肉汤,容易加重内脏的负担。
3另外,高血压病人一定要限制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每天每个人的食盐摄入量在三克左右,这样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滞留。要多吃绿叶的蔬菜和新鲜的水果,每天使用蔬菜和水果量不要少于八两。
饮食减肥法 控制食量
每餐只吃六七分饱,实际上吃七分饱左右就可以满足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因此每餐吃个六七分饱样子既能满足身体的需求,又可以减少食物热量的摄入。
高血压饮食要注意哪些事项 限制热量
肥胖和高血压之间有着重要关系,体重超重和肥胖者罹患高血压的几率是体重正常者的数倍,控制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础。坚持少量多餐原则,不暴饮暴食,每餐只吃七分饱是控制热星摄入的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标准体重。此外,减少动物油的使用、少吃精制食物、多吃粗粮、多吃鱼类、少吃红肉都可以在无形中减少身体摄取热量,从而维持热量的摄入和消耗平衡,有助于体重超标者恢复苗条。
高血脂饮食的七大原则
高血脂饮食七大原则要牢记
1、多饮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顺畅
2、注意烹调方式
日常烹调方式易选择凉拌、清炒、煮、炖、蒸等少油的烹调方式,不用动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调用植物油不超过两白瓷勺即20毫升。
3、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适量
蔬菜以叶菜为主吃菜要“好色”,绿叶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蓝、茄子、胡萝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4、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高血脂患者应选择低脂或脱脂奶为宜。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5、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
6、少吃食盐
口味要淡食用过多食盐或高盐食品会为高血脂的发生埋下隐患。
7、少喝咖啡、茶
咖啡因会增加体内的胆固,因此应注意尽量少喝咖啡、茶,并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药物。
高血脂的食疗
1、海带木耳肉汤
取海带、黑木耳各15g、瘦猪肉60g、味精、精盐、淀粉适量。猪肉切成丝或薄片用淀粉拌好,与已切丝的海带、木耳同入锅,煮沸后加味精和淀粉搅匀即可。
2、百合芦笋汤
取百合50g、芦笋250g、黄酒、味精、精盐、水适量。先将百合发好洗净,锅中放入水加百合烧几分钟后再加黄酒、精盐、味精调味,倒入盛有芦笋的碗中即成。
3、山楂首乌汤
取山楂、何首乌各15g、白糖60g。先将山楂、何首乌洗净、切碎,一同入锅加水适量浸渍2小时再熬煮约1小时去渣取汤,日服1剂分2次温服。
降血压最好的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应该清淡一些,而且不要吃过咸的食物,尤其是炒菜的时候,少放一点盐,因为吃的过于咸了,是很容易就会引起高血压的,而且为了预防血脂增高,也不要过多的食用糖类。
2其实,建议高血压的患者多吃些鱼,因为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钾,而且钙的含量也比较高,多食用一些鱼类,可是是自己的血管富有弹性,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
3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更应该注意了,每顿饭都应该给自己定时定量的,也不可以吃得过饱,每顿饭只要吃七分饱就行了,因为这样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而且还能更好的预防高血压。
这么吃饭能长寿
俗语说“饭吃七分饱”,如今这一传统养生法则得到了科学验证——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所刘勇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不但证实有节制的低脂饮食更能让动物长寿,而且提出了新的作用机制。该成果已于2013年7月1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结论:有节制的低脂饮食更长寿
“很多长寿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96岁高龄,她每顿饭都控制量,绝不多吃。但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如何用科学研究来解释成了一个难点。”提起这项研究成果,赵立平教授饶有兴味地解释。他和刘勇教授率领的团队在对小鼠用高脂或低脂饮食进行了长达4年的全生命周期干预,最终验证了,最健康、寿命最长的正是给予低脂饮食并且有30%热量摄入减少的那一组,该组老鼠的寿命较同样低脂饮食但未节食的同伴增加了20%。而健康状况最差、寿命最短的正是高脂饮食且不控制食量的组群。
“我们这次研究发现即便摄入高脂饮食,但如果适当节制,也能显著改善肥胖和代谢病”。这些结果说明,高脂膳食引起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会加快衰老,减少寿命。而适度节食可以缓解这些病症,延长寿命。
追因:“七分饱”催生长寿菌群
为何“七分饱”有益健康长寿?赵立群教授把视野聚焦在了肠道菌群身上。在此之前,他曾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ISME Journal上发表文章首次证明了肠道细菌结构变化是肥胖的原因。
“节食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入血,进而改善代谢指标,这是节食延长寿命的作用途径之一。”
通过相关分析,该实验找出了与寿命相关的肠道菌群的特定类群。在与寿命正相关的细菌类群中,有很多是已经证实的有益菌。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低脂还是高脂饮食,节食都能够显著增加有助于延长寿命的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从而改善了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炎症反应,这很可能是节食延长寿命、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重要环节。
赵教授指出,人也好,小鼠也好,结构合理的肠道内菌群是健康必需的伙伴。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吃得营养均衡但刚刚够自己用,这时消化道恰好把营养吸收完,仅把膳食纤维留给肠道菌群,反过来,如果吃得过多,那么大量没有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等食物残渣也都进入肠道,会让能产生内毒素或引起炎症反应的有害菌群滋生,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这在以往的人体肠道菌群研究中也有证明。”赵立平说。
防范:节食需以营养均衡为前提
虽然上述研究的对象是小鼠,但却给在人群中开展节食的膳食干预提供了很好借鉴。这项研究如果成功转化,会有助于控制与衰老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就能很好解决,自然也会减少很多疾病痛苦及经济负担。
“当然,这里说的‘节食’也好,‘七分饱’也好,都是在不影响营养均衡全面摄入的前提下的饮食原则,并非盲目少吃或者不吃东西。”赵立平教授强调。“对于在人群中开展膳食干预,还是要根据个人先前饮食不同做测定后进行个性化调整。这个我们也有一些科学办法,并已在人群身上小范围干预。
“通过合理节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形成良好的肠道环境和代谢过程,也需要慢慢来。健康的人一般不会一顿少吃就饿得慌,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说明代谢失衡,需要调理了。在蛋白质脂肪足够满足人体功能的情况下,有计划地逐渐增加全粮或者蔬菜水果的比例,控制食量。‘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其实也是其中一种调节方式。刚开始少吃可能会饿,但调整好了就适应了。”
这么吃饭能长寿
结论:有节制的低脂饮食更长寿
“很多长寿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96岁高龄,她每顿饭都控制量,绝不多吃。但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如何用科学研究来解释成了一个难点。”提起这项研究成果,赵立平教授饶有兴味地解释。他和刘勇教授率领的团队在对小鼠用高脂或低脂饮食进行了长达4年的全生命周期干预,最终验证了,最健康、寿命最长的正是给予低脂饮食并且有30%热量摄入减少的那一组,该组老鼠的寿命较同样低脂饮食但未节食的同伴增加了20%。而健康状况最差、寿命最短的正是高脂饮食且不控制食量的组群。
“我们这次研究发现即便摄入高脂饮食,但如果适当节制,也能显著改善肥胖和代谢病”。这些结果说明,高脂膳食引起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会加快衰老,减少寿命。而适度节食可以缓解这些病症,延长寿命。
追因:“七分饱”催生长寿菌群
为何“七分饱”有益健康长寿?赵立群教授把视野聚焦在了肠道菌群身上。在此之前,他曾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ISME Journal上发表文章首次证明了肠道细菌结构变化是肥胖的原因。
“节食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入血,进而改善代谢指标,这是节食延长寿命的作用途径之一。”
通过相关分析,该实验找出了与寿命相关的肠道菌群的特定类群。在与寿命正相关的细菌类群中,有很多是已经证实的有益菌。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低脂还是高脂饮食,节食都能够显著增加有助于延长寿命的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从而改善了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炎症反应,这很可能是节食延长寿命、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重要环节。
赵教授指出,人也好,小鼠也好,结构合理的肠道内菌群是健康必需的伙伴。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吃得营养均衡但刚刚够自己用,这时消化道恰好把营养吸收完,仅把膳食纤维留给肠道菌群,反过来,如果吃得过多,那么大量没有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等食物残渣也都进入肠道,会让能产生内毒素或引起炎症反应的有害菌群滋生,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这在以往的人体肠道菌群研究中也有证明。”赵立平说。
防范:节食需以营养均衡为前提
虽然上述研究的对象是小鼠,但却给在人群中开展节食的膳食干预提供了很好借鉴。这项研究如果成功转化,会有助于控制与衰老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就能很好解决,自然也会减少很多疾病痛苦及经济负担。
“当然,这里说的‘节食’也好,‘七分饱’也好,都是在不影响营养均衡全面摄入的前提下的饮食原则,并非盲目少吃或者不吃东西。”赵立平教授强调。“对于在人群中开展膳食干预,还是要根据个人先前饮食不同做测定后进行个性化调整。这个我们也有一些科学办法,并已在人群身上小范围干预。
“通过合理节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形成良好的肠道环境和代谢过程,也需要慢慢来。健康的人一般不会一顿少吃就饿得慌,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说明代谢失衡,需要调理了。在蛋白质脂肪足够满足人体功能的情况下,有计划地逐渐增加全粮或者蔬菜水果的比例,控制食量。‘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其实也是其中一种调节方式。刚开始少吃可能会饿,但调整好了就适应了。”
晚饭吃七分饱最好
一般来说,吃到有撑胀感的时候算成十分饱,正常的晚餐应该吃到七分饱。所谓七分饱,就是胃还没有觉得胀起来,但是食欲已经减弱了,只是还是忍不住地想再吃几口。从健康的角度看,晚餐最好保持七分饱的感觉,如果还想减肥,吃到五分饱就可以了,五分饱就是,饥饿感基本消失,但还有明显的食欲,到睡前可能稍微有点饿。
怎么能轻松地就吃出七分饱的感觉?这就需要在晚餐中“造假”,而粗粮是最好的“造假”原料。选择低热量食物时,既要注意到糖和油这些热量高的元素,还要注意到食物含水量,含水少了往往热量就高。比如水果相对来说都是热量低的,一旦变成了果脯、干果,热量就要增加很多。100克葡萄的热量只有43大卡,但变成了葡萄干后,100克的热量就是350大卡,增加了近10倍。
明白了这个原理,你的晚餐就要多“注水”了,而“注水”效果最好的就是杂粮,因为它纤维素丰富。熬过腊八粥、杂粮粥的人都知道,为了能使粮食、豆类尽快煮得软烂,一般都要提前泡上半天,同样的一碗米,泡半天也涨不出多少,但是一碗杂粮可以发涨得很明显,就是纤维素的效果。这样熬出来的粥,同样的一碗体积,热量却比白米粥的热量低。喝下这样的粥很容易有饱腹感,但热量远没有大米饭那么高,这种偷梁换柱的办法如果能坚持,例如每天晚餐的主食换成杂粮粥而不是白米饭、白米粥,就可以帮你在不知不觉中减肥了。
女人脾虚如何调理 节制饮食
做到“饭吃七分饱,茶喝七成香”,过度饮食只会增加肝胆、胃肠的负担,使脾胃消化不良。
肝癌饮食注意什么 饭吃七分饱
饭吃七分饱,不要过度劳累。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免疫机能本身就处于一种比较“衰弱”的状态,如果再加上胡吃海喝,过度劳累,无异于给肝脏“火上浇油”。
得了血脂高能吃牛羊肉吗
高血脂能吃羊肉。单纯性高血脂可以吃羊肉,但高血压、有疮疖及偏职性体质者不宜吃。平常注意运动,尽量少吃大油;注意食物搭配,必要时可以选择一些药物治疗,你可以考虑使用降脂药.如,普罗布考,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高血压和高血脂能吃羊肉,但少吃羊油!
患有高血脂,很多人就完全素食、偏食,这是个误区,对身体是很不利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饮食倾向于动物性食物,忽视了谷类是饮食的基础。这对脂肪肝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预防极为不利。因此,大力提倡人们的饮食要以谷类为主,避免肉类为主的膳食弊端。这是人们极易忽视的高血脂饮食原则。
对于血脂高人士的饮食禁忌问题也要辩证的看,并不能说因血脂高就要吃的非常清淡,这是不对的,血脂高的人群也需要营养吸收和平衡营养,另外也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在这里要说的是指度的问题,凡事过则不利。
吃饭吃几分饱比较好
都说吃饭吃七分饱对身体最好。七分饱可以维持身体5小时的能量,足以撑到下一餐。所以,吃东西要掌握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七分饱的含义就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不吃也无所谓了。另外,过饱会谋杀健康,还会让身体吸收营养过剩造成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