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哪个部位可以催尿 偏历穴
按哪个部位可以催尿 偏历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之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上,腕横纹上3寸;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
主治鼻衄,耳聋,耳鸣,目赤,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水肿,腕臂痛等,有辅助催尿的作用。
偏历穴在哪个位置
偏历在前臂,腕背侧远横纹端上3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取穴时屈肘,在前臂背部桡侧,先取阳溪穴与曲池穴,在两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取穴。该穴位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本穴为手阳明经络穴,具有分清阳明经郁热,泻除阳明络脉实邪的作用,可治疗邪热郁滞阳明经络所致的头面五官疾患;
2.本穴为手阳明络穴,其脉气直接与手太阴肺经相通,可调理肺与大肠两经经气,治疗两经病变,肺为水之上源,偏历即可借宣散肺气,清利水上之源,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小便,又可宣泄阳明经气,加强发汗以祛除水湿,达宣上利下之功而解小便不利水肿之苦。
3.该穴还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可循经治疗腕臂酸痛等症。
按摩这4个穴位缓解各种牙痛
1、胃火牙痛按三间穴、内庭穴
(1)胃火之上牙痛-内庭穴
内庭穴
功效:清泻胃火,清利头目,通络止痛。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当第2、第3趾间缝的纹头上,按之酸痛明显处。
内庭穴位于胃经上,根据胃经的循行路线,从我们的上齿中经过,中医认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当上牙痛的时候,可以选择按摩内庭穴。另外,内庭穴具有清泻胃火,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火牙痛。
(2)胃火之下牙痛-三间穴
三间穴
功效:清热止痛,利咽平喘,通经活络。
定位:微握拳,第2掌指关节后缘,触之有凹陷处即是。
三间穴位于大肠经上,根据大肠经的循行路线,从我们的下齿中经过,所以当下牙痛的时候,可以选择按摩三间穴。另外,三间穴具有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因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
2、虚火牙痛按太溪
太溪穴
功效:滋阴益肾,清热生气。
定位: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具有滋阴清透虚热的作用,是治疗虚火牙痛的主要穴位。
3、风火牙痛及龋齿牙痛按偏历穴
偏历穴
功效:清泻阳明,通调水道。
定位:两手虎口垂直交叉,当中指端落于前臂背面,所指处有一凹陷,即为此穴。
偏历穴是大肠经的原穴,具有清泻阳明经郁热的功效,可以治疗各种牙痛,包括龋齿牙痛。当牙痛的时候,在偏历穴附近压痛比较明显,按压可以感觉到有像条索状的东西,只要把它揉散牙痛就会得到缓解。
按摩手法:用拇指的指端按压在相应的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力度要由轻到重,患者感到酸麻胀痛等感觉最好,然后开始揉按,持续数秒钟,逐渐放松力度,如此反复按压5分钟,牙痛即可得到缓解。
催尿的7种方法 穴位催尿
从中医的角度考虑,人体中有很多穴位能直接作用于膀胱、肾脏等泌尿系统,在饮水较多的情况下有较强的催尿功能。
有催尿作用的穴位:水分穴、复溜穴、阴陵穴、水道穴、太冲穴、偏厉穴等。
偏历的准确位置 偏历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肘臂部痪痛、麻木、拘挛、瘰疬等。
2.按摩偏历穴的功效:明目聪耳,清热利尿,通经活络。将肺及大肠经上源汇聚的冷降之水注入骨所主的地之地部。
极泉的意思是什么 极泉的配伍疗法
1.心痛干呕烦满:配侠白穴(《针灸资生经》)。
2.腋窝痛:配日月穴、肩贞穴、少海穴、内关穴、阳辅穴、丘墟穴(《针灸学手册》)。
3.四肢不收:配日月穴、脾俞穴(《针灸资生经》)。
4.咽干咽喉肿痛:配太渊穴、偏历穴、太冲穴、天突穴(出处同上)。
5.心悸、冠心病:配神门穴、内关穴、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6.肘臂冷痛:配侠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偏历是什么意思
偏历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之络穴。偏,偏离;历,逾越。手阳明之络由此走向手太阴。《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穴义为,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别走肺经。
1.偏历: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偏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偏历。
2.大肠经络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气偏走肺经,有联络大肠经与肺经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络穴。
偏历的准确位置图 偏历穴类属功效
类属:为大肠经之络穴。
功效:清泻阳明,通调水道。
主治:1.齿痛,咽肿,鼻衄,耳鸣,口眼歪斜;2.小便不利,水肿;3.腕臂痛。
偏历的定位和主治 偏历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前方,浅层布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等。深层有桡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偏历的准确位置 偏历的按摩手法
用食指指腹按压偏历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偏历是什么意思 偏历的配伍疗法
偏历穴配曲池穴:治肘臂疾病。
偏历穴配太渊:治肺虚咳嗽。
偏历穴配翳风、听会:治耳鸣,耳聋。
偏历穴配天枢、阳陵泉:治水肿。
偏历穴配太渊:为原络配穴法,有疏风解表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咽喉痛。
偏历穴配水分、阴陵泉:有健脾利水作用,主治水肿。
偏历穴配阳溪、商阳、络却、腕骨、前谷:有疏散清热,行气利窍作用,主治实邪耳鸣。
最快催尿方法 催尿按摩方法
根据上述的催尿穴位,大家可看图对照以下穴位位置自行按摩催尿: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能主治
通调水道、理气止痛,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
按摩方法
(1)点按
采用点按的方法,拇指指腹按压在水分穴的位置,使用一定的力量向下按压,会感到较明显的酸胀痛感,保持5-6秒后松开,休息2-3秒后再进行点按,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点按水分穴5-10分钟。
(2)按揉
也可以使用按揉的方法,拇指指腹按压在水分穴,然后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量,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钟,也可以将双手搓热后,掌心放在水分穴的位置,用手掌进行旋转按摩。
定位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上2寸,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功能主治
补肾益气,温阳利水,有益肾、利水、发汗、止汗的作用,主治腰痛、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脓血、盗汗、自汗、伤寒无汗、目昏、嗌干痔血、赤白带下、寒湿脚气、脚踹后廉及足跗上痛等症。
按摩方法
拇指指腹按压复溜穴,然后以穴位为中心,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钟。
定位
偏历位于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阳溪穴3寸处;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
功能主治
有清阳明热、通利水道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目赤,手臂酸痛,小便不利,水肿,肩痛,臂痛,肘痛,腕痛,前臂神经痛等症。
按摩方法
拇指指腹按压偏厉穴,然后以穴位为中心,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钟。
定位
利尿穴在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
功能主治
利尿穴主治尿潴留,腹痛,腹泻,痢疾,血尿,淋病,肾炎等。
按摩方法
用拇指先按于利尿穴上,再垂直力偏向内下方,待出现酸胀感后维持按压,直至尿液全部排出为止。
定位
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功能主治
阴包穴有调经止痛,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遗溺,尿闭、癃闭、月经不调、两股生疮、痛经、尿失禁、腰骶神经痛等病症。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阴包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定位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三阴交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是常用的妇科穴位,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产后血晕,恶露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膝脚痹痛,失眠等,是适宜的催尿选穴。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三阴交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定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有辅助催尿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阴陵泉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8、水道穴
定位
水道穴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主治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痛经,不孕,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可用于催尿选穴。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水道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9、太冲穴
定位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胁肋胀痛,黄疸,疝气,尿闭,崩漏,闭经,滞产,脚软无力,以及肝炎等,有辅助催尿的作用。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太冲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10、水泉穴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踩后下方,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适合用于催尿。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揉按水泉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怎么在五分钟内催尿 按摩穴位
要是以上方法都没有催尿作用,那么这时候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进行催尿,常见的有水分穴、利尿穴、复溜穴以及偏厉穴等。
其中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适当按摩此穴位,具有较好的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等。
其次利尿穴位于腹中线,当脐下2.5寸处,或于神阙与曲骨穴连线之中点取穴,这个穴位主治尿潴留,腹痛,腹泻,痢疾,血尿,淋病,肾炎等。
最后就是复溜穴,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上2寸,跟腱之前缘处取穴;具有一定补肾益气,温阳利水的作用,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等症状。
按哪个部位可以催尿
1.水分穴定位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能主治
分清泌浊、利尿消肿。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以及肾炎等,有催尿的作用。
2.复溜穴
定位
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功能主治
补肾益阴,温阳利水。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等,有帮助催尿。
3.阴陵泉
定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有辅助催尿的作用。
4.水道穴
定位
水道穴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能主治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痛经,不孕,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可用于催尿选穴。
5.偏历穴
定位
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之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上,腕横纹上3寸;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
功能主治
主治鼻衄,耳聋,耳鸣,目赤,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水肿,腕臂痛等,有辅助催尿的作用。
6.太冲
定位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目赤肿痛,胁肋胀痛,黄疸,疝气,遗溺,尿闭,遗精,崩漏,闭经,滞产,小儿惊风,脚软无力,以及肝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有辅助催尿的作用。
7.地机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
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能帮助催尿。
8.水泉穴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踩后下方,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适合用于催尿。
9.三阴交
定位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能主治
三阴交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甚至有安神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是适宜的催尿选穴。
十分钟快速催尿方法 方法6:按摩加走动
喝了上述带有水分利尿的食物后,还可以通过按摩加走动的方法加快排尿,按摩有催尿功效的穴位包括:水分穴、利尿穴、阴包穴、三阴交、复溜穴、阴陵穴、水道穴等,可根据相应穴位的位置,采用拇指指腹按压的方式进行点按达到较好的催尿效果。如按摩利尿穴:
用拇指先按于利尿穴上,再垂直力偏向内下方,待出现酸胀感后维持按压,直至尿液全部排出为止。
用拇指先按于利尿穴上(如图),再垂直力偏向内下方,待出现酸胀感后维持按压,直至尿液全部排出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