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容易孤独
老人为什么容易孤独
1、与子女合不来
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与子女分开生活。
2、子女婚后离家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经从“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代同堂”或“小夫妻”型家庭结构,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3、好儿女志在四方、坏儿女嫌弃老人
大凡事业心强闯荡天下的子女,很少能厮守着老人,伴随父母。某些良心欠佳的子女,仅对父母的遗产和劳动力感兴趣,而对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全然不顾。
4、兴趣索然、自娱乏门
有不少老年人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离开工作岗位后,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5、病理生理的变化
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的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老年人主要的心身问题
(1) 孤独症
这是老年人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老年人心身疾病的主要诱因。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往往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花在工作与学习上,与老人的沟通相对较少,甚至极少。
这样就使相当部分的老人容易产生被家庭、社会忽视和遗忘的感觉,进而加重孤独感,心理出现不平衡。如何这种孤独感、冷落感持续存在或者日趋加重,就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诱发心身疾病。
(2) 劳逸失调
劳逸失调是老年人心身健康的误区之一。有的老年人自叹年事已高,于是闭门养老,足不出户,把日常活动的范围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这显然人为地加大与社会人群的距离,容易引发或加重他们人际交往与情感方面的障碍。这种闭锁的心态会促进心理衰老,加速躯体的衰老,影响心身健康。
(3) 退休综合征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在心理或躯体方面出现异常和障碍的现象。大量的调查研究提示,离退休综合征是社区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心身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所体验的幸福程度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其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产生孤独感、焦虑、抑郁。这种状态如持续存在,就容易诱发他们罹患心身疾病。
(4) 酒精依赖
这是社区部分老人存在的心身问题。以男性多见。已直接伤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轻者酒精中毒,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可造成死亡。
4、身心调整
(1) 对老年人应予以更多的关爱,重视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针对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的特点,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社区团体联谊活动,加强社区老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充实和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消除老人的孤独感、抑郁感,增进他们的心身健康。
(2) 鼓励老年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
如气功、交谊舞、太极拳、门球、书画、棋牌、烹饪及各种戏剧的票友联系活动等。这一方面能充实和调整他们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倡导尊老、爱老
对老人要有更多的理解、谅解和宽容。创造尽可能多的家庭成员情感交流的机会,以减少、消除和防止老人们的孤独感、失落感,使老人们真正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总之,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张弛有序、劳逸结合,少饮酒、不吸烟,合理饮食,经常锻炼,以保证老年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健康、科学地生活,维护和提高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水平。
孤独老人更易患高血压
你经常感到孤独、寂寞吗?如果是,年老后就要特别注意血压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经常感到孤独寂寞的人,一旦过了50岁,其血压很容易飙升。
过去已有研究发现,抑郁、压力都会使血压飙升。与稍微有孤独感的人相比,特别容易感到孤独寂寞的人,其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2倍左右。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经受着高血压的困扰,那么按照专家们说的去做,必定会受益匪浅。
勤做家务
如果你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那么你一定要多做家务活了。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家务劳动可以显著降低血压,效果比肩药物。整理房间、做饭、洗碗、洗衣、扫地等简单的家务活都被证实对降低血压有效。每天只用几个小时的家务劳动就可以降低血压平均达13毫米汞柱(血压计的测量单位)。
也许仅靠这一项努力,你就可以摘掉这一“高帽”了。
沉思
练习瑜伽的人很少患有高血压,这得益于他们的沉思。多用一点耐心,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降低血压。
乔治尼亚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那些学习超验沉思(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一种吸收东方瑜伽和禅宗的练功方法)的人们在练习时,血管收缩压会降低6.5%;而那些做普通心理放松的人,收缩压则会增加1.6%。
去年12月,同样是这些科学家针对中学生的研究表明,每天20分钟的沉思可以帮助青少年缓解学习压力,血压平均降低3.8毫米汞柱。
我们怎么才能学会沉思呢?专家说,沉思很简单。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均匀呼吸。当头脑中有思绪闪现时,不要为之所动,你所要做的只是注意自己的呼吸。
保证睡眠
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对人体的血压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巴黎布鲁塞医院的研究人员对7900名市民的调查发现,那些在睡觉时经常做恶梦、辗转反侧、打鼾或者夜间工作的人,血压要明显高于常人。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是造成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参加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缺乏睡眠可使人的平均血压和心跳升高不少,这种情况会迫使整个心血管系统不得不在一种高压下工作。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了10年的时间跟踪调查了4800名参与者,发现每天睡眠少于5个小时的人中有15%患上高血压,而每天睡觉7到8小时的人仅有12%高血压。
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控制血压的升高大有裨益。
老年人为了控制血压常常吃药,这对老人身体也是不好的,其实除了吃药还是有其它方法的。喝茶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高血压患者除了坚持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几种保健的草药茶吧。
【肝火过盛】
如果您在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经常觉得心情烦躁,面色发红,嘴里发苦,大便干燥,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容易火冒三丈。就说明您肝火过盛。
茶饮:天麻沟藤饮,平肝、清肝热,从而能很好地辅助降压。
原料:石决明、天麻、沟藤、牛膝、山栀子、黄芩各10克。
怎么煮:先加入石决明煮20分钟,再加入天麻、沟藤、牛膝、山栀子、黄芩。然后,把所有药材一起再煮20分钟即可。
【痰浊中阻】
还有一类高血压症状,它比较常见于身体有点肥胖的人群,他们常常容易犯懒、不爱动,老觉得累,还伴有下肢浮肿的现象。这在我们中医里讲是因为痰浊中阻。
茶饮: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化痰。
原料: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各10克。
怎么煮:用水一起煮20分钟服用即可。
【淤血阻滞】
有一些老年人得了高血压,容易伴随着舌头黑紫、皮肤粗糙等症状,这个主要是淤血阻滞造成的,建议服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草药茶。
茶饮:桃红四物汤,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淤。
原料: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桃仁、红花各10克。
怎么煮:一起煮20分钟服用就行了。
孤独症与性格孤独
概 述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一部分的人因为生活当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者过度压力就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一旦发现孤独症,就会造成身心上的严重危害,而且还会影响到病人的工作和生活,有可能会让病人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所以大家在平时生活里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千万不要太过紧张压抑。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孤独症与性格孤独到底是怎么回事?
步骤/方法:1孤独症的症状表现有很多。孤独症的病人一般都患有社会交往障碍,而且还会有言语障碍,同时还会出现行为异常的现象。一旦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为主,千万不要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2性格孤独的人往往只是做什么事情都很被动的症状。性格孤独的人不愿意和人交往,而且交往的时候不是很主动,总是很被动,缺乏对生活的热情。但是从身体各方面来说,不存在着孤独症的表现。
3孤独症有严重的语言退化现象。在平时很少愿意和别人交流,而且经常不愿意主动和人交流,总是避免与人的眼神交流,会重复别人的话,而且说话的语调没有什么起伏一般都是很平淡的表情。
注意事项:大家在平时生活里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不要经常处在负面的情绪里面,这样对身心的危害都比较大。在平时一定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多进行锻炼身体的运动,这样能够放松全身。
老人孤独怎么照顾自己
1、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2、多出门走走看看
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老友新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
3、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
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家里当慈祥的长者,多干事,少说话,用爱心温暖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外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和普通人交朋友,感受温暖,传递幸福。
4、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5、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人不但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习中排解了孤独。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老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感。
老年人怎么摆脱孤独感
孤独
中年男人忙忙碌碌,负载着家庭和事业。由于一头扎在自己的天地里,很少有时间与别人进行交流,中年男人会备感孤独。竞争空前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彼此产生警戒之心。成功的中年男人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事业进展不顺的中年男人难免会产生沮丧、压抑的感觉。
敌意
敌意的产生大都与自卑感有关。当中年男人有了一番建树后会变得和蔼、富有同情心和慷慨大方;而失败之后,却又变得容易恼怒。虽然敌意对中年男人来说是十分普遍正常的现象,但它毕竟是种消极情绪,过多的敌意很容易使一个人的心灵扭曲,习惯戴着变色眼镜看人,以至于经常牢骚满腹、痛苦不堪。
沮丧
沮丧情绪常会扩大生活的不幸,所以对被持续强烈的沮丧情绪困扰的中年男人来说,很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疗,但这些人又常常不愿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婚姻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压抑
现代社会强调竞争,尤其对中年男人来说更是要建功立业,从而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心理压力,这就造成了许多中年男人的抑郁症状,深化了情感危机。
如何为老人排解孤独
孤独是常见的老年人心理问题,即使儿孙满堂,家里人口众多仍然有老人觉得孤独。那么如何为老人排解孤独呢?下面告诉你如何为老人排解孤独。
老年人孤独的原因
1、退休在家无所事事,生活落差使老人感到失落、空虚,不愿出门,不愿与人打交道,内心感到孤独难熬。
2、农村留守老人,既要干农活,又要干家务,还要带孙子,体力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很大。遇到困难无人商量,生病了无人照料,时常感到孤独无助。
3、空巢老人在儿女分家另过或外出打工后,因家庭的冷清会感到阵阵孤独。尤其是失偶、失独、失能老人,精神上寂寞,生活上不便,身体上不适,让他们孤独感更重。
4、随子女迁移到城市的老人,在农村住惯了平房、大杂院,突然来到陌生的城市,老人找人问个话、聊个天都很难,因此倍感孤独,有的为此焦虑成病。
5、有的老人虽与儿孙共同生活,但儿孙们各忙各的,较少对老人嘘寒问暖,更谈不上拉家常、谝广子。让老人因被冷落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6、还有部分老人,性格偏内向,随着肌体的衰老,性格也变得偏执古怪、自私、吝啬,与人难以相处。这种孤独不仅自己痛苦,还会让全家人的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7、还有部分老人,除了工作、劳动之外,兴趣爱好太少,甚至一无所好。日常生活觉得特别无聊,时间难以打发,除了看电视,就是睡懒觉,孤独之感尤甚。
如何为老人排解孤独?
1、多出门走走看看
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老友新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
2、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
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家里当慈祥的长者,多干事,少说话,用爱心温暖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外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和普通人交朋友,感受温暖,传递幸福。
3、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如何为老人排解孤独。
赞孤独老人自助
据媒体报道:天津市79岁的谭文璇为了使孤独老人摆脱“独守空房”的孤独,成立了“孤独老人自助协会”,目前协会会员已经发展到107人。
协会成员定期走访建立联系的各个社区因老、弱、病不能出门的老年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讲最近发生的新鲜事。每到节假日,协会还组织会员中的退休医生为老人们检查身体。协会中的老人过生日时,其他会员共同为其庆祝生日,并送上谭文璇女士亲手做的贺卡。许多老人觉得协会就像个“精神储蓄银行”,自己身体方便时,帮助其他老年人,自己身体不方便时,会有其他老人来陪自己聊天,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笔者认为,谭文璇带头成立的“孤独老人自助协会”,可以让老人间的友谊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保持,它是联结孤独老人心灵的纽带,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彼此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这种组织应大力推广。
孤独症与性格孤独
专家指出:孤独症≠内向
很多家长由于对自闭症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或是不够彻底,会把自闭症当做是孩子性格内向。专家指出:自闭≠内向。内向只是孩子在性格反面表现出的不爱表达或是不擅长交流。并不会存在心里或是表达上的障碍,内向的孩子不存在生理功能上的缺陷,而自闭症患儿会存在生理上的缺陷。
孤独症的首要表现:言语障碍突出
多数的自闭症患儿言语匮乏,严重者甚至没有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自闭症患儿对外界的声音和事情不会产生任何兴趣,这是与性格内向的一个很本质的区别。自闭症患儿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你无法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家长在于其进行交流或是沟通时,孩子时常会没有反应,仿佛没听到一样。另外自闭症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言语障碍,严重者甚至会丧失语言表达的能力。
孤独症的其他表现:兴趣狭窄
爱玩玩具是孩子在生长期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可是自闭症孩子就是例外。再多再新奇的玩具都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一个不爱玩玩具的孩子该拿他怎么办?”这是一个自闭症患儿母亲的讲述,孩子不玩玩具,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兴趣,就连家人的呼唤都爱理不理,孩子一旦患上自闭症,其神经完善功能就出现停滞,如果发现迟,未进行有效的教育康复或错过最佳教育康复干预期,患儿的神经功能恢复就会差,表现出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性明显。自闭症还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产生社会交往障碍,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及时治疗很关键。
温馨提示:可见,性格孤独和孤独症的孩子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对于性格孤独的孩子,家长应该从改变孩子生活环境、教育模式等方面入手,改进孩子的性格特征;而对于孤独症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对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摆脱老年孤独症
1、应正确对待现实。老年人都喜欢怀旧,总拿过去的幸福生活与现在的衰老做比较,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难免令人产生伤感情绪。此时,应要面对现实生活,要明白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坦然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子女成家后,关心老人的时间少了,也应谅解,不要对子要求过高。同时学会自得其乐,不要在情感上过分依赖他人。
2、充实自己的生活。为了克服孤独感,老人可多培养体育锻炼、书画、养花等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在精神上有所寄托。
3、增加人际交往。老人要尽量参加社会活动,结交新朋友特别是与同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孤独感就会不攻自破了。
4、尝试“老幼结对”。老人可以向孩子讲授生活常识和传统故事,并同孩子一起下棋、一起做手工等,使自己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摆脱孤独的阴影。
孤独老人易得老年痴呆吗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孤独的人患症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6日出版的《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月刊上。此前曾有研究表明,不与人交往或不常动脑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但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孤独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
在历时4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823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问卷调查,评估老人的孤独感受等级。问卷中问题包括,是否有“我想念拥有好朋友的感觉”、“我经常觉得遭到遗弃”等。调查者最后将答案汇总,为这些老人的孤独感划出5各等级。
在调查开始时,所有接受调查者都没有老年痴呆症,在调查过程中,76名老人确诊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出现丧失记忆和糊涂的症状。研究人员参照所有受调查者提供的答案发现,最初孤独感等级每提高一级,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就增加51%。
主导研究的罗伯特·s·威尔森说,研究还发现,有些老人即使不独居也可能感到孤独。缅因州老年医学专家、老年痴呆症协会发言人劳伦·科尔曼说:“这项研究结果使我想到,我不该只关心父母是否有社交,还应该关心他们孤独的感觉。”
研究人员尚未找到孤独引起老年痴呆的原因,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孤独对人大脑的影响。
孤独者易患高血压
孤独者易患高血压?
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研究中最孤独的人的血压数值要比不孤独的人的血压数值高30。研究人员说,这表明孤独感同超重和不运动对心脏的危害程度一样。芝加哥大学科学家路易斯-豪克里是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他说“两者的关联程度令人吃惊”。
15%的受调查者有强烈的孤独感,而他们更明显地表明了孤独感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性。这部分人的高压要比不孤独的人的高压高10到30个数值。
通过以上调查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孤独者易患高血压,那么孤独者该怎么样才能减低患高血压的风险呢?小编提醒人们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方法是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做志愿者工作,使自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