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1、蜂蜜:味道真的不错。它含有葡萄糖、果糖、有机酸、酵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能对胃粘膜的溃疡面起到保护作用。

2、莲藕:富含淀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溃疡的愈合,还有解酒的功能呢!

3、鸡蛋:蛋黄含有大量卵磷脂和脑磷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所以要记住多吃些鸡蛋羹啊!

4、大枣:大枣有补脾益胃的功能,常吃大枣或用大枣、糯米做成的粥,对胃溃疡有一定防治作用。

5、香蕉:胃溃疡病是由于过度紧张、焦虑或有毒物质引起胃保护层受到胃酸破坏造成的,而香蕉可刺激胃壁粘膜细胞生长而形成胃保护层。因此,经常吃些香蕉特别是未成熟的青香蕉可预防和治疗胃溃疡病。

6、酸奶:常喝酸奶可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因为酸奶中的乳酸杆菌能杀死人体中一种叫做幽门螺杆菌的细菌,而这种细菌正是引起胃溃疡的祸根。试验表明,用酸奶加上少量普通抗菌素,经过7天就会有80%的幽门螺杆菌被杀死。

7、紫菜:紫菜内维生素A的含量非常丰富,大约相当于卷心菜的70倍左右。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碘、钙、铁、锌和锰等多种矿物质。因此,常吃紫菜可治疗胃溃疡。据国外报道,日本人早已把紫菜视为治疗胃溃疡病的最佳食物。英国科研人员也发现,常吃紫菜可预防和治疗胃溃疡病。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鸡蛋

蛋黄含有大量卵磷脂和脑磷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所以要记住多吃些鸡蛋羹啊!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食物治疗

1、白芨粥--白芨粉15克,大枣5枚,蜂蜜15克,糯米50克。先将糯米、大枣、蜂蜜同煮,待粥将成调入白芨粉,用文火煮至粥汤稠粘即可,每日晚餐温热服食。白芨甘苦性凉,质粘而涩,具止血、养胃功效。适用于溃疡病出血后的调治,可治病、强壮身体,一般无明显副作用。

2、蒲公英粥--鲜蒲公英50克(干品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蒲公英洗净切细,煎取药汁,与粳米、冰糖共煮成粥,每日早晚餐服食。5天1疗程。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无毒,善泻胃火。与粳水、冰糖煮粥,既泻火,又不损胃。适于胃脘灼热、烦躁、口干口苦的郁热症。

3、藕粥--新鲜老藕适量,糯米50克,砂糖少许。将藕洗净,切成薄片,与糯米、砂糖共煮成粥,每日早晚餐温服。适用于胃脘疼痛,位置固定且拒按的血淤症为主的患者。

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

1、十二指肠溃疡吃蜂蜜好得快

蜂蜜:味道真的不错。它含有葡萄糖、果糖、有机酸、酵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能对胃粘膜的溃疡面起到保护作用。

2、十二指肠溃疡吃以下食物好

莲藕:富含淀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溃疡的愈合,还有解酒的功能呢!

鸡蛋:蛋黄含有大量卵磷脂和脑磷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所以要记住多吃些鸡蛋羹啊!

大枣:大枣有补脾益胃的功能,常吃大枣或用大枣、糯米做成的粥,对胃溃疡有一定防治作用。

香蕉:胃溃疡病是由于过度紧张、焦虑或有毒物质引起胃保护层受到胃酸破坏造成的,而香蕉可刺激胃壁粘膜细胞生长而形成胃保护层。因此,经常吃些香蕉特别是未成熟的青香蕉可预防和治疗胃溃疡病。

3、胃炎吃什么好得快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或不吃烟薰,腌制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控制饮水,胃酸缺乏者,忌冲淡胃液。饮食中宜加入醋、柠檬汁、酸性调味晶,少吃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饭前及饭后尽量少喝水。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十二指肠溃疡禁忌药物

1、十二指肠溃疡的禁忌药物

疗程不足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用药的大忌,也是导致该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据研究,十二指肠溃疡完全愈合需2-4周,胃溃疡完全愈合需4~6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复发,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若立即停药,复发率高达80%。因此,为防止复发,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还应使用小剂量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短则一年半载,多则3年5年。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维持治疗时间较长,所以,不仅要考虑药物的疗效,更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2、十二指肠溃疡的用药

在应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考虑两种或3种药物联用。如抗酸药与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联用,或H2受体阻断剂与抗酸药联用等,这样既可增加疗效,又可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因此,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一般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也要有合理的饮食搭配,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会造成胃肠消化不好,造成胃部黏液分泌过多,进而引发一些溃疡的现象,对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都有很大的危害,在生活中一定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喝牛奶。

3、十二指肠溃疡的饮食注意事项

1.1、食多量味精、酸辣及过咸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味重会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1.2、饮食无律无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饥饿痛,疼痛时可吃一两块苏打饼干。忌饮酒、浓茶和咖啡。特别是酒,对胃刺激过大,会使溃疡恶化。

1.3、味辛辣性温热,易助热生火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菜茴香、大蒜、白蔻等。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莲藕

富含淀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溃疡的愈合,还有解酒的功能呢!

吃饭后肚子痛怎么回事 考虑是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疼痛主要在上腹部,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一般出现在饭后1小时内,经过1-2小时后,肚子痛的症状会缓解。

温馨小贴士:溃疡性消化系统疾病,比如十二指肠溃疡吃饭后由于肠胃刺激胃酸分泌,持续腐蚀胃壁也容易出现胃痛、肚子不舒服的情况。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在过去20余年的时间里,十二指肠溃疡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或多种有害对黏膜的破坏超过其抵御损伤和修复的能力。直到近期,十二指肠溃疡仍被认为是一种终生疾病。不过近来这种认为多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仅对易感者发生有害作用的看法已逐渐被以下认识所取代。

1.遗传基因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依据是:①患者家族的高发病率;②遗传基因标志(血型及血型分泌物质、HLA抗原、高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同胞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为50%,在双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也增高。

(1)十二指肠溃疡与血型的关系:

1953年Aird等发现O型血者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比其他血型者高35%左右;O型血者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占56.5%,在对照人群中占45.8%,并且溃疡伴出血、穿孔合并症者也以O型血者较多见。据我国对十二指肠溃疡病例统计,O型血者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国外报道的基本相符。

血型物质ABH分泌于唾液及胃液中,据国外资料记载,无血型物质分泌者患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比有血型物质分泌者高1.5倍。

(2)消化性溃疡与HLA抗原的关系:

HLA是一种复杂的遗传多态性系统,基因位点在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至今已发现多种疾病与某些HLA抗原有相关性。国外资料中已报道HLA-B5、HLA-B12及HLA-BW35与十二指肠溃疡呈相关性,但有的文献中的结果为无相关性。

(3)十二指肠溃疡与某些遗传综合征:

有人发现某些罕见的遗传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胰岛细胞分泌胃泌素腺瘤、甲状旁腺腺瘤、垂体前叶腺瘤、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及其他罕见综合征),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关。特别是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中约40%同时罹患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虽然与血型、血型分泌物质、HIL-A抗原相关,但非强相关,其他资料的家系调查结果不能证实本病的遗传是按照简单的孟德尔定律支配的方式。有鉴于此,目前较普遍的假说是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组由多种基因遗传即遗传的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的疾病,在这种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可能有非遗传的或外界因素参加导致发病。

2.胃酸分泌过多

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并不是单一明确的过程,而是复合、相互作用的因素形成;由于损害因素和防御间的平衡失常造成的。

(1)胃酸分泌过多: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胃酸分泌过程起重要作用。早在1910年Schwartz提出“无酸就无溃疡”的观点至今仍是正确的,十二指肠溃疡不发生于胃酸分泌很低,最大胃酸分泌(MAO)<10mmol/h的患者。虽然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最大胃酸分泌能力是相互重叠的,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整体能分泌更大量的胃酸(平均泌酸为20mmol/h),尤其是进餐刺激反应的胃酸分泌。

胃酸分泌量的大小是和胃壁细胞总体(parietal cell mass,PCM)的多少平行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平均有1.8亿个壁细胞,约为正常人的2倍(正常人男性壁细胞为1.09×109,女性为0.82×109)。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除了壁细胞数量的增多外,其壁细胞对胃泌素、组织胺、迷走神经胆碱能途径的刺激敏感性加强。胃酸分泌因而增高,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

(2)进食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食物也可以刺激胃酸分泌,约6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对食物的刺激较敏感。不仅餐后,即使在饭间酸分泌水平也高而且持续时间长。用pH监测法也可以证实此种现象。对实物的种类反应也不尽相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刺激强,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则反应弱。

3.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

十二指肠通过特异性pH敏感的受体、酸化反应,反馈性延缓胃的排空,保持十二指肠内pH接近中性,且十二指肠黏膜能吸收腔内氢离子和不受胆盐的损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这种反馈延缓胃排空和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而胃排空加速,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可形成溃疡。

前列腺素E不仅有抑制胃酸的作用,更重要有直接保护黏膜的作用和促进溃疡愈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十二指肠黏膜前列腺素E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降低了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十二指肠黏膜碳酸氢盐分泌减少,可导致酸性消化性损害。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根除Hp治疗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Hp感染是胃窦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形。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是它的自然定植部位。

Hp能在酸性胃液中存活是由于它具有高活性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保护层。检测黏膜组织中Hp的最可靠方法是联合细菌培养和组织学染色检查。更简便快速的检测Hp方法是内镜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其敏感度为88%~93%,特异性为99%~100%。

Hp是人类常见的细菌感染,它的流行与年龄、种族、经济和卫生情况相关。Hp可经人与人之间的口-粪或口-口途径传播。实际上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有Hp感染。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和Hp感染患者比无感染的溃疡患者进餐后反应性分泌更多的酸和释放更多的胃泌素。

胃酸分泌增多时,十二指肠球部被过度酸化,使十二指肠球部内出现胃上皮化生灶,为Hp从胃窦黏膜移植十二指肠球部创造条件,Hp在球部生存繁殖而发生急性十二指肠炎,在其他致溃疡因素的诱导下发生溃疡。但这一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机制,仍待进一步证实。

虽然以上各因素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关,酸仍是最重要的,内科和手术治疗降低胃酸分泌,结果使溃疡愈合。过多酸分泌的情况造成溃疡形成。动物实验慢性组胺的刺激产生酸过多可形成和人类相同的十二指肠溃疡。

5.其他因素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与发展尚与许多生活习惯和环境密切相关。

(1)止痛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近年来,有很多研究支持NSAID可引起胃溃疡,溃疡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因溃疡病死亡。有愈来愈多的证据提示NSAID与老年溃疡穿孔关系密切。在英国和德国的报道也发现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的死亡率上升,其部分原因可能与止痛剂服用的增加有关。

尽管引发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性小,但因十二指肠溃疡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并不比胃溃疡少,提示NSAID可能使已有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产生并发症。

(2)吸烟:

如果吸烟是一个病因因子,那么19世纪初以来十二指肠溃疡的急剧增加可能与之有关。因为纸烟是James Bonsack 1880年首先在美国制造的,1883年Bonsack烟草制造机引入英国,几年后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导致20世纪上半个世纪欧美国家吸烟者的增加。

近年来出现的消化性溃疡男女性别比例的下降也与女性吸烟的增加相符。与之相似,近30年来在西方国家溃疡发病率的下降也与近年来吸烟人数的普遍下降相吻合。据报道,吸烟可以导致基础和最大胃酸分泌量增加,并可以使十二指肠反流。

(3)应激:

如果应激作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因子,则20世纪初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时溃疡发病率的增加则可能与此有关。同时也可以解释一些地区如香港,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增加,而这些地区止痛剂的服用总的来说较少。它也可解释十二指肠溃疡患病率的季节差异,男女性别比的地区和时间差异,以及不同地区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比例的差别,也与卧床休息能治愈溃疡相符合。

(4)饮食纤维:

以大米为主食的中国南方和印度南部地区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于以面粉为主食的北部地区,提示饮食纤维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因子。在印度孟买,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继续食用大米者,溃疡5年复发率为14%,将饮食改为旁遮普邦 (含有未很好加工的麦子)者,溃疡5年复发率达81%。

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复发亦与食物纤维含量有关。然而,最近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尽管蔬菜纤维与溃疡有些联系,但饮食总纤维与十二指肠溃疡并无联系。

(5)饮食亚油酸:

一些西方国家近30年来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下降,Hollander和TaRNAwski推测这一下降可能与亚油酸的摄入增加有关,亚油酸是食物中一个重要的前列腺素E的前体。他们测定了十二指肠溃疡与对照组脂肪组织的脂肪酸谱,显示脂肪组织的亚油酸在溃疡病患者明显降低。而脂肪组织的脂肪酸谱又能很好地反映饮食摄入亚油酸的量。这一发现支持亚油酸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假说。

二、发病机制

1.发生部位

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一部(95%),最常见在距幽门3cm以内(90%)。溃疡发生在前壁最多,占50%;其次为后壁,占23%;下壁占22%;上壁最少,占5%。偶可前后壁均有。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恶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一部远侧是很少见的,必需考虑是非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包括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药物性溃疡、恶性肿瘤或Crohn病。

2.病理过程

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经历了糜烂、急性溃疡、慢性溃疡的发展过程。

(1)糜烂:

糜烂是黏膜层的浅凹陷,其深度未穿过黏膜肌层。肉眼呈红色点状浅凹陷,直径一般小于0.5cm。糜烂可发生于十二指肠各部,可分为急性糜烂和慢性糜烂,合并出血则为出血性糜烂。镜下观察,糜烂深浅不同,浅者仅及腺颈部,深者达黏膜肌层,但未穿过该层。糜烂底部有少量坏死组织,糜烂底部和边缘有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一般糜烂愈合后不留瘢痕。

(2)急性溃疡:

急性溃疡是指穿过黏膜肌层,深至黏膜下层的溃疡。可由糜烂发展而来,直径一般小于1cm,边界清楚。镜下见黏膜及黏膜肌层已全部破坏消失。溃疡底部附着少量坏死组织,表面有少量纤维素及多数中性粒细胞渗出,可伴有出血。溃疡边缘黏膜充血,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3)慢性溃疡:

15%的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发性,可伴发胃溃疡。肉眼观察溃疡底部,较清洁,有少量渗出物及坏死组织附着。溃疡出血时在溃疡底部可见凝血块。镜下观察:溃疡底由4层组织构成,炎性渗出物层,有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细胞;其下为一层无结构的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组织层下为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

相关推荐

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

病因病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常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某些药物的不良作用诱发。中医认为本病不单纯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与肝脏有密切关系,临床多见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脾虚肝郁等症型,食疗是一项十分主要的措施。 1.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粘膜(即内壁)发生破溃。 2.精神紧张、生活起居、饮食不规律、食物不洁以及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可导致胃、十二指肠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过多,侵蚀了胃、十二指肠的表面,造成溃疡。溃疡的疼痛,是胃酸对破溃的粘膜表面发生刺激

胃溃疡跟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 来看看怎么来区分

季节性 胃溃疡:胃溃疡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更倾向于季节性,主要好发于秋末冬初。 疼痛部位 胃溃疡: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余剑突下正中或者偏左的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正中或略偏右。 疼痛规律性 胃溃疡:胃溃疡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在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出现,下次用餐前疼痛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3-47小时疼痛,一直持续到下次进餐,进餐后疼痛开始缓解或减轻。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因其发生和发展和胃液中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溃疡中约98%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部位,并由此而得名。 本病是全球性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0~12%,常见于男性,以青壮年居多,有人统计,胃溃疡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十二指肠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秋冬和冬春季节之交发病率高。本病的发生与地理环境、不良精神刺激、酗酒、吸烟、进食速度过快过热以及长期服用激素、抗风湿药物等因素有关。 本病临床表现以持续上腹疼痛,泛酸,嗳气,呕吐等为特点,

了解下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十二指肠溃疡是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冬季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发季节,小编提醒大家要做好疾病的防范准备。那么,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来具体看看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因素。 2、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会刺激胃黏膜,产生溃疡。 3、遗传因素。家族性遗传发病率较高。 4、抽烟酗酒、辛辣生冷摄入。不科学饮食是导致溃疡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就是常见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十二指肠溃疡发作后会

老年人胃溃疡会怎么样了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

十二指肠溃疡是遗传吗

一、遗传基因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依据是:患者家族的高发病率或是遗传基因标志(血型及血型分泌物质、HLA抗原、高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同胞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为50%,在双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也增高。 1、十二指肠溃疡与血型 2、消化性溃疡与HLA抗原 3、十二指肠溃疡与某些遗传综合征 十二指肠溃疡虽然与血型、血型分泌物质、HIL-A抗原相关,但非强相关,其他资料的家系调查结果不能证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区别吗

(1)发病年龄:胃溃疡病人的平均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大,胃溃疡的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年龄在20-30岁; (2)性别: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胃溃疡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3)精神因素:二者发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但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更为密切; (4)血型:十二指肠溃疡病“o”型血的人发病率高,而胃溃疡的发病与血型无关。 (5)症状:十二指肠溃疡一般都有明显的饥饿时疼痛、夜间痛、反酸等症状,进食后缓解,而胃溃疡上述情况不典型,其次胃溃疡的症状一般较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

胃溃疡有哪些并发症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

肚子疼一阵一阵的病

肠胃炎引起的腹痛:坏肚子,例如食物中毒,在饭后几小时开始肚子绞痛,接下来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称为「胃肠炎」;也有人是肚子痛后腹泻,下痢不止,称为「小肠大肠炎」。前者以胃、后者以大肠的发炎为主,主要因腐败的食物或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刺激肠胃道的发炎,除少数需到医院打点滴,通常在几天之内会好。 胃痛:胃或十二指肠发炎或溃疡引起的腹痛,痛点通常在肚脐上方,因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点东西会改善,肚子饿时又痛,是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此外,有少数真正的胃痛是因胃癌而起,一定要做胃镜检查,找出确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