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能够预防老人脑梗死
吃什么能够预防老人脑梗死
1、蛋白质:老年脑梗死病人吸收消化能力较低,加之我国习惯以素食为主,故脑梗死病人可发生蛋白质缺乏,这对疾病康复或后遗症的改善极为不利。优良的肉类、蛋类、乳制品等食品中含有必需氨基酸,易于消化吸收,只要数量充足,比例得当,是很适合脑梗死病人食用的。
2、脂肪: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性油脂及植物油。从预防脑动脉硬化角度而言,应控制动物油脂,因为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胆固醇过高就会沉积于动脉血管壁,促使和加重动脉硬化。但鱼肉、鱼油对人体基本无害,因为鱼类油脂中几乎全是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以减少胆固醇量并阻止胆固醇在血流中沉积,有利于减轻或延缓动脉硬化。
3、糖类食物: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量减少,老年人对糖类需要量有所减少,适当控制糖的摄取是有益的。饮食中蛋白、脂肪、糖类之比以1:0.8:3较适合老年人需要。糖类主要来源于米、面、杂粮和食糖等食品。
4、水:脑血栓病人要注意经常补充水分,尤其在清晨和晚间,这样有助于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应喝4~5杯水(1000~2000毫升),最好能使一天的尿量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
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老年人应保证日常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充足供给,特别是要注意维生素A、C、D。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6.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有便秘的病人应多喝水,这样即可促进排便,又由于小便的增加,对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有益。有的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害怕小便而不喝水,是非常不利的。
脑溢血与脑梗塞有哪些不同
1.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死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2.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死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3.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死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4.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死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5.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死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脑梗死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脑梗死预防
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梗死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4.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及时注意脑血管病的先兆,如突发的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
哪些人容易得脑梗死
1.有脑梗死家族史的人。脑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病例。在经过各国的病例分析后,发现脑梗死患者一般都有家族史。因此如果家族长辈中有患脑梗塞的话,应当引起注意和警惕,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2.有血压异常疾病(高/低血压)的人。长期的血压异常,比如严重的高血压,可能造成血液质量下降,血压代谢失衡,久而久之使血液中的垃圾增多,血管壁变得粗糙。当这些情况发生在脑部血管中时,就容易引发脑梗死症状。因此,高血压和低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多吃具有血管清理作用的食物,比如黑木耳、猪血等等。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的引发脑梗死的基础病。在患有高血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禁忌,并做好日常身体锻炼,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4.肥胖病人。在医药领域,肥胖已经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而脑梗死和冠心病同属于心脑血管引发的疾病,它对于脑梗死的发病也存在着影响。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勤加锻炼身体,远离肥胖,远离脑梗塞。
5.血液红细胞含量偏高的人。人到中年以后,应当每年做一次详细的全身体检,其中尤其应该注意自己的血液指标。如果发现自己的血液红细胞水平偏高,即应当引起注意。目前有科学研究和发现,血液红细胞水平较高,相对于正常水平的人,具有更高的脑梗死发病风险。
6.血脂水平高的人。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饮食习惯的恶化,大鱼大肉引发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一高,就容易引起血液质量下降、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继而容易引发脑梗死的发生。
7.血液呈高凝低纤溶状态的人。高凝低纤溶是血液所呈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血管内产生了血栓,我们自身的溶解血栓的功能会下降。长此以往,血栓增多,血流不畅,遇到脑梗死的风险大大增高。平时应多注意长辈的体检报告,如果医生提示血液高凝低纤溶,则应当警惕可能发生的脑梗死。
8.大量吸烟的人。众所周知,吸烟的同时会把各种有害物吸入体内,其中有些杂质和有害物质进入血液,提升了血液粘度。最新的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人脑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近两倍。因此,为了健康,让家人少抽烟或者戒烟吧。
老人多吃黑巧克力预防脑梗塞
黑色巧克力老年人多吃可以预防脑梗塞,我们了解这个问题不够透彻,不够清楚,黑色巧克力老年人多吃可以预防脑梗塞,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文章了解透彻,加深认识,黑色巧克力老年人多吃可以预防脑梗塞。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摄取黑巧克力不仅能提升脑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还可以预防脑梗塞。
巧克力不再仅是能挑动味蕾的美食,同时也是能促进健康的食物。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食用得宜,适当摄取健康效益高的黑巧克力,不仅能提升脑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还可以预防脑梗塞。
加 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报告发现,巧克力确实有其独特之处。第一份研究指出,在44,498位研究对象中,每周吃一份量的巧克力者降低了20%脑梗塞 的机率。另一份研究也指出,每周吃50克巧克力的受试者,脑梗塞后的死亡率更减少了64%。
这些结果以其它研究不谋而合。在此之前,已经 有数据显示,吃少许巧克力,可以提升血液循环,防止动脉斑块的生成,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在2008年,一份研究指出每天吃6.7克的黑巧克力,可 以降低造成血液发炎的蛋白质浓度。其它研究则举出因为吃巧克力,降低了血小版凝聚起的速度,进而防止导致脑梗塞的血块生成。
老人脑梗塞后遗症
老人脑梗塞后遗症,一般中老年人群是脑梗塞这种脑科疾病的多发人群,因此患者不能轻易放弃治疗,应该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否则会引发多种后遗症,为患者自身及家人带来很多困扰。
老人脑梗塞后遗症 第一是偏瘫,由于大脑的神经支配是交叉性的,即左侧的脑神经组织管理右侧的肢体活动;右侧的脑神经组织管理左侧的肢体活动。当一侧大脑半球血管阻塞或出血时,该部的脑组织受损。
第二是智力及精神障碍,脑出血或脑梗塞病变比较严重,或弥漫性受损。或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出现多发性梗塞等,都可以遗留智力或精神上的障碍。
第三是语言障碍,大脑皮层是专门负责语言功能的机构,叫语言中枢。它的位置在左侧大脑皮层、所以当脑血管病变发生在左侧时,就会发生讲话因难,这就是失语。
老人脑梗塞后遗症,以上简单为大家介绍了三点,希望患者能够对这种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日进行有效地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腔隙性脑梗原因
1、不规律的生活,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或不合理,以及工作压力过大等,会导致腔隙性脑梗死。
2、吸烟和饮酒是常见的一种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有临床研究显示,50%以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会有长期吸烟及饮酒史。因为吸烟会引起血液中脂质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增高血粘度。饮酒会导致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
3、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由于血脂增高,腔隙性脑梗死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特别是比较胖的老人会容易发生这种疾病。老年人要注意控制体重,此外,早上做一些晨练对身体好,也可以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芦笋能够预防老年痴呆吗
不能。
老年痴呆是指大脑功能衰退,特别是与智能有关的功能全面衰退,而且要衰退到一定程度的综合征。
一般来讲,包括记忆力、认知力、情绪与行为等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并且持续到数月或半年以上的情况,而芦笋只是一种蔬菜,并没有促进大脑功能发育的作用,因此,对预防老年痴呆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不过,老人吃芦笋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可以适当食用。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有几种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有几种?这是很多中年人都想知道的问题,现在老年痴呆在生活中是越来越常见了,许多中年人都担心自己随着年龄增长会不会也患上老年痴呆,下面我们就来讲几种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希望可以对广大中年人预防老年痴呆能有帮助。一、营养、运动、心理调节好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两项合适的运动锻炼项目,坚持不懈,对预防老年痴呆有很大的帮助。研究发现,坚持运动的老年人,不光患各种慢性病比较少,而且心脏功能比较强,对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有一定的益处。
二、防治疾病,避免药物损害
积极防治各种老年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等,对老年性痴呆预防有积极的意义。如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易发生脑梗死;长期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并有吸烟、嗜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种种不良生活习惯者,常有多次发作的脑梗死,造成脑部广泛病变,脑组织萎缩,因而易患血管性和老年性痴呆或同时存在混合性痴呆。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病毒感染。有研究认为,某些病毒感染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是血管变得狭窄或者完全闭塞,导致血液供应障碍。
我国1986~1990 年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10万~217/10 万,患病率为719/10 万~745.6/10 万,死亡率为116/10 万~141.8/10 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约为1.3∶1~1.7∶1。
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45 岁后均呈明显增加,65 岁以上人群增加最明显,75 岁以上者发病率是45~54 岁组的5~8 倍。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990 年张葆樽等进行的580 多万人口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重症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15.61/10 万,患病率为256.94/10 万,死亡率为81.33/10 万,我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病人近150 万人,年死亡数近100 万人。脑梗死病人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脑梗死的发生要及时及早地预防,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最后,祝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
脑梗死如何预防
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目前,一些脑血管病患者及该病的高危人群,常在季节变换时进行"预防性输液",这项措施尚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的证实。
3.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梗死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4.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等,一经发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7.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孕龄女性应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
8.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这包括戒烟、戒酒、劳逸结合、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倡低盐低脂饮食等,应多吃鱼类、蔬菜、水果。近来有适量饮用绿茶和葡萄酒,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报道。
9.一旦发生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失明,突发头痛、眩晕等情况应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6-8小时内可进行有效的动静脉溶栓治疗。
如何预防脑梗死
1、控制体重
脑梗塞的预防应控制体重,保持或减轻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4.9kg/m2,腰围<90cm。这是脑梗塞的预防措施之一。
2、戒烟限酒
也是可以起到脑梗塞的预防作用,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这是对脑梗塞的预防要注意的。
3、积极运动
脑梗塞患者需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均有益处,这是比较有效的脑梗塞的预防措施。
脑梗塞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4、适当多喝水
增加饮水量,尤其不应过度控制睡前水的摄入量。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最易发生在天亮将起床时和刚刚起床后,因为此时血液黏滞度大,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有些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次数、睡好觉,晚饭后就开始控制饮水量,从而增加了血液黏滞度。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再加上冬季供暖,房间内空气湿度不够,限制饮水会使血液中的水分更显不足,增加卒中发生机会。
所以,老年人晚上8时前不宜过分限水。对于那些确实夜尿多,或次日晨起时有颜面水肿而不宜在晚上喝水的人,也可以采用减慢起床动作和晨起后先喝一杯温开水的措施。
需要提醒的是,睡前饮水并不包括饮茶或咖啡之类,因其有利尿作用,会促使水分的排出,增加血液黏滞度。另外,如果洗浴,应在沐浴前后各喝一杯水,以补充体内因沐浴而丢失的水分。
预防脑梗死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彻底戒烟,控制饮酒量。男性脑梗塞患者每天平均饮酒量不应超过1两,女性患者不应超过半两,当然能不饮酒则最好。
控制体重
肥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膳食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食盐摄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
控制危险因素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冠心病等。对伴发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应控制血压到140/90mmHg以下,目前推荐首选药物为普利类,如依那普利等联合利尿剂如吲哒帕胺等,其他降压药物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目前各个医院的血脂正常值并不适用于脑梗塞患者。也就是说,脑梗塞患者即使检查血脂正常,也需要口服相关降脂药物。因此,只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不论血脂水平如何,均应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但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和肌肉损害。开始使用他汀药物1-2个月就应检查肝功能和心肌酶谱,尤其是出现肌肉无力和酸痛的患者,更要及时检查。
对伴发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定期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
坚持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除了心脏原因如房颤引起的脑栓塞患者需要长期口服华法令预防再栓塞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需要终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梗塞。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为肠溶阿司匹林,剂量为50-100毫克,每天一次,最好在晚饭后口服。也可选择口服氯吡咯雷75毫克,每日一次,但价格较贵。对于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或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建议使用氯吡咯雷。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是出血,如胃肠出血、鼻出血等,但发生率极低。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好处远远超过其出血的副作用。除非严重胃肠溃疡、血液系统疾病等口服阿司匹林禁忌,脑梗塞患者应终生口服阿司匹林。
定期查体和咨询
患脑梗塞后,患者应定时检查血压、心电图、血糖和血脂等,并根据自己的检查结果咨询神经内科医师,帮助解决遇见的各种问题。
不主张定期输液
尚无证据表明每年定期输液能预防脑梗塞的复发,故我们不主张定期输液。另外,服用药物应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自作主张,以免导致不良后果。
老年人脑梗真的能治好吗?
1.老人脑梗塞是能够治好吗?从社会中关于脑梗塞疾病的调查中发现,老人脑梗塞治疗过后是能够帮助患者痊愈的,其中老人脑梗塞患者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度过难关,老人脑梗塞患者相对于其余的病人来说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因此老人脑梗塞患者应该有更多的耐心才行。
2.老人脑梗塞能治吗?世界上存在很多治疗脑梗塞的方法,从这些方法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治疗脑梗塞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因此老人们不要为了自己的脑梗塞整天忧心忡忡,老人脑梗塞患者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也是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老人脑梗塞的。
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锻炼身体,体育锻炼不但有益于老人的心肺,同样也改善老人大脑的功能。老人并不需要去参加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一项观察表明,每天步行半小时的老人,注意力比不走动的老人更容易集中。
经常训练不活动的大脑皮层,一个人每做一个动作,总有大脑在相应的皮层区域发出一个指令。所以你即便改变一下家具的摆法,或者本来习惯用右手做的动作现在改用左手来做,这样都可以刺激一下本来并不活跃的大脑皮层。
最后,只要坚持上面7招秘诀就可以有效帮助老年人头脑清晰,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其实,预防老年痴呆,无外乎就是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愉悦的心情,只要大家把这些基本的东西做到了,我相信不仅仅能够预防老年痴呆,对其它疾病的预防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