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尿道是泌尿系统最容易损伤的部位。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壮年时期。女性很少,仅占3%。男性尿道由生殖膈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尿道即海绵体尿道,尤以球部损伤较多,主要为骑跨伤所致。后尿道位于盆腔内,主要为骨盆骨折引起。病理上可分为挫伤、部分裂伤及大部或完全断裂。尿道损伤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尿道狭窄,尿流不畅而造成严重后果。
1.休克;
2.尿道出血;
3.疼痛,下腹耻骨联合或会阴部。
4.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5.阴囊,会阴血肿及淤斑;
6.尿液外渗;
7.直肠指诊:前列腺浮动,直肠周围饱满。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尿道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尿道,一旦尿道出现问题要引起注意,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尿道损伤如何预防
a.引流尿液,解除尿潴留;
b.作多个皮肤切口,彻底引流尿外渗部位;
c.恢复尿道的连续性;
d.防止并发症如尿道狭窄、尿瘘(最根本的措施是一次处理好新鲜的尿道损伤);
e.注意防治休克及合并伤的处理。治疗方法依损伤部位、程度和时间而定。
尿道损伤约占泌尿生殖道损伤的5%.大多数严重的尿道损伤由钝性损伤引起.后尿道的破裂可累及泌尿生殖膈,往往伴有骨盆骨折,而前尿道损伤常是由会阴部骑跨伤引起.尿道贯通伤较少见.尿道内镜或插管操作可引起医源性损伤.急性尿道损伤的可能并发症有狭窄形成,感染,勃起障碍和尿失禁.
尿道损伤有哪些表现
单纯尿道损伤全身症状较轻,如伴有骨盆骨折,可发生休克
急性尿道损伤的局部表现主要有:a.伤处疼痛尿时尤重,疼痛可牵涉会阴、阴茎下腹部等处,有时向尿道外口放射。b.尿道出血前尿道损伤时,可由尿道外口滴血;后尿道损伤,由于尿道括约肌的作用血液有时不从尿道流出而进入膀胱,出现血尿。c.排尿困难与尿潴留因疼痛、尿道外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尿道粘膜水肿或血肿压迫以及尿道完全断裂所d.伤部皮下淤血、青紫或肿胀,以会阴部和阴囊最为明显e.尿外渗,尿液浸润周围组织,可引起组织坏死感染,病人情况恶化。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尿道损伤的诊断并不困难。前尿道损伤的征象一般较为明显诊断较易。后尿道损伤的诊断较困难。
尿道损伤你知道么
大家一定尿道损伤的危害,他让我们失去了正常的排尿功能,既然尿道损伤这么厉害,那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现在我们跟随小编一起走进文章,看看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
【病因】尿道损伤常见的病因为:①尿道外暴力损伤,主要为骨盆骨折和骑跨伤所致,亦可由锐器或异物等所致的直接损伤。骨盆骨折所致尿道损伤常发生于车祸或重物挤压伤。尿道骑跨伤常由于高空坠落或摔倒,会阴部骑跨于硬物之上,球部尿道被挤压于硬物与耻骨联合下缘之间所致。②尿道内暴力损伤,多为医源性损伤,常因尿道器械操作不当或用力过猛所致。
【病理】1.尿道损伤病理变化根据损伤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①尿道挫伤,仅为尿道黏膜及尿道海绵体部分损伤
②尿道破裂,尿道全层断裂,尚有部分尿道壁保持连续性;③尿道断裂,为尿道损伤部位完全断离,移位,尿道的连续性丧失。
2.尿道损伤根据伤后不同时期其病理变化分为三期。
(1)损伤期:闭合性损伤后72h内为损伤期,其主要的局部病理变化为出血,组织破坏及缺损。
(2)炎症期:闭合性尿道损伤超过72h或开放性尿道损伤虽未超过72h,但已有感染迹象者,均称为炎症期。
(3)狭窄期:尿道损伤3周后,局部炎症逐渐消退,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尿道狭窄或闭锁,称为狭窄期,这是尿道损伤后发生的必然变化。
3.尿道损伤后,损伤部位可形成血肿,此时排尿,尿液及血液经破损部位流至周围组织,形成尿外渗,球部尿道损伤的尿外渗先聚积于会阴浅袋内,使阴囊肿胀。继而沿会阴浅筋膜延伸,使会阴、阴茎肿胀,并可沿腹壁浅筋膜深层,向上蔓延至腹壁。后尿道损伤的尿外渗聚积于前列腺和膀胱周围。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你对于尿道损伤也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那么奉劝所有的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对这个病引起一定的重视,万事小心为主。
尿道损伤的表现有哪些
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视其损伤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骨盆骨折和其他内脏损伤而定。单纯尿道损伤,全身症状较轻,如伴有骨盆骨折,可发生休克。其主要表现如下。
1.休克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休克发生率高,约40%。单纯骑跨伤一般不发生休克。
2.尿道出血 前尿道损伤有鲜血自尿道口滴出或溢出。
3.疼痛 局部常有疼痛及压痛,有排尿痛并向阴茎头及会阴部放射。
4.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损伤严重者伤后即不能排尿。伤后时间稍长耻骨上区可触到膨胀的膀胱。
5.血肿及瘀斑 骑跨伤局部皮下可见到瘀斑及血肿,并可延至会阴部,使阴囊、会阴部皮肤肿胀呈青紫色。
6.尿外渗 尿道损伤后是否发生尿外渗及尿外渗的部位,取决于尿道损伤的程度及部位。尿道破裂或断裂且有频繁排尿者,多发生尿外渗。膀胱周围尿外渗可出现直肠刺激征及下腹部腹膜刺激征。尿外渗如未及时处理或继发感染,可导致组织坏死、化脓,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局部感染或坏死可形成尿瘘。
尿道损伤怎么治
1.尿道挫伤:多饮开水,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2.尿道部分裂伤:留置尿管一周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3.尿道大部或完全断裂,则需恢复尿道的连续性,清除血肿、尿液,充分引流伤口,或先行膀胱造瘘,Ⅱ期行尿道修补。
4.抗生素预防感染。
5.定期尿道扩张,预防尿道狭窄。
软产道损伤是如何导致的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产道损伤主要为分娩所致的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发生在初产妇,尤其是高年初产妇。
临产前虽然产道会发生系列适应分娩的变化,变得利于胎儿通过,但由于胎儿巨大、产力过强、产程进展太快等因素影响,常在胎儿娩出之前宫颈或(和)阴道壁已发生裂伤。在胎头娩出时会阴保护不当、会阴水肿未行会阴切开或切口过小,均可能发生会阴裂伤。
在产钳助产、臀位牵拉、毁胎术、胎头吸引术时,如宫口未开全即强行助产,常可能造成严重的宫颈裂伤。产道损伤轻者可能发生出血及感染,重者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发生尿瘘、粪瘘。严重的宫颈裂伤可能使以后的妊娠发生流产、早产等,还可能延及子宫下段,发生子宫破裂。
尿道损伤应该怎么办
(一)全身治疗
(1)抗休克。严重复合伤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全身查体和有关检查。给予补充适量的血液、胶体及晶体溶液及止痛等。以防止失血性休克及创伤性休克的发生或加重,应先处理危及伤病员生命的严重创伤性出血;(2)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尤其对开放性损伤的伤病员,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是必要的。
(二)前尿道损伤
1.一般措施:骑跨伤往往不会大出血,否则在进行复苏术时,还需局部压迫,控制出血。
2.特殊治疗
(1)尿道挫伤:尿道挫伤患者无尿外渗表现,尿道保持完整。行尿道造影后,可嘱患者排尿,若排尿正常不伴出血或疼痛,无需进一步治疗。若有持续出血,可用导尿管引流。
(2)尿道裂伤:尿道造影后应避免行器械检查。取下腹部正中小切口,暴露膀胱颈部以便于留置膀胱造瘘管,在尿道裂伤愈合期间应将尿液完全改道引流,当然也可行经皮膀胱造痿。若尿道造影发现仅少量外渗,可在耻骨上导管引流7天后,行排尿检查,观察有无外渗。若损伤更为广泛,在行排尿检查前,需经耻骨上导管引流2~3周。损伤愈合后可发生狭窄,多数狭窄并不严重,无需手术重建。证实无尿外渗后,可拔除膀胱造瘘管,随后测尿流率判断有无狭窄引起的梗阻。
(3)尿道裂伤伴广泛尿外渗:重度裂伤后,尿外渗可波及会阴、阴囊和下腹部。需对这些部位进行引流,同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出现感染、脓肿者,行有效的抗菌治疗。
(4)急诊修补:尿道裂伤可以行急诊修补,但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狭窄发生率高。
3.并发症的治疗:损伤处狭窄范围广泛者需推后行重建术。
4.预后:尿道狭窄是主要并发症,多数不需手术重建。若狭窄消除后尿流率低且有感染及尿瘘表现时,需考虑手术重建。
(三)后尿道损伤
(1)挫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血尿、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管3~5d即可治愈。
(2)部分或完全尿道断裂:早期治疗的原则是引流尿液、减少尿道狭窄、尿失禁和阳萎的发生率。尿道部分或完全断裂的患者,断端无明显移位时试行导尿,导尿管可进入膀胱者,治愈后发生尿道狭窄的病例较少。一旦导尿管进入膀胱,保留尿管7~14d,拔管时行膀胱尿道造影以了解尿道有无狭窄,依据狭窄程度进行必要的尿道扩张。
①尿道修补吻合术:早期手术修复后尿道断裂仍很必要,特别是在严重的膜部、前列腺部尿道损伤,膀胱颈部伤、血管伤及直肠伤的患者。后尿道损伤早期经耻骨上或会阴部作尿道修补吻合术可以使尿道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不易形成尿道狭窄,术后尿流通畅率高。但因手术野深,局部组织损伤及血肿较重,手术野不清,难度较大,且有加重骨盆骨折、出血、神经损伤等的危险。有条件的医院尽可能行手术修复。后尿道损伤如合并有骨盆骨折,活动性出血、休克,可仅做耻骨上膀胱造瘘,3个月后行二期尿道修复。
morehouse报告:
二期修复也可使尿道狭窄发生率从14%降至6%,尿失禁从21%降至6%,阳萎从33%降至10%。无条件行尿道修补的医院,也可只做单纯性膀胱造瘘,择期行二期手术修补。
②尿道会师术:近年该手术因疗效差,已很少使用。对于后尿道损伤患者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优点。尿道会师术有一定的疗效,总有效率可达58.7%,约41.0%患者需行二次手术。操作时应注意轻巧,不能反复操作。如有骨片等影响会师或由于全身情况差合并休克等状态下可只做单纯性膀胱造瘘。前列腺部尿道损伤患者,会师术中可将缝线从膀胱颈4点、8点处缝向会阴、结扎,使上移的前列腺尿道准确对位。随着内镜技术的进展,特别是纤维膀胱镜的临床应用。
窥镜下尿道会师术也取得较好的疗效。可减少出血、阳痿等并发症的发生。
3.并发症的治疗:
(1).尿道狭窄
尿道损伤后尿道狭窄的处理时间以3个月之后比较合适。可行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术及尿道吻合术。
(2).尿失禁
对于尿道损伤后尿失禁,以恢复患者尿控功能为中心:以增加尿道阻力为主,降低逼尿肌为辅;尿失禁较轻者以内科治疗、体疗及理疗为主,治疗无效或尿失禁较重者行外科手术治疗。
4.预后:若能避免并发症,预后尚佳。
尿路感染的发病在性别上有何特点
(1)女性尿道口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加上尿道比较短而宽,解剖与生理上的弱点,导致感染机会比男性多。
(2)女性无前列腺,因此,缺乏男性有杀菌力的前列腺分泌物。
(3)尿道损伤是某些妇女尿感的重要诱因,特别是性生活,可引起尿道口周围的细菌进入尿路和膀胱,故婚后妇女的尿感发病率特别高,约为5%。据统计,已婚的女青年发生尿感者多于同龄人未婚者2倍,多于修女12.8倍。并发现,少女的尿感发病率为2%。女性发生膀胱激惹征,40%与性生活有关。
(4)妇女妊娠时,约4.5%有细菌尿,其发病率较无妊娠的同年龄女性组高,年龄大的孕妇和经产孕妇的发病率更高。
尿道损伤的治疗
1.前尿道损伤
(1)一般措施:骑跨伤往往不会大出血,否则在进行复苏术时,还需局部压迫,控制出血。
(2)特殊治疗:
①尿道挫伤:尿道挫伤患者无尿外渗表现,尿道保持完整。行尿道造影后,可嘱患者排尿,若排尿正常不伴出血或疼痛,无需进一步治疗。若有持续出血,可用导尿管引流。
②尿道裂伤:尿道造影后应避免行器械检查。取下腹部正中小切口,暴露膀胱颈部以便于留置膀胱造瘘管,在尿道裂伤愈合期间应将尿液完全改道引流,当然也可行经皮膀胱造瘘。若尿道造影发现仅少量外渗,可在耻骨上导管引流7 天后行排尿检查,观察有无外渗。若损伤更为广泛,在行排尿检查前,需经耻骨上导管引流2~3 周。损伤愈合后可发生狭窄,多数狭窄并不严重,无需手术重建。证实无尿外渗后,可拔除膀胱造瘘管,随后测尿流率判断有无狭窄引起的梗阻。
③尿道裂伤伴广泛尿外渗:重度裂伤后,尿外渗可波及会阴、阴囊和下腹部。需对这些部位进行引流,同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出现感染、脓肿者,行有效的抗菌治疗。
④急诊修补:尿道裂伤可以行急诊修补,但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狭窄发生率高。
(3)并发症的治疗:损伤处狭窄范围广泛者需推后行重建术。
2.后尿道损伤
(1)急诊处理:处理休克,控制出血。
(2)手术治疗:避免行导尿术。
①膀胱造瘘:如膀胱膨胀可做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如膀胱不充盈或合并膀胱破裂时需做探查处理。膀胱造瘘3 个月后,如发生尿道狭窄或闭锁,二期做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
②尿道会师术:方法是耻骨上切开膀胱,用食指从膀胱颈伸入后尿道,将从尿道外口插入尿道的探子引入膀胱,在探子尖套上1 支尿管,拔出探子,将导尿管引出尿道外口,然后用丝线把它与F18-20 气囊导管的尖端连在一起拉入膀胱,充盈气囊,作尿道支架及引流尿液用。适当牵拉尿管,以助近端尿道复位。留置尿管4~5 周。多数病例排尿通畅,可避免二期尿道狭窄手术。
③窥视下尿道复位:在窥视下尿道镜进至损伤部位,以后尿道断端经后尿道进入膀胱,留尿道镜之半环鞘于原位,退出尿道镜,经半环鞘插入Foley 尿管,充盈尿管球囊,尿管留置3~5 周。这种方法在早期恢复尿道连续性,多数病例恢复满意。
④后尿道修补术:经耻骨上、会阴部联合切口,找到两断端后行尿道吻合术。这种方法在切开血肿后可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及并发感染,日后尿道狭窄及阳萎发生率较高,现较少采用。
(3)并发症的治疗:二期尿道成形术后约1 个月,拔除导尿管并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若造影剂无外渗可拔除耻骨上造瘘管;若有外渗或狭窄,则需保留造瘘管。若发生狭窄亦往往很短,易在直视下行尿道内切开,愈合也快。二期尿道成形术后可出现数月之久的阳萎,2 年后仍有阳萎者宜行阴茎假体置入手术。二期尿道成形术后很少有尿失禁,通常可慢慢恢复。
尿道损伤
临床表现
1.休克;
2.尿道出血;
3.疼痛,下腹耻骨联合或会阴部。
4.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5.阴囊,会阴血肿及淤斑;
6.尿液外渗;
7.直肠指诊,前列腺浮动,直肠周围饱满。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外伤性骨盆骨折或骑跨伤史。
2.下腹或会阴部疼痛,尿道出血、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3.后尿道损伤直肠指诊检查前列腺上移,并有浮动感,直肠前血肿。
4.轻柔地试插软质导尿管,若顺利进入膀胱则损伤较轻,于损伤部受阻则损伤较重。
5.疑后尿道损伤行骨盆X线照片可见骨盆骨折。
6.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膀胱明显抬高呈水滴状,说明后尿道损伤。
7.尿道逆行造影可确诊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8.MRI最为清楚。
疾病治疗治疗原则
1.尿道挫伤,多饮开水,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2.尿道部分裂伤,留置尿管一周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3.尿道大部或完全断裂,则需恢复尿道的连续性,清除血肿、尿液,充分引流伤口,或先行膀胱造瘘,Ⅱ期行尿道修补。
4.抗生素预防感染。
5.定期尿道扩张,预防尿道狭窄。
用药原则
1.预防感染,可用用药框限中“A”中药物。
2.为了治疗控制感染,可用用药框限中“A”、“B”、“C”中药物,以静脉给药为好。
3.抗生素应早用,联合用药及针对性用药。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尿道损伤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尿道损伤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疾病了,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是很关键的哦。
软产道损伤是怎么回事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产道损伤主要为分娩所致的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发生在初产妇,尤其是高年初产妇。
临产前虽然产道会发生系列适应分娩的变化,变得利于胎儿通过,但由于胎儿巨大、产力过强、产程进展太快等因素影响,常在胎儿娩出之前宫颈或(和)阴道壁已发生裂伤。在胎头娩出时会阴保护不当、会阴水肿未行会阴切开或切口过小,均可能发生会阴裂伤。
在产钳助产、臀位牵拉、毁胎术、胎头吸引术时,如宫口未开全即强行助产,常可能造成严重的宫颈裂伤。产道损伤轻者可能发生出血及感染,重者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发生尿瘘、粪瘘。严重的宫颈裂伤可能使以后的妊娠发生流产、早产等,还可能延及子宫下段,发生子宫破裂。
尿道损伤的偏方
尿道损伤的偏方一
方药组成:土茯苓、白茅根各30克,金银花、淡竹叶各15克。功用: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
方解:尿道感染属中医“淋症”范畴,本病多因膀胱湿热为主而致膀胱气化失司,尿道不利所致。
用法:水煎,分3次服,1日1剂,同时结合多饮水。一般服用1~2天,尿急、尿频、尿痛症状会立即消失。
土茯苓性平偏凉,能利湿去热,善于搜剔湿热之蕴毒。白茅根性寒昧甘,可清热利尿、导热下行、凉血止血。二味乃方中之主药。配金银花甘寒,能清热解毒、透散表邪。加淡竹叶可泻心火、除烦热、利小便,能导热邪从小便出。淡竹叶配白茅根,还能增强止尿血效果。药理研究证明,这四味药均有抑菌、消炎作用。诸味配合,能起较佳的清利湿热、利尿解毒功效,故对急性尿道感染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效果显着。
尿道损伤的偏方二:气血瘀阻型
患者症见小便淋漓不畅,或尿道口有秽浊之物流出,或带下异常,小腹胀痛,舌暗,苔白,脉弦细。这是由于久病入络,或由于湿热之邪阻滞经脉,气血瘀阻所致。治疗宜行气活血,化浊止痛。常用药物为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桃仁10g 枳实10g 元胡10g 五灵脂10g 乌药10g 香附10g 牛膝10g 土茯苓30g 滑石20g 生甘草10g。如尿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淡竹叶10g。本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五灵脂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枳实、元胡、乌药、香附理气行滞,土茯苓、滑石、生甘草解毒利湿。
尿道损伤的偏方三:脾肾亏虚型
患者症见小便淋漓不尽,遇劳即发,或尿道口有白浊之物,女性白带量多,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这是由于久病失治误治,伤及脾肾。治疗宜健脾补肾,利湿化浊。常用方药为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党参10g 黄芪30g 白术10g 茯苓30g 山药30g 山茱萸10g 熟地10g 泽泻10g 丹皮10g 牛膝10g 忍冬藤30g。本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均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山茱萸、熟地补肾;泽泻、丹皮、牛膝、忍冬藤利湿、活血、解毒。
尿道损伤的偏方四:下焦湿热型
患者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或尿道有黄白色秽浊之物流出,女性有阴部瘙痒、带下量多、小腹疼痛,患者多伴有口苦口粘,脘腹胀满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湿热毒邪侵犯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浊所致。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化浊。常用方药如下:石菖蒲20g 车前子10g 黄柏10g 白术10g 丹参30g 莲子心10g 败酱草30g 忍冬藤30g 土茯苓30g 生甘草10g。如疼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马鞭草30g;如分泌物多时,可加入木通10g,泽泻1.0g。本方既有清热除湿的车前子、莲子心,又有解毒化浊的石菖蒲、黄柏、败酱草、忍冬藤、土茯苓、生甘草等。患者需对下焦湿热型引起注意,到正规男科医院才能根治。
上面讲述的几种治疗尿道损伤的偏方在尿道损伤的治疗方面还是有些很好的疗效的,但是这些偏方对于不同的人往往又是有些不一样的效果的,所以我们的患者在使用这些偏方治疗自己尿道损伤的同时,也要坚持医生的常规治疗,这有这样,患者朋友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自己的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的分类
男性尿道长而弯曲,尤其膜部尿道较为固定,因此容易受到损伤,根据损伤的病因不同。可分为三类。
尿道内损伤:常见于尿道外口、球部尿道、前列腺部尿道和膀胱颈部处损伤,多半由于施行尿道内金属器械操作所致,例如尿道扩张、尿道镜、膀胱镜、金属导尿管等,或误注化学药品引起的烧灼伤或异物损伤
尿道外损伤:好发于膜部与球部尿道,因该处正好在尿生殖膈部近旁,骑跨时最易受到伤害,或者因骨盆骨折,为骨折断端所刺伤
开放性损伤。因枪弹、弹片或锐器直接贯通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