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与淋病有什么关系
沙眼衣原体与淋病有什么关系
沙眼衣原体与淋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淋病 对衣原体感染起着激活与促进的作用。衣原体感 染的危险因素中,第一位是合并有淋病。淋病患 者的沙眼衣原体的分离率也明显高于不合并淋病 的人群。实验研究表明,淋病双球菌的存在使沙眼衣原体在宫颈和尿道的复制能力提高100倍。 淋病双球菌还对沙眼衣原体的复发起到加速作 用。有人报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复 发者,约半数合并有淋病。这就不难理解淋病与 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常常有合并感染的原因 了。
宫颈炎是怎么引起的
宫颈炎主要由以下几类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1、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和生殖支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2、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宫颈炎的病原体与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相同。但部分患者的病原体不清楚。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均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黏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怎么引起的
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但沙眼衣原体和分解尿素支原体为其主要病原体。前者占40%~50%,后者约占20%~30%。其它病原体如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疮疹病毒等,也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但所占比例较小,目前沙眼衣原体至少有15种血清型,其中只有D-K一种血清型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有关,沙眼衣原体中L1、L2、L3、三个型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有关。在性接触中,男性生殖道内柱状上皮细胞对沙眼衣原体非常敏感,衣原体力嗜细胞寄生微生物,被宿主易感细胞吞噬后,即在细胞内增殖,形成包涵体,同时引起炎症变化。非特异性尿道炎与淋病一样,也多发生于青年性旺盛期,25岁以下占60%,60年代以来非特异性尿道炎发病率骤增,在欧美已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患发病率的首位,80年代美国每年新发生的病例达300-1000万人。
(一)衣原体
根据许多国家报告,NGU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性活动强但无尿道炎症状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性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性病人可能为男性的4倍, 衣原体是一种寄附于腺上皮细胞胞浆内的微生物,呈球型,有特殊的生长周期,每个生长周期有两种发育型, 感染型为原体(elementary body)呈球形,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300-400mm),原体可在细胞外生存,有感染性,当其附着在易感细胞表面时,被细胞吞饮,在细胞内原体变成另一种繁殖型, 繁殖型即始体(initial body)始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始体按二分裂方式繁殖,最后始体重新组织成原体,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再感染其他健康易感细胞,整个生长周期为72h, 衣原体分类:1,鹦鹉热衣原体,2,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沙眼衣原体至少有15个血清型,D-K8种血清型与NGU有关,L1,L2,L33个型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有关。
(二)支原体
1,分解尿素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是一种原核微生物,能产生尿素分解酶分解尿素,呈球杆状,因其缺乏坚硬的细胞膜,故不为青霉素所抑制,四环素,红霉素,壮观霉素对之有效,现已从人类泌尿生殖道分离出来7种支原体,其中分离率较高而与泌尿生殖道疾病有关,是分解尿素支原体,其次是人型支原体,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找不到分解尿素支原体,而性生活越乱,这种支原体阳性率也越高,Mc Donald 1982年报告587例急性尿道炎症状病人中,209例(36%)中段尿中分离出分解尿素支原体。
2,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支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杀死,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敏感, 衣原体除致成尿道炎,眼结膜炎外,还可致成其他生殖器官炎症,如附睾炎,前裂腺炎,宫颈炎,阴道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等,新生儿通过感染的产道可诱发眼结膜炎,肺炎,男性同性恋者,可患直肠炎及咽炎。
中度宫颈糜烂诱因及治疗
1、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宫颈炎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和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
2、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经的高危人群;
3、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均感染宫颈管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经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
关于中度宫颈糜烂怎么办?专家指出,在1度宫颈糜烂和2度宫颈糜烂中都是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局部用药只能对糜烂表面起作用,短期内表面好像愈合了,但由于基本病变未得到解决,很快又会复发。至于外阴和阴道冲洗,只能改善白带症状,对糜烂的愈合不能起到根本作用。
同时,不必要的阴道冲洗或用药会破坏阴道的正常防御机制,反而可能引起感染。需要治疗的宫颈糜烂者,不要以为“上药、冲洗”比物理治疗花钱少、不伤皮肉,不恰当的治疗只会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反而付出更多的钱。
中度宫颈糜烂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宫颈糜烂的发生很容易,可究竟是那些原因导致的呢?在妇科疾病中,该病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很多女性受这一疾病的折磨,目前该病的患者已经占到了20%。中度宫颈糜烂患者是做多的,这主要是由于该病在初期症状不明显,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该病的病因。
1、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宫颈炎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和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
2、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经的高危人群;
3、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均感染宫颈管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经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
专家表示希望通过上述的讲解能够减少大家心中的疑惑,为患者的治疗带来帮助。希望患者在治疗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病因,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度宫颈糜烂如果再不治疗,就会发展为重度甚至癌变等,所以及时治疗是很重要的。
非淋菌性宫颈炎传染么
非淋菌宫颈炎属于慢性宫颈炎的一种,一般是指由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所致的粘液脓性官颈炎(Mueopurttlent cervieitis,MPC),它是宫颈管内膜异位区红肿、易出血伴粘渡脓性分泌物等表现的宫颈内膜炎。国内外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可引起MPC。粘液脓性官颈炎宫颈炎分成淋球菌和衣原体宫颈炎,其中衣原体及支原体宫颈炎即非淋菌宫颈炎比较严重。
非淋菌宫颈炎患者常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有尿道炎感染史,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下腹部不适,尿急、尿痛等,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症状轻微或无任何症状;妇科检查发现有宫颈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黄色粘稠分泌物增多。
按照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性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中MPC的判定标准:临床上女性以宫颈有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粘液脓性分泌物,官颈拭子涂片在1000倍显微镜下平均每个视野中多形核自细胞>10个等宫颈炎表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当MPC临床诊断确立后,有条件应进行病原体检测,便于找到病因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关粘液脓性宫颈炎的病原体,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
治疗中度宫颈糜烂最佳方法是什么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宫颈糜烂。其中宫颈糜烂中度是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组织的1/3-2/3之间,对于宫颈糜烂中度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其发病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1.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宫颈炎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和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
2、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经的高危人群;
3、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均感染宫颈管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经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
在1度宫颈糜烂和2度宫颈糜烂中都是局部治疗宫 颈糜 烂的药 物种类繁多,但局部用药只能对糜烂表面起作用,短期内表面好像愈合了,但由于基本病变未得到解决,很快又会复发。至于外阴和阴道冲 洗,只能改善白 带症状,对糜烂的愈合不能起到根本作用。
引起中度宫颈糜烂的原因
1、内源性病原体
部分宫颈炎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和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
2、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经的高危人群。
3、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
均感染宫颈管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经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
急性宫颈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宫颈炎过去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加,急性宫颈炎己成为常见疾病。目前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均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引起粘液脓性宫颈粘膜炎。
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氏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沙眼衣原体感染只发生在宫颈管柱状上皮,不感染鳞状上皮,故不引起阴道炎,仅形成急性宫颈炎症。
急性宫颈炎症状,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粘膜充血、水肿。光镜下见血管充血,宫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可经宫颈外口流出,显示为急性炎症改变。
急性宫颈炎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伴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此外,常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沙眼衣原体感染还可出现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糜烂,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衣原体宫颈炎可见宫颈红肿、粘膜外翻、宫颈触痛,且常有接触性出血。淋病奈氏菌感染还可见到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
非淋性尿道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非淋茵生尿道炎是指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目前,通常被称为非淋菌生尿道炎的是指衣原体 (占 40%-50%)、支原体(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体的尿道炎。
非特异生尿道炎与淋病一样,也多发生于青年忄生旺盛期,25岁以下占 60%。60年代以来非特异生尿道炎发病率骤增,在欧美已超过淋病居忄生传播疾患发病率的首位。80年代美国每年新发生的病例达300-1000万人。
(一)衣原体根据许多国家报告,NGU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忄生活动强但无尿道炎症状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养出衣原体。女生病人因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等妇科症状,难以确定其发病率,有人估计女忄生病人可能为男忄生的4倍。 衣原体是一种寄附于腺上皮细胞胞浆内的微生物。呈球型,有特殊的生长周期。每个生长周期有两种发育型。
感染型为原体(elementary body)呈球形,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300-400mm)。原体可在细胞外生存,有感染忄生。当其附着在易感细胞表面时,被细胞吞饮,在细胞内原体变成另一种繁殖型。 繁殖型即始体(initial body)始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始体按二分裂方式繁殖,最后始体重新组织成原体,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再感染其他健康易感细胞。整个生长周期为72h。 衣原体分类:1、鹦鹉热衣原体。2、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至少有15个血清型。D-K8种血清型与NGU有关。L1、L2、L33个型与忄生病忄生淋巴肉芽肿(第四忄生病)有关。
宫颈炎是怎么引起的
宫颈炎是怎么引起的?宫颈炎主要由以下几类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1、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和生殖支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2、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宫颈炎的病原体与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相同。但部分患者的病原体不清楚。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均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黏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
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
急性宫颈炎过去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加,急性宫颈炎己成为常见疾病。目前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均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引起粘液脓性宫颈粘膜炎。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氏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沙眼衣原体感染只发生在宫颈管柱状上皮,不感染鳞状上皮,故不引起阴道炎,仅形成急性宫颈炎症。
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粘膜充血、水肿。光镜下见血管充血,宫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可经宫颈外口流出,显示为急性炎症改变。
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伴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此外,常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沙眼衣原体感染还可出现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糜烂,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衣原体宫颈炎可见宫颈红肿、粘膜外翻、宫颈触痛,且常有接触性出血。淋病奈氏菌感染还可见到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