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低热家长应该注意

宝宝低热家长应该注意

宝宝出现低热,这让家长们特别担心,那么宝宝出现低热的时候家长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量体温,又是37.6℃。三岁的跃跃出现这种低热状况已经半个多月了,食欲也不好,后来做了相关检查才发现是贫血引起的,通过对症治疗,跃跃的体温如今已逐渐恢复了正常。

孩子长期低热是指小儿体温在37.4℃~38℃并持续2周以上。导致小儿长期低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有器质性疾病所致或功能失调所致两大类。在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低热中,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如小儿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因感染因素而引起的低热,治疗时应针对感染的病原体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长期低热,如小儿贫血、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这些非感染原因的低热,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病。

功能性低热的原因,则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有关。这类低热的特点是早晨及上午体温高于午后及晚上,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症状,但检查无异常体征,血液及生化检查也无异常。

发现孩子有低热症状时,父母一定要认真观察。每天给孩子测试多次体温,并做好记录,以便找出发热的规律,为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观察低热以外的伴随症状,如饮食、大小便情况、精神状态、是否出现过皮疹或紫斑等情况,并及时就诊,通过各种理化检查找到病因。

低热的患儿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以淡糖、淡盐水为宜。饮食清淡、易消化,以营养较好的高蛋白食物为宜。

宝宝低烧怎么办 家长可以这样护理

宝宝低烧怎么办

温水洗澡

洗澡时,皮肤表面的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可以帮助宝宝降烧。

退热贴

退热贴就是利用凝胶水分蒸发的原理。它和在宝宝头上放一块冷毛巾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利用退热贴,妈妈们要轻松很多。

多喝水

宝宝发热时容易脱水,多喝水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喝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降温方法,因为当宝宝大量喝水,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泡脚

大家都知道,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其实,宝宝低烧时泡脚也是可以降温的。泡脚的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

多休息

让宝宝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有益于病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按摩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低烧的处理方法

温酒精拭浴

这个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之幼童,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的患儿使用。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将门窗关好,用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脚心、手心、腋窝和上臂内侧等部位。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背部。擦拭后5~10分钟,等酒精蒸发得差不多了,皮肤变热时,再重复第二次,这样重复三次左右。

冷敷法

此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等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这个方法有助于降温。

多喝水

这样有助发汗,水有调节温度的作用,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全身温水拭浴或者泡澡

把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一、保暖

怎么保暖,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宝宝穿厚,而不能太厚,以大人的温度为准,特别针对宝宝的四肢要精心护理,可以用暖开水给宝宝热敷手和脚。

二、刚刚发烧时,不宜物理降温

本来不是很严重的感冒,如果操之过急,用物理降温,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禁止使用酒精降温,宝宝皮肤嫩,禁受不住酒精的摧残。

三、补充水分

感冒期间,痰液比较多,为了让宝宝化痰排痰,要给宝宝喝适量的水,而不宜过多,容易造成肾负担。

四、增减衣物

感冒的时候温度时高时低,所以在衣服的穿多穿少上,大人要给宝宝把关,力争做到只流虚汗,不出大汗。

宝宝长期低烧原因

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结语:宝宝发低烧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用对护理的方法!那么家长怎么护理比较好呢?大家看了上述的介绍都知道了吧!希望上述的介绍都可以帮助到大家哦!平时宝宝发低烧的时候可以这样护理哦!

低烧是多少度

1、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2、引起宝宝低烧的原因

2.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2.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2.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2.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2.6、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2.7、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3、宝宝低烧怎么办

3.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如果婴儿发烧,那么可以给婴儿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了,而且也是非常有效实用的,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但是要给宝宝喝温水。

2、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指的是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 oC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温水浴

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C,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4、低温室法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C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了让宝宝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所以需要少穿衣服。

5、退热贴

退热贴是最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不过退热效果一般,并不像广告夸大的效果。在宝宝的额头贴上一贴,宝宝的头部会舒服一点,家长的心也会舒服一些。应该是有益无害吧。

宝宝长期低热发烧怎么办

小儿长期低热发烧的病因:

1、在小儿长期器质性低热中,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如小儿结核病、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这些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导致的低热,治疗应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还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小儿长期低热。如小儿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及类风湿病等。对这些非感染原因而发生的低热,首先应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病。

2、小儿长期功能性低热的原因,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这类低热的特点是早晨及上午体温高于午后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烦躁等,但检查无异常体征,理化检查无异常。对小儿长期功能性低热的治疗可采取中医治疗,主要着眼于整体的调整,使体温恢复正常。

孩子长期低热怎么办

1、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低热症状,要每天给孩子测试多次体温,做好记录,找出发热规律,同时应注意观察除低热以外的伴随症状,如饮食、精神状态、是否出现过皮疹或紫斑等,并尽量及早就医。

2、医生对长期低热的孩子要认真体检,尤其注意扁桃体有无肿大,心脏听诊有无异常,肝脾是否肿大,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根据家长主诉的症状及体检结果,进行针对性理化检查,以便及早进行正确诊治。

宝宝打预防针后小心发热

宝宝在三岁之前需要打很多的预防针,一个月一次,甚至有时半个月一次。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出现低热等一些不良反应都是比较常见的。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呢?因为我们打预防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机体产生对该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打的疫苗都是这种致病菌被消灭了其致病性后得到的,当疫苗在体内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宝宝低热,除了疫苗的原因外,有时可能是由于感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2岁以下的儿童约3%~5%在接种疫苗后5~12天发生反应。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低热一般都是在38.5℃以下,持续时间较短,约1-2天,有时还会出现烦躁等,这时,宝宝对一般病菌的抵抗力会降低,如果在这时家长没有给宝宝多喂水,也没有让宝宝多休息,就会加重病情,转变成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

对于这些宝宝的不良反应,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的观察宝宝的反应和体温变化。如果宝宝有低热的情况,一定要给宝宝多喂水,同时要保证宝宝喝的水要跟尿量一样甚至更多。对于婴儿来说要及时更换尿片,同时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果宝宝持续发热3天以上都没有好转的话,家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退热剂。谭小华说有时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来说,这些皮疹不需要治疗就能自愈。

另外,建议家长在宝宝打预防针后10天是关键期,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耐心护理宝宝。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家长要避免让宝宝抓绕,以免感染,同时保持该部位的清洁。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要耐心、细心,尤其是在宝宝打完了预防针后,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家长更要多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低热等情况除了给宝宝多饮水外,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宝宝低烧是什么原因

宝宝低烧的原因一般首先还是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就是普通的病毒感染。还有结核感染也可引起低热,但是一般是午后低热为主。还有支原体感染也可以引起低烧。还有流感病毒也可以引起发热,但一般流感是高热为主。还有寄生虫感染,有时候也可以出现发热的症状。 一些非感染的疾病,比如功能性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也在热天的时候出现低热症状,体温下不来,持续时间很长。 如果长期发热的、没有感染症状的,要警惕这个病。还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引起反复发热,还是以低热为主,所以说发热的原因很多。

宝宝低烧的原因与护理方法

一、宝宝低烧的原因

1。 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C以内都算正常。

2。 天气原因:和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 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 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 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6。 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7。 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小儿肺炎一般发烧几天能好

一般小儿肺炎,特别是婴幼儿,他的抵抗力不是那么好的时候,他的发热持续时间也是不一定的,要根据小孩具体情况来看,一般他的发热现象有可能是只发热一次,有可能有时候会出现弛张热,就是反复的低热,或者是有时候突然出现高热,有的小孩子可能会出现持续高热的现象。

如果是经过有效的治疗以后,体温会逐渐的控制,具体的发热时间,要根据小孩子的具体情况,还有肺炎具体的感染病因,确定是什么细菌或者是病毒,或者其他特殊病原体的感染,然后针对病因的一些治疗来评估他的发热情况。

这种小孩子持续发热,需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尽快进行一些干预的治疗,但是如果小孩子精神状态还好,其他咳嗽症状都还可以,发热家长也不必太担心,因为发热是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对外界的病原菌进行抵抗的一个过程。

手足口病发烧怎么处理

手足口病是因为感受了病毒的传染,然后引起的发热,伴有手足、口腔和臀部的疱疹的一种疾病。一般普通型病例,他会有发热情况,一般多在38度左右,在38度左右一般属于低热。

如果小孩的精神状态还可以,低热可以适当的喝一点温水,促进体温的下降,如果是体温持续上升,有高热,精神状态不好,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手足口病在进展,一般重型的手足口病会有高热不退,头痛,烦躁,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的表现,像肢体抖动,或者是咳嗽,出现喘憋,紫绀,这种情况是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只是轻度的发热,家长在家里适当的物理降温也是可以的。

对宝宝低热的日常护理

建议父母在带患儿就诊前应详细记录小儿的体温,一般每4-6小时记录一次体温,最好在早、中午起床前及睡觉时各测一次,并持续记录1周以上。

此外,父母还应观察小儿低热外伴随的其他症状,如食欲改变,有无乏力、盗汗、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咳嗽、尿频、尿痛、关节疼痛、便秘、神萎等等。要督促低热患儿多注意休息,为其营造安静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

低热的宝宝应该多喝水,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以营养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食物为主,不要再吃油腻的食物了。

儿童发烧后该怎么护理呢

感冒是发热的常见原因

“宝宝感冒是发热的常见原因”,山浩明主任介绍,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肠炎、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也可发热。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往往时间长、体 温高,多在39摄氏度以上,如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热的夏季,宝宝发热可能是处在闷热的环境或在太阳下暴晒导致中暑、宝宝汗腺缺乏等使散热产生障 碍。

孩子发热,家长首先要冷静地寻找原因。是否衣被过厚?如果是,应立即脱减衣服,同时让宝宝喝一些冷开水、冷饮料等。如果不是,观察 宝宝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可能是感冒了。哭闹不止、耳朵里流出液体,可能是中耳炎。小便疼痛、尿液发红,可能是尿路感染,全身出现红疹子可 能是幼儿急疹等。发热的原因很多,有时候家长判断有些困难,但仍然要仔细观察,便于就诊时向医生讲述病情。

家长掌握好自行观察的尺度

发热时,很多宝宝是无汗的,一般先是四肢烫,手心和脚心凉,当手心和脚心都感觉很烫时,证明热度已达到了顶峰。山主任认为,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体温决定是 否需要降温处理,低到中热不必急于降温,因为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产生干扰素等抗病毒物质。盲目退热有时反而会影响疾病的诊断,不利于后期的治疗。

很多育儿帖上,一些妈妈介绍经验说,38.5摄氏度以下的低热不需要上医院,留在家里观察,尽量让孩子多休息、喝水,然后物理降温即可。专家认为,低热 可自行观察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有时候家长、甚至医生也不好掌握孩子的病情,“儿童医院急诊曾接诊过一个3岁的宝宝,孩子是晚上发烧的,心电图仅显示为窦性 心动过速,但医生发现她精神差、脸色苍白,建议留院观察,果然,孩子的心电图结果很快恶化了,居然引发了心肌炎,幸亏一直没离开医院而得以及时抢救”。专 家建议当宝宝高热时,为防止高热使机体氧消耗增加,尤其是大脑氧消耗增加导致脑缺氧,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其次,如果宝宝哭闹不止、颈部发硬、不易被叫醒、 皮肤发紫时也应立即就诊。此外,宝宝长期发热或发热原因不明时,无论低热、中度发热还是高热,都应就医,不宜在家观察。

宝宝打预防针后小心发热

因为我们打预防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机体产生对该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打的疫苗都是这种致病菌被消灭了其致病性后得到的,当疫苗在体内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宝宝低热,除了疫苗的原因外,有时可能是由于感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2岁以下的儿童约3%~5%在接种疫苗后5~12天发生反应。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低热一般都是在38.5℃以下,持续时间较短,约1-2天,有时还会出现烦躁等,这时,宝宝对一般病菌的抵抗力会降低,如果在这时家长没有给宝宝多喂水,也没有让宝宝多休息,就会加重病情,转变成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

对于这些宝宝的不良反应,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的观察宝宝的反应和体温变化。如果宝宝有低热的情况,一定要给宝宝多喂水,同时要保证宝宝喝的水要跟尿量一样甚至更多。对于婴儿来说要及时更换尿片,同时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果宝宝持续发热3天以上都没有好转的话,家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退热剂。有时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来说,这些皮疹不需要治疗就能自愈。

另外,建议家长在宝宝打预防针后10天是关键期,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耐心护理宝宝。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家长要避免让宝宝抓绕,以免感染,同时保持该部位的清洁。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要耐心、细心,尤其是在宝宝打完了预防针后,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家长更要多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低热等情况除了给宝宝多饮水外,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夏天宝宝用什么纸尿裤好 纸尿裤与尿布合用

夏天闷热,家长也可以将纸尿裤与纯棉尿布交叉使用,既舒适又省钱。

把纸尿布和布尿布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用,白天有人照顾,就用棉尿布;晚上让宝宝睡得好,就用纸尿裤;外出游玩时,为了方便,也可以携带几片纸尿裤以备不时之需。

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

现在从宝宝出生开始就有打不完的预防针。有很多家长会注意到,有时宝宝打完预防针后的当天或者1-2天后会发低烧,严重时甚至会演变为感冒发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宝宝打完预防针后需要注意什么呢?

宝宝在三岁之前需要打很多的预防针,一个月一次,甚至有时半个月一次。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生谭小华告诉大家,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出现低热等一些不良反应都是比较常见的。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呢?因为我们打预防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机体产生对该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打的疫苗都是这种致病菌被消灭了其致病性后得到的,当疫苗在体内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宝宝低热,除了疫苗的原因外,有时可能是由于感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2岁以下的儿童约3%~5%在接种疫苗后5~12天发生反应。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低热一般都是在38.5℃以下,持续时间较短,约1-2天,有时还会出现烦躁等,这时,宝宝对一般病菌的抵抗力会降低,如果在这时家长没有给宝宝多喂水,也没有让宝宝多休息,就会加重病情,转变成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

对于这些宝宝的不良反应,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的观察宝宝的反应和体温变化。如果宝宝有低热的情况,一定要给宝宝多喂水,同时要保证宝宝喝的水要跟尿量一样甚至更多。对于婴儿来说要及时更换尿片,同时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果宝宝持续发热3天以上都没有好转的话,家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退热剂。谭小华说有时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来说,这些皮疹不需要治疗就能自愈。

另外,谭小华建议家长在宝宝打预防针后10天是关键期,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耐心护理宝宝。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家长要避免让宝宝抓绕,以免感染,同时

保持该部位的清洁。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要耐心、细心,尤其是在宝宝打完了预防针后,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家长更要多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低热等情况除了给宝宝多饮水外,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宝宝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到多少度 宝宝低热怎么处理

宝宝低热首先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一些措施,比如说给予冷枕,或者温水擦浴,或者给予洗温水澡。同时的可以松解衣物,像天气凉快的话衣服可以适当穿薄一点。再一个也可以给宝宝口服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常见的中成药有很多,包括牛黄、小柴胡等等,都有退热的作用。如果考虑是感冒引起的,还可以考虑抗病毒的药物治疗。

相关推荐

宝宝低烧的护理方法

那么,宝宝低烧了要怎么护理才正确呢? 二、宝宝低烧的护理方法 1、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如果宝宝不喝,可以添加一些青菜汁或水果汁等,有味的东西,都要喂温的。 2、适当得减衣服,把宝宝的衣服敞开,让宝宝的皮肤自然降温。 3、温水擦身,水温32~34oC,用温毛巾擦宝宝的手,脚,颈,腋窝,腹股沟等地方,隔十几分钟擦一次。 4、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2~3分钟换一次,不过,宝宝可能会不喜欢,动来动去。 5、温水浴,水温跟平时洗澡的差不多,也有说比宝宝的体温低3~4oC,不知手感怎么样。 6、让宝宝睡凉水枕,降头部的

宝宝夏天可以用尿不湿吗 宝宝夏天用尿不湿的注意事项

宝宝夏天用尿不湿在选择方面也要重视,首先考虑天气炎热家长们尽量选择吸收好、尿片表层干爽透气的尿片最佳,这样宝宝舒适感更好。 正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宝宝喝水量也会更多,宝宝的尿液和小便次数也会增多,因此夏天更应该帮助宝宝勤换尿片,增加更换尿片的频率有助于防治宝宝红屁股的症状产生。 夏天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给宝宝清洗臀部,虽然更换尿不湿的频率更勤了但需要给宝宝做好清洁工作。给宝宝使用温水清洗小屁屁很有必要,有助于保持宝宝臀部干爽和卫生清洁更舒适。 夏天给宝宝用尿不湿的情况下除了要勤更换之外,还应该做好清洁护理工作,

幼儿急疹是怎么回事

首先,幼儿急疹是一种良性疹子。所谓良性,就是对人体无害疹子。这也是为什么幼儿急疹无需治疗的原因,因为入侵的病毒是对人体无害的。在发热初期从医治疗,医生也只能以发烧来诊断。 幼儿急疹最初的表现是发热,家长们在这个阶段很容易误以为是宝宝发烧,家长们要学会辨别,发烧是会影响到宝宝的状态和精神的。而急疹发热只是单纯的发热,不会影响到宝宝的精神状态。发热阶段结束后,红疹立即出现,也就是常说的热退疹出。在出现疹子差不多三四天的样子,疹子也就自然消退了。整个幼儿急疹过程也就全部结束了。 这就是幼儿急疹。整个过程不需要药

宝宝长牙家长该如何守护

1.安抚 如果宝宝牙痛难忍,你也可以试试用玩具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陪他们玩耍一番。宝宝可能会更加焦虑或不愿搭理你,但这样可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在玩具上,而不是牙痛。 2.牙胶 四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用牙胶涂抹牙龈。牙胶在当地药房均有出售,它有轻微麻醉的功效,可以缓解长牙带来的疼痛。同时牙胶也含有抗菌成分,能有效阻止牙龈内的细菌感染。使用牙胶时要注意,一定要购买专为儿童设计的牙胶,购买时可询问医生。 3.凉白开 无糖的冷饮也可以镇定牙龈,冷开水是最佳选择。但确保凉白开不要太冰,以免冻伤牙龈。 4.止痛药 如果宝

宝宝鼻梁低 家长也不要陏便乱捏

1.捏鼻梁会使孩子患中耳炎 人体的眼耳口鼻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是相通的,所以,当家长给孩子捏鼻梁的时候,有可能导致孩子鼻腔里的分泌物进入到孩子的耳朵里,从而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 2.捏鼻梁会导致孩子养成对眼 家长习惯给孩子捏鼻梁,孩子会由于长期注视着家长的手,导致养成对眼的习惯,或者孩子会做出习惯性抓眼的不良行为。 3.捏鼻梁会损伤孩子的鼻腔 孩子还处于成长发育未完全成熟的状态下,各方面的器官部位都比较脆弱,经不起受伤和折腾,所以,如果平时家长喜欢捏孩子的鼻梁,那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鼻腔内血管出现充血

抽搐症日常要注意什么

预防小儿发烧抽搐首先要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可通过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药物。 其次要预防感冒。天气变化时,要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宝宝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家长还要及早发现孩子体温升高。婴儿时期的宝宝发烧频率高,家长要多加注意,特别要注意发烧中的宝宝的夜间护理,因为大多时候,宝宝的体温都是在夜间骤

宝宝长期低烧原因

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

小儿发烧消化不良怎么办

一般因积食发热多为低热状态,同时还会伴有舌苔厚、腹胀腹痛、烦躁不安、睡眠不好等表现。 因积食引起的发烧多见于孩子,尤其是哺乳期的婴幼儿。这是由于,一方面,婴幼儿饮食量无法自我控制,家长稍不注意就会使孩子吃多;另一方面,乳制品不易消化,在胃里结成块状容易生热,再加上孩子消化系统本身就不够健全,从而更容易导致积食。 对于这种发烧,最重要是调节饮食量,家长要规范孩子的哺乳量,防止哺乳过多,适当给他们喝些新鲜的果蔬汁,不要食用过多的肉类食物。此外,要避免孩子哺乳后就入睡,饭后应适量运动,如果不慎哺乳超量,可以为孩

低烧是多少度

1、低烧是多少度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低烧是多少度 一般所谓正常体温37℃再减0.8℃,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而口温在35.8℃—38.4℃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而多少度算低烧就限于37.3℃—38℃左右了。 2、引起宝宝低烧的原因 2.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以内都算正常。 2.2、天气原因:和夏季高热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

什么会造成宝宝长时间低热

一、生理性低热 小儿体温昼夜之间是有波动的,下午稍高,但波动一般不超过1℃;如小儿活动、哭闹、衣着过厚、室温过高等因素影响,使小儿分解代谢增加,产热过多,出现的一过性低热,称生理性的一过性低热,又称生理性低热。 二、体质性低热 体质性低热属于功能性低热的一种。特点是晨间体温比晚上体温稍高,伴有多汗、乏力、纳差等表现,全身无任何体征,胸片、血沉等各项检查正常,低热时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但低热可自退。这种体质性低热一般不影响健康。 三、季节性低热 多发生于夏令季节,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习惯称小儿夏季热,中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