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4类人最易得脂肪肝

4类人最易得脂肪肝

一、肥胖型脂肪肝:这是许多人发生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中有很多人由于摄食过多的高糖饮食和过量脂类,导致营养过剩,致使周围脂肪组织过多。肝对脂肪的消化、氧化、转化、排泌出现障碍,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一般来说,体重越重肝内脂肪堆积越多。50%的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重度肥胖者绝大多数都有脂肪肝,所以人们对肥胖这种情况要重视起来。

二、酒精性脂肪肝:这也是导致人们发生脂肪肝的一种原因,所以人们要注意不要大量饮酒,75%到95%的嗜酒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酒精本身就对肝脏有着直接的损害,如果长期饮酒而不正常进食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脂肪肝,所以人们在知道导致脂肪肝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后,要针对性做好相应的预防。

三、糖尿病性脂肪肝:这种疾病如果不早日进行治疗,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脂肪肝的情况,现在约有半数II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较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引发脂肪肝,所以人们对于这种疾病要重视起来。

四、药物性及毒物性脂肪肝:许多药物如果不正确使用,也会导致人们出现脂肪肝这种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某些抗肿瘤药、四氯化碳、苯、砷、铝等,可发生脂肪肝,所以人们对这些药物的使用要重视起来。

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和上海的脂肪肝得病率在15%左右,谁更容易得病?除了喝酒的人以外,下面这三种就是高危人群。

第一是肥胖人群。BMI这个体重指数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 60%的人有脂肪肝。特别胖的人群,也就是BMI超过40,脂肪肝的发生率能够到90%。

第二是糖尿病患者。能够达到28%到55%的病人会有脂肪肝。因为它的发病机制有跟胰岛素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脂肪肝在糖尿病人群里的流行率也是非常高。

第三是高脂血症患者。脂肪肝发病率非常高。

脂肪肝有什么症状 瘦子就不得脂肪肝了吗

虽然体重超标的人更易得脂肪肝,但并不是瘦子就不会得脂肪肝了,有些人,不胖、不喝酒、没吃药、没有肝炎,而且吃得还非常少、非常清淡,也查出脂肪肝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肝脏不仅合成与分解脂肪,它还是脂肪储存的「中转站」。肝脏中还会合成脂蛋白,这种蛋白质是脂肪从肝内向肝外转运的运输车队,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体内蛋白质缺乏,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

肝脏无法向外转运输多余的脂肪,这些脂肪就堆积在肝脏本身,导致了脂肪肝。

因此,脂肪肝并不是胖子的专利哦!

减肥不当易得脂肪肝

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中年一族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为了健康,他们纷纷加入各式各样的健身班。殊不知,减肥不当,不光达不到健康目的,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比如肝脏就有可能受到伤害。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存积过多的病变。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原因是营养过剩、酗酒等。但并非营养过剩、身体太胖的人才会得脂肪肝,营养不良、减肥过度或过快的人也会患上脂肪肝。

原来,减肥不当,尤其是靠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甚至只吃水果、蔬菜、维生素片等的方法来减肥,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机体无法获得必需的能量,就会动用身体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来转化为葡萄糖。这些脂肪、蛋白质都将通过肝脏这一"中转站"转化为热量,于是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

要把这些脂类物质代谢掉,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酶类,这就好像工厂里的设备,另一方面包括维生素和脂蛋白,而合成后者还需要胆碱、蛋白质和脂肪酸,它们就好像是原材料。问题在于,这些酶类平时的活性就不怎么高,而一旦开始节食,这座工厂的产能不够、原材料不全,自然造不出好产品。其结果是,脂类物质作为唯一过剩的原材料,在厂里积压了下来,形成了脂肪肝。

如何做到科学减肥呢?专家提醒,还是要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着手。首先,饮食结构要调整。就是三不能,即不能吃过饱、不能吃太"好"、不能乱吃。其次,合理安排好运动。最佳运动方式为大步走,每次至少走3公里。运动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饭以后,每次运动持续30-45分钟,每周坚持3-5次。

最后,在调整饮食和合理运动的同时,应酬较多、营养过剩的人群还可以饮用一些有保护肝脏、调节血脂作用的养生茶,如养生健肝茶等。养生健肝茶中含有多种对肝脏有益的中药,其中的主要成分绞股蓝就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以及几十种皂甙,能抑制肝过氧化脂质的增加,调节脂肪代谢,保护肝脏,让你在减少身体脂肪的同时,给肝脏也"减减肥"。

三奇堂养生健肝茶是由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本产品不能代替药品,不适合用于治疗相关疾病为目的,只适合用于因正常(过剩或缺乏)所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而出现的脂肪肝,以及长期过量饮酒而引起的肝损伤、脂肪肝等人群调理饮用。轻度脂肪肝人群建议每天饮用3-4袋,中度脂肪肝每天饮用4-5袋,重度脂肪肝每天饮用5-6袋,每次用不少于300毫升的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开始当茶饮用,口感、效果会更好。有外事应酬的人,记住酒前喝两袋浓浓的三奇堂养生健肝茶、保肝护肝、预防肝损伤;酒后喝两袋保肝护肝、减少肝损伤,第二天醒来会舒服一点。

有脂肪肝不能吃什么 节食减肥者

大家都以为肥胖者才会得脂肪肝,但其实节食减肥者也容易得脂肪肝,这是因为肝脏中的脂肪需要蛋白质的帮助,但节食减肥者由于长期摄入的蛋白含量不足,从而导致转运的蛋白质合成不足,脂肪也只能沉积在肝脏中,因此节食减肥者也易患脂肪肝。

长得胖容易得脂肪肝吗

1、女性的腰围超过85CM以上,男性超过90CM以上。

2、性子变得急躁,脾气暴躁。

3、头发油腻,脸部油腻。

4、因为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所以偶尔看到油腻的食物会感觉本能抗拒和恶心。

5、夜晚吃宵夜后,明显察觉到身体很难消化食物。

6、肝部摸起来有肿胀。

7、偶尔会感觉到肝部疼痛。

8、女性脸部多发痤疮,由于肝供血不足,月经紊乱。

如果你符合以上描述得3个以上,那么说明你的脂肪已经威胁到肝脏的正常功能,要及时控制体重和进行肝脏养护,避免脂肪肝和肝脏其他疾病的发生。

身材肥胖的人如何保护肝

上面我们已经叙述了脂肪对肝脏的危害及其表现形式,下面我们就要赶快来学习肥胖的人士要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

远离甜食、油炸食物、酒精和宵夜

过量地摄入甜食、油炸食物、碳酸饮料、酒精都会加剧肝脏的分解负担。比起蔬菜和水果,肝脏分解这些食物需要拿出3倍以上的能量,容易造成肝脏的超负荷。尤其是在餐桌应酬的时候,同时摄入酒精、甜味碳酸饮料和高脂肪的食物就会造成肝脏加倍的负担。同样的道理,夜晚9点后,肝脏就会进入休息和自我修复的阶段。这个时候再进食,甚至是摄取高热量的食物就会造成肝脏的负担,打乱肝脏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食物的分解,使毒素沉积在肝部。

正确地多饮水

饮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化和排除身体的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正确的饮水方式是每天饮用约2000-3000ml的白开水。饮水的温度要保持在65-80℃,避免过高或者过低温度对内脏的伤害。吃完油腻的大餐后,最好饮用1-2杯绿茶,帮助分解身体内部的油腻。

摄入健康护肝食品

补充肝脏所需的维生素和摄取能提高肝解毒能力的食物是利用健康食物来养肝的核心准则。其中,能补充肝脏所需维生素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尤其是鸡肝和猪肝。鸡肝和猪肝富含维生素B,每周食用1-2次能达到以肝补肝的效果。其次,枸杞、核桃、开心果和山楂也是护肝的保健食品。其中,食用枸杞泡水能提高肝的解毒能力,起到养肝护眼的效果。核桃和开心果则能纾肝解郁,山楂则能清油腻,减轻肝脏的负担。经常食用这四种食物也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保健功效。

保持心情舒畅

心情郁结就会造成肝气难舒,从而扰乱肝脏的正常运行。当肝脏的功能变弱,分解食物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人就会变得容易肥胖。当人体的脂肪威胁到肝脏的时候,脾气又会变得暴躁和容易愤怒。在中医上说,怒伤肝,所以又造成了肥胖和伤肝的恶性循环。所以,肥胖的人士除了要控制体重之外,最简单的保肝方式就是多微笑,少愤怒和忧郁。

脂肪肝有什么症状 哪些人易得脂肪肝

1. 肥胖:肥胖程度与脂肪肝及脂肪肝炎的发生率及其程度均明显相关。体重骤减? 5 kg/月者可动员脂肪组织游离脂肪酸入肝增多, 并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 也易发生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文献报道52%~80%肥胖症患者患有脂肪肝。

2. 糖尿病:有资料表明, 糖尿者的脂肪肝发病病率为 21 %~78% (包括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而在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中, 脂肪肝的发病比例更高, 占 50%~70%, 大多为中度以上, 并且多数在肥胖 2型糖尿病的前期或早期就已出现脂肪肝。

3. 高脂血症:近年来, 高血脂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诱发脂肪的最主要因素,在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中 NAFLD较一般人群明显增高, 即使在非肥胖、 非糖尿病的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中,脂肝的发生率是年龄、 性别、 体重相匹配人群的 2—— 3倍。

4. 嗜酒:在我国, 每日摄入乙醇 40 g连续 5年以上或连续 5d每日摄入乙醇大于 80 g即可导致脂肪肝。

5. 有服药史:很多药物会降低肝脏的代谢能力,比如激素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会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吃高脂肪食物易得脂肪肝

1.高脂肪食物

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脑、肠等),易使人肥胖和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这些都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原因。

2.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主要包括泡菜、腌酸菜、变质的残剩菜,以及发酵的酸煎饼、咸鱼等。这些食品含硝酸盐较多,大量食用后,肠道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可在胃内合成亚硝胺,变成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可引发肝癌。

因此,在食用蔬菜时首先应注意保鲜,防止腐烂,如已腐烂变质不可再食用。刚腌制的蔬菜(如腌酸菜等)不宜大量食用,也不宜过早食用。因为细菌在一周内把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有害的亚硝酸盐势头正旺,一周后由于醋酸及乳酸的分解破坏,亚硝酸盐的含量才逐步下降,所以腌酸菜一定要腌透,最好腌半个月以上再食用。

3.烟薰和烘烤食物

据报道,波罗的海沿岸和冰岛等国家的人们,喜欢吃薰烤的肉类,那里消化系统癌症(特别是肝癌)特别多。实验证实,天然气、煤、木炭、柴草等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苯并芘(致癌物质),因此,用高温烟火薰烤出来的食品就会受到污染。

4.酒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长期大量饮酒特别是酗酒,可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饮酒作乐,用生命作代价,显然不值得。

5.霉变食物

1960年英国南部的一个农场,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有10万只火鸡突然全部死亡。解剖发现肝脏出血坏死,肾脏肿大。在检查饲料时才发现,元凶竟是发了霉的花生粉,其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用此发霉的花生粉喂饲大白鼠作实验,观察6个月,发现不少大白鼠患了肝癌。从此,黄曲霉毒素能致肝癌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

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应做到:(1)加强对粮食特别是花生的管理,要晒干、晒透、防潮、通风,己经发霉的粮食不能再吃。(2)如大米被污染,淘洗时要用力搓洗几次,以除去黄曲霉毒素。淘米时要除去稻糠,因大米如有污染,稻糠中的黄曲霉毒素要比大米粒高数倍。(3)炒菜时,先把花生油、豆油加热冒烟,再放入炒菜用的盐,此时锅内油的温度可从120℃上升到180℃,待半分钟后再炒菜。这样爆炒可以去除95%的黄曲霉毒素。

以上就是最伤肝的五种食物的真面目,不管是哪一种食物,多吃肯定会对身体有伤害,而想要解决这些伤害,那就要多吃新鲜蔬果,保持健康生活。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体型偏瘦也容易得脂肪肝

体型偏瘦,特别是是营养不良的人,由于体内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就会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引起脂肪肝。

6类人最易得脂肪肝

1. 太胖的人。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在体重得到控制后,往往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2. 爱喝酒的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3. 快速减肥的人。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肝脏“工作量”激增,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4. 营养不良的人。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5. 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6. 药物滥用者。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几率。

哪些人群容易得脂肪肝

1.肥胖者:肥胖是指体内过剩的脂肪组织蓄积状态,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量所致。当腹壁皮下脂肪厚度超过3厘米,可能发生脂肪肝。

2.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在灾荒年代或战争时期发生率最高,各年龄人群都可发生,但以婴儿最多见。发达国家主要与慢性病有关。

3.不能进食者:由于慢性病等原因不能进食,通过医学上称为“全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过长导致一系列肝胆疾病发生,长期这样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4.在有毒环境工作者:工业毒物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导致肝脏损害。其中能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毒物包括:黄磷、砷、锑、铝、汞、钡、苯、四氯化碳、氯仿、DDT、TNT、二硫化碳、二硝基苯、二硝基酚、二氯乙烷、二氯丙烷、四氯乙烃、三氯乙烯硼酸盐、铬酸盐、铊化物、铀化物等。

5.某些药物的服用者:一些药物如某些抗癌药物、激素类药物可引起肝脏损害,引起肝脂肪变性,诱发或加剧脂肪肝。

6.嗜酒者:所谓嗜酒者指女性饮酒量每天大于40克(0.8两)或男性每天饮酒量大于80克(1.6两),饮酒史持续5年以上,容易发生脂肪肝。健康成年人短期内大量饮酒(每天超过100-200克,即2-4两,持续10-12天)也可诱发脂肪肝。

7.某些疾病患者:皮质醇增多症、甲亢、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等许多遗传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均可引起脂肪变性。妇女妊娠期亦易出现脂肪肝。中年肥胖女性,若同时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易发生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

8.白领阶层: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 结构及生活懒散等因素与肥胖及相关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九种人易得脂肪肝

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在灾荒年代或战争时期发生率最高,各年龄人群都可发生,但以婴儿最多见。发达国家主要与慢性病有关。

在有毒环境工作者。工业毒物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导致肝脏损害。其中能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毒物包括:黄磷、砷、锑、铝、汞、钡、苯、四氯化碳、氯仿、DDT、TNT、二硫化碳、二硝基苯、二硝基酚、二氯乙烷、二氯丙烷、四氯乙烃、三氯乙烯硼酸盐、铬酸盐、铊化物、铀化物等。

白领阶层。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 结构及生活懒散等因素与肥胖及相关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肥胖者。由于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脂肪分解可使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大量的脂肪酸不断地被运往肝脏,同时一些肥胖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肝脏对脂肪酸的合成,使大量的脂肪酸蓄积在肝脏,造成脂肪沉积在肝脏中。

嗜酒者。酒精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可导致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因此,饮酒越多,肝内脂肪酸越容易堆积,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所谓嗜酒者指女性饮酒量每天大于40克(0.8两)或男性每天饮酒量大于80克(1.6两),饮酒史持续5年以上,容易发生脂肪肝。健康成年人短期内大量饮酒(每天超过100-200克,即2-4两,持续10-12天)也可诱发脂肪肝。

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运动量也随之减少,脂肪沉着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同时中老年人罹患内分泌疾病者较多,如糖尿病可造成代谢紊乱,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喜荤者。不少年轻人常常家庭聚会、朋友宴请,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会使肝脏负担加重,肝脏对脂肪的摄取、合成增加,或转运、利用减少,就会导致肝内脂肪堆积。

少动者。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则表现为脂肪肝。

饥饿者。经常饥饿的人,由于血糖降低,肝组织中的脂肪酸被调动进入血液,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可致肝脏脂肪堆积。

这4类人最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三部曲”。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指因肥胖、糖尿病和酒精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脂肪肝。

脂肪肝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分为“三部曲”:第一是单纯性的脂肪肝;第二是开始有炎症了,叫脂肪性肝炎;第三是继续发展,其中一小部分人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如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病人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20%的 病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会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没有炎症或只有轻度炎症的这部分病人,大概有4%将来也会发展成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脂肪肝不但会对肝脏 产生影响,还会引发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疾病。

脂肪肝多为隐匿性起病,因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类似肝炎的表现,如食欲不振、乏力、恶心、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所以,必须定期体检,监测病情的发展变化。

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1.肥胖人群。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 患者在体重得到控制后,病情往往会逐渐好转。体质指数(BMI)超过28的人群中,60%有脂肪肝。特别胖的人,也就是BMI超过40,脂肪肝的发生率能 达到90%。2.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 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过度摄入脂肪或糖类有关。3.高脂血症患者。在高脂血症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另外,脂肪肝患者也常受 到各类高脂血症的光顾,最常见的就是高甘油三酯血症。4.爱喝酒的人。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160克的人,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高5~25倍。

如何防治脂肪肝?既然脂肪肝与代谢、肥胖关系密切,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则是最主要的防治对策。

第一,控制饮食。一个肥胖者体重降低3%~5%,其脂肪肝就会明显减轻;体重降低超过10%,肝脏的炎症也会减轻。所以,营养过剩及肥胖者,要减少 饮食中的热量摄入。少吃大鱼大肉,少喝甜饮料,可增加果蔬、茶叶、豆制品、坚果的摄入。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先戒酒,同时配合保肝治疗。营养 不良者应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并消除导致营养不良的各种因素。

第二,积极运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动静相宜,身体才能健康。如果没有大块时间进行运动,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碎片化运动,站起来走走,抬抬腿,伸伸腰也好

吃太少易得脂肪肝

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吃的多才容易得脂肪肝,很多人为了减肥吃得很少,结果发现也得了脂肪肝,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脂肪肝并不是因为吃的太多,而吃的少的人也未必不得脂肪肝,这个中缘由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脂肪肝?它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并没有界定是吃的多或者吃的少,而脂肪肝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但是一旦发展成为重度脂肪肝,那后果堪虞。

我们知道通常体型比较胖得人很容易得脂肪肝,那是因为胖人吃的都比较多,因此,肝脏代谢不掉脂肪,所以,沉积在肝细胞之内,形成脂肪肝。可是,那为什么吃的少也会得脂肪肝?一般吃的少的人要么是瘦子,要么就是想减肥的人,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吃的少也可以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葡萄糖和酶类减少。进食也是需要热效应的,也就是说身体需要各种氧化酶来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果进食太少,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和燃烧各种脂肪时所需的氧化酶类,而这种酶的减少,导致机体就不得不调动储存在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但是这些脂肪、蛋白质都是要通过肝脏来转化的,其结果就会导致大量的脂肪趁机进入了肝脏;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脂肪肝。因此,对于一些盲目节食减肥的人一定要警惕因为节食而导致脂肪肝。

二、减少脂蛋白的合成。脂肪代谢是身体的一项重要的功能,而脂代谢所需的脂蛋白合成离不开胆碱、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如果进食过少,身体就难以合成脂蛋白,进而就会影响肝脏的脂代谢,一旦肝脏的脂肪代谢不正常,就会导致脂肪大量沉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三、营养摄入过少。人每天吃饭是为了从食物当中摄入营养素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果吃得过少会造成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而因为这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机体就会想办法自救,于是会进行产生代偿,这样就会导致糖、蛋白质等都转化为脂肪,堆积到肝脏。其结果也会导致脂肪肝。

所以,对于盲目节食减肥的朋友,这个非常的有提醒的意义,千万不要觉得吃的少就可以瘦下来,就可以健康,有时候适得其反。

相关推荐

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一、长期酗酒:这种行为是导致很多发生脂肪肝的原因之一,所以这种行为应该引起们的重视,因为酒精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还可诱发肝纤维化,进而引起肝硬化,所以们对酗酒的行为要注意避免。 二、营养过剩:这种情况也会导致们发生脂肪肝,现在有很多由于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

会有脂肪肝

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的分类较多,不同原因导致的脂肪肝所表现的发病形式也各不同。就身体胖瘦而论,发生率高者为体型偏胖者,但是瘦脂肪肝的也不少见。因为脂肪肝的形成与体型的胖瘦并没有绝对的联系,所欲不能单纯的以胖瘦来判断是否有脂肪肝

什么易得脂肪肝 少动者

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则表现为脂肪肝

喝白酒能吃海带吗 喝白酒不能吃什么

1.白酒和核桃同食容易血热。 2.白酒和柿子同食容易结石。 3.白酒和海鲜同食容易痛风。 4.白酒和牛奶同食易得脂肪肝。 5.白酒和碳酸饮料同食易伤五脏。

男性饭后喝茶最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的形成与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脂肪肝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重要的是控制饮酒。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一般是每千克体重每小时代谢六十至两百毫克酒精,需要三至十个小时后体内才能清除掉所有的酒精。经常饮酒,肝脏负担太重,即使每日饮酒不超过限量,也会危害身体特别是肝脏的健康,因此饮酒不仅要少饮,还要稀饮。饮酒量(多少及频率)决定肝损害的危险和程度。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损害。饮酒数年的女性,饮酒量每天达19克纯酒精量(约合182克葡萄酒、364克啤酒、56克威士忌)

脂肪肝症状 哪些更容易得脂肪肝

1. 明显肥胖,尤其是「肚子大」的 医学研究显示: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很可能是一种互为因果关系的综合症,而脂肪肝,可能是脂肪代谢异常的结果。 2. 爱喝酒的 饮酒后,酒精要进入肝脏降解,其分解产物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早期的肝损伤就可能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俗称「酒精肝」。 长期酗酒和短时间内喝很多都有这样的危害。 持续的酒精损害,还会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等,肝癌的风险也显著高于普通。对于饮酒多且出现脂肪肝,戒酒和就医是必要的。 3. 其他情况 一些有肝脏副作用的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导

得了脂肪肝严重吗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脂肪在肝脏内过多堆积的一种病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内脂肪多,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工作。脂肪肝又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而脂肪肝发病率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为主,且近年来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有资料显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超重或肥胖者占64%。换句话说,只要你肥胖了,基本上你患上脂肪肝的可能性就占到了六成以上。为什么肥胖者更容易得脂肪肝呢?因为胖了以后,血液当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等)含量增加,而肝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

什么样的最容易得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它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光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从已知的研究来看一般通过纯节食减肥或药物减肥一个月体重下降1/10或以上者得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一旦停止体重反弹也会非常快。目前许多年轻脂肪肝的原因就是盲目减肥引起的。所以拥有正确的生活方式,才不会受到脂肪肝的青睐。 脂肪肝患者要正确的对待自身病情的治疗,脂肪肝的治疗不能陷入使用保肝产品的误区。倘若是酒精性脂肪肝,建议戒酒三四个月,至于中毒造

什么易得脂肪肝 年长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运动量也随之减少,脂肪沉着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同时中老年罹患内分泌疾病者较多,如糖尿病可造成代谢紊乱,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龙眼酒怎么泡 桂圆酒和什么相克

白酒:白酒不可和其它酒、茶、牛奶、碳酸饮料同饮;并且不易与牛肉、红薯、柿子、西红柿同食。白酒与牛肉同食易上火;与牛奶同食容易得脂肪肝;与碳酸饮料同食易伤五脏;与红薯、柿子同食易患结石;与西红柿同食会造成胸闷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