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多运动更有利于宝宝智力发育
孕期多运动更有利于宝宝智力发育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孕妇运动有助于提升胎儿的大脑发育,而且每周只要进行3次,每次20分钟的运动,就会有效果,而这项正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
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要求10位孕妇每周至少从事3次会微喘的运动,平均几乎每周达到近2小时,包括快走、慢跑、骑脚踏车或游泳;另一组孕妇则不做运动,每周的中等程度活动约10分钟。
当孩子出生后,研究人员让新生儿戴上有超过100个电极的仪器来评估大脑活动,当新生儿在妈妈大腿上睡着时,持续播放尖锐噪音,这种噪音有时会被第2种声音打断。
研究人员发现,在孕期进行运动的母亲所生的孩子,能分辨出两种不同声音,这是大脑成熟与发育较快的征兆。
在此之前,已经有研究显示,孕期运动能改善婴儿的智商与词汇,直到至少5岁以前都有正面影响。其它研究也显示,母亲在怀孕期间运动量较大,孩子长大后心脏功能也较佳。
研究认为,可能原因是运动能增加供氧量,也可能是运动会增加促进大脑发育的蛋白质的产生。
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出生至1岁
出生后0到12个月,相关的研究表明,婴儿的智力发育从出生后到一岁的年龄是宝宝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这个时期宝宝的大脑每天几乎以1000毫克的速度增长,比宝宝刚出生时的大脑发育增长了175%之多,大脑发育进入爆炸式增长时期。
如何评价宝宝智力发育情况
宝宝智力发育情况需要根据宝宝年龄来判断,不同时期的宝宝智力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通常可以通过智能测试来判断。
· 三岁以下宝宝
1.测试方法
三岁以下的宝宝通常以行为活动为主,因此需要根据宝宝做出的活动来进行智力发育水平测试。比如宝宝的坐、爬、走等行为,通过观察宝宝行为的特征来判断其智力发育情况。
2.测试标准
此时宝宝活动都有各自的规律性,会遵循固有的顺序。比如一岁的宝宝只能尝试着去玩积木,有叠加积木的倾向性;十五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叠两块积木了;十八个月的宝宝则可以叠三四块积木。这说明宝宝的神经和运动系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成熟发展的。因此根据宝宝的发育检查结果就能看出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
· 三岁以上宝宝
1.测试方法
三岁以上的宝宝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智能性活动。他们能够目标清晰地做事情、能够理性思考、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智力测验来观察智力发育情况。
2.测试标准
智力测验有很多种,可以分成定量、定性两方面。定量测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让专业人士来为宝宝进行测试,这样才能有准确的诊断结果。而定性检测的流程比较简单,没有评分的项目,只是起到一个浅显评价的作用,比较适宜普通人进行检测。
八个月宝宝智力发育
8个月宝宝的动作与智力开发:7~9个月:
此时宝宝不须扶持即可自己坐稳,并开始学习爬行,在认知及社会性上,可把两个积木互相敲击作响,主动比较物体间的差异及永久性。家长可选择「综合性盘面玩具」给宝宝玩,这种玩具通常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左右拨动、上下移动、按压等,藉此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由於此时宝宝正於爬行阶段,家长可利用各种声音或动态的玩具(如:球)来吸引宝宝爬行,促进宝宝小肌肉的发展。
玩具不但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它还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根据婴儿的成长发育历程,6~9个月属於摇篮游戏期,也就是说从6个月开始,是宝宝遥遥晃晃、非常快乐的时期。"发现性"的玩具最适合这个时期的孩子。例如不倒翁,它能够满足这个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宝宝非常喜欢不倒翁倒下去,又恢复原状的变化。其他如塑胶玩具可以在洗澡时放进冲凉盆里,妈妈用手将塑胶玩具鸭子压入水里,再试着将手放开,当宝宝看见鸭子浮出水面的时候会非常高兴。同时宝宝还可以在这种玩具中学到"物的持久性",即使刹那间看不见,但是仍然有物的存在,因此这是培养宝宝内在语言最适当的玩具。
婴儿从用整个手掌握物品开始,直到九个月左右,才进展为用手指掌握物品。因此只要摇晃、挤压便会发出声响的玩具,可以使这个时期的孩子充分运用他的手指。让孩子用手指转一转、压一压,如果可以动的部分有很多,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可以锻炼其手指的灵巧度,是训练他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掌握小物品的好方法。
等宝宝11个月大,能独自站立,能说不太标准的单字词,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买一些适合的书或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读物和图片,以及组合积木等。
通过上面文章的详细介绍,想必大部分人也就了解了上述的问题了。其实八个月宝宝智力发育情况一般都是引人而已的,所以不同的宝宝在八个月时候的智力发育情况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和先天性也是有关系的。不过对于八个月宝宝智力开发却是有很多方法的,具体的方法上面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的家长们要好好注意一下。
宝宝吃花生油好吗
宝宝吃花生油是好的。
花生油含有人体必须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多种人体必需脂肪酸,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和增强免疫力,而花生油中含锌量是食用油类中最高的,有助于宝宝智力发育,另外其中的脑磷脂、卵磷脂和胆碱对宝宝智力开发也是有好处的。
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很多的父母也是都很关注孩子的智力的发育的,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是不能忽视的,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也是有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
第一个因素:母亲精神健康状况。
如母亲被两次以上诊断为有情感障碍的,则为高危因素,她的宝宝易发生智力障碍。因此,保护母亲情感的稳定和平衡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个因素:母亲有否抑郁。
智商高的宝宝,他们的母亲75%无忧郁;低智商宝宝的母亲有忧郁者占25%以上。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种心理压抑也是高危因素,对宝宝的成长极为不利。
第三个因素:双亲教育宝宝的观点。
智商高的宝宝,双亲75%是非专制型的;低智商宝宝的母亲至少25%是采取专制型教育的。专制、强迫性教育是高危因素。
第四个因素:母子间的相互影响。
智商高的宝宝,他们的母亲75%有较多的自发爱抚表示,而缺乏自发爱抚行为的则为高危因素。
第五个因素:母亲受教育程度。
母亲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其宝宝发生智力障碍的较为少见。
以上就是对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智力发育的注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八个月宝宝智力测试内容
八个月宝宝智力测试内容
1、抽象思考和推理能力
2、学习能力
3、适应环境的能力
4、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个月宝宝智力测试题
学认第一个人体部位(手、耳、鼻及其他部位)。
听声会伸手去摸 10分
眼看 5分
不会 0分 ·
寻找藏起之物。
盖住大半露出一点的玩具 10分
露出一半 8分
露出大半 5分
眼看手不去拿 1分
按吩咐把玩具给爸爸、妈妈、奶奶。
3人 12分
2人 8分
1人 3分
不会 0分 ·
用食指抠洞、转盘、按键、深入瓶中取物。
4种 12分
3种 8分
2种 5分
1种 3分 ·
弄响玩具。
捏响 8分
摇响 5分
踢响 3分
不响 0分 ·
做动作表示语言“再见”、“谢谢”、“您好”等。
3种 10分
2种 8分
1种 5分
不会 0分
· 白大人的表情。 高兴、悲伤、发怒
3种 8分
高兴、生气
2种 5分
1种 3分
不会 0分 ·
看到亲人 展开双手要人抱 8分
大声呼叫 5分
手足乱动着急 3分
无表示 1分 ·
便前。
出声表示 12分
动作表示 8分
学会坐盆 5分
不表示 3分
学坐或匍行。
用手巾吊起腹部可用手漆爬行 8分
手腹向后匍行 5分
打转不匍行 3分
俯卧时。
自己做起来 5分
扶仰卧再扶物坐起 8分
要大人扶住坐起 12分
分值参考:
0---60 宝宝智力发育落后,建议到医院检查。
60---80 宝宝智力发育有些落后,请努力。
80---110 宝宝智力发育正常,请继续保持。
110---130 宝宝智力发育非常优秀。
宝宝大小脑同步发育是关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伶俐,可是你知道吗?要想宝宝聪明,大小脑同步发育是关键。
宝宝不经意间的精彩表现常给爸爸妈妈带来满心喜悦,机智灵巧的宝宝看上去更伶俐,学得既好又快。然而,近40%的家长很关心宝宝的智力发育,却忽略了身体协调能力的重要性,忽略了大小脑均衡同步发育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知名专家指出:家长应合理培养,注重宝宝智力与协调能力的全面同步发展,重视宝宝大脑和小脑的同步发育,宝宝才能学得既快又好,机智又灵巧。
解答父母疑惑:宝宝动脑又动手,才能学得好又快?
宝宝都具有广泛和细腻的学习能力,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模仿来了解与认知周边的事物,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有的宝宝似乎天生就是思想家,喜欢安静,乐于思考。而有的宝宝却是天生的活跃派,静不下来,每分每秒都要动起来。其实,这些现象与宝宝脑部全面、均衡、同步的发育有很大关系。大脑掌管思考,小脑控制身体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缺少对其中任何一项的培育,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与速度。
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事物,探索和学习未知的世界,能够提高宝宝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宝宝身体的各种机能发育良好,爸爸妈妈利用各种动作、活动及游戏来“解放手脚”,更好地促进宝宝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帮助宝宝满足其强烈的好奇心和刺激旺盛的求知欲。国际著名育儿专家、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针对现在爸爸妈妈更重视宝宝的智力发育的普遍现象表示:“宝宝正是运用‘动作思维’来学习本领、发展智能的。‘良好的动作,协调的动作’是宝宝脑成熟的“催化剂”,是宝宝‘智慧之舟’的领航员,也是宝宝健康快乐的源泉。家长应该鼓励宝宝的这种‘自然’的天性,避免因动作能力与智力发展不协调,上学后出现学习困难。”
发现问题关键:大小脑发育不同步
然而,当前大多数家长并没有重视宝宝“好动”的天性。调查发现,63%的宝宝存在智力发育与动作协调能力不同步的问题。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家长在后天培养上更重视宝宝智力发展,忽视了宝宝协调能力的发展。其次,国际知名儿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前主任籍孝诚教授说出了问题的另一个关键:“从生理结构而言,大脑控制着宝宝的智力发展,小脑则负责控制人体平衡与协调身体运动。宝宝协调能力与智力发展不同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小脑发育不同步。”
提出解决方案:大小脑发育需要不同营养
大小脑发育不同步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大小脑摄入营养不全面、不均衡。大多数家长并不清楚宝宝小脑的营养补充和大脑同样重要,常常是为宝宝大脑补充了高营养,却忽视了小脑。另外,设计科学的游戏和活动操等都可以促进宝宝协调能力的发展。
要促进宝宝脑部的全面发育,使宝宝机智又灵巧,必须双管齐下。南山幼儿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通过多年对宝宝大脑、小脑生理特点与发育的研究发现,全面补充藻类DHA、ARA、胆碱、叶黄素等益脑营养素,不但对宝宝大脑发育、促进宝宝视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的提升有明显帮助;而且还能促进小脑发育,改善宝宝小脑神经元的生长,有效提升宝宝大脑和小脑神经元传导的效能。
当前0-3岁婴幼儿食品市场普遍以补充大脑营养为基准,缺乏以“大小脑同步发育”为出发点,满足宝宝大小脑均衡营养要求的产品。家长们要紧紧抓住大小脑发育两大关键,为宝宝分别补充大小脑发育所需的营养,同时配合科学的培养方案,令宝宝智力与协调能力同步发展,才能培养出既机智又灵巧的宝宝。
宝宝不午睡认识误区
关于宝宝不午睡的误区有很多,新手爸妈经常犯,总认为不午睡会给宝宝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其实,爸妈用恐吓或强硬的方式让宝宝睡午觉对宝宝睡眠质量照样会产生不良影响,要纠正。除了以上常见认识误区,以下这些误区爸妈也要留心:
误区一:宝宝不午睡就是不良习惯
有的宝宝不午睡是有原因的,爸妈要先了解清楚原因,再判定宝宝不午睡是否会带来不良影响。饥饿、寒冷、不适都是宝宝不睡午觉的原因。找出原因,让宝宝获得满足,宝宝才会乖乖听话睡午觉。宝宝不睡午觉是身体不适的暗示,爸妈应提高警觉。
误区二:宝宝不午睡会影响宝宝智力
睡眠对宝宝智力发育影响重大,睡眠充足,可以促进脑蛋白合成及智力发育。睡眠不充足,宝宝精神状态差,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会下降。然而,睡眠对宝宝智力影响大也并不意味着宝宝不午睡智力就会受影响。如果夜间睡眠质量好,精力充足,即使宝宝日间不午睡,其智力发育也不会受到影响。
误区三:宝宝不午睡是导致食欲下降的主因
部分不午睡的宝宝容易疲劳,食欲也会受影响,变得不爱吃东西,为此很多爸妈觉得宝宝不午睡是导致以上症状的“元凶”。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影响宝宝食欲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午睡,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病等其他因素。
3岁宝宝智力发育
1、分辨能力
如果有人教给,可以正确地辨别各种基本颜色:红、黄、蓝、绿。但是,不能较好地辨别混合色(紫、格等)和同一颜色的不同色度(粉红、大红、深红)。能够正确辨别上、下,但不能正确辨别前、后和左、右。知道白天和晚上。
看图时,一般只能看局部,不能总观整个画面。不能有计划地、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多是无目的地东看一眼,西瞧一眼,不能把握画面上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2、动作和活动
走、跑自如,可以单足站稳、单足跳跃;能迈过低矮的障碍物,能攀登楼梯、攀登架,能搬动自己的小椅子,能抛掷小东西,如皮球,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能按简单的音乐节奏或口令走步、做操。 可以自如地玩弄各种玩具,如搭积木,过家家,开汽车等。但玩法简单,不能预先计划,也不能预期结果。比如搭积木,不能先想好了图形再搭,也不能按图纸上画的标准图形搭,一般构图简单,形象也不够逼真,楼不能搭很高,桥不能搭得太长,否则,就会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