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艾草泡澡作用 发汗解表
菖蒲艾草泡澡作用 发汗解表
菖蒲和艾草都是温性的药材,都含有芳香挥发性物质,能起到良好的散寒解表的功效,对于外感风寒之邪产生的乏力怕冷、鼻塞咳嗽等症状,用菖蒲和艾草泡澡能起到不错的解表发汗作用。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
香薷辛温发散,能入肺经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味芳香,又可入于脾胃化湿和中而祛暑,多被用于暑天贪凉而导致的夏季着凉,感受风寒而同时兼有脾胃湿困的患者。其治疗夏季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腹痛吐泻的效果显著,被人称为夏月麻黄。
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
麻黄汤中所含的主要成分为麻黄,但是如果单用麻黄来发汗的话,起到的作用比较小,所以麻黄汤中配伍了具有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作用的桂枝,作为臣药使用,能够驱散体内的风寒之气,加强发汗解表的作用,对于外感风寒的人群来说适量服用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小儿外感发热的推拿疗法 小儿外感发热推拿操作手法
位置:两眉间中点起,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用两手拇指桡侧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
作用:发汗解表,镇惊安神,清脑止痛。主治头痛,发热,感冒,惊吓等。
位置:自眉头沿眉弓上缘至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先用两拇指掐按眉弓中点片刻,再用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稍向上,外分推至眉梢。
作用:发汗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主治感冒,头痛,头晕,目赤痛。
位置:两眉外端的后方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指端在穴位旋转揉运,向眼睛方向为补,向耳后方向为泻。
作用:解表,止头痛,醒神,明目。主治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目赤痛。
位置:耳后高骨微下凹陷中。
操作:以中指按于穴位上揉运之。
作用:解表发汗,镇惊除烦。主治伤风感冒,惊风抽搐,烦躁不安。
位置:后发际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食指用力提拿风池,有节奏的一松一提。
作用:发汗解表,通经止痛。主治恶寒,高热,头痛,身痛,感冒。
位置:肺经亦称肺金,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起推至指尖,为清肺经。
作用:补益肺气,清肝泄热,止咳化痰。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胸闷,虚寒,脱肛。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操作方法:用拇指螺纹面自肩胛骨内缘 从上至下向两旁分推。
作用:调肺气,解表祛邪。主治肺气虚损之久咳,胸闷,胸痛,发热。防治感冒,痰咳。
艾草泡澡的作用与功效 解表散寒
艾草性温,其中含有的芳香挥发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散寒解表的功效,对于外感寒邪产生的风寒感冒、鼻塞咳嗽等症状,用艾草泡澡能起到不错的解表发汗效果,搭配性温散寒的紫苏、生姜的话,解表散寒的功效也会更好。
菖蒲泡澡有危害吗 增强体质
古人到端午就有用菖蒲、艾草挂门窗的习俗,用作预防疫病,其中菖蒲具有芳香辟浊、解毒驱邪的功效,而艾草含有的鞣质、黄酮、多糖等微量元素及其它有机成分,具有调节人体内需求的效果,搭配来泡澡的话,对体质具有一定的调理增强的益处。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
藿香有发汗和解表的作用,对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有一定治疗作用。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
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地上部分,其味辛、偏温性,属于解表药当中的辛温解表药,服用后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汗液的流出,从而能够用于治疗暑湿感冒、头痛无汗、腹痛吐泄等症。
泡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
泡生姜的主要材料生姜药性偏温,味道辛辣,食用后能有很好的发汗解表功效,对于感受风寒出现的风寒感冒、鼻塞、畏寒等症状,适当的吃些泡生姜对身体能起到不错的发汗驱寒的效果。
小儿感冒流鼻涕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感冒推拿常用手法
位置:两边眉毛正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方式:以两拇指交替从两眉正中推向前发际。治疗头面及眼鼻疾病可推200次左右。
推拿作用:调节阴阳平衡,祛风散邪,发汗解表,开窍心脑。
主治疾病: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头痛,惊悸不安等症状。
位置: 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方式: 两拇指自眉心同时向眉梢分推,称推坎宫。治疗感冒和目疾操作时间可为3分钟。
推拿作用:发汗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无汗,目赤痛,惊风等症。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方法:中指或拇指桡侧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前方向揉为补,向耳后方向揉为泻。以两拇指桡侧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治疗头目病症治疗可操作3-5分钟。
推拿作用:疏风解表,清利头目,明目。
主治 感冒发热、头疼、目赤痛、近视、惊风等病症 。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两拇指端或中指端揉之,称揉耳后高骨。操作50遍。
推拿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
主治:感冒,头痛,惊风,痰涎,烦躁不安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