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腰痛时间来辨病
根据腰痛时间来辨病
早不痛晚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这种表现较为典型,往往早上腰痛减轻甚至完全不痛,但工作到中午过后开始腰痛发作,且越到傍晚就越痛。这是因为白天工作时多数人身体直立,此时身体的重量可将椎间盘压扁,若往后侧则突出,腰部承受的重量也多,且活动频繁,因此一天工作时间越久腰椎间可能就越突出,腰痛也会加剧。而经过一晚上休息,椎间盘稍稍复位,压迫神经的压力减轻,腰痛会缓解。
晚不痛早痛。如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结核或骨髓炎、纤维织炎、筋膜炎等引起的腰痛,往往是一早起来最痛,经过活动后,疼痛症状反而减轻或消失。这可能与一晚上没活动,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料堆积在局部组织,刺激疼痛神经而引起腰背酸痛有关。到了白天,经过一定的活动,血液循环增加,废料被带走,疼痛减轻。此外,更年期妇女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腰痛,它的特点也是早上起床后重,活动后减轻。
不分早晚日夜痛。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病变、妇科炎症、盆腔肿瘤等都会引起腰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时也会引起腰部的放射性疼痛,因这些疾病引起的腰痛往往不会随着活动的增加而加剧,也不会随着休息的增加而消失,多表现为不分早晚日夜地痛。此外,骨癌的疼痛是所有癌痛中最剧烈的,它的特点是静止痛,越安静越疼痛;活动开了,疼痛反而减轻。
根据疼痛时间判别您的腰痛病根
晨起不痛傍晚痛:多为坐骨神经痛,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椎间盘位于每节脊椎骨之间,由于人们白天工作时大多直立身体,身体的重量可将椎间盘压扁,椎间盘后侧突出,挤压紧邻的神经根,引起腰痛合并下肢的后外侧酸、麻、痛。腰部位于躯干的下部,承受的身体重量最多,腰部是整个躯干活动最为频繁,随着一天中工作的时间渐久,腰椎间盘就越突出,腰痛就越加剧。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椎间盘又稍稍复位,压迫神经之压力减轻,腰痛就获得缓解。
晨起痛日间轻:由组织发炎造成的疼痛,如关节炎、肌肉筋膜炎、强直性脊椎炎等,一个晚上没活动,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料堆积在局部组织,刺激疼痛。腰肌劳损的典型表现是晨起常疼醒,起床要活动开了疼痛才会缓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在睡后起床时,痛感更为明显,有时还伴有上肢与肋间局部的放射痛.
早晨腰背疼痛,好发于中青年,多在凌晨发生腰背部疼痛,难以入眠。甚者午夜即开始疼痛,严重影响休息,起床活动后,疼痛消失或减轻。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此症类似于肌筋膜炎的一种症型,病因不明确,可能由精神紧张状态及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组织液渗出与吸收平衡失调,渗出大于吸收,代谢产物堆积,同时精神紧张状态又可导致痛阈降低,而引起疼痛。深夜血液流动缓慢,痛阈更低,强化了致痛作用,所以夜间疼痛难忍。而白天及活动时症状消失或疼痛减轻。
梦中痛醒:好发于夜深人静时的疼痛,往往是癌性疼痛,这种疼痛常能将一个人从睡梦中痛醒,或者是觉得越晚越痛,越睡不着;其特征是在疼痛处轻轻敲击的话,会加剧疼痛,与一般肌肉酸痛靠着轻轻敲反而较为舒服正好相反。
夜间疼痛重于白天:强直性脊柱炎,典型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无法正常活动。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双腿顽固性夜间疼痛。
睡觉感到腰痛,起床后没事: 可能是腰肌劳损,可行椎板、小关节、横突经皮骨骼肌附着点松解+ 温热治疗
弯腰痛或疼痛加重:多见于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椎间盘与韧带组织的慢性损伤。
1.长期工作姿势不良,如弯腰用一侧肩膀扛抬重物,或是习惯性姿势不良,使腰肌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造成累积性劳损变性,软组织疲劳则产生腰背酸痛;
2.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或下腰短缩畸形,或腰部外伤后,长期卧床不起,腰背肌长时间疲劳等;
3.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治疗不当,或反复损伤使组织不能得到充分修复,产生纤维化或瘢痕形成,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常见疾病包括:
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疾病:腰椎骨质增生、肥大性脊柱炎、腰椎紊乱机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症:弯腰的时候右屁股痛;腰大肌损伤:突发性右侧弯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不合并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站着不痛,坐下来就腰痛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在站立和伸腰时都出现及加重症状,伸腰时腰椎椎管可缩短,神经组织相应缩短变粗,黄韧带松弛前凸,压迫加重。从椎管造影像可以看出,伸腰时造影剂不易通过,弯腰时则不梗阻。
(1)不同年龄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少儿或青少年导致下腰痛疾病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移行脊椎等;姿势性的疾病,如腰椎侧弯等;炎症性的疾病,如腰椎结核等。
青壮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损伤性的疾病,如腰肌劳损、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压缩性骨折等。此外,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也是导致青壮年下腰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中老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退行性改变,如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等,其次可能是腰骶部的各种肿瘤。
(2)不同性别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男性一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腰部的活动量较大,当负荷过大、姿势不当、保护欠缺等原因,就可能造成腰骶部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损伤,因此,男性的下腰痛以损伤因素为主。
女性由于解剖及生理特点而产生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如子宫体炎、附件炎、子宫后倾、子宫脱垂、盆腔肿瘤等。这些疾病均可引起下腰痛。此外,月经期可致下腰痛;怀孕期由于腰椎负荷加大而导致下腰痛;产后由于内分泌的改变,致使关节囊、韧带松弛,也可导致下腰痛。
(3)不同职业导致下腰痛疾病的种类不同。
体力劳动者,尤以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引起下腰痛的原因,主要是损伤性的疾病;长期在空调、潮湿、寒冷环境下工作者,易患腰背部筋膜纤维组织炎;脑力劳动者由于缺乏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薄弱,极易发生腰肌劳损及腰扭伤。
月经来时腰痛怎么办
(1) 掌压腰骶部:俯卧位,双掌重叠压在疼处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一呼一吸为1次,做10~15次.
(2) 揉摩腰背:工作之余,晨起或晚睡前都可以双手掌揉按摩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时扭动腰部,有舒筋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
(3) 揉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每结揉1分钟.
(4) 推下肢:旁人帮助,俯卧位,固定胯部,以掌根从骶部开始,经臀部沿大腿外侧,小腿外侧,至另一侧肢体.
月经病的种类及月经病的鉴别
1.月经病的种类
常见的月经病,有以下八种:①月经先期(提前);②月经后期(推迟);③月经无定期(前后无定期);④月经过多(量多);⑤月经过少(量少);⑥闭经;⑦崩漏(崩是突然大量涌出,漏是淋漓不尽);⑧痛经。
2.月经病的鉴别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鉴别寒热虚实:
(1)以时间来辨别,如:
先期属血热、气虚(气不摄血);后期属血虚、气滞(多半有腹痛);不定期有的属虚、有的属实(肝实肾虚)。
(2)以质量来辨别,如:
量多属血热、气虚;量少属血虚、气滞(血瘀),闭经同;血块多属气滞(血凝);清稀多属虚寒;粘稠多属血虚、血热;崩漏属血热、气虚。
(3)以颜色来辨别,如:鲜红多属血热;淡红多属虚寒;暗紫有的属寒,有的属热。
(4)以腹痛来辨别,如:
经前腹痛为为气滞多实;经中腹痛为血瘀、气滞多实;经后腹痛多为气血两虚。但腹痛情况,又有区别,如: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喜热为寒,喜凉为热;隐隐为虚,绞痛为寒;刺痛为血瘀,胀痛为气滞。
以上是从四个方面分别辨认,但在临证时,应综合四个方面情况来鉴别,才算全面。如:
月经先期有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为血热(还要结合舌脉、整体情况,下同)。
月经先期有量多,色淡,质清稀者,多为气虚。
月经后期有量少,色淡者,多为血虚。
月经后期有量少,色暗、腹痛者,多为气滞。
月经先后无定期、有量少、色淡、伴有腰痛者,多属肾虚。
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多,或量少、小腹胀痛、伴有胁痛者,多属肝郁。
月经过多、色淡、质稀者。为气虚。
月经过多、色鲜红、质稠者,为血热。
月经过少、色淡、质稀者,为血虚。
月经过少、又色暗、夹血块者,为血瘀气滞。
闭经是从量少而逐渐闭的,多为血虚或气滞。
闭经是突然经闭,多为大病后或过手、受寒凉所致(妊娠除外)。
崩漏是由量多逐渐形成的,多为血热或气虚。
痛经多为气滞(不通则痛)。
预防腰疼的方法
中医的“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而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
病都有各自的本质与规律,即有一定的病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治法可依、预后可测。
中医辨病就是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病名,即根据四诊等方法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中医“病”的定义,确定疾病的病种,并对该病种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整体性的诊断思维过程,又称为“诊病”。
在中医书籍中腰痛的论述中多次提及,临床中医诊疗腰痛有很多方法。
使腰痛症状减轻或缓解较易,但彻底治愈较困难,俗言称“病人腰痛,大夫头痛”。然对腰痛的 认识详于辨证,略于辨病,甚至以证代病,使病名含糊不清,不能很好把握其全局。
如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参照西医理论,并有效利用现代各种检查方法,以准 确的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利用西医对腰痛“病”的认识,一方面可掌握诊疗的主动权,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经验总结及交流,发展中医。
耳聋疾病的中医诊断方法
1.风热侵袭
证候:开始多有感冒症状,起病较速,耳闷耳胀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伴头痛、恶寒、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脉浮数,苔薄白或薄黄,局部检查见鼓膜轻度潮红及内陷。
辨析:①辨证: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耳聋,脉浮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外感风热上扰,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有耳内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发热恶寒,脉浮数,苔黄均为外感之征。
2.肝火上扰
证候:突然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风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耳鸣耳聋突发加重,并兼有耳胀,耳痛感,眩晕,口苦咽干,头痛面赤,心烦易怒,夜寝不安,胸胁胀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析:①辨证:突发耳鸣耳聋,头痛面赤,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因足少阳经上入于耳,下络于肝而属胆,所以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郁而化火,或暴怒伤肝,肝胆之火上扰,清窍被蒙,则生耳鸣耳聋。火盛炎上,故头痛面赤;肝胆火旺,扰动心神,故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肝气郁结,络气不畅,故胸胁胀闷;肝内火郁,肠中津液被灼,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征候。
3.痰热郁结
证候: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耳鸣眩晕(眩晕【译】: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时轻时重,烦闷不舒,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析:①辨证:双耳蝉鸣时轻时重,有时闭塞憋气,痰多胸闷,苔黄腻,脉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痰热郁结,蒙蔽清窍,气道不畅,故耳鸣如潮,甚则气闭失聪;痰浊内盛,气机不利,故胸脘满闷;痰火中阻,影响健运则口苦,二便不畅;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火之症。
4. 肾精亏损
证候:中年以后双耳听力逐渐下降,伴细声耳鸣、夜间较甚,失眠,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遗精多带,口渴多饮,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辨析:①辨证:中年以后耳鸣耳聋,夜间较甚,兼见腰膝酸软,遗精多带,舌红脉细为主要辨证要点。②病机:经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半即衰之谓也。精血不足,不能上充清窍,邪火转而上乘,以致耳鸣耳聋逐渐加重;腰为肾之府,肾亏则髓不充于骨,故腰膝酸软;肾亏相火妄动,干扰精室,故多虚烦失眠、梦遗走泄;舌红少苔为肾精不足之征;精血不足,故脉来细弱无力;若见细而兼数,则为阴虚相火亢盛。
5.脾胃虚弱
证候:耳鸣耳聋,休息暂减,劳而更甚,蹲下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劳怯神疲,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搪薄,面色萎黄,脉虚弱,苔薄白腻。
辨析:①辨证:耳鸣耳聋,时轻时重,四肢困倦,昏愦食少,大便时糖,脉细苔薄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脾胃虚弱则清气不能上升,耳部经脉空虚,故耳鸣耳聋;脾弱运迟,胃虚纳呆,则食少便溏;脾阳不实四肢,则懈情无力,脉细弱、苔白腻,均为脾气虚馁之征。
压迫神经腿疼该怎么办呢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方法很多,有按摩,针灸,理疗,推拿等。中医用辨症用药的方法来治疗本病的,这是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病变情况,经过四诊八纲 辨症开出的方药,经成药效果要理想的多,常用的中成药腰痛宁,常用的方子有颈腰骨康汤加减等。用中医辨症用药治好后很少复发的.祝你健康
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可以用腰痛宁,丹鹿通督片治疗的。如果效果不很理想,可以用颈腰骨康汤辨症加减用药治疗的。用中医辨症用药治好后很少复发的.
它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经常以因拿重物引起的腰扭伤的形式发病。发病时会因为疼痛而不能走路,但疼痛会渐渐减轻,但如果放任不管,椎间 盘就会受到损伤,使腰部负担加重,髓核从椎间盘中被挤出来,转变为慢性型。 急性和慢性不仅都有腰痛的症状,还都伴随着从左右大腿到膝关节再到脚的剧烈的坐骨神经痛。第4和第5腰椎之间的突出,会使膝关节外侧到脚拇趾都感到麻木或 疼痛,第5腰椎和骶骨之间的椎间盘突出,会使从膝关节后侧到脚内侧都感到麻木或疼痛。睡觉伸直背时,由于椎间盘没受到压迫,内压力减少疼痛会有所减缓。相 反,曲背和向前弯曲的姿势会加剧腰痛和腿麻木。如果身体向前弯曲,椎间盘受到压迫,髓核就会挤入后侧,压迫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型
第一型是寒湿阻络型,它发病的病因多为受寒冷或者淋雨。有这个病因以后引起腰痛。由于寒湿阻络以后,导致经脉的运行不通,所以下肢出现麻木疼痛。中医来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是腰腿痛,表现主要为腰痛或腿痛的情况。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症状表现,由于是受寒受冷引起的, 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可能症状会加重,患者多喜欢热,不喜欢冷。从舌苔来讲,舌苔有点白腻苔,脉搏多见于弦脉情况。当然寒湿按照辨证,寒有时会有怕冷这些情况,这是中医的第一个辨证分型。
第二个是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都有一个外伤史 ,用力不当,或者撞了一下,导致了腰腿痛,腰不能动,下肢不能动,这种情况下,他的脉象也是多见于弦脉,弦是主痛主经,舌苔一般来说,急性发作舌苔可能多见或者薄白苔这种情况,那么我们把舌头翘起来,舌下静脉往往比较青紫,有瘀血这个情况。这个是第二种的。
第三种是肝肾亏损(肝肾亏损型),多见于老年人比较多一点,他有个慢性腰痛史,以前也痛,年纪也比较大,那么椎间盘有退化,甚至有些病人他的椎体有压缩变形,或者说有骨质疏松这种情况,这类的病人都属于肝肾亏损,腰是酸痛无力这些,肾虚的表现一些症状。这个治疗,他的脉象一般比较沉脉,或者沉细脉,他的舌质比较红,有的可能淡,有的胖,也就是说他有气虚和血虚的表现,这个是肝肾亏损的一个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