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包疮的症状体征
脓包疮的症状体征
脓疱疮有称为传染病脓痂疹,欲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丘疹、水疱或脓包,易破溃后成脓痂、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本文介绍其临床表现。
本病可分为两型:
一、大疱型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起病迅速,初为散在小水疱,很快扩大、化脓,成为脓疱或脓性大疱。疱壁比较松弛,看似起皱。疱内脓液常沉积在底部或下半部,呈半月形。疱壁很薄,易破溃流脓,露出糜烂面,干后形成黄色脓痂。有时痂下脓液向四周溢出,在周围发生新的水疱、脓疱,排列成环形、弧形,又称环状脓疱疮。好发于面、头、四肢等露出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多发生于2~8岁儿童,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面、四肢,也可波及全身,初为红斑或水疱,迅即变为脓疱,米粒至黄豆大,周围有红晕,疱壁松弛,疱内脓汁沉积于疱底,上部为透明液体,形成半月形,疱膜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蜜黄色脓痂,自觉瘙痒,故而搔抓后易自我传染,向周围蔓延。
二、脓痂性脓疱疮: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特点是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薄壁的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与邻近皮损互相融合。本型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口周、鼻孔周围及耳廓部位多见,亦可发生于四肢。由于瘙痒明显,常因搔抓而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而发生新的皮疹。陈旧的结痂一般约6~10天自然脱落而愈,不留疤痕。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迅即转为脓疱,脓汁较粘稠,周围炎性红晕明显,干燥后结有蜜黄色厚痂,约一周左右,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脓包疮的症状有哪些
一、大疱型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起病迅速,初为散在小水疱,很快扩大、化脓,成为脓疱或脓性大疱。疱壁比较松弛,看似起皱。疱内脓液常沉积在底部或下半部,呈半月形。疱壁很薄,易破溃流脓,露出糜烂面,干后形成黄色脓痂。有时痂下脓液向四周溢出,在周围发生新的水疱、脓疱,排列成环形、弧形,又称环状脓疱疮。好发于面、头、四肢等露出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多发生于2~8岁儿童,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面、四肢,也可波及全身,初为红斑或水疱,迅即变为脓疱,米粒至黄豆大,周围有红晕,疱壁松弛,疱内脓汁沉积于疱底,上部为透明液体,形成半月形,疱膜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蜜黄色脓痂,自觉瘙痒,故而搔抓后易自我传染,向周围蔓延。
二、脓痂性脓疱疮: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特点是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薄壁的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与邻近皮损互相融合。本型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口周、鼻孔周围及耳廓部位多见,亦可发生于四肢。由于瘙痒明显,常因搔抓而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而发生新的皮疹。陈旧的结痂一般约6~10天自然脱落而愈,不留疤痕。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迅即转为脓疱,脓汁较粘稠,周围炎性红晕明显,干燥后结有蜜黄色厚痂,约一周左右,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新生儿头上长脓包要怎样预防
小儿脓包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婴幼儿及儿童最易感染,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主要症状为脓疱,疱壁薄如纸,破了后会流水结痂,并向周围蔓延。此病应以预防为主,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则可以避免。
1是新生儿娩出后,如果体表胎脂过多过厚,应当用棉球蘸石蜡油将其轻轻擦去,特别是腋下要擦掉,以免脂类氧化成脂肪酸刺激皮肤。
2是应给小儿穿着宽松的棉布睡衣,不要裸身直接包裹在襁褓里,以避免皮肤与皮肤紧贴,造成局部潮湿而导致细菌侵入继发感染。
3是要给小儿勤洗澡和勤换内衣,每次洗澡后要注意拭干颈部、耳后和腋下等部位,既保持小儿皮肤干净又保持相对干燥。
4是天热时不要包得过严,扎得过紧,以免出汗多、潮湿而诱发脓包疮,同时可避免新生儿闷热综合症。
5注意皮肤卫生,儿童内衣要勤洗勤换,特别是夏季应勤洗澡、剪指甲。
6生了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治疗,避免细菌感染。
对于新生儿的脓包疮问题为大家介绍过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做了很详细的解答,如果年轻的父母不知道怎样具体实施的话可找有经验的长辈来帮忙,新生儿一定需要精心的呵护,尽量的减少婴儿生病现象,大人在抱孩子或者是触摸小孩皮肤时最好先清洗干净双手。
耳洞发炎流脓怎么办 红霉素软膏治疗
当耳洞出现发炎情况时,可以用棉签蘸取碘伏清洗耳洞及耳洞周围,再用红霉素软膏涂抹。红霉素软膏适用于脓包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对耳洞发炎流脓治疗效果明显。
脸上痤疮的症状有哪些
面部痤疮症状1易出现部位: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前胸及后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常对称分布。
面部痤疮症状2结节性痤疮:脓包性痤疮漏治误治以后,可以发展成壁厚,大小不等的结节,位于皮下或高于皮肤表面,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质地较硬,称为结节性痤疮,又称硬结性痤疮。
面部痤疮症状3聚合性痤疮:数个痤疮结节在深部聚集融合,有红肿颜色青紫,称为融合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
面部痤疮症状4脓包性痤疮:表现以脓包和炎性丘疹为主者称为脓包性痤疮。
面部痤疮症状5萎缩性痤疮丘疹或脓疱性痤疮破坏腺体而形成凹坑状萎缩性瘢痕者,称萎缩性痤疮。
面部痤疮症状6粉刺性痤疮:初发者有白头和黑头粉刺两种。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位于毛囊口的顶端,可挤出,叫硬脂栓。
面部痤疮症状7囊肿性痤疮:表现以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内含有带血的粘稠脓液,破溃后可形成窦道及瘢痕称囊肿性痤疮。
面部痤疮症状8丘疹性痤疮:痤疮炎症可继续发展扩大并深入,表现为炎性丘疹和黑头粉刺者称丘疹性痤疮。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你对面部痤疮应该更了解了,自己可以对比一下是哪一种类型,尽快对它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它赶紧远离你的脸,自己平时也需要注意对于脸部的痤疮一定不能用去挤或者抓,手上的细菌多最容易造成二次感染的。
症状体征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侵及脑干者常有复视及多种脑神经障碍,小脑扁桃体疝时常有颈强直、斜颈表现
。因肿瘤多数梗阻第四脑室而产生颅内压增高,平均病程为4个月左右。
1.颅内压增高 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盘水肿,本组头痛占76.6%,呕吐占95%,视盘水肿占72.1%。较小的儿童可有颅缝裂开。
2.小脑损害征 主要为小脑蚓部损害引起的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及站立摇晃,Romberg征阳性。肿瘤压迫延髓可有吞咽发呛和锥体束征,2/3的患儿表现有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有些病人有眼球震颤及肢体共济障碍。本组有小脑征者占88.3%。
身上长脓包疮能洗澡吗
身上长脓包疮能洗澡吗?
回答是肯定的,脓包疮的基本治疗方法中,其中有一项注意便是要勤洗澡,因此身上长脓包疮是能洗澡的。
脓包疮俗称黄水疮,是炎炎夏日最易发的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点,通过接触相互传染。脓包疮夏天易在儿童中流行,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防治要多洗澡。 脓包疮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于脸上、四肢等暴露部位。脓包疮开始为粟粒至黄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之后迅速变为脓包,包壁薄,很容易破溃,不过只要颗粒治疗,患者一般一周左右痂即可脱落痊愈,只是有的孩子长脓包疮因为患处瘙痒,老是爱抓它,从而将脓包疮分泌物患处的细菌接种于其他部位,使新的脓包疮损害不断发生,可引起发烧、淋巴结炎,有的患者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之久,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有时并发急性肾炎。 因此,当您的孩子患上脓包疮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脓包疮时,先用消毒针刺破脓包,吸干脓液;或用镊子祛除厚痂,然后用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外搽百多邦软膏,再扑上消炎粉,每天2次。同时选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并将脓包疮患儿用过的衣物和玩具消毒。 患脓包疮期间,患儿应避免日晒,勤洗澡、更衣,常剪指甲; 患脓包疮还应及时治疗沙眼、痱子、湿疹及其他瘙痒性皮肤病,以杜绝脓包疮的发生。如果是集体发生脓包疮,如幼儿园等地方,要注意及时隔离治疗,以免造成脓包疮疾病的传播。
总的来说,治疗脓包疮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外用药消炎可缓解症状疼痛加快脓包疮愈合。
2.温水勤洗保持好个人卫生利于脓包疮治疗。
3.穿棉质衣物更透气脓包疮好的更快。
4.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维生素有很好的辅助治疗脓包疮效果。
5.室内透气性要好空气新鲜度高
红霉素软膏的作用 皮肤感染治疗
红霉素软膏作为抗生素类药物,最广泛就是应用与皮肤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如脓包疮化脓性皮肤病及溃疡面的感染,同时红霉素软膏也可以用于皮肤黏膜交界部位,如口腔周围和肛周部位感染。
小腿上长脓包应该注意什么呢
(—)脓胞疮患者的注意事项:
1.注意清洁卫生,保护皮肤完整,及时处理小伤口。
2.脓包疮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挠抓或摩擦,防治传染。
3.如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二)脓包疮的药物治疗:
1.西药治疗脓胞疮:
方案—: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天4次
方案二:局部涂抹2%氯霉素软膏,每天4次。
方案三:局部涂抹10%鱼石脂软膏,每天4次。
2.偏方:
偏方治疗脓胞疮—:清热解毒。
用料:青黛20克,蒲黄、滑石各30克。
用法:共研细末备用。患处渗液者,干粉外扑;无渗液者,用麻油调擦。
偏方治疗脓胞疮二:清热解毒。
用料:黄连、金银花各60克。
用法:晒干研末,用醋调敷于疱面,8小时1换,每天2次。
偏方治疗脓胞疮三:清热解毒。
用料:黄连、鸡蛋适量。
用法:黄连研成粉末,用鸡蛋调匀敷于患处,每天3次。
脓包型痤疮症状起因
脓疱型痤疮产生与不良的饮食、消极的情绪、无规律的作息、痤疮杆菌的大量繁殖等问题都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分泌紊乱、皮肤抵抗力下降、毒素长期积累引起的。
免疫
患者的体液免疫中,血清IgG水平增高,并随病情加重而增高,痤疮棒状杆菌在患者体内产生抗体,循环抗体到达局部参与了早期炎症的致病过程。
微量元素
脓疱性痤疮患者锌低可能会影响维生素A的利用,促使毛囊皮脂腺的角化,铜低会削弱机体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等,总之,痤疮患者微量元素锌、铜、铁低下,锰升高可使体内脂肪代谢、性激素分泌受到一定影响,加上皮肤抵抗力低下,可与痤疮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遗传
遗传也是脓疱型痤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脓包疮的症状
一、大疱型脓疱疮:初为散在小水疱,很快扩大、化脓,成为脓疱或脓性大疱。疱壁比较松弛,看似起皱。疱内脓液常沉积在底部或下半部,呈半月形。疱壁很薄,易破溃流脓,露出糜烂面,干后形成黄色脓痂。有时痂下脓液向四周溢出,在周围发生新的水疱、脓疱,排列成环形、弧形,又称环状脓疱疮。好发于面、头、四肢等露出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多发生于2~8岁儿童,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面、四肢,也可波及全身,初为红斑或水疱,迅即变为脓疱,米粒至黄豆大,周围有红晕,疱壁松弛,疱内脓汁沉积于疱底,上部为透明液体,形成半月形,疱膜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蜜黄色脓痂,自觉瘙痒,故而搔抓后易自我传染,向周围蔓延。
二、脓痂性脓疱疮: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薄壁的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的红晕,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与邻近皮损互相融合。本型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口周、鼻孔周围及耳廓部位多见,亦可发生于四肢。由于瘙痒明显,常因搔抓而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而发生新的皮疹。陈旧的结痂一般约6~10天自然脱落而愈,不留疤痕。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迅即转为脓疱,脓汁较粘稠,周围炎性红晕明显,干燥后结有蜜黄色厚痂,约一周左右,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丙肝症状体征
(一)潜伏期:丙型肝炎2周—6月,平均40d。
(二)临床经过
1、急性肝炎 各型病毒均可引起。丙型肝炎超过50%转慢性。
(1)极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经过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三期,总病程2—4个月。黄疸前期:丙型肝炎起病相对较缓,仅少数有发热。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ALT升高。本期持续1—21d,平均5—7d。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1—3周内黄疸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搔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肝功能检查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周围。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相比之下,黄疸型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主要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恢复较快,病程大多在3个月内。有些病例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实际上无黄疸型发病率远高于黄疸型。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多无明显症状或症状很轻,无黄疸型占2/3之上。多数病例无发热,血清ALT呈轻中度升高即使是急性黄疸型病例,血清总胆红素一般不超过52umol/L。
丙肝2、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而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发病不明确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符合慢性肝炎表现者。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3型肝炎。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少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反A≤32g/L,Bil>正常上限5倍,PAT60%—40%,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