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宫缩时胎儿动吗
临产宫缩时胎儿动吗
一、临产宫缩时胎儿动吗
宫缩的时候一般对胎儿无刺激,由于出现宫缩的时间大多在孕晚期或临产前,此时胎儿已经发育得比较大了,活动范围有限,胎儿活动的频率减少。宫缩是胎儿出生的征兆,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假性宫缩是孕期常见的症状,一般对胎儿无碍,但如果太频繁可能会引起宝宝缺氧或者早产。应照明导致宫缩频繁的原因,并看看宫缩是否引起胎盘供血不足,以免频繁宫缩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
二、胎动和宫缩的区别
胎动比较突然,是一下一下的,胎动时准妈妈一般不会有不适感。宫缩是缓缓起来,子宫逐渐变硬,会有腹胀或者腹痛感。虽然有些子宫比较敏感的准妈妈,胎动频繁的时候可能会诱发比较弱的宫缩,但二者应该还是比较好辨别的。
胎动是间断的,感到胎动的部位与胎儿在子宫中运动的部位是一致的,而且经常变换。因此在子宫的任何部位,在不同时间均可感到胎儿运动而造成的感觉。如果是整个子宫发硬,准妈妈感到腹部发胀、下坠,甚至有时有尿意或便意,那就是子宫收缩了。
三、什么是宫缩
在整个孕期,一般来说有几种不同的宫缩:
1.从孕12~14周起,子宫就有无痛性不规则收缩,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这种收缩的频率和幅度也增加。这种收缩是稀发的、不规则和不对称的。收缩时持续时间不足30秒。一般不引起痛感,也不使子宫颈扩张,孕妈妈感觉不到。
2.孕晚期分娩发动前,往往出现一些预示孕妈妈不久将临产的症状,其中有不规律的宫缩,俗称假宫缩。如果孕妈妈长时间用同一个姿势站或坐,会感到腹部一阵阵地变硬,这就是假宫缩。假宫缩宫缩间隔的时间不等,可能十多分钟一次,也可能1小时以上一次,没规律;每次持续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几分钟到十多分钟都有可能。尤其在孕妈妈感觉疲劳或兴奋时,更易出现这种现象。
假性宫缩的鉴别
假性宫缩与真宫缩(临产宫缩)的区别。临产宫缩更加规律,强度更大,伴有宫颈扩大、胎头下降,并可能有少量阴道流血(见红)。假性宫缩都没有这些特点,但即使非常熟练的临床医师,也很难仅仅依赖症状而区别频繁的假性宫缩和临产宫缩,而需要进一步观察、监测和产科体检。有时候,临产宫缩可能会突然出现,更需引起产妇和临床医师的警惕和重视。
临产的子宫收缩,是有规则性的。初期间隔时间大约是10分钟一次,孕妇感到腹部阵痛,随后阵痛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至40秒~60秒。程度也随之加重,间隔时间缩短,3~5分钟。当子宫收缩出现腹痛时,可感到下腹部很硬。宫缩像浪潮一样涌来,阵阵疼痛向下腹扩散,或有腰酸并排便感,这种宫缩是为宝宝出生作准备。如果真性宫缩发生在妊娠37周之前,则为早产的开始,可能对新生儿造成比较严重的恶劣影响,需要医疗上进行干预和处理。
分娩期的分娩过程是什么
分娩是都知道的,这也是孩子出生很重要的过程,对于第一次怀孕的准妈妈来说,分娩过程是既陌生又充满恐惧的,那么分娩期的分娩过程是什么?下面就了解一下。
(1)规律宫缩
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20~30秒)且弱,间歇时间较长(5~6分钟)。以后随着产程进展,尤其到活跃期后期,宫缩持续时间长(40~50秒)且强度增加,间歇时间渐短(2~3分钟)。当宫口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分钟,间歇期仅1~2分钟。每阵宫缩时都会带来疼痛,宫缩越强疼痛越重,准妈妈们应该正确对待宫缩时的疼痛,尤其是高龄产妇,当宫缩一阵阵变强时,说明你的产力良好,成功的自然分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2)宫口扩张
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可以确定宫口扩张程度。对于初产妇,宫缩刚开始时,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然后随着宫缩的加强,宫口逐渐扩张,宫口于潜伏期扩张速度较慢,进入活跃期后宫口扩张速度加快,当宫口开全(10cm)时宫颈也就消失,子宫下段及阴道形成宽阔的筒腔。若宫口不能如期扩张,多因宫缩乏力、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原因。
(3)胎头下降程度
通过肛查判断颅骨最底点的位置。胎头下降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在第一产程胎头下降较为缓慢,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胎头迅速下降直到骨盆底。胎头位置的高低是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如果胎头下降不好,则有可能是因为胎膜未破,宫缩乏力,胎头枕位不良导致胎头径线较大而难以通过骨盆。
(4)胎膜破裂,简称破膜
宫缩时,子宫腔内压力增高,胎儿先露部下降,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在胎先露部前面的羊水量不多,约100ml称前羊水,形成的前羊水囊称胎胞,它有助于扩张宫口。当宫颈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破膜多发生在宫口将近开全时。也有些产妇在临产之前就发生破膜,我们叫做胎膜早破。可能是由于阴道炎症导致胎膜发育不良,或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衔接不好等原因造成。
(5)胎头拨露
宫口开全后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盆底组织时,产妇有排便感,不由自主地向下屏气。随着产程进展,会阴逐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括约肌松弛。于宫缩时胎头露出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这种现象称胎头拨露。直到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随后胎头娩出。
(6)胎儿娩出后
产妇感到轻松宫缩停止数分钟后重又出现。子宫体变硬呈球形,阴道少量流血。用手压迫子宫底时胎盘排出
上述就是对分娩期的分娩过程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解了吧,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准妈妈们一定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希望准妈妈们都能生育聪明健康的宝宝。
孕期肚子痛分为哪几类
1、子宫增大压迫肋骨
随着宝宝长大,准妈妈的子宫也在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不断刺激肋骨下缘,可引起准妈妈肋骨钝痛。一般来讲这属于生理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左侧卧位有利于疼痛缓解。
2、假临产宫缩
到了妊娠晚期,可因假宫缩而引起下腹轻微胀痛,它常常会在夜神人静时作祟而于天明的时候消失,宫缩频率不一致,持续时间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会逐渐增强,不伴下坠感,白天症状缓解。假宫缩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应做好准备,如保持充分的休息,多吃些能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养精蓄锐。临产前的宫缩有节律性,每次宫缩都是由弱至强,维持一段时间,一般30—40秒,消失后进入间歇期,为5—6分钟。
3、胎动
胎动于28及32周间最显着。在20周时,每日平均胎动的次数约为200次,在32周时则增加为375次,每日的胎动次数可能介于100至700之间。自32周之后,胎儿逐渐占据子宫的空间,他(她)的活动空间也将越变越小,但是他(她)偶尔还是会很用力地踢你。当他(她)的头部撞在你骨盆底的肌肉时,您会突然觉得被重重一击。胎动可以自测:从妊娠28周起,每日早、中、晚3次卧床计数胎动,每次1小时,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若胎动≥30/12小时或≤3次/小时为正常。
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一览表
◣假临产◢
在预产期的一个月内,孕妈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子宫肌细胞兴奋性增高。有些孕妈会出现不规律的子宫收缩,有时几分钟一次,有时半小时以上才有一次,每次宫缩时间在30分钟以下,并不逐渐增强,反而逐渐减弱而消失,宫颈并未开大,这种情况称“假临产”。
确认是假临产就可以回家好好休息,积聚精力。假临产虽然不能使宫颈扩张,但能使宫颈软化,为宫颈扩张做准备。
临产的主要标志
临产的主要标志是规律的子宫收缩,即:两次子宫收缩间隔5-6分钟左右,持续至少20-30秒并有一定的强度。宫缩时,产妇会有腹痛肚子发硬的感觉。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时间逐渐延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子宫收缩同时,颈口逐渐扩张开,胎儿头不断下降。正常初产妇预计在14~18小时内宫口开 全并分娩。
不少准妈妈在预产期前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紧张不安,担心把握不住住院分娩时间。其实正式临产有特定的标志。当你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去医院待产。
规律的腹痛:当出现规律的子宫收缩即你感觉有规律的腹痛时。
破水:通常胎膜在宫缩剧烈、胎儿快娩出时破裂,此时羊水不由自主地从阴道流出。如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仍未分娩,感染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大。所以,一旦发生了胎膜破裂,都应立即去医院。
我们把分娩的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也就是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的配合
第一产程是从子宫出现规律性的收缩开始,直到子宫口完全开大为止。随着宫缩越来越频繁,宫缩力量逐渐加强,子宫口逐渐开大,直到扩展到10厘米宽(子宫口开全),这时第一产程结束。
第一产程所占时间最长,初产妇需12-16小时。在此阶段,宫口未开全,产妇用力是徒劳的,过早用力反而会使宫口肿胀、发紧,不易张开。
此时准妈妈应做到:
1、思想放松,精神愉快。紧张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子宫收缩,而且会使食欲减退,引起疲劳、乏力,影响产程进展。做深慢、均匀的腹式呼吸大有好处,即每次宫缩时深吸气,同时逐渐鼓高腹部,呼气时缓缓下降,可以减少痛苦。
2、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利用宫缩间隙休息、节省体力,切忌烦躁不安消耗精力。如果胎膜未破,可以下床活动,适当的活动能促进宫缩,有利于胎头下降。
3、采取最佳体位:除非是医生认为有必要,不要采取特定的体位。
只要能使你感觉减轻阵痛,就是最佳体位。
4、另外产妇要乘机补充营养和水分,尽量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如粥、牛奶、鸡蛋等,多饮汤水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来承担分娩重任。
5、勤排小便。膨胀的膀胱有碍胎先露下降和子宫收缩。应在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前提下,每2-4小时主动排尿1次。
第二产程的配合
宫口开全,胎儿随着宫缩逐渐下降,当胎先露部下降到骨盆底部压迫直肠时,产妇便不由自主地随着宫缩向下用力。约经1~2小时,胎儿从完全开大的子宫口娩出。
第二产程时间最短。宫口开全后,产妇要注意随着宫缩用力。当宫缩时,两手紧握床旁把手,先吸一口气憋住,接着向下用力。宫缩间隙,要休息,放松,喝点水,准备下次用力。当胎头即将娩出时,产妇要密切配合接生人员,不要再用力下屏,避免造成会阴严重裂伤。
第三产程的配合
胎儿生下后,胎盘及包绕胎儿的胎膜和子宫分开,随着子宫收缩而排出体外。胎盘娩出时,只需接生者稍加压即可。如超过30分钟胎盘不下,则应听从医生的安排,由医生帮助娩出胎盘。胎盘娩出意味着整个产程全部结束。
在第三产程,产妇要保持情绪平稳。分娩结束后2小时内,产妇应卧床休息,进食半流质饮食补充消耗的能量。一般产后不会马上排便,如果产妇感觉肛门坠胀,有排大便之感,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要排除软产道血肿的可能。如果有头晕、眼花或胸闷等症状,也要及时告诉医生,以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处理。
孕妈妈分娩有哪些必知常识
孕妈妈分娩必读
孕妈妈如果阴道有少量出血或有血样的分泌物流出,这就是“见红”,意味着即将分娩,如果出血量较少,或刚刚开始,也可以在家里观察,等到有规律的宫缩时再来医院。当产妇出现有规律的宫缩时,家人一定要将第一次宫缩时间准确地记录下来,并将此后每一次宫缩出现的时间和结束时间都一一记录下来。当宫缩逐渐规则,两次宫缩间隔越来越短时,如由没10分钟1次,每次持续半分钟左右,到每10分钟收缩2~3次,持续时间超过半分钟,且收缩强度增加,这就应该马上送医院待产了。别忘了,要带上已经记录下来的有关宫缩时间的详细记录,便于医生参考。
待产前后胎儿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人的身体是有差异的,对每位孕妇来说,有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因此,就造成了怀孕与分娩过程的不同,不过大部分孕妇都依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即顺产。以下以枕前位为例,说明胎儿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规律。
孕妈妈在妊娠38周既临盆末期,胎头进入骨盆腔,此时胎儿后脑勺(枕部)与背部,朝向母体左前方或右前方。
产妇临产后随着胎头的下降,胎头慢慢内回转,使枕部转向前面、颜面朝后。
继续下降,当胎头通过耻骨弧下缘,胎儿就抬头(仰伸)生出胎头,胎头生出来后,胎头不但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还继续向侧方转动,使胎儿脸朝左或朝右,这时在主产士的帮助下,生出前肩膀,然后生出后肩膀,随之胎儿身体与四肢就紧跟着生出了。
临产宫缩你了解多少
临产宫缩 你了解多少?子宫收缩(即宫缩),开始是不规则的,强度较弱,逐渐变得有规律,强度越来越强,持续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如间隔时间在2—3分钟,持续50—60秒。
临产宫缩 你了解多少?
临产宫缩 你了解多少?宫缩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在妊娠的最后几个月就是不规则宫缩,尤其是最后几周内。胎动后,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觉腹部不时的变硬。这种宫缩无规律性,无周期性,也不会有疼痛感。
到预产期,只有伴有疼痛的宫缩,才是分娩的先兆。开始宫缩的疼痛有的产妇是在腹部,有的产女感觉在腰部。你千万不要紧张,被阵痛吓住。其实不强烈的宫缩可以没有感觉或者与来月经时的小腹疼痛一样。疼痛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当宫缩引起你轻微的疼痛一样。疼痛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当宫缩引起你轻微的疼痛,一会儿过去了,渐渐疼痛有所加强,间隔缩短,疼痛时间延长。宫缩像浪潮一样涌来,阵阵疼痛向下腹扩散,或有腰酸下附排便感,这种宫缩是为宝宝出生作准备。所以这点疼痛算不了什么,只要和医生合作,利用你练习过的呼吸操配合宫缩,就能顺利度过分娩关。
假性宫缩与真宫缩的区别
分娩前数周,子宫肌肉较敏感,将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持续的时间短,力量弱,或只限于子宫下部。经数小时后又停止,不能使子宫颈口张开,故并非临产,称为假阵缩。而临产的子宫收缩,是有规则性的。初期间隔时间大约是10分钟一次,孕妇感到腹部阵痛,随后阵痛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至40秒—60秒。程度也随之加重,间隔时间缩短,约3—5分钟。当子宫收缩出现腹痛时,可感到下腹部很硬。
宫缩频繁该注意些什么?
大约在分娩前一个月,宫缩就已经开始了。有些人刚开始时还没感觉,只有用手去摸肚子时,才会感受到宫缩,而且孕妈妈会感觉宫缩频率越来越高。一般计算宫缩时,如果每小时宫缩次数在10次左右就属于比较频繁的,应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抑制宫缩的药物,以预防早产的发生。
如果宫缩次数不是很频繁,没有腹痛,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行用药,而且服用药物一般也不能缓解,这时,孕妈妈要注意休息,尤其不能刺激腹部。假如,宫缩伴有较强烈的腹痛,比如,痛到坐立不安、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胎动与宫缩的区别
宫缩,是临产的预兆,也在为临产做着准备,越接近临产就越频繁,宫缩倒是没有周期性的,也不会有疼痛感,宫缩有分两种,一种假性宫缩,一种临产宫缩。关于胎动和宫缩的区别,下面来细致的认识一下。
宫缩:临产的一个重要特征,简而言之,就是有规则的子宫收缩即宫缩。宫缩开始是不规则的,强度较弱,逐渐变得有规律,强度越来越强,持续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如间隔时间在2—3分钟,持续50—60秒。 在妊娠的最后几个月就是不规则宫缩,尤其是最后几周内。胎动后,只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腹部就感觉腹部不时的变硬。这种宫缩无规律性,无周期性,也不会有疼痛感。
胎动,指的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怀孕满4个月后,即从第5个月开始母体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这就是胎动。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表示胎儿的安危。胎动是胎儿在妈妈子宫内的活动。
怎么判断进入第二产程
宫口开全后,胎膜多已破裂。此时胎头应下降至盆底并压迫直肠,故使产妇有排便感和不自主的向下用力屏气的动作。此时,宫缩更加频繁,约1-2分钟一次,每次持续时间可达1分钟。当胎头降至骨盆出口时,会阴逐渐膨隆变薄,肛门被压开并逐渐在阴道口可见胎头。开始时,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外,间歇期又缩回,称为胎头拨露。随着产程继续进展,胎头露出的部分逐渐增多,在宫缩间歇时也不缩回,称着冠。此时,胎头的双顶径已达阴道口,会阴极度扩张变薄,应注意保护会阴。当胎儿枕骨到达耻骨弓下方后,宫缩时胎头仰伸,依次将额、鼻、口和颏部相继娩出。胎头娩出后发生转回和外旋转,此时胎肩到达阴道口处,随之前肩和后肩以及胎体也相继娩出,后羊水跟着涌出。胎儿娩出后产妇顿觉轻快。
正常的胎心监护图像是怎样的
胎心正常心率为120-160次/分,其快慢是由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的。交感神经兴奋时胎心加快,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胎心变慢,两者相互协调取得平衡,使胎心维持在正常范围。通常正常的胎心监护图像是:
1、胎心率维持在120-160次/分;
2、胎心率有正常的变异性,不是固定不变或者呈直线的,耳屎有时快有时慢,曲线在上升高峰和下降高分之间波动,变异的幅度在5-20次/分;
3、无宫缩时,胎动能兴奋交感神经使胎心加速,如在20秒钟内出现2-4次以上的胎动,胎心增加15次/分以上并持续15秒以上,就成为无负荷试验反应型,预示胎儿情况良好。
4、宫缩符合实验正常,即正规宫缩时胎心的图像仍属正常,说明子宫收缩时胎盘血流量减少,氧的供应也减少,如果胎盘功能良好,胎心代偿能力正常,则说明胎心没有不良变化。
分娩期的分娩过程是什么
(1)规律宫缩
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20~30秒)且弱,间歇时间较长(5~6分钟)。以后随着产程进展,尤其到活跃期后期,宫缩持续时间长(40~50秒)且强度增加,间歇时间渐短(2~3分钟)。当宫口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分钟,间歇期仅1~2分钟。每阵宫缩时都会带来疼痛,宫缩越强疼痛越重,准妈妈们应该正确对待宫缩时的疼痛,尤其是高龄产妇,当宫缩一阵阵变强时,说明你的产力良好,成功的自然分娩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2)宫口扩张
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可以确定宫口扩张程度。对于初产妇,宫缩刚开始时,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然后随着宫缩的加强,宫口逐渐扩张,宫口于潜伏期扩张速度较慢,进入活跃期后宫口扩张速度加快,当宫口开全(10cm)时宫颈也就消失,子宫下段及阴道形成宽阔的筒腔。若宫口不能如期扩张,多因宫缩乏力、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原因。
(3)胎头下降程度
通过肛查判断颅骨最底点的位置。胎头下降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在第一产程胎头下降较为缓慢,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胎头迅速下降直到骨盆底。胎头位置的高低是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如果胎头下降不好,则有可能是因为胎膜未破,宫缩乏力,胎头枕位不良导致胎头径线较大而难以通过骨盆。
(4)胎膜破裂,简称破膜
宫缩时,子宫腔内压力增高,胎儿先露部下降,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在胎先露部前面的羊水量不多,约100ml称前羊水,形成的前羊水囊称胎胞,它有助于扩张宫口。当宫颈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破膜多发生在宫口将近开全时。也有些产妇在临产之前就发生破膜,我们叫做胎膜早破。可能是由于阴道炎症导致胎膜发育不良,或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衔接不好等原因造成。
(5)胎头拨露
宫口开全后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盆底组织时,产妇有排便感,不由自主地向下屏气。随着产程进展,会阴逐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括约肌松弛。于宫缩时胎头露出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这种现象称胎头拨露。直到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随后胎头娩出。
(6)胎儿娩出后
产妇感到轻松宫缩停止数分钟后重又出现。子宫体变硬呈球形,阴道少量流血。用手压迫子宫底时胎盘排出
上述就是对分娩期的分娩过程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解了吧,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准妈妈们一定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希望准妈妈们都能生育聪明健康的宝宝。
了解宫缩的特点有助于顺利分娩
不少产妇因不了解临产宫缩的特点,在产床上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操作,往往造成精神紧张和心理不安,不仅消耗了体力,导致身体疲劳,而且影响产程的进展。因此,为了缩短分娩时间,养活产妇的疼痛,应多了解临产宫缩的特点。只有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做好产前心理准备,分娩时才能与医生紧密配合,有利于促进分娩。
临产宫缩的整个过程共3个特点:
(1)具有规律性。在临产时,宫缩每次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总结的数字表明,在时间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每次持续30秒左右,间歇5~6分钟。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产程的进展,产妇的宫缩持续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缩短,宫缩强度也逐渐增加,最后宫缩持续时间可达1分钟,间歇时间缩短至1~2分钟。
(2)具有对称性。在临产时,产妇的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向子宫底中部集中这后,不断地各下扩散。收缩力的对称性表现在:一方面收缩力在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另一方面收缩力向下逐步减弱。
(3)具有缩复作用。临床医学在总结宫缩的作用方面,仅用“缩复”两字概括。这是因为:每次子宫收缩后,表现出子宫肌纤维不能恢复原来的长度。这种缩复作用使宫腔容积越来越小,子宫下段被动扩张,迫使胎儿慢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