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症的表现 极其偏执
妄想症的表现 极其偏执
患者可能会极其偏执,当他一旦认定了一个观念以后,并且有着他自认为的合理逻辑,他就会对某些事实做出过度的评价,并且坚持自己的观念,认为人家都是错的,只有自己是对的。
妄想症5种形式需警惕
1、被害妄想
患者坚信周围人的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受妄的支配可有拘食、控告、逃跑、伤人、自伤等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夸大妄想
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可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麻痹性痴呆。
3、情爱妄想
情爱妄想症也叫钟情妄想症。妄想症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这类患者大部分在18~25岁阶段,且在女性中较为常见,但也可在男性身上发生,钟情妄想症的前提是患者首先认定自己被钟情,一口咬定是对方先爱上自己。
4、嫉妒妄想
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甚至检查配偶的内裤等,想方设法寻找所谓的证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等。
5、关系妄想
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患者认为电视里在演他和他们家的事,因而关闭电视。认为报纸上的内容是映射他和他们家,因而气愤地把报纸放在一边。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妄想症的类型现在就为朋友们介绍到这里了,若是发现身边的
迫害妄想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妄想症应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妄想症是精神分裂症中的其中一个症状,但有时或短暂出现妄想现象,并不表示就患了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患者有偏执性格基础,妄想对象和内容也较固定,结构较严密,具有系统化倾向,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具备以上特点。
症状描述
被迫害妄想型(persecutytype):坚信自己受到迫害、欺骗、跟踪、下毒、诽谤或阴谋对待等,病人往往会变得极度谨慎和处处防备,小小的轻侮可能就被病人放大,变成妄想的核心,时常将相关的人纳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
特征
被迫害妄想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病例。患这种病症的病人自己总认为有个别人或个别团伙要加害于他,每天都感到痛苦不堪。他抓住一些极为脆弱的事实充当蓄意谋害他证据,这种情绪逐渐蔓延到他的生活,迫使他作出荒谬的举动,甚至是产生杀人的冲动。然而这类病理学还包括了对于嫉妒,成功,权利,被爱幻觉(坚信已经被一个陌生人爱上),以及神秘主义的妄想。
偏执型精神病治疗的方法
一概念
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为持久的妄想性障碍,是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
二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通常30岁以后起病,可能与遗传、人格特征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有关,多数患者病前性格存在缺陷,如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自我中心、好幻想、易激惹、拒绝接受批评、以及不安全感等。在个性缺陷基础上,社会环境(如恋爱失败、升职受挫等)作用下逐渐起病,将事实曲解而逐渐形成妄想,妄想影响下,患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冲突增加,从而进一步强化妄想内容。
三诊断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对妄想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妄想是最突出的或惟一的临床特征,妄想必须存在至少三个月,必须为病人的个人观念,而非亚文化观念。可间断性地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完全的抑郁发作,但没有心境障碍时妄想仍持续存在。不应存在脑疾病的证据;没有或偶然才有听幻觉;无精神分裂症性症状的病史。
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
四治疗
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缓解患者的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可选择SSRIs类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心理治疗对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疗效一般。
看完上面的内容后我们会对 偏执型精神病更有所了解,它的发病原因,这种病的患者心里承压能力一般都不高,并且自尊心还极高,眼高手低的现实差让这些人无法接受,从而心里疾病就会产生,精神上就会出现不正常现象,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承压和释放压力。
出现被迫害妄想症的原因是什么
被迫害妄想症是一种慢性进行且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妄想为主的疾病。盛行率估计值约0.03%,发生率没有男女的性别差异,多在成人中期或晚期发病。妄想症患者的妄想是“非怪异性”的,也就是说内容会牵涉到日常生活可发生的情境内容,例如被跟踪、下毒、爱慕、家人欺骗或陷害等。一般来说,妄想症患者没有幻觉的症状,少部分会有和妄想主题相关的触幻觉或嗅幻觉。除了跟妄想相关的内容可能受影响外(例如怕被黑道追杀而躲在家中),其余的行为、外观等都很正常,患者的人格、智能以及他和环境间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发生。
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有重要作用,多在精神因素,如意外事故、挫折或失败作用下开始发病,因此精神因素可能起着促发作用。有些社会和躯体因素,如社会经济剥夺、耳聋、失眠和中毒、有助于偏执思想的形成,孤独、与世隔离以及处于一种语言不通的环境中也容易产生被迫害妄想症。
如何迅速鉴别偏执性精神病
对偏执状态的鉴别诊断
常常要除外器质性精神障碍(如内分泌疾病、脑退行性病变和药源性引起的精神症状)、情感性障碍(如躁狂症的夸大妄想)等。
1.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鉴别,在疾病早期有一定难度。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是奇特和片断的,而且伴发其他分裂症症状。不难与偏执状态鉴别。偏执状态通常缺少schneider一级症状和Bleuler的四“A”型症状。
2.与情感性障碍的鉴别较为容易,因偏执状态是较持续性的,社会功能保持相对较好。在情感性障碍多为发作性病程,社会功能虽明显受损,但治疗效果良好。
3.偏执狂和偏执状态均以系统妄想为特征,偏执状态的妄想不如偏执狂系统、固定,妄想内容可因环境变化而变化,预后较好。但在疾病初期难以鉴别。
妄想症不等于精神分裂症
妄想症就是精神分裂症吗?就此,笔者专门采访了沁悟心理咨询中心的王医生。据她介绍,妄想症是精神分裂症中的其中一个症状,但有时或短暂出现妄想现象,并不表示就患了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患者有偏执性格基础,妄想对象和内容也较固定,结构较严密,具有系统化倾向,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具备以上特点。
一般典型的妄想症有以下三个特征,缺一不可:
1、妄想是一种坚信或确信。妄想症患者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可以说是不可动摇和不可纠正的。“不论几乎所有的其他人相信什么,也不论毫无疑问的证明或证据指向反面”,妄想内容始终为患者所“坚信”。
2.妄想是自我卷入的。心理学家说:患者妄想的内容是自我中心的,它对患者的人格有着切身的重要性,是一种错误的个人信念,它饱含着个人极为重要的感受。因为,妄想的核心判断总是包含着“我”。例如,“我的配偶与某人有暧昧关系”、“人们在迫害我”、“某人钟情于我”等等。反过来说,在各式各样的思维障碍中,不论其推理判断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只要信念不涉及自我,说它是妄想便不能得到精神病学界的公认。
3.妄想是个人独特的。这就是说,妄想的内容是某一个人所独有的信念,通常不被病人的文化群或亚文化群的其他成员所接受的。正是由于每一个正常人的头脑里都浸透了所属文化的价值观,妄想是容易为人们所辨认的。对于典型的妄想的诊断,哪怕学术观点十分有分歧的精神科医生之间都有很高的一致性,根源就在于此。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要和哪些疾病区分
1.神经衰弱
主要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鉴别,鉴别要点为单纯型病人无自知力,无治疗要求。
2.强迫性神经症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强迫症状内容较荒谬离奇、多变,病人对强迫性体验的情感不鲜明,自知力不完整,求治不主动。
3.躁狂症
急起发病并表现为兴奋话多的精神分型症青春型应与躁狂症鉴别。前者多为不协调性言语运动性兴奋;后者为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4.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的紧张性木僵应与抑郁性木僵鉴别。前者接触困难、表情呆板,情感淡漠;后者是严重抑郁之情感活动。
5.反应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应与反应性妄想状态相鉴别。后者有精神刺激因素,病人病情围绕起病的精神刺激,情感反应鲜明,愿谈创伤后之情感体验,令人同情。
6.偏执性精神病
本症偏执型病人的妄想内容可变化不定或往往是荒谬或离奇、可自相矛盾。即可不固定,也欠系统性、多伴有幻听。而偏执性精神病人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很少伴有幻觉,如有短暂幻觉也与妄想联系较密切,在不涉及妄想情况下,不表现明显的精神异常。
7.症状性精神病
(指躯体、感染、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人常见意识障碍,症状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可有恐怖性的幻视,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8.脑器质性精神病
脑器质性精神病具有智能障碍与相应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尤应警惕近年来较多见的散发性脑炎。主要表现为亚木僵状态,部分病人神经系统体征出现比精神症状晚,脑电图呈弥散性异常,仔细观察与分析,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小便失禁等。
9.人格障碍
分裂型、分裂样、边缘型及偏执型人格障碍应与精神分裂症加以鉴别诊断。人格障碍一般没有精神症状,即使有一些也是短暂的,主要应从病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去分析,且缺少病程性的临床过程,这对鉴别诊断是极为重要的。
偏执狂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精神分裂症以原发性妄想为主,内容既不系统而又荒诞,且往往牵连较广,有泛化现象。常出现各种幻觉、被害观念以及其他精神分裂症特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随着病程的迁延晚期往往导致精神衰退。
2.心因性妄想症 本病是由于应激源长期存在或长时间处于困境中而诱发的症状。且妄想的内容常与应激源有一定联系,具有现实性和容易暴露的特点。从预后来讲,心因性妄想症明显良好。
3.偏执状态 其妄想没有偏执狂那样系统化,程度也较轻,预后也较好。
4.偏执型病态人格 虽有敏感多疑等个性特征,但不形成妄想,可与偏执狂鉴别。
妄想症和幻想症有什么区别
妄想症是指一种不符合事实但却坚信不移,不能以其所具有的教育水平与社会背景来解释,也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服的病态信念。
妄想内容可以十分荒谬,一般不难辨认。但是,由于现实生活复杂,如果“荒谬”信念的形成符合客观规律,则就不能豁然确定为妄想,妄想内容也可以接近现实,但是即使病态信念的内容符合事实,只要不是根据客观事实而是根据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形成的,则仍然属于妄想。妄想可以在意识清醒、也可以在意识障碍的条件下发生。不管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妄想,都是各类精神病的最重要、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其中以妄想占主导地位的精神病则称为偏执型精神病,也称为妄想型精神病。
幻想症指的是对一件事情产生没有理由和根据的或过多的想法。导致自己精神恍惚!严重者应该接受治疗
在复杂的生活中,有时候人处在郁闷和压抑中,想逃脱,却又免不了被现实的种种残酷所压倒,只能默默地忍受生活中带来的痛苦。这样的人往往太过羞于言表自己内心,怕被别人所耻笑,更怕自己受到伤害。所以,对自己喜欢的事和人也只能深埋在内心。没有有效的解脱途径,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内心中,不自觉地幻想。明知道这是错的,可又控制不了自己。
最大的区别是自知力,妄想症认为,他看到听到的是现实存在的。
而幻想症知道,那是虚幻的,现实中不存在的。
偏执性精神障碍如何鉴别诊
本病主要应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相鉴别。
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以原发性妄想为主,内容既不系统而又荒诞,且往往牵连较广,有泛化现象。常出现各种幻觉、被害观念以及其他精神分裂症特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随着病程的迁延晚期往往导致精神衰退。
2.心因性妄想症 本病是由于应激源长期存在或长时间处于困境中而诱发的症状。且妄想的内容常与应激源有一定联系,具有现实性和容易暴露的特点。从预后来讲,心因性妄想症明显良好。
3.偏执状态 其妄想没有偏执狂那样系统化,程度也较轻,预后也较好。
4.偏执型病态人格 虽有敏感多疑等个性特征,但不形成妄想,可与偏执狂鉴别。
精神病的各种症状 思维障碍
患精神病后可能会出现思维障碍,表现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思考问题,思维方式可能会变得古怪、极端。具体表现有有思维高涨的狂躁症,思维迟缓的抑郁症,思维缺乏的呆滞状态,思维严密的偏执型精神病,思维混乱的妄想症等。
偏执狂的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相鉴别。
1.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以原发性妄想为主,内容既不系统而又荒诞,且往往牵连较广,有泛化现象,常出现各种幻觉,被害观念以及其他精神分裂症特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随着病程的迁延晚期往往导致精神衰退。
2.心因性妄想症: 本病是由于应激源长期存在或长时间处于困境中而诱发的症状,且妄想的内容常与应激源有一定联系,具有现实性和容易暴露的特点,从预后来讲,心因性妄想症明显良好。
3.偏执状态: 其妄想没有偏执狂那样系统化,程度也较轻,预后也较好。
4.偏执型病态人格: 虽有敏感多疑等个性特征,但不形成妄想,可与偏执狂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