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膀胱癌可以过性生活吗
男性膀胱癌可以过性生活吗
男性膀胱癌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宜过性生活。膀胱癌患者采用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措施,均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引起食欲减退、 睡眠欠佳、白细胞减少、体力下降和精神不足能,因此这期间不宜过性生活。
男性膀胱癌患者在康复期可以适度的过性生活。不但有利于协调夫妇关系,而且还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康复。如果出现早泄、勃起功能障碍、性交疼痛等,切勿互相埋怨、责怪。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得了膀胱癌,怕性生活损害健康和疾病复发等精神负担过重造成的,其实只要双方配合默契,是完全能够进行正常性生活的。性生活次数和时间要适当减少,以不感到疲乏为宜。
妻子还要鼓励丈夫,使丈夫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要有治疗膀胱癌的信心,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小便出血当心膀胱癌
小便出血当心膀胱癌!很多人都会出现过尿血的现象,总是以为不是什么大病,就没有引起注意,肿瘤科的医学专家,提醒,小便出血会引起膀胱癌的。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的第8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至4倍,以中老年发病居多。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较为明显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大部分膀胱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血尿,尤其是间歇、全程、无痛性血尿,病人服药后血尿消失,被误以为“治愈”;还有部分膀胱癌患者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为首发症状。拖延治疗,最终导致了膀胱癌的出现。
小便出血不是小问题,可能会引发膀胱癌,如果出现尿血现象要及时到肿瘤科医院检查治疗,避免造成膀胱癌的光临。
膀胱癌患者可过性生活吗
膀胱癌过性生活危害患膀胱癌后性生活易被忽视,其本身过性生活也有许多问题会发生,随着性高潮出现,男子射精,膀胱颈部会强烈收缩关闭,会引起患者膀胱的出血,血块堵塞尿道,还会影响排精。癌细胞随着尿液或精液,进入女子的阴道,有引起女性生殖道肿瘤的可能。如行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原先的膀胱大部分保留,术后用卡介苗、噻替哌、丝裂霉毒等膀胱内冲洗治疗,定期复查膀胱,加之药物反应的副作用。也会影响性欲;若做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尿液自腹壁造口排出,性生活十分不方便。
膀胱癌应该禁止性生活综上所述,在确诊为膀胱癌后,患者应禁止性生活,在膀胱癌治疗后3年内,由于用药物灌注预防复发,此间也不宜性生活。若行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性生活不便,此时性生活不宜过多,因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情绪低落,体力下降,会降低一个人对性的兴趣和要求。
温馨提示手术、化疗等,本身易造成性功能障碍。若不性交,夫妻之间也可以通过拥抱、爱抚等举动来表示亲昵,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膀胱癌分期
膀胱癌是一种恶性的肿瘤,这一疾病的出现会对患者的打击很大,有的人就会被这样的疾病击垮了,不论是对于治疗还是以后的生活都没有信心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膀胱癌分期,也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分类
膀胱癌的细胞类型主要是移行上皮癌(也称为尿路上皮癌),占90%左右,少见的类型有腺上皮癌和鳞状上皮癌,但这两者的恶性度很高,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根据膀胱癌的细胞形态,通常将移行上皮癌分为I, II, III 级,分级越高,肿瘤的恶性度越大,肿瘤越容易发生转移和扩散,预后也就越差。但是与预后关系更密切是肿瘤分期的早晚。
分期
正常膀胱壁分为三层,内层是粘膜层,中间一层是肌肉层(由交织成网的逼尿肌构成,是排尿的动力源泉)。最外一层是很薄的桨膜层。膀胱癌是由粘膜层表面的移行上皮发生恶变而来,所以膀胱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细胞侵犯膀胱壁的哪一层来决定的。如果肿瘤局限在粘膜层之中,为浅表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肿瘤已经浸润到了肌肉层或浆膜层,称为浸润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肿瘤已经转移到其它地方,则成为转移性膀胱癌。
膀胱癌在手术后将切除的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能够做精确的病理分期,膀胱癌的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有相当大的出入,所以手术前制定的治疗方案在手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经常需要修订。
膀胱癌这一疾病已经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的疾病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一疾病折磨着,大家应该了解膀胱癌分期,这样在治疗的时候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方法,特别是手术治疗,才能够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
膀胱癌的介绍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既往将膀胱黏膜上皮称为移行细胞,1998年WHO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联合建议用尿路上皮一词代替移行细胞一词,以区别于在鼻腔以及卵巢内的移行上皮,使尿路上皮成为尿路系统的专有名词。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尿路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中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其他罕见的还有膀胱透明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类癌。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既往被称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膀胱癌分期
正常膀胱壁分为三层,内层是粘膜层,中间一层是肌肉层(由交织成网的逼尿肌构成,是排尿的动力源泉)。最外一层是很薄的桨膜层。膀胱癌是由粘膜层表面的移行上皮发生恶变而来,所以膀胱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细胞侵犯膀胱壁的哪一层来决定的。如果肿瘤局限在粘膜层之中,为浅表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肿瘤已经浸润到了肌肉层或浆膜层,称为浸润性膀胱癌(专业术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如果肿瘤已经转移到其它地方,则成为转移性膀胱癌。
膀胱癌在手术后将切除的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能够做精确的病理分期,膀胱癌的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有相当大的出入,所以手术前制定的治疗方案在手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经常需要修订。
膀胱癌这一疾病已经是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的疾病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一疾病折磨着,大家应该了解膀胱癌分期,这样在治疗的时候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方法,特别是手术治疗,才能够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
男性膀胱炎原因
男性膀胱炎的原因主要由免疫力下降、粘膜增生或萎缩、日常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的。所以对于膀胱炎的治疗,应该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膀胱炎的原因有哪些?膀胱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膀胱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前者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2)化脓菌的感染。诱因有结石、异物、肿瘤或阻塞性病变,包括由于神经系统疾产生的排尿功能障碍等。 (3)急性膀胱炎主要由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和溃疡形成,并有脓液或坏死组织。慢性膀胱炎主要由粘膜增生或萎缩、肉芽组织形成,并有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或并发阻塞所引起的肌肉肥大,膀胱容量增大甚至有憩室形成等改变。 (4)还有一种特殊的炎症变化是坏疽性膀胱炎,为梭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引起的严重膀胱炎症.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膀胱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性生活过频以及不洁性生活、共用浴巾,抽烟酗酒,经常食用辛辣食品,憋尿,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泌尿系感染,从而引发膀胱炎。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但是如果男性朋友已经出现膀胱炎的相关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膀胱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长期不治者还会导致膀胱癌的诱发,所以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治疗。
膀胱癌的发病率有多高
膀胱癌在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中居第四位,在女性中居第八位。总的来说,它大约占男性癌症10%,女性癌症4%。据统计,2002年美国有56,500例新诊断的膀胱癌,有12,600例患者死于膀胱癌。过去的十年中,膀胱癌的年发病例数增长了36%,好消息是同期的膀胱癌死亡率降低了8%。
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5倍。据估计,1997年出生的白人男性在其一生中患膀胱癌的概率是3.5%。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膀胱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也就是说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患膀胱癌。美国白人男性的膀胱癌患病率是非裔美国男性的两倍,而美国白人女性的膀胱癌患病率是非裔美国女性的1.5倍。拉美裔的美国人患膀胱癌的概率是美国白人的一半。膀胱癌在美国和英国比在日本和芬兰更为常见。
虽然膀胱癌在美国白人中更加常见,但是往往非裔美国人第一次就诊时肿瘤的公期更高。其原因可能是浅表性肿瘤登记不完全、诊断延误或者这类人群中膀胱癌恶性度更高。非裔美国人有患更高级别膀胱癌的趋势,非裔美国男性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是71%,而美国白人男性是84%。非裔美国女性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是71%,而美国白人女性是76%。
膀胱癌肾癌防治知识问答
1.
问:膀胱癌的发病率是多少?有性别、年龄的区别吗?
答: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而对分级相同的膀胱癌,女性的预后比男性差。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习惯、职业因素有关,性激素亦可能是原因之一。
膀胱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但是主要发病年龄在中年以后,并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
问:膀胱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答: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又有内在的遗传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其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铁和钢生产。柴油机废气累积也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生危险。但并不是说所有接触化工这些行业的人都会得膀胱癌,要真正查明膀胱癌的原因还有待医疗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10年以上)、盆腔放疗、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剂等。
在遗传因素中,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膀胱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主要见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3.
问:膀胱癌分为哪几种病理类型?
答: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转移性癌、小细胞癌和癌肉瘤等。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膀胱鳞状细胞癌比较少见,占膀胱癌的3%~7%。膀胱腺癌更为少见,占膀胱癌的比例<2%,膀胱腺癌是膀胱外翻患者最常见的癌。按照癌细胞恶性程度的高低,病理医生可以给以高分化或低分化的评分。
4.
问:怎样判断膀胱癌的临床分期?
答: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膀胱壁肌层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最有价值的参数。目前普遍采用TNM分期法,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is, Ta, T1) 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2以上)。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几率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