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灸针刺廉泉注意事项 廉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针灸针刺廉泉注意事项 廉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含颈阔肌)-左,右二腹肌前腹之间-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颏舌肌。浅层布有面神经颈支和颈横神经上支的分支。深层有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舌下神经的分支和下颌舌骨肌神经等。


针灸治疗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为喉部(包括声带)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发生于小儿时较为严重。临床表现为喉部干燥发热、声嘶、喉痛、痉挛性干咳,可伴发热、疲乏、食欲不振。小儿早期以喉痉挛为主,后期则可出现喉阻塞,而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面色发绀或苍白等。针灸治疗本病,早在1957年就有人试用。到目前为止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多见。实践表明,针灸对本病有相当好的效果,即使是小儿喉炎梗阻也有一定疗效,可使多数患儿避免作紧急气管切开。特别是如能在急性喉炎早期进行针灸治疗,对于缩短病程,减少或减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大作用。

治法

体针法

(1)取穴;常用穴:廉泉、合谷、扶突、少商、足三里。

备用穴:天突、商阳、列缺、内庭、中脘、曲池。

(2)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每次3~4穴,如为喉阻塞,酌加备用穴。廉泉、扶突均深刺使针感到达咽喉部,合谷透劳宫,少商点刺出血,足三里深刺,针感向上或向下放射。备用穴除商阳泻血外,均深刺得气。上述穴位,一律采用疾进缓出,提插结合捻转的凉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或直至阻塞解除)。如小儿不肯配合,可针入后略作捻转出针,不按闭穴位。每日针3~4次。

由于小儿急性喉炎病情危重,在运用针灸方法时,一般都需配合中西药物治疗。体针法,以针刺为主配合药物共治疗101例(其中包括喉阻塞50 例),有效率在86.67%~100%之间。穴位激照射法,应用于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共48例,结果治愈36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 91.7%,疗程最长12次,最短者仅3次,平均6次。

痿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下肢取环跳、髀关、伏免、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等穴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阳溪等穴为主。肺热者加尺泽、肺俞;胃热者加内庭、中脘;湿热者加阴陵泉、脾俞;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脊柱外伤者加相应节段华佗夹脊穴。皮肤针:沿手足阳明经线和背部肺、胃、肝、脾等背俞穴轻叩。肌肤不仁者,可叩刺麻木区域至微出血。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

刺灸法

治则:利湿除热,培补牌胃,滋养肝肾

处方:

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下肢—髀关 风市 阳陵泉 足三里。

肺热加尺泽,湿热加阴陵泉,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

方义: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

本方取穴侧重阳明之经,阳明多血多气,“主润宗筋”,宗筋约束骨骼,利于关节运动,故治痿证重在调理阳明,补益气血,舒筋通络;

配筋之会穴阳陵泉加强疗效;

肺热加肺之合穴尺泽,宣肺清热;

湿热加阴陵泉健脾除湿;

脾胃虚弱,取其背俞健补脾胃;

肝肾不足取其背俞,滋养肝肾。

随证配穴:咽部麻痹—上廉泉,失语—水沟。

操作:毫针刺,实证泻法,虚证补法,施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法

选穴 受累相应部位

肺、胃、肝、肾

方法 每次选取3~5穴,毫针刺,每次留针20min,每日1次,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头针法

选穴

顶旁1线

方法 28~30号长1.5寸毫针刺入头皮下,快速持续捻转2~3min,每次留针5~10min,反复操作2~3欢,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喉炎的针灸治疗方法介绍

体针法

(1)取穴;常用穴:廉泉、合谷、扶突、少商、足三里。

备用穴:天突、商阳、列缺、内庭、中脘、曲池。

(2)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每次3~4穴,如为喉阻塞,酌加备用穴。廉泉、扶突均深刺使针感到达咽喉部,合谷透劳宫,少商点刺出血,足三里深刺,针感向上或向下放射。备用穴除商阳泻血外,均深刺得气。上述穴位,一律采用疾进缓出,提插结合捻转的凉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或直至阻塞解除)。如小儿不肯配合,可针入后略作捻转出针,不按闭穴位。每日针3~4次。

针灸针刺廉泉注意事项 针刺廉泉注意事项

1.若深刺廉泉穴,针尖应指向咽喉部,患者有针感时,应立即退针,不留针。

2.忌直刺过深,由于其深部为气管,故不可直刺或向下斜刺过深,以防损伤气管,造成事故。

3.正确方向应向咽喉部斜刺,还应忌刺激过重,由于本穴深部为气管及咽喉组织,不可用粗针乱刺,也不可提插捻转幅度过大,以防损伤局部组织。


中医怎么针灸促醒植物人

植物人: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处于此种状态的患者称“植物人”。可归属于中医“昏迷”的范畴。

针灸治疗,具体如下:

1、古方取穴

主穴:人中: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

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

配穴:意识障碍加百会、神门;

心脏衰弱,舌质绛有瘀斑加内关、血海;

神志清醒后大小便失禁加八髎 、三阴交、阴陵泉;

吞咽困难加天突、廉泉;

上下肢功能障碍加合谷、太冲(开四关)。可配合头针加顶中线、颞前线。

2、古方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随症加取配穴,强刺激,也可配合电针加强刺激。头皮针穴,进针1~2寸,斜刺入帽状腱膜下层与骨膜之间,留针15~30分钟,也可配合电针治疗。每日针刺1-2次。

阳陵泉针刺深度 阳陵泉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绯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和浅静脉。

3.腓骨长肌:由绯浅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到第1骶神经。

4.趾长伸肌:位于腓骨长肌的内侧,由腓深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到第1骶神经。

5.胫腓关节:若水平直刺,碰到的硬性阻力即胫腓关节,此时针必须改变方向朝下,才有可能穿过小腿骨间膜,向内透刺阴陵泉。

深层有胫前返动,静脉,膝下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腓总神经分支。


针刺涌泉的作用与好处 涌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足底内,外侧神经的皮支分布,两侧神经均是胚神经所属的分支。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骶神经。该部皮肤较厚,进针时有一定的弹性阻力。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的分支,并有众多的纤维束,外连皮肤,内连足底腱膜。

3.足底腱膜(跖腱膜):是足底筋膜的浅层,发达而坚韧。由足底内,外侧神经支配,针刺此层时,有很强的韧性阻力。

4.第2趾足底总神经和第2趾底动,静脉:在针的内侧,相距很近,可以刺中。第2趾足底总神经是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5.第2蚓状肌:由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若针继续深刺可达位于第2,第3跖骨间的第1骨间足底肌和第2骨间背侧肌直至足背皮下。


极泉针刺手法 极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肋间神经外侧支即肋间臂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腋腔:刺过深筋膜(即腋筋膜),针进入腋腔。腋腔位于肩关节下方,前界是胸大肌,胸小肌等结构,后界是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等结构。外侧是肱骨及臂部肌肉,内侧是胸侧壁。腋腔近似四棱椎体形。下部称为底,由腋筋膜封闭,此筋膜与胸部,背部,上肢的深筋膜相延续;上部是腋腔上部,直达颈根;窝内有淋巴结,腋动脉,腋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

在腋腔内,若刺及臂丛神经或其分支,可产生向前臂放射的触电感。

4.背阔肌腱:背阔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该神经为臂丛神经的分支,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5.大圆肌:该肌由肩胛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5,第6颈神经组成。


相关推荐

廉泉准确位置图 廉泉的配伍疗法

廉泉穴配承浆穴、地仓穴:缓解治疗流涎;廉泉穴配洪音穴、合谷穴:缓解治疗癔病;廉泉穴配哑门穴、合谷穴:缓解治疗语言不清;廉泉穴配天突穴、金津穴、玉液穴、少商穴:缓解治疗舌强不语、舌下肿痛、舌缓流涎、暴喑。

四个针灸方法治疗膝关节炎

(1)针刺疗法取阳陵泉、阴陵泉、鹤顶、膝下(膑韧带正中)、梁丘、血海、足三里。以2寸毫针从阳陵泉向阴陵泉方向透刺,膝下、鹤顶用1寸毫针刺人0.3—0.5寸,余穴用1.5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2)艾灸疗法取足三里、内膝眼、阳关、阳陵泉、阴陵泉。用艾条悬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治20—3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觉温度舒适为度。每日1次,

哮喘按什么穴位

通常涌泉穴保健手法有:揉、搓、摩、敲、踩。其中最简单、最易操作的手法是踩;也可坐在椅子上,用脚底转动小球,按摩脚底穴位;或穿防止哮喘一双根据人体脚部穴位设计的按摩鞋、拖鞋,尤其是在涌泉穴处放置药片的保健鞋,可在行走、办公、做家务的同时起到按摩和保健的作用。清喘穴(位于廉泉穴和天突穴之间,环状软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触之有抵触感)。应用方法:患者取仰头位,用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针刺穴位,医生以右手

嗓子感觉有痰是怎么回事呢

刺激廉泉穴,用食指轻轻点按廉泉穴50次,会使人感到呼吸很通顺,然人感到咽部很舒适。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用食指轻轻点按天突穴100次,刺激天突穴对慢性咽炎有显著改善。少商穴,位于手拇指末节,用拇指点按另外一只手的少商穴50次,可以缓解因为慢性咽炎引起的肿痛现象。用食指轻轻点按廉泉穴50次,用食指轻轻点按天突穴100次,用拇指点按另外一只手的少商穴50次。用拇指点按另外一只手上的少商、鱼际、列缺

淋巴排毒按摩手法 淋巴排毒穴位按摩

点按承泣穴:承泣位于瞳孔正下方,下眼眶边缘上方。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同时点按两侧承泣穴30-5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天3-5次。常按摩该穴位对于眼睛周围的淋巴循环又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加速排毒。点按太渊穴:太渊在腕横纹上,绕动脉搏动处。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点按被按摩者太渊穴约2分钟,到感觉酸胀位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常按摩该穴位能够促进淋巴循环,排出淋巴毒素。按揉廉泉穴:

不同肿瘤的针灸方法

针灸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法。作为一种外治方法,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腑穴、经络来激发人体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在肿瘤治疗方面,针灸可以缓解一些并发症状。一: 脑瘤痛的针灸止痛法1: 体针法:取太阳、风池、百会、上星、合谷。每次选2-3穴,中等刺激、留针15分钟,可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二: 喉癌痛的针灸止痛法1: 体针法:取合谷,支沟(均双侧)。皮肤常规消毒后,

针灸治疗急性中风的效果好不好

急性期中风发作取穴多用四神聪、十宣、井穴、金津、玉液、合谷、太冲等穴。四神聪位于之头巅顶,令其出血,可使逆上血气下降,暴张之阳得平,瘀滞经脉通畅。多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其出血量宜多。神志意识不清者取井穴点刺出血,调和阴阳之气以醒脑开窍。身热面赤者取十宣点刺出血,以泻其经脉气血之热。语言不清者应以金津、玉液复刺出血,自尽为度,以通利舌脉气血瘀滞。毫针针刺合谷、太冲施用泻法,以开四关之经气,使周身气血调

中指根部是什么穴位

中冲穴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功效:清热、开窍、利喉舌。主治古代记述:昏厥、热病、心烦闷、心痛、中风昏迷、舌强肿痛、中暑、小儿夜啼、咽喉肿痛、头痛如破、身热如火。穴位配伍:配内关穴、水沟穴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穴治耳聋时不闻音。附注:心包经井穴。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中医针灸辨证治疗脑瘫的方法

脑瘫病人地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身体地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挛缩。中医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有不错地效果,有以下4种方法:平凡针刺治疗以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为原则。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主穴:百会、四神聪、夹脊、悬钟、足三里、合谷。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痰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丰隆;语言障碍者,加通里、廉泉

廉泉针刺方法 廉泉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府,金津,玉液,通里,丰隆,阴陵泉,针刺泻法,金津,玉液点刺出血,祛风化痰,通利活络,治疗中风风痰闭阻之舌强,失语等。2.配天突,列缺,风门,肺俞,针刺泻法,疏风散寒,宣肺利窍,治疗风寒袭肺之喉音,喉痹,咳嗽等。3.配曲池,外关,少商,中冲,合谷,针刺泻法,少商,中冲点刺出血,清热利咽,治疗风热急喉风,咽喉肿痛,口干舌燥,舌下肿痛,暴喑等。4.配翳风,地仓,太冲,十二经穴,金津,玉液,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