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足三里有什么好处 调理脾胃按摩法

按摩足三里有什么好处 调理脾胃按摩法

取正坐位,屈膝90°,手心对髌骨,手指朝向下,无名指指端处即是足三里,用拇指指端按掐足三里,一掐一松,以有酸胀感,发热感为度,连续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脂肪堆积的作用。

人体黄金养生穴介绍

【足三里】按摩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有些人吃东西就发胀、老是嗳气、胃痛,也可用来调理脾胃,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就能增加胃肠消化道动力。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合谷穴】镇静止痛、治疗感冒

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如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用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按足三里的注意事项 清除体内湿气

人体经络血脉贯穿全身,在按摩足三里的同时,可以将经脉里的湿气激发出来,再利用足三里调理脾胃的功效,使脾胃将体内湿气运化出体外,所以按足三里可以有一定清楚体内湿气的功效,适用于机体倦怠、无力等各种湿气重的人群按。

足三里按摩手法有哪些

足三里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而且足三里越补越壮,所以男同胞有时间还是多按压一下足三里吧。

足三里是男性第一大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这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

最简单的按摩方法,效果最好:

1、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穴位上绕圈按揉。

2、穴位按摩3—5分钟,或先向左画圈20次,再向右画圈20次,早晚各做一次。

我们在出现一些消化不良,拉肚子等症状以后可以按摩足三里来进行缓解,但是足三里只能对于这些疾病的症状进行缓解,不能彻底的治疗疾病,想要彻底的进行疾病的治疗最好还是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后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

减肥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消除浮肿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种疾病,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等作用。用指腹反复按揉此穴100次。

结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1、结肠炎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约10厘米处。先用保健锤对足三里穴进行敲打,先敲打150下;然后用拇指按压100下。每天早晚各按压1次。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对慢性腹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结肠炎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养心安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凹陷处。

足三里按摩方法 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肠胃功能,帮助消化,促进吸收;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质细胞的功能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足三里穴可以单独按摩调理身体,也可配合其他穴位按摩来起到保健养生作用。下面来看看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

推荐穴位按摩帮您轻松治疗肺炎

三穴位预防肺炎此外,中医理论中十分看重人体穴位的功效,在预防肺炎方面也不例外。中医介绍治疗肺炎的三大相关穴位:

涌泉穴: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肾经的首穴。常按揉涌泉穴可增强肾气,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大椎穴:

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明显,可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常按此穴可驱风解热,治疗肺炎有一定功效。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老中医提示:这些穴位容易找到,平时用拇指顺时针按揉两三分钟,有酸痛感即可,每天2~3次。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图解 按摩足三里调节尿酸

按摩足三里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是治疗痛风很好的穴位。

痛风的发生是嘌呤代谢发生了异常,也就是内分泌出了问题导致不能很好的调节尿酸,按摩足三里可以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再者患有痛风的人群脾胃不能正常运化,需要健壮脾胃,按揉足三里能调整脾胃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尿酸的作用。

按摩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一次。按揉时用拇指指面着力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预防肾阳虚的三大按摩方法

预防肾阳虚 人体有三大名穴,冬季,很多人感冒不断、畏寒怕冷、时常腰疼等都是肾阳虚的表现。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也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不足就会影响人体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一旦人体阳气不足,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也下降,所以预防肾阳虚很重要,按摩合谷穴、足三里和鱼际穴能有效的预防肾阳虚。

预防肾阳虚的按摩方法:

1、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主治感冒发热、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等症。

每天早饭、晚饭前按摩合谷穴,每次三分钟,就能很好的提高卫阳的功能。

2、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每天按摩足三里穴3分钟,可以养胃、补肾润肺。

3、按摩鱼际穴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位居肢体末端。鱼际穴有泻热开窍,回阳救逆,利咽镇痉等作用,经常按摩鱼际穴,将肺经体表经水导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确保肺平安无恙,预防肾阳虚一定要配合合谷穴和足三里穴,三穴位共同作用,效果更佳。

另外,预防肾阳虚,在饮食上要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少吃甜食,忌油炸食物,可适当食用些许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可以加强卫气的预防作用。

女人常按摩这4个穴位能提升气血

第一大穴,足三里。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气血不足的女人,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

第二大穴,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可不养血,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第三大穴,太溪。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句话说“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第四大穴,神门。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女生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脾胃不好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有热导致鼻翼发红

如果一个人鼻翼发红,常说明脾胃有热。

中医调理:脾胃有热者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同时配合按摩胃经的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效果更佳。

女人常按摩这4个穴位能提升气血

第一大穴,足三里。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气血不足的女人,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

第二大穴,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可不养血,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第三大穴,太溪。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句话说“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第四大穴,神门。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女生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宝宝健脾养胃多吃五谷杂粮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纳呆的脾阴虚宝宝。

推拿按摩有关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的效果。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每日给宝宝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宝宝消化系统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黄肌瘦好转。

对宝宝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站在宝宝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每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相关推荐

小孩子如何调理脾胃

1、日常饮食 中医中的脾胃指的是脾经和胃经。若是孩子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偶可能伤及其脾胃。建议注意日常喂养得当,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肉类食物,饮食要规律,最好定时、定量,还应让孩子少吃一些零食。 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寒,应养成孩子吃热饮的习惯,不宜喝冷水以及吃冷饮,另外酸奶也不要吃太多。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芋头等,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热,那么平时应少吃干燥、油炸、辛辣、寒凉食物,建议适当多吃海带、胡萝卜、南瓜等食物。 2、中药调理 小儿脾胃较弱,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

脸部暗黄常敲腿部穴位

爱美是女人天性,而过度劳累、胃口不好,会导致脸色发黄。化妆品治标不治本;要想治本,还得从身体内部调节,多敲敲小腿就能好脸色。 从中医上看,脸色发黄多与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关。脾胃虚了,吸收营养的功能就差,脸色自然好不起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按摩科主任唐学章指出,小腿上些穴位与脾胃关,按摩利于调节脾胃功能,进而改善脸色。比如按摩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小腿上还属脾经的三阴交穴及阴陵泉穴等,没事都可敲一敲。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一点;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踝关节上方不远;阴陵泉在小腿内侧

痰湿体质按什么穴位

1、痰湿体质按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操作方: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10~15分钟为宜。 2、痰湿体质按丰隆穴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这个穴位挺意思,丰隆是一个象声词,假借轰隆打雷的声音。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淮南子*天文训》里面

夏天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夏天人的阳气蒸腾在表,出汗能把自己浊的东西排出体外,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汗液排出后,既调节体温的作用,又可排出部分代谢废物。而现代社会中,人们长期处于稳定的温度环境中,汗腺几乎被闲置起来,即使在夏季也爱孵空调不常出汗,这对健康害无益。 夏季新陈代谢旺盛,如果不通过汗腺出汗,体内代谢的废物只好通过尿液等途径排泄,这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另外,长期不出汗,汗腺闲置也会失灵,因此该出汗的时候要出汗,对身体健康益。 夏季人体出汗易缺钾: 夏季人体缺钾原因三: 一是人体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钠以外

老年人便秘按摩穴位

1、老年人便秘按摩足三里 专家认为,足三里穴是胃肠经络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具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能,它的位置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便秘的老人可用拳或小木槌捶足三里穴,每次20~30分钟,每天捶两次,可使胃肠蠕动力而规律,改善便秘。便秘比较严重的老人,还可以捶一捶丰隆穴,位置在小腿后面隆起的肌肉下面,效果更佳。 2、老年人便秘按摩肾俞穴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3、老年人便秘按摩天枢穴 位于肚脐旁开2寸

四种按摩减肥方

1、压三穴减肥。中脘穴:位于胸窝口与肚脐的中间位置,揉压此穴能够提高胃部免疫力。气海穴:从肚脐往下一个横指的位置,按压此穴对治疗精神紊乱、忧郁很好的帮助。关元穴:从肚脐往下三横指的位置。按压此穴能够缓解腹凉等寒体症。2、按摩足三里减肥足三里穴位在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的地方,常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很多疾病,且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一定要用指腹反复按揉这个穴位100次。3、旋揉肚脐周围减肥。一手四指并拢,利用四指指腹稍微用力压,沿着肚脐周边左右

春来调脾胃吃点粗粮好

饮食应以清淡,富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让孩子吃过于油腻的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要给孩子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的孩子,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帮助;玉米健脾利湿,开胃益智作用;薏米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黄豆健脾益气作用;赤豆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贫血的孩子。 另外,按摩足三里穴具调理脾胃的效果。家长每天给孩子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孩子消化系统功能旺

中医怎么调理小儿脾胃

合理调整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富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糕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节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 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帮助;玉米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小儿胃肠功能及助于智力开发;苡米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蛋白质含量远比米、面高,而且容易消化;黄豆健脾益气作用,如豆腐、豆浆

治疗呕吐的穴位都哪些呢

1、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2、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

胃疼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疼痛 按摩中脘,下脘,梁门,内关,公孙,足三里

仰卧位,以一指禅推在上腹部作轻推,重点推中脘穴,约5分钟,然后用掌摩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摩运5分钟,再移至中下腹部摩运3分钟,再点按中脘,梁门,下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穴。 按摩作用:调理脾胃,通络止痛,适宜于各种胃疼。